寶寶使用這2類藥物,病情好轉了也不能停藥!

藥品 溼疹 呼吸道疾病 哮喘 兒科藥師梅貳康 兒科藥師梅貳康 2017-10-23

寶寶使用這2類藥物,病情好轉了也不能停藥!

吃藥療程的趣味解讀

很多麻麻在網上留言,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這個藥現在可以不吃了嘛?這個藥吃到什麼時候可以停呢?接下來,我就把寶寶常見病中,可以隨便停藥的情況,以及比較特殊的不能隨便停藥的幾種情況,都分享給麻麻們!

可以隨便停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藥物,就是感冒藥或咳嗽類,特別是用於緩解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化痰和止咳等症狀的藥物,這些藥物都是對症治療,不是對因治療,它們只是用來緩解症狀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導致這些症狀的原因。

因此,如果孩子因為吃不好睡不好,為了緩解症狀,不得己使用了感冒藥或咳嗽藥,那麼只要孩子的這些症狀消失,或者不影響吃奶睡覺了,麻麻們可以不要猶豫了,您可以給孩子立即停藥。

停完藥以後,有的麻麻會覺得不放心,緊接著又會問到,感冒藥和咳嗽藥,隨便停了,會不會導致感冒進一步發展或病情加重了啊;是不是說出了你們的心聲了哈。

告訴你們,感冒病情的加重、或感冒繼發了細菌感染、或繼發了支氣管炎、或繼發了肺炎、或感冒能不能自愈,這些都跟有沒有使用感冒藥,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哈。

那跟什麼有關係呢?其實這個跟孩子的本身的免疫系統有關係,跟病毒的威力有關係,如果孩子的抵抗力強,就可以扛過去,自愈。反之,可能就會繼發上述的系列感染。

除了感冒藥可以隨時停藥外,常見的還有解熱鎮痛藥,比如按需服用的退燒藥,孩子不發燒了就可以不要吃了。當然還有其他的藥物,這次就不全部列舉了。

下列的這些情況就不能想當然的停藥了,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要求療程使用,不然容易引起病情反覆甚至導致嚴重後果,千萬不可以自行停藥。

第一類就是激素類藥物。很多寶寶藥物鼻炎、溼疹或哮喘,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激素類藥物,幾乎每個媽媽都認為,激素的副作用太多,還可能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因此麻麻們在孩子疾病症狀控制以後,就偷偷的自行減量或停藥,導致孩子的病情復發了,因為激素有個特點,突然停藥,會發生撤藥效應,導致疾病症狀反彈。那我們到底如何停藥呢?

溼疹,使用激素藥膏切記:即使溼疹好轉了,也不能突然停藥。需要採用間歇遞減方式進行,即在用藥控制症狀後,可以減少用藥次數及量,或者是用保溼乳稀釋激素藥膏的辦法,減少使用量;

比如,由一天兩次改成一天一次,再到隔天一次,隔兩天一次,逐漸的撤藥。用藥期間減少的次數,需要用保溼乳補上。完全停藥後,也需要繼續使用保溼乳替代治療,可以減少溼疹的復發。

噴鼻子治療鼻炎的激素類噴霧劑,或者是通過口腔吸入的治療哮喘的吸入劑,也是一樣,千萬不能突然停藥。這兩類疾病需要定期醫院複查,根據檢查結果才能判斷是否停藥。如果可以停藥了,也是採用逐漸減停的方式。那媽媽們要問了,長期使用擔心影響孩子生長髮育啊?

比如,布地奈德是屬於糖皮質激素,麻麻們肯定要問了,那兒童使用安全嗎?中醫學會呼吸病學專家指出,吸入用的糖皮質激素,相對於口服或注射等全身使用的激素而言,吸入用的糖皮質激素的量是比較小的,安全性也是相當較高的。長期低劑量吸入用對兒童生長髮育和骨骼代謝無顯著影響。

第二類就是抗生素類藥物,比如成人或者寶寶由於細菌性感染引起的發燒、肺炎或者腹瀉等等疾病,吃抗生素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停藥呢?如果是拿不準,最好是去醫院複查。

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這個最權威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是這樣的說的:常規的細菌感染,抗菌藥物一直吃到,體溫正常後或者感染症狀消退後72-96小時,還要再吃3天到4天。

如果表面上看,孩子是好了,就突然停藥了,導致幾天以後,孩子又發燒了,咳嗽有加重了,又再次接著吃之前的抗菌藥,運氣好的孩子,可能吃原先的抗菌藥還是有效的;運氣不好的,再吃原來的藥就沒有效果了,可能就是因為細菌產生了耐藥。

這樣的現象在我們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問家長朋友們:為什麼不按照醫生的要求,把整個療程的藥吃完?他們的的回答出奇的一致,說:擔心孩子藥吃多了不好,特別是抗生素。

他們殊不知,這樣突然的停藥,再次感染復發,只會導致孩子吃更多藥物,吃更多的抗生素。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告訴麻麻們,抗菌藥物使用一定要注意療程,按療程吃可以避免可能的復發或細菌的耐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