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冠狀動脈無保護左主幹病變治療策略選擇的思考(上)

  • 對冠狀動脈無保護左主幹病變治療策略選擇的思考

作者:韓雅玲

文章來源: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7,45(7)

無保護左主幹病變(unprotected left main disease,UPLM)是一類高危冠狀動脈病變,其主要血運重建治療方法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因UPLM在心肌供血解剖學上的重要性,臨床決策時選擇何種血運重建策略一直存在爭議。

一、既往PCI和CABG治療UPLM的循證醫學證據

早期的循證醫學證據發現,藥物治療下UPLM患者的中位數生存時間僅6.6年。1995年發表的CASS註冊登記研究比較了1974至1979年美國15箇中心1 484例UPLM患者CABG和藥物治療之間長期療效的差異,發現CABG較藥物治療明顯提高患者生存率,生存時間中位數可達13.3年。因此,迄今為止,CABG仍被認為是治療UPLM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最初,介入治療(球囊導管擴張術)僅用於治療無法接受CABG的少數UPLM患者,但其急性期併發症和早期死亡率非常高。隨著冠狀動脈支架的出現及其設計、工藝和材料學的改進,PCI輔助技術的不斷髮展,以及圍手術期藥物治療的逐漸規範,PCI逐漸成為UPLM的臨床治療方法之一,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特別是近10餘年隨著藥物洗脫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使用日益廣泛,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率進一步降低,使得PCI這種微創技術成為部分UPLM患者合理的替代治療方案。

應用第一代DES(紫杉醇洗脫支架,TAXUS)的SYNTAX研究對推進PCI治療UPLM具有里程碑意義,其左主幹亞組共納入705例患者,發現PCI組(平均SYNTAX評分29.6分,n=357)和CABG組(平均SYNTAX評分30.2分,n=348)主要終點1年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發生率相似(15.8%比13.7%,P=0.440)。

其中,CABG組1年卒中發生率更高(PCI組和CABG組分別為0.3%和2.7%,P=0.009),而PCI組1年再次血運重建發生率更高(PCI組和CABG組分別為11.8%和6.5%,P=0.020),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發生率兩者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而得出TAXUS支架治療中危左主幹病變具有與CABG相似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結論。

韓國的MAIN-COMPARE(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n=2 240,隨訪5年)和意大利的DELTA(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n=2 775,隨訪3.5年)大規模註冊研究均發現,對於治療UPLM患者,裸金屬支架和第一代DES與CABG相比死亡以及複合終點(包括死亡、MI和卒中)的發生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然而,靶血管再次血運重建發生率PCI組高於CABG組。

2016年JACC發表的IRIS-MAIN註冊研究在1995年1月至2013年12月連續納入包括中國、日本和韓國等8個亞洲國家50箇中心的UPLM患者5 833例,分析真實世界臨床實踐中裸金屬支架時代(1995至2002年,隨訪時間中位數為9.7年)、第一代DES時代(2003至2006年,隨訪時間中位數為5.6年)和新一代DES時代(2007至2013年,隨訪時間中位數為3年),藥物治療、PCI和CABG 3種方案治療UPLM患者的臨床療效。

結果發現,接受PCI的患者比率高於CABG,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比率保持穩定。藥物治療和PCI兩種方案的臨床療效[包括死亡、複合終點(死亡、MI和卒中)、再次血運重建和MACCE發生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改善,而CABG的臨床療效在3個時間段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在死亡以及複合終點發生率上,PCI組和CABG組在3個時間段均顯著優於藥物治療組,PCI組和CABG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再次血運重建和MACCE發生率上,CABG組顯著優於PCI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PCI相對於CABG的風險比逐漸降低。上述結果說明,PCI治療UPLM患者的臨床療效正在不斷改善,PCI與CABG間臨床效果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基於LEMANS(35%的患者應用第一代DES,65%的患者應用裸金屬支架)、SYNTAX(應用第一代紫杉醇洗脫支架)、PRECOMBAT(應用第一代雷帕黴素洗脫支架)等隨機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對於左主幹病變的治療,PCI與CABG的術後1年死亡(3.0%比4.1%,OR=0.74,95%CI0.43~1.28,P=0.29)、MI(2.8%比2.9%,OR=0.98,95%CI0.54~1.78,P=0.95)和MACCE(14.5%比11.8%,OR=1.28,95%CI0.95~1.72,P=0.11)發生率相當,PCI組卒中發生風險更低(0.1%比1.7%,OR=0.15,95%CI0.03~0.67,P=0.01),但再血運重建風險更高(11.4%比5.4%,OR=2.25,95%CI1.54~3.28,P<0.01)。SYNTAX研究和PRECOMBAT研究術後5年的彙總分析顯示,兩種治療策略的安全性終點(死亡、MI和卒中)相似(PCI組和CABG組分別為14.3%和16.8%,HR=0.90,95%CI0.67~1.19,P=0.45),PCI組再次血運重建風險較CABG組增加85%,而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風險較CABG組分別降低60%和67%。

另外,最新公佈的LEMANS研究10年隨訪結果顯示,PCI組與CABG組的死亡(21.6%比30.2%,P=0.41)、MI(8.7%比10.4%,P=0.62)、卒中(4.3%比6.3%,P=0.68)和再血運重建(26.1%比31.3%,P=0.64)的發生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上述隨機研究存在一些侷限性:部分研究樣本量較小,其中LEMANS研究共納入105例UPLM患者,樣本量最大的SYNTAX研究中UPLM只是一個亞組;部分研究隨訪期僅有1年;部分研究中包括了CABG治療明顯獲益的患者(如多支血管疾病、高SYNTAX評分等);應用的多為裸金屬支架或第一代DES,血管腔內影像技術應用不足,PCI組由醫生決定造影隨訪,可能過高估計了隨訪期間的事件數;未考慮當前CABG動脈橋的應用比率已顯著提高等。

因此,目前PCI和CABG在技術和應用器械方面都已取得顯著進步的情況下,迫切需要開展大規模的PCI和CABG"頭對頭"、更長期隨訪的隨機對照研究,以便提供對當前臨床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治療UPLM的循證醫學證據。

二、當代臨床實踐中PCI和CABG治療UPLM的療效比較

2016年經導管心血管治療(TCT)會議期間同時公佈的隨機對照、開放標籤的EXCEL和NOBLE研究,分別入選1 905和1 201例UPLM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組至PCI和CABG組,PCI組所用支架大多數為新一代DES,超過70%的患者在血管內超聲指導下置入DES(EXCEL研究為77.2%,NOBLE研究為74.0%)。

EXCEL研究計劃入選SYNTAX評分≤32分、解剖上低中危的UPLM患者。根據參研中心判定的評分,其中低危患者(SYNTAX評分≤22分)佔60.5%,中危(SYNTAX評分23~32分)佔39.5%。但經核心導管室評價,其中24.2%的患者為高危病變(SYNTAX評分>32分)。該研究比較了應用依維莫司洗脫支架(XIENCE支架)的PCI與CABG的療效和安全性,主要終點是術後3年全因死亡、MI和卒中的複合終點,次要終點為術後30 d全因死亡、MI和卒中的複合終點以及3年全因死亡、MI、卒中和缺血驅動血運重建的複合終點。

3年隨訪顯示,PCI組與CABG組的主要終點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5.4%比14.7%,非劣效性P=0.018,優效性P=0.980),PCI組術後30 d死亡、MI和卒中發生率低於CABG組(4.9%比7.9%,非劣效性P<0.001,優效性P=0.008),而術後3年死亡、MI、卒中或缺血驅動血運重建的發生率PCI組與CABG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3.1%比19.1%,非劣效性P=0.01,優效性P=0.10)。EXCEL研究是全球範圍內第1個發現中危(SYNTAX積分23~32分)UPLM患者應用新一代DES與CABG治療,能夠獲得等效3年臨床結果的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

NOBLE研究比較了應用雷帕黴素衍生物Biolimus A9可降解塗層支架的PCI與CABG用於左主幹病變血運重建的臨床結局,共納入中低危左主幹病變患者1 201例,主要終點為術後5年MACCE複合終點(包括全因死亡、非操作相關MI、卒中和再次血運重建)。

結果顯示,PCI組MACCE發生率顯著高於CABG組(意向治療分析:29%比19%,P=0.006 6;按方案治療分析:28%比19%,P=0.001 5),PCI組與CABG組術後5年全因死亡率相似(11.6%比9.5%,P=0.770 0),卒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5%比2%,P=0.073 0),但PCI組非操作相關MI(7%比2%,P=0.004 0)和再次血運重建(16%比10%,P=0.032 0)發生率均高於CABG組。

不同危險程度分析顯示了目前不易解釋的結果:SYNTAX評分1~22分的低危患者(佔全部患者的52%)中,PCI組術後5年MACCE發生率顯著高於CABG組(30%比16%,P=0.003 1),SYNTAX評分23~32分(佔全部患者的40%,PCI組和CABG組分別為27%和22%,P=0.48)的中危患者及>32分(佔全部患者的9%,PCI組和CABG組分別為33%和24%,P=0.41)的高危患者中,PCI組術後5年MACCE發生率均與CABG組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研究在使用DES的類型、入選標準、患者危險程度、主要終點定義及隨訪時間方面有所不同。EXCEL研究中98.4%的患者置入新一代DES(依維莫司洗脫支架),而NOBLE研究中有73例患者(佔12.3%)置入第一代DES,隨後入選者置入新一代DES(Biolimus A9可降解塗層支架)。

EXCEL研究入選了更廣泛的冠心病人群,包括靜息缺血、穩定性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和近期MI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需恢復正常];而NOBLE研究則排除發病24 h內的STEMI患者。EXCEL研究中糖尿病患者佔30%,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患者佔24%,平均SYNTAX評分27分;而NOBLE研究中糖尿病患者佔15%,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患者佔18%,平均SYNTAX評分23分。

NOBLE研究終點不包括圍手術期MI,而圍手術期MI風險降低是EXCEL研究中PCI臨床獲益的主要來源之一。EXCEL研究主要終點的術後3年複合終點中未包括血運重建,缺血驅動的血運重建僅作為其次要終點;而NOBLE研究主要終點的術後5年複合終點中包括了血運重建,但不是缺血驅動的血運重建。如果血運重建不限定為缺血驅動,則易發生術後介入醫生常規對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對狹窄程度超過50%的病變過度干預的偏移。

EXCEL研究中明確的支架內血栓發生率低於有症狀的橋血管閉塞發生率,而NOBLE研究中明確的支架內血栓發生率與有症狀的橋血管閉塞發生率相似。EXCEL研究(17個國家126箇中心,入選時間為2010至2014年)為平均3年的隨訪結果,而NOBLE研究(9個國家36箇中心,入選時間為2008至2015年)為5年的隨訪結果。

總之,EXCEL研究入選的患者相對更為危重,使用新一代DES的比例更高,反映病變嚴重程度的SYNTAX評分全部經過了中心化判讀,樣本量也更大;而NOBLE研究入組長達7年,12.3%的患者置入了第一代DES,SYNTAX評分未經過核心導管室的中心化判讀,難免受到技術變遷、器械混合置入以及研究對象是否更多納入CABG治療明顯獲益患者等方面的影響。

EXCEL研究主要終點的設置均為硬終點;而NOBLE研究主要終點中包括了容易使結果產生偏移的血運重建(可能包括了缺血和非缺血驅動)。因而,兩項研究結果不宜直接進行比較。

對包括PRECOMBAT、SYNTAX、EXCEL和NOBLE研究在內的5項包含4 594例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進行薈萃分析後發現,在應用DES的情況下,左主幹病變PCI與CABG比較,兩者在死亡(7.4%比7.0%,P=0.61)、心肌梗死(6.0%比4.8%,P=0.08)和卒中(2.0%比2.2%,P=0.88)的發生率相似,PCI組再次血運重建的發生率高於CABG組(14.2%比8.3%,P<0.01)。

(未完待續)

參考文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