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難 30家回收定點近半拒回收

藥品 環境汙染 社會 東南網 2017-07-08
福州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難 30家回收定點近半拒回收福州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難 30家回收定點近半拒回收福州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難 30家回收定點近半拒回收福州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難 30家回收定點近半拒回收

東南網7月5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程枝文 實習生 黃柳潔 楊小燕 林夢琳文/圖)大多數家庭都會儲備常用藥以應急,然而過期藥品如何處理?這一直是個難題。

過期藥品不同於一般垃圾,不能直接丟進垃圾桶,其中含有化學成分、重金屬,屬於重要環境汙染源,已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過期藥品被非法收集包裝重新上市,還會極大威脅市民的健康安全。

正因此,2008年起,福州市相繼在165家定點藥店建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點,開展過期藥品回收活動,設置過期藥品回收箱。然而到了2015年,福州市食藥監局公佈的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定點單位名單中,僅有30家藥店。

這30家藥店還在堅持麼?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究竟有多難?記者對此展開調查。根據這份名單,4日,記者逐一展開調查。

據調查發現,當前30家藥店中有14家表示拒絕回收過期家庭藥品,僅有16家還在回收,其中還有不少並非長期回收,只有等做活動時才回收。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政府缺乏相應的優惠政策,這16家表示會回收的定點單位,積極性大打折扣。比如福建省康利達醫藥福州第一分店雖然是定點回收單位,但目前已經很少回收過期藥品了,由於有的群眾要求“以舊換新”,領取小物品等,他們索性自己把“福州市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定點單位”的牌子都摘掉了。

福州市民王大爺今年65歲了,因為體弱多病,常常需要用藥,可是每次藥物都用不完,一年下來家中累計不少藥物。“藥品過期了想扔掉,但又擔心汙染環境,以前負責回收的藥店撤了,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王大爺說,有一次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可以接收過期藥品的,可是去了幾次後發現,店員告訴他過期藥品自己在家處理就行,不用拿過來。把口服液拆開倒掉,打開膠囊把粉末倒了,把藥片剪開就好了,他們回收後也是這樣處理的。

有意思的是,記者在與易安堂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則徐大道分店溝通時,店員最初表示不再回收過期藥品,建議直接將藥品丟入垃圾箱。“直接丟棄不會產生環境汙染麼?”面對記者質疑,該店員立即改口稱可以回收,但最後仍建議“直接將藥品丟入廁所沖掉”。

“我們回收完藥品,放在箱子裡,公司還要找專車,將藥送到垃圾場統一銷燬,這還得花上一筆錢。我們是義務回收,沒有以舊換新或者折價。”福州一家回收定點單位店員說。

事實上,回收效果不好由來已久。據瞭解,福州2008年設立的65個回收點,第一年回收家庭過期失效藥品309個品種、1381盒(瓶)、金額8688.5元,此後4年的數據沒有統計。福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處相關負責人稱,回收效果不理想,呈逐年下滑趨勢。

據調查顯示,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遇冷,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老百姓沒有得到實惠。採訪中,群眾普遍反映,處理過期藥品,找個垃圾箱隨手一扔,肯定比去定點藥店方便。何況,過期藥品沒有人上門回收,而把藥品送到藥店,並沒有利益回饋。其次,藥店和藥企無利可圖。一名定點藥店老闆告訴記者,參與定點回收,並不能增加門店的經濟效益,加上定點藥店沒有享受政策性優惠,所以現在他的熱情不高。再次,缺乏政策和資金扶持。目前,對於過期藥品回收及處理到底該歸哪個部門管,政策不明確,也沒有扶持資金。

業內人士建議,針對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政府應專門出臺政策,明確各有關部門在每個處理環節的職責,還要撥付配套資金,用於回饋市民及支付藥品收集、運輸、銷燬的費用。

福州大學法學院丁兆增教授呼籲,對亂丟過期藥品的行為,應加大處罰力度,藥店若隨意處置回收來的家庭過期藥品,可處以暫扣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對於情節嚴重的藥企、藥店或個人,可以“投放危險物質罪”予以刑事處罰。

一些藥學專家還表示,如果缺乏以舊換新實惠和折價優惠,以定點藥店回收過期藥品的方法並不理想,可將回收渠道從藥店挪到社區和居民小區,爭取每個居民小區設立一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箱,由環衛部門定期上門收集,集中銷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