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打針能快些退燒嗎?家長們都來看看吧!

孩子發燒,打針能快些退燒嗎?家長們都來看看吧!

孩子一發燒,家長都恨不得馬上退燒,如果總不退,就會想著抱醫院打針,因為很多人認為打針能好得更快一些。

讀者說:“孩子發燒去看了醫生....醫生安慰我說她娃第一次發燒時,她最後也忍不住給了一針退燒針。”

連醫生都會給自家孩子打的退燒針,可以打嗎?發燒打針能好得快些嗎?

讀了那麼多科普大家可能也知道,發燒是症狀而不是疾病,如果不考慮發燒背後的病因,僅退燒而言,吃藥和打針都是用退燒藥去調節體溫中樞來實現降溫,只不過兩者給藥方式不同,用的藥也有些不同。

口服是把藥吃進去,然後通過腸胃吸收進血再發揮作用,而打針的形式會更多一些,可以直接把藥推進血管裡,也可以通過吊瓶把藥慢慢滴進血管裡,還可以把藥打進肌肉裡然後吸收進血發揮作用。打針不用擔心腸胃吸收不完全,也不需要先經過肝臟的代謝破壞,確實起效會更快,藥物利用率也會更高。

但不論是世界衛生組組還是美國兒科學會還是中國的發熱指南,兒童退燒推薦的都是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而不是打退燒針,而且很多國家都沒有退燒針,這是為什麼呢?

國內用的“退燒針”主要有來比林,安乃近和安痛定三種。

來比林成份是賴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賴氨酸的複合物,經人體代謝後釋放阿司匹林從而發揮退熱鎮痛的作用,但阿司匹林會增加兒童瑞氏綜合徵的風險,尤其是水痘、流感等病毒感染的孩子。瑞氏綜合徵一旦發生死亡率很高,雖然少見但很凶險,所以無論是口服還是注射,都不應以退燒為目的給12歲以下孩子使用阿司匹林類的藥物。

安痛定是一個複方製劑,裡面有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三種成分。氨基比林大家可能會覺得陌生,但氨基比林和亞硫酸鈉的結合物其實就是鼎鼎大名的安乃近。安乃近在前不久剛寫過文章就不詳說了,在對話框回覆「安乃近」可以詳細瞭解。

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安乃近其實都同屬於吡唑酮類解熱鎮痛藥,關於這類藥物,國內有篇論文總結得很清楚,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孩子發燒,打針能快些退燒嗎?家長們都來看看吧!

摘自:梅佔軍,楊悅,邊蕾 兒童應用吡唑酮類藥物的安全性及監管措施研究

我國的原衛生部在1982年將氨基比林針劑和安替比林的單方予以了淘汰,但安乃近和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的複方藥物安痛定卻予以了保留,目前仍在一些基層醫院當作“退燒針”給孩子用。

我們還需要知道的是,發燒除了讓孩子難受,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也都可以在一小時內起效,沒必要冒瑞氏綜合徵、粒細胞減少、骨髓抑制這些嚴重藥品不良反應的風險去打。

另外打針起效可能快一些,但因為藥品沒有經過人體的固有的保護屏障直接進入血液,發生不良反應也更多更快,所以不論什麼藥,用藥原則都是能口服儘量口服,能不注射儘量不注射。在有更安全可靠的口服退燒藥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只有發燒恐懼症的醫生才會給自己和別人家孩子打退燒針

至於靜脈輸液,同樣因為有輸液反應風險,不是首選的用藥方式,只有嚴重的細菌感染,不能進食,中重度脫水等情況才需要用,門診需要輸液的情況很少,真正需要輸液的發燒病人往往需要住院了。

絕大部分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都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治療以對症為主,輸液不會退燒更快,發生輸液反應反而可能導致發燒。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燒輸了敏感抗生素可以通過控制感染來幫助退燒,但單就退燒效果而言,輸注抗生素或者糖鹽水不會比吃退燒藥起效更快。

而發燒打抗病毒藥、打糖皮質激素、打維生素則大部分是無指徵的亂用藥,打喜炎平、柴胡、熱毒寧這些中藥注射液,不但對退燒沒幫助,反而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更不建議用。

所以,退燒首選的是口服退燒藥,不能口服可以用退熱栓,需要在門診輸液的情況很少,輸液也不會比吃退燒藥退燒更快,打退燒針退燒更快但不安全,沒必要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