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鬧心,竟是電子產品惹的禍

秋季是個容易過敏的季節,提到皮膚過敏,通常大家都會想到粉塵、食物之類。你知道嗎?電子產品也是過敏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也可能會導致各種皮膚問題。

常用電腦易患“電子過敏症”

過敏鬧心,竟是電子產品惹的禍

專家介紹,“電子過敏症”也稱電磁波過敏症,是手機、計算機、無線網絡等電子產品產生的電磁波造成的過敏,過敏者會出現頭暈、潮熱、瘙癢、噁心、心悸、頭痛等症狀。目前已知這是因為持續暴露在電磁場中而導致的一種過敏類疾病。電子過敏症患者的主要病源是電腦。開機狀態下的電腦屏幕有電磁輻射作用,會導致瘙癢、紅疹、紅斑等過敏性皮炎,眼部疼痛等結膜炎病症。

其次,電腦屏幕周圍會形成一個靜電場,吸附大量懸浮灰塵,導致塵蟎過敏。此外,電腦開機後,會散發出一種為三基磷酸鹽的氣體,屬於致敏物質。而且電腦越新,釋放的致敏氣體就越多。

專家提醒,患“電子過敏症”跟個人工作壓力及不良生活方式導致免疫力下降有關,平時要做好防護措施。注意皮膚保潔,用溫水將靜電吸附在面部的塵垢洗淨;注意室內通風,工作1小時至少休息一次;多喝水、多補充維生素及蛋白質。對於常用電腦的上班族,無法遠離電腦,就要做好電腦和個人皮膚的清潔工作,同時勤鍛鍊,提高免疫力。

沉迷上網要警惕神經性皮炎

過敏鬧心,竟是電子產品惹的禍

有些人上班時並不常用電腦,但工作之餘喜歡上網來解壓。殊不知,過分沉迷網絡使得生活不規律,導致內分泌失調,則可能引發神經性皮炎。專家介紹,神經性皮炎與精神因素有關,熬夜上網,打亂了生活規律,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上網解壓會導致抑鬱、社交恐懼,令人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反而適得其反。建議上班族嘗試運動解壓,運動時大腦放空,加上人體分泌名為“腓肽”的激素可愉悅神經,帶來心理上的放鬆。

藥物+電腦或致光敏性皮炎

過敏鬧心,竟是電子產品惹的禍

過敏性皮炎不一定就是接觸過敏原,也有可能是藥物和光源的共同作用誘發的。服用屬於光敏性反應藥物後再接觸光源,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如果長時間對著電腦的熒光屏,光源直接照在臉上,因此引起了皮膚髮紅、發癢等光敏性皮炎。

專家提醒,服用利尿藥、鎮靜藥、抗組胺藥、抗菌藥等光敏性反應藥物期間一定要注意避光,比如日光、熒光燈、電視及電腦都要少接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