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

一、十年間的光芒萬丈到暗淡無光

九零年代末時代更替,萬象更新,那是電視時代騰飛的前夜,流行音樂與獨立歌星的烏雲即將籠罩華語樂壇之前的最後時刻。這也恰恰是樂隊浪潮的最後狂歡,那時的初代搖滾代表人物(崔健等)已然封神,二代搖滾的領軍人物(魔巖三傑)離成仙不遠,當人們沉浸在新時代慾望與未來紙醉金迷的幻想中時,中國第三代搖滾“橫空出世”。

"

一、十年間的光芒萬丈到暗淡無光

九零年代末時代更替,萬象更新,那是電視時代騰飛的前夜,流行音樂與獨立歌星的烏雲即將籠罩華語樂壇之前的最後時刻。這也恰恰是樂隊浪潮的最後狂歡,那時的初代搖滾代表人物(崔健等)已然封神,二代搖滾的領軍人物(魔巖三傑)離成仙不遠,當人們沉浸在新時代慾望與未來紙醉金迷的幻想中時,中國第三代搖滾“橫空出世”。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當時有六支樂隊被稱作“北京新浪潮”,新褲子、麥田守望者、清醒、超級市場、地下嬰兒、花兒。這些樂隊滿腔熱血的衝進樂壇,但很多看《樂隊的夏天》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這個時間節點誕生的樂隊,日子都不好過,再往後的樂壇就不用說了。中國搖滾樂從炸裂出世到支離破碎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很多人把現在搖滾衰敗的原因歸結於“汪峰的選秀與夢想”但那時的汪峰還不足以撼動這棵大樹,並且汪峰的鮑家街也是這個時期的產物,理論上他也是“受害者”。其實反過來看《汪峰的夢想實現史》就是《樂隊衰敗史》我指的是商業運作方面。但審時度勢的不止汪峰一人,大張偉等人都是如此。

"

一、十年間的光芒萬丈到暗淡無光

九零年代末時代更替,萬象更新,那是電視時代騰飛的前夜,流行音樂與獨立歌星的烏雲即將籠罩華語樂壇之前的最後時刻。這也恰恰是樂隊浪潮的最後狂歡,那時的初代搖滾代表人物(崔健等)已然封神,二代搖滾的領軍人物(魔巖三傑)離成仙不遠,當人們沉浸在新時代慾望與未來紙醉金迷的幻想中時,中國第三代搖滾“橫空出世”。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當時有六支樂隊被稱作“北京新浪潮”,新褲子、麥田守望者、清醒、超級市場、地下嬰兒、花兒。這些樂隊滿腔熱血的衝進樂壇,但很多看《樂隊的夏天》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這個時間節點誕生的樂隊,日子都不好過,再往後的樂壇就不用說了。中國搖滾樂從炸裂出世到支離破碎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很多人把現在搖滾衰敗的原因歸結於“汪峰的選秀與夢想”但那時的汪峰還不足以撼動這棵大樹,並且汪峰的鮑家街也是這個時期的產物,理論上他也是“受害者”。其實反過來看《汪峰的夢想實現史》就是《樂隊衰敗史》我指的是商業運作方面。但審時度勢的不止汪峰一人,大張偉等人都是如此。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頭條號

二、聽眾與從業人員的審美脫節

大張偉曾經回憶,他當時在臺上表演,演唱花兒樂隊當時的朋克搖滾,臺下觀眾的表情都特奇怪,小姑娘們捂著耳朵聽,因為鼓特別吵,成年人都帶著一種“那人是在幹嘛”的眼神看他們——“就像臺上唱歌的人褲衩上沾了尿”。98年、99年,大陸最紅的歌是《祝你平安》跟《常回家看看》,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平均審美水平。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崔健和魔巖三傑的時代都能被接受,突然“第三代搖滾”人們就欣賞不來了?

我一直在講的一個理論,傳播效率提高,音樂受眾數量就會變多,但音樂的接受能力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今天聽兒歌三百首明天就能聽重金屬。所以,每次傳播效率的提高,都會面臨“審美下沉”的態勢。比如,這兩年互聯網的普及,很多曾經不接觸音樂的人開始聽音樂了,於是,就出現了音樂愛好者終日唾棄的“網紅神曲”。

時移但世不一定異,電視普及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們現如今的“海草海草”放在20年前就是“紅豆,大紅豆,芋頭”。於是,在“大數據”的幫助下,大張偉放棄朋克寫了《洗唰唰》。十幾年前,那英曾公開批評刀郎的音樂缺乏審美,雖承認“儘管我們都賣不過他”,也是“審美下沉”的結果。

"

一、十年間的光芒萬丈到暗淡無光

九零年代末時代更替,萬象更新,那是電視時代騰飛的前夜,流行音樂與獨立歌星的烏雲即將籠罩華語樂壇之前的最後時刻。這也恰恰是樂隊浪潮的最後狂歡,那時的初代搖滾代表人物(崔健等)已然封神,二代搖滾的領軍人物(魔巖三傑)離成仙不遠,當人們沉浸在新時代慾望與未來紙醉金迷的幻想中時,中國第三代搖滾“橫空出世”。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當時有六支樂隊被稱作“北京新浪潮”,新褲子、麥田守望者、清醒、超級市場、地下嬰兒、花兒。這些樂隊滿腔熱血的衝進樂壇,但很多看《樂隊的夏天》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這個時間節點誕生的樂隊,日子都不好過,再往後的樂壇就不用說了。中國搖滾樂從炸裂出世到支離破碎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很多人把現在搖滾衰敗的原因歸結於“汪峰的選秀與夢想”但那時的汪峰還不足以撼動這棵大樹,並且汪峰的鮑家街也是這個時期的產物,理論上他也是“受害者”。其實反過來看《汪峰的夢想實現史》就是《樂隊衰敗史》我指的是商業運作方面。但審時度勢的不止汪峰一人,大張偉等人都是如此。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頭條號

二、聽眾與從業人員的審美脫節

大張偉曾經回憶,他當時在臺上表演,演唱花兒樂隊當時的朋克搖滾,臺下觀眾的表情都特奇怪,小姑娘們捂著耳朵聽,因為鼓特別吵,成年人都帶著一種“那人是在幹嘛”的眼神看他們——“就像臺上唱歌的人褲衩上沾了尿”。98年、99年,大陸最紅的歌是《祝你平安》跟《常回家看看》,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平均審美水平。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崔健和魔巖三傑的時代都能被接受,突然“第三代搖滾”人們就欣賞不來了?

我一直在講的一個理論,傳播效率提高,音樂受眾數量就會變多,但音樂的接受能力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今天聽兒歌三百首明天就能聽重金屬。所以,每次傳播效率的提高,都會面臨“審美下沉”的態勢。比如,這兩年互聯網的普及,很多曾經不接觸音樂的人開始聽音樂了,於是,就出現了音樂愛好者終日唾棄的“網紅神曲”。

時移但世不一定異,電視普及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們現如今的“海草海草”放在20年前就是“紅豆,大紅豆,芋頭”。於是,在“大數據”的幫助下,大張偉放棄朋克寫了《洗唰唰》。十幾年前,那英曾公開批評刀郎的音樂缺乏審美,雖承認“儘管我們都賣不過他”,也是“審美下沉”的結果。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頭條號

三、樂壇走向與樂隊走向兩極分化

讓我們來細數一下,千禧年往後樂壇都發生了什麼。四小天后出現,偶像經濟誕生。盜版浪潮席捲,廠牌紛紛垮臺。選秀節目爆紅,娛樂時代崛起。營銷方式五花八門,炒作手法令人髮指。綜藝節目大火,唱功成為最高誇讚。偶像經濟騰飛,網紅歌手氾濫……

這彷彿是上帝撕下聖經裡的一張紙,將樂隊文化包裹其中,與世隔絕。這與搖滾所倡導的“真正不受任何束縛,解放靈魂與自由的觀念,並勇敢無畏地表達自我”的精神八字不合,格格不入。樂隊們起初渴望極致的表達令自我瘋狂的自由嚮往,他們年少離家混跡於北京街頭,帶著成為一代大師的夢想與細膩敏銳的靈魂,投身於瞬息萬變的都市洪流裡,卻幻化成一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黃金年代的紙醉金迷陰影籠罩下的塵埃,在他們四周是物慾橫流的世界裡的糜爛墜落,是信仰得不到兌現而做出的不得已決定,令無數年輕人為之嚮往並投身其中的天堂竟是地獄。

"

一、十年間的光芒萬丈到暗淡無光

九零年代末時代更替,萬象更新,那是電視時代騰飛的前夜,流行音樂與獨立歌星的烏雲即將籠罩華語樂壇之前的最後時刻。這也恰恰是樂隊浪潮的最後狂歡,那時的初代搖滾代表人物(崔健等)已然封神,二代搖滾的領軍人物(魔巖三傑)離成仙不遠,當人們沉浸在新時代慾望與未來紙醉金迷的幻想中時,中國第三代搖滾“橫空出世”。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當時有六支樂隊被稱作“北京新浪潮”,新褲子、麥田守望者、清醒、超級市場、地下嬰兒、花兒。這些樂隊滿腔熱血的衝進樂壇,但很多看《樂隊的夏天》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這個時間節點誕生的樂隊,日子都不好過,再往後的樂壇就不用說了。中國搖滾樂從炸裂出世到支離破碎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很多人把現在搖滾衰敗的原因歸結於“汪峰的選秀與夢想”但那時的汪峰還不足以撼動這棵大樹,並且汪峰的鮑家街也是這個時期的產物,理論上他也是“受害者”。其實反過來看《汪峰的夢想實現史》就是《樂隊衰敗史》我指的是商業運作方面。但審時度勢的不止汪峰一人,大張偉等人都是如此。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頭條號

二、聽眾與從業人員的審美脫節

大張偉曾經回憶,他當時在臺上表演,演唱花兒樂隊當時的朋克搖滾,臺下觀眾的表情都特奇怪,小姑娘們捂著耳朵聽,因為鼓特別吵,成年人都帶著一種“那人是在幹嘛”的眼神看他們——“就像臺上唱歌的人褲衩上沾了尿”。98年、99年,大陸最紅的歌是《祝你平安》跟《常回家看看》,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平均審美水平。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崔健和魔巖三傑的時代都能被接受,突然“第三代搖滾”人們就欣賞不來了?

我一直在講的一個理論,傳播效率提高,音樂受眾數量就會變多,但音樂的接受能力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今天聽兒歌三百首明天就能聽重金屬。所以,每次傳播效率的提高,都會面臨“審美下沉”的態勢。比如,這兩年互聯網的普及,很多曾經不接觸音樂的人開始聽音樂了,於是,就出現了音樂愛好者終日唾棄的“網紅神曲”。

時移但世不一定異,電視普及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們現如今的“海草海草”放在20年前就是“紅豆,大紅豆,芋頭”。於是,在“大數據”的幫助下,大張偉放棄朋克寫了《洗唰唰》。十幾年前,那英曾公開批評刀郎的音樂缺乏審美,雖承認“儘管我們都賣不過他”,也是“審美下沉”的結果。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頭條號

三、樂壇走向與樂隊走向兩極分化

讓我們來細數一下,千禧年往後樂壇都發生了什麼。四小天后出現,偶像經濟誕生。盜版浪潮席捲,廠牌紛紛垮臺。選秀節目爆紅,娛樂時代崛起。營銷方式五花八門,炒作手法令人髮指。綜藝節目大火,唱功成為最高誇讚。偶像經濟騰飛,網紅歌手氾濫……

這彷彿是上帝撕下聖經裡的一張紙,將樂隊文化包裹其中,與世隔絕。這與搖滾所倡導的“真正不受任何束縛,解放靈魂與自由的觀念,並勇敢無畏地表達自我”的精神八字不合,格格不入。樂隊們起初渴望極致的表達令自我瘋狂的自由嚮往,他們年少離家混跡於北京街頭,帶著成為一代大師的夢想與細膩敏銳的靈魂,投身於瞬息萬變的都市洪流裡,卻幻化成一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黃金年代的紙醉金迷陰影籠罩下的塵埃,在他們四周是物慾橫流的世界裡的糜爛墜落,是信仰得不到兌現而做出的不得已決定,令無數年輕人為之嚮往並投身其中的天堂竟是地獄。

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如何在幾年時間裡被毀的支離破碎?

圖片來自頭條號

這個過程中,無數年輕已然老去,無數放蕩不羈在現實面前妥協,這其中消逝的樂隊不計其數。但同時也應了那個藝術黃金法則:“壓迫會造就藝術的輝煌”。這些年來的不容易,彷彿成為這些樂隊命中註定要渡的劫,火焰在今天得以燃燒。

刺蝟樂隊在《白日夢藍》裡唱到,“社會是傷害的比賽,當我醒來時才明白”雖然“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