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記載顯示。自鹹平二年(999)開始,遼國趁宋真宗登基立足未穩之際加大攻伐力度,其騎兵部隊多次越過宋遼河北邊境深入內地。具體到山西境內,雖未有遼兵越過雁門關南下記載,但其時六郎之父楊業已經殉國犧牲,楊六郎則長期在河北遂城一帶戍守抗遼,雁門一帶再無楊氏父子這樣的忠臣良將守邊禦敵。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排除遼兵鐵騎突破雁門關,越過重重防線,到達並佔領靈石縣的可能。而靈石明萬曆版縣誌卷二《官師篇》中遼時縣令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的記載,恰巧表明鹹平五年遼軍不但已經佔有靈石,而且還派出了地方官吏,在當地實行管理。

那麼如果靈石曾“為遼所佔”,遼軍又是在什麼時間佔領靈石縣的呢?在靈石縣城東蘇溪村有一座千年古剎資壽寺,寺中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所修石質經幢,其上刻有《大宋受公預修幢題記》,落款時間是“大宋鹹平二年己亥歲閏三月二十二日丙午”,這說明此時靈石還在北宋官府掌控之下。而從這年冬天起,遼軍即開始大舉南伐,此後數年,接連不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直至鹹平七年(1004)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方才結束。另外,在民國版靈石縣誌卷十《藝文志》中錄有該縣南關鎮峪口村《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已佚)全文,該碑文讓人費解之處在於時間雖為“大宋鹹平五年”(無具體月日),而落款人“靈石縣尹”“縣丞”(注意不是宋碑中常見的“知某某縣事”)赫然是前面提及的遼縣令解九思、縣丞王蘭(蘭)。該碑立石時間、當事人姓名與明萬曆版縣誌記載高度吻合,說明鹹平五年解九思、王蘭(蘭)是確有其人,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二人為遼官員的可信性。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遼軍攻陷靈石若確有此事,只能發生在鹹平二年冬至鹹平五年縣令解九思赴任之前這段時間。“澶淵之盟”後遼軍退出,雙方邊境重新恢復到以前狀態,遼佔靈石再無可能。也許這段陳年舊事過於短暫倉促,因而在正史中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民國版靈石縣誌中收錄的《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記載顯示。自鹹平二年(999)開始,遼國趁宋真宗登基立足未穩之際加大攻伐力度,其騎兵部隊多次越過宋遼河北邊境深入內地。具體到山西境內,雖未有遼兵越過雁門關南下記載,但其時六郎之父楊業已經殉國犧牲,楊六郎則長期在河北遂城一帶戍守抗遼,雁門一帶再無楊氏父子這樣的忠臣良將守邊禦敵。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排除遼兵鐵騎突破雁門關,越過重重防線,到達並佔領靈石縣的可能。而靈石明萬曆版縣誌卷二《官師篇》中遼時縣令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的記載,恰巧表明鹹平五年遼軍不但已經佔有靈石,而且還派出了地方官吏,在當地實行管理。

那麼如果靈石曾“為遼所佔”,遼軍又是在什麼時間佔領靈石縣的呢?在靈石縣城東蘇溪村有一座千年古剎資壽寺,寺中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所修石質經幢,其上刻有《大宋受公預修幢題記》,落款時間是“大宋鹹平二年己亥歲閏三月二十二日丙午”,這說明此時靈石還在北宋官府掌控之下。而從這年冬天起,遼軍即開始大舉南伐,此後數年,接連不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直至鹹平七年(1004)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方才結束。另外,在民國版靈石縣誌卷十《藝文志》中錄有該縣南關鎮峪口村《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已佚)全文,該碑文讓人費解之處在於時間雖為“大宋鹹平五年”(無具體月日),而落款人“靈石縣尹”“縣丞”(注意不是宋碑中常見的“知某某縣事”)赫然是前面提及的遼縣令解九思、縣丞王蘭(蘭)。該碑立石時間、當事人姓名與明萬曆版縣誌記載高度吻合,說明鹹平五年解九思、王蘭(蘭)是確有其人,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二人為遼官員的可信性。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遼軍攻陷靈石若確有此事,只能發生在鹹平二年冬至鹹平五年縣令解九思赴任之前這段時間。“澶淵之盟”後遼軍退出,雙方邊境重新恢復到以前狀態,遼佔靈石再無可能。也許這段陳年舊事過於短暫倉促,因而在正史中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民國版靈石縣誌中收錄的《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正文部分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記載顯示。自鹹平二年(999)開始,遼國趁宋真宗登基立足未穩之際加大攻伐力度,其騎兵部隊多次越過宋遼河北邊境深入內地。具體到山西境內,雖未有遼兵越過雁門關南下記載,但其時六郎之父楊業已經殉國犧牲,楊六郎則長期在河北遂城一帶戍守抗遼,雁門一帶再無楊氏父子這樣的忠臣良將守邊禦敵。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排除遼兵鐵騎突破雁門關,越過重重防線,到達並佔領靈石縣的可能。而靈石明萬曆版縣誌卷二《官師篇》中遼時縣令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的記載,恰巧表明鹹平五年遼軍不但已經佔有靈石,而且還派出了地方官吏,在當地實行管理。

那麼如果靈石曾“為遼所佔”,遼軍又是在什麼時間佔領靈石縣的呢?在靈石縣城東蘇溪村有一座千年古剎資壽寺,寺中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所修石質經幢,其上刻有《大宋受公預修幢題記》,落款時間是“大宋鹹平二年己亥歲閏三月二十二日丙午”,這說明此時靈石還在北宋官府掌控之下。而從這年冬天起,遼軍即開始大舉南伐,此後數年,接連不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直至鹹平七年(1004)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方才結束。另外,在民國版靈石縣誌卷十《藝文志》中錄有該縣南關鎮峪口村《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已佚)全文,該碑文讓人費解之處在於時間雖為“大宋鹹平五年”(無具體月日),而落款人“靈石縣尹”“縣丞”(注意不是宋碑中常見的“知某某縣事”)赫然是前面提及的遼縣令解九思、縣丞王蘭(蘭)。該碑立石時間、當事人姓名與明萬曆版縣誌記載高度吻合,說明鹹平五年解九思、王蘭(蘭)是確有其人,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二人為遼官員的可信性。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遼軍攻陷靈石若確有此事,只能發生在鹹平二年冬至鹹平五年縣令解九思赴任之前這段時間。“澶淵之盟”後遼軍退出,雙方邊境重新恢復到以前狀態,遼佔靈石再無可能。也許這段陳年舊事過於短暫倉促,因而在正史中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民國版靈石縣誌中收錄的《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正文部分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結尾處的落款人及時間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記載顯示。自鹹平二年(999)開始,遼國趁宋真宗登基立足未穩之際加大攻伐力度,其騎兵部隊多次越過宋遼河北邊境深入內地。具體到山西境內,雖未有遼兵越過雁門關南下記載,但其時六郎之父楊業已經殉國犧牲,楊六郎則長期在河北遂城一帶戍守抗遼,雁門一帶再無楊氏父子這樣的忠臣良將守邊禦敵。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排除遼兵鐵騎突破雁門關,越過重重防線,到達並佔領靈石縣的可能。而靈石明萬曆版縣誌卷二《官師篇》中遼時縣令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的記載,恰巧表明鹹平五年遼軍不但已經佔有靈石,而且還派出了地方官吏,在當地實行管理。

那麼如果靈石曾“為遼所佔”,遼軍又是在什麼時間佔領靈石縣的呢?在靈石縣城東蘇溪村有一座千年古剎資壽寺,寺中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所修石質經幢,其上刻有《大宋受公預修幢題記》,落款時間是“大宋鹹平二年己亥歲閏三月二十二日丙午”,這說明此時靈石還在北宋官府掌控之下。而從這年冬天起,遼軍即開始大舉南伐,此後數年,接連不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直至鹹平七年(1004)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方才結束。另外,在民國版靈石縣誌卷十《藝文志》中錄有該縣南關鎮峪口村《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已佚)全文,該碑文讓人費解之處在於時間雖為“大宋鹹平五年”(無具體月日),而落款人“靈石縣尹”“縣丞”(注意不是宋碑中常見的“知某某縣事”)赫然是前面提及的遼縣令解九思、縣丞王蘭(蘭)。該碑立石時間、當事人姓名與明萬曆版縣誌記載高度吻合,說明鹹平五年解九思、王蘭(蘭)是確有其人,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二人為遼官員的可信性。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遼軍攻陷靈石若確有此事,只能發生在鹹平二年冬至鹹平五年縣令解九思赴任之前這段時間。“澶淵之盟”後遼軍退出,雙方邊境重新恢復到以前狀態,遼佔靈石再無可能。也許這段陳年舊事過於短暫倉促,因而在正史中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民國版靈石縣誌中收錄的《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正文部分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結尾處的落款人及時間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宋遼董家嶺“宴會”

宋鹹平年間靈石 “為遼所有”, 直接導致的後果會是遼宋山西境內的“邊境線”向南推進到今靈石縣與霍州交界一帶。如果確實如此,筆者認為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傳說就不是空穴來風,而極有可能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存在。

董家嶺位於靈石縣西南20公里處的高嶺之上,西靠茫茫呂梁山脈,東臨汾河,居高而下與雀鼠谷古道南端出入口陽涼南關(今靈石縣南關鎮)隔河相望。歷史資料顯示,陽涼南關古稱陰地關,這裡早在五代時期就曾是邊界衝突之地。北漢乾佑四年(951),北漢主劉崇聯遼進攻後周,遼彰國節度使蕭禹厥率兵5萬,與漢招討使劉承鈞2萬步騎兵會師陰地關,大舉南攻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可以說,遼軍將領對陽涼南關一帶地形並不陌生。如果鹹平二年後遼軍已經佔領靈石縣,其前線兵力勢必集結陰地關,而與之不遠且居高臨下可退可守的董家嶺村則是遼軍統帥大本營最理想、最安全的駐紮地。

北宋時期,汾州府靈石縣情況示意圖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記載顯示。自鹹平二年(999)開始,遼國趁宋真宗登基立足未穩之際加大攻伐力度,其騎兵部隊多次越過宋遼河北邊境深入內地。具體到山西境內,雖未有遼兵越過雁門關南下記載,但其時六郎之父楊業已經殉國犧牲,楊六郎則長期在河北遂城一帶戍守抗遼,雁門一帶再無楊氏父子這樣的忠臣良將守邊禦敵。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排除遼兵鐵騎突破雁門關,越過重重防線,到達並佔領靈石縣的可能。而靈石明萬曆版縣誌卷二《官師篇》中遼時縣令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的記載,恰巧表明鹹平五年遼軍不但已經佔有靈石,而且還派出了地方官吏,在當地實行管理。

那麼如果靈石曾“為遼所佔”,遼軍又是在什麼時間佔領靈石縣的呢?在靈石縣城東蘇溪村有一座千年古剎資壽寺,寺中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所修石質經幢,其上刻有《大宋受公預修幢題記》,落款時間是“大宋鹹平二年己亥歲閏三月二十二日丙午”,這說明此時靈石還在北宋官府掌控之下。而從這年冬天起,遼軍即開始大舉南伐,此後數年,接連不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直至鹹平七年(1004)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方才結束。另外,在民國版靈石縣誌卷十《藝文志》中錄有該縣南關鎮峪口村《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已佚)全文,該碑文讓人費解之處在於時間雖為“大宋鹹平五年”(無具體月日),而落款人“靈石縣尹”“縣丞”(注意不是宋碑中常見的“知某某縣事”)赫然是前面提及的遼縣令解九思、縣丞王蘭(蘭)。該碑立石時間、當事人姓名與明萬曆版縣誌記載高度吻合,說明鹹平五年解九思、王蘭(蘭)是確有其人,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二人為遼官員的可信性。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遼軍攻陷靈石若確有此事,只能發生在鹹平二年冬至鹹平五年縣令解九思赴任之前這段時間。“澶淵之盟”後遼軍退出,雙方邊境重新恢復到以前狀態,遼佔靈石再無可能。也許這段陳年舊事過於短暫倉促,因而在正史中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民國版靈石縣誌中收錄的《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正文部分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結尾處的落款人及時間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宋遼董家嶺“宴會”

宋鹹平年間靈石 “為遼所有”, 直接導致的後果會是遼宋山西境內的“邊境線”向南推進到今靈石縣與霍州交界一帶。如果確實如此,筆者認為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傳說就不是空穴來風,而極有可能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存在。

董家嶺位於靈石縣西南20公里處的高嶺之上,西靠茫茫呂梁山脈,東臨汾河,居高而下與雀鼠谷古道南端出入口陽涼南關(今靈石縣南關鎮)隔河相望。歷史資料顯示,陽涼南關古稱陰地關,這裡早在五代時期就曾是邊界衝突之地。北漢乾佑四年(951),北漢主劉崇聯遼進攻後周,遼彰國節度使蕭禹厥率兵5萬,與漢招討使劉承鈞2萬步騎兵會師陰地關,大舉南攻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可以說,遼軍將領對陽涼南關一帶地形並不陌生。如果鹹平二年後遼軍已經佔領靈石縣,其前線兵力勢必集結陰地關,而與之不遠且居高臨下可退可守的董家嶺村則是遼軍統帥大本營最理想、最安全的駐紮地。

北宋時期,汾州府靈石縣情況示意圖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南關鎮―董家嶺一帶地形圖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記載顯示。自鹹平二年(999)開始,遼國趁宋真宗登基立足未穩之際加大攻伐力度,其騎兵部隊多次越過宋遼河北邊境深入內地。具體到山西境內,雖未有遼兵越過雁門關南下記載,但其時六郎之父楊業已經殉國犧牲,楊六郎則長期在河北遂城一帶戍守抗遼,雁門一帶再無楊氏父子這樣的忠臣良將守邊禦敵。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排除遼兵鐵騎突破雁門關,越過重重防線,到達並佔領靈石縣的可能。而靈石明萬曆版縣誌卷二《官師篇》中遼時縣令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的記載,恰巧表明鹹平五年遼軍不但已經佔有靈石,而且還派出了地方官吏,在當地實行管理。

那麼如果靈石曾“為遼所佔”,遼軍又是在什麼時間佔領靈石縣的呢?在靈石縣城東蘇溪村有一座千年古剎資壽寺,寺中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所修石質經幢,其上刻有《大宋受公預修幢題記》,落款時間是“大宋鹹平二年己亥歲閏三月二十二日丙午”,這說明此時靈石還在北宋官府掌控之下。而從這年冬天起,遼軍即開始大舉南伐,此後數年,接連不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直至鹹平七年(1004)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方才結束。另外,在民國版靈石縣誌卷十《藝文志》中錄有該縣南關鎮峪口村《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已佚)全文,該碑文讓人費解之處在於時間雖為“大宋鹹平五年”(無具體月日),而落款人“靈石縣尹”“縣丞”(注意不是宋碑中常見的“知某某縣事”)赫然是前面提及的遼縣令解九思、縣丞王蘭(蘭)。該碑立石時間、當事人姓名與明萬曆版縣誌記載高度吻合,說明鹹平五年解九思、王蘭(蘭)是確有其人,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二人為遼官員的可信性。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遼軍攻陷靈石若確有此事,只能發生在鹹平二年冬至鹹平五年縣令解九思赴任之前這段時間。“澶淵之盟”後遼軍退出,雙方邊境重新恢復到以前狀態,遼佔靈石再無可能。也許這段陳年舊事過於短暫倉促,因而在正史中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民國版靈石縣誌中收錄的《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正文部分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結尾處的落款人及時間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宋遼董家嶺“宴會”

宋鹹平年間靈石 “為遼所有”, 直接導致的後果會是遼宋山西境內的“邊境線”向南推進到今靈石縣與霍州交界一帶。如果確實如此,筆者認為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傳說就不是空穴來風,而極有可能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存在。

董家嶺位於靈石縣西南20公里處的高嶺之上,西靠茫茫呂梁山脈,東臨汾河,居高而下與雀鼠谷古道南端出入口陽涼南關(今靈石縣南關鎮)隔河相望。歷史資料顯示,陽涼南關古稱陰地關,這裡早在五代時期就曾是邊界衝突之地。北漢乾佑四年(951),北漢主劉崇聯遼進攻後周,遼彰國節度使蕭禹厥率兵5萬,與漢招討使劉承鈞2萬步騎兵會師陰地關,大舉南攻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可以說,遼軍將領對陽涼南關一帶地形並不陌生。如果鹹平二年後遼軍已經佔領靈石縣,其前線兵力勢必集結陰地關,而與之不遠且居高臨下可退可守的董家嶺村則是遼軍統帥大本營最理想、最安全的駐紮地。

北宋時期,汾州府靈石縣情況示意圖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南關鎮―董家嶺一帶地形圖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從當時遼軍幾次大規模對宋用兵的結果來看,雖然遼軍騎兵驍勇強悍,一路攻城掠地,長驅直入,但由於縱容劫掠,沿途多遭到當地軍民頑強抵抗,往往先勝後敗,蕭太后滅宋圖取中原的政治企圖難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遼國統治集團最高層有可能改變策略,假借“和談”之名誘使宋主赴宴。如果宋主前來,則可趁機扣押、逼迫就範,反之也會為己挑起新一輪戰爭製造藉口,而實施這一計策,遼軍大本營駐紮地董家嶺無疑是最為適宜的地點。

那麼,如果遼主動伸出“橄欖枝”,當時以宋真宗趙恆為首的北宋統治集團會作何反應呢?根據正史記載,真宗趙恆與久經沙場的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不同,由於從小生活在深宮,性格較為懦弱,缺乏開拓創新的決心和勇氣,即位以後,雖然勤於政事,開創了“鹹平之治”,但在對外關係處理上卻顯得保守,對遼軍幾次大舉進犯一直心存懼意,一旦有和談可能,是斷然不會放過的。宋真宗的這個心理特點在稍後的澶州之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一覽無餘。因而,接到遼主蕭太后“和談”密函的宋真宗可謂左右為難:既想與對方接觸談判,“化干戈為玉帛”,又不想親赴鴻門宴,置自己於凶險之地。在這種情況下,找人代替自己前往赴約就成了北宋統治集團最高層最好的應對之策。

那麼,何人可以代替真宗前往呢?能夠代表皇帝意志的當然首先應該是北宋皇族成員,民間故事裡的“八賢王”趙德芳其時已經病逝,自然不可能,但在宋真宗的幾位皇兄弟中卻真是有適宜人選的,其中最符合條件者,莫過於其弟趙元儼。趙元儼(985—1044),宋太宗第八子,《宋史》記載“元儼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在皇室宗親、朝廷大臣甚至國外番邦中都素有聲望,民間百姓中老幼婦孺皆知其名,稱之為“八大王”。

作為皇帝特使赴約密談,當然需要一位有膽有識、武藝超群且對遼軍非常瞭解、對陽涼南關、董家嶺一帶地形都非常熟悉的人員同行保護,而當時北宋軍事將領中楊業之子楊延昭無疑是最符合這種條件的。楊延昭(958年-1014年)即楊六郎,史載“本名延朗,後改焉。幼時沉默寡言,為兒時多戲為軍陣。業嘗曰:‘此兒類我。’每徵行,必以從。”楊業原為北漢舊臣,長期在山西領兵作戰,自小在軍營和戰爭中長大的楊延昭不但膽識過人、武藝絕倫,深諳用兵之道,而且對山西地形熟悉,對付遼軍也有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因而,在此非常時刻,北宋最高層有可能會火速通知正在河北邊境戍守的楊延昭祕密返回,授予臨時任務,保護“八大王”趙元儼赴宴董家嶺。於是,宋遼之間,一場鬥智鬥勇的政治較量在董家嶺這個不起眼的北方小村莊就此上演展開……

“八大王”趙元儼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記載顯示。自鹹平二年(999)開始,遼國趁宋真宗登基立足未穩之際加大攻伐力度,其騎兵部隊多次越過宋遼河北邊境深入內地。具體到山西境內,雖未有遼兵越過雁門關南下記載,但其時六郎之父楊業已經殉國犧牲,楊六郎則長期在河北遂城一帶戍守抗遼,雁門一帶再無楊氏父子這樣的忠臣良將守邊禦敵。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排除遼兵鐵騎突破雁門關,越過重重防線,到達並佔領靈石縣的可能。而靈石明萬曆版縣誌卷二《官師篇》中遼時縣令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的記載,恰巧表明鹹平五年遼軍不但已經佔有靈石,而且還派出了地方官吏,在當地實行管理。

那麼如果靈石曾“為遼所佔”,遼軍又是在什麼時間佔領靈石縣的呢?在靈石縣城東蘇溪村有一座千年古剎資壽寺,寺中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所修石質經幢,其上刻有《大宋受公預修幢題記》,落款時間是“大宋鹹平二年己亥歲閏三月二十二日丙午”,這說明此時靈石還在北宋官府掌控之下。而從這年冬天起,遼軍即開始大舉南伐,此後數年,接連不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直至鹹平七年(1004)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方才結束。另外,在民國版靈石縣誌卷十《藝文志》中錄有該縣南關鎮峪口村《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已佚)全文,該碑文讓人費解之處在於時間雖為“大宋鹹平五年”(無具體月日),而落款人“靈石縣尹”“縣丞”(注意不是宋碑中常見的“知某某縣事”)赫然是前面提及的遼縣令解九思、縣丞王蘭(蘭)。該碑立石時間、當事人姓名與明萬曆版縣誌記載高度吻合,說明鹹平五年解九思、王蘭(蘭)是確有其人,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二人為遼官員的可信性。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遼軍攻陷靈石若確有此事,只能發生在鹹平二年冬至鹹平五年縣令解九思赴任之前這段時間。“澶淵之盟”後遼軍退出,雙方邊境重新恢復到以前狀態,遼佔靈石再無可能。也許這段陳年舊事過於短暫倉促,因而在正史中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民國版靈石縣誌中收錄的《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正文部分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結尾處的落款人及時間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宋遼董家嶺“宴會”

宋鹹平年間靈石 “為遼所有”, 直接導致的後果會是遼宋山西境內的“邊境線”向南推進到今靈石縣與霍州交界一帶。如果確實如此,筆者認為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傳說就不是空穴來風,而極有可能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存在。

董家嶺位於靈石縣西南20公里處的高嶺之上,西靠茫茫呂梁山脈,東臨汾河,居高而下與雀鼠谷古道南端出入口陽涼南關(今靈石縣南關鎮)隔河相望。歷史資料顯示,陽涼南關古稱陰地關,這裡早在五代時期就曾是邊界衝突之地。北漢乾佑四年(951),北漢主劉崇聯遼進攻後周,遼彰國節度使蕭禹厥率兵5萬,與漢招討使劉承鈞2萬步騎兵會師陰地關,大舉南攻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可以說,遼軍將領對陽涼南關一帶地形並不陌生。如果鹹平二年後遼軍已經佔領靈石縣,其前線兵力勢必集結陰地關,而與之不遠且居高臨下可退可守的董家嶺村則是遼軍統帥大本營最理想、最安全的駐紮地。

北宋時期,汾州府靈石縣情況示意圖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南關鎮―董家嶺一帶地形圖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從當時遼軍幾次大規模對宋用兵的結果來看,雖然遼軍騎兵驍勇強悍,一路攻城掠地,長驅直入,但由於縱容劫掠,沿途多遭到當地軍民頑強抵抗,往往先勝後敗,蕭太后滅宋圖取中原的政治企圖難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遼國統治集團最高層有可能改變策略,假借“和談”之名誘使宋主赴宴。如果宋主前來,則可趁機扣押、逼迫就範,反之也會為己挑起新一輪戰爭製造藉口,而實施這一計策,遼軍大本營駐紮地董家嶺無疑是最為適宜的地點。

那麼,如果遼主動伸出“橄欖枝”,當時以宋真宗趙恆為首的北宋統治集團會作何反應呢?根據正史記載,真宗趙恆與久經沙場的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不同,由於從小生活在深宮,性格較為懦弱,缺乏開拓創新的決心和勇氣,即位以後,雖然勤於政事,開創了“鹹平之治”,但在對外關係處理上卻顯得保守,對遼軍幾次大舉進犯一直心存懼意,一旦有和談可能,是斷然不會放過的。宋真宗的這個心理特點在稍後的澶州之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一覽無餘。因而,接到遼主蕭太后“和談”密函的宋真宗可謂左右為難:既想與對方接觸談判,“化干戈為玉帛”,又不想親赴鴻門宴,置自己於凶險之地。在這種情況下,找人代替自己前往赴約就成了北宋統治集團最高層最好的應對之策。

那麼,何人可以代替真宗前往呢?能夠代表皇帝意志的當然首先應該是北宋皇族成員,民間故事裡的“八賢王”趙德芳其時已經病逝,自然不可能,但在宋真宗的幾位皇兄弟中卻真是有適宜人選的,其中最符合條件者,莫過於其弟趙元儼。趙元儼(985—1044),宋太宗第八子,《宋史》記載“元儼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在皇室宗親、朝廷大臣甚至國外番邦中都素有聲望,民間百姓中老幼婦孺皆知其名,稱之為“八大王”。

作為皇帝特使赴約密談,當然需要一位有膽有識、武藝超群且對遼軍非常瞭解、對陽涼南關、董家嶺一帶地形都非常熟悉的人員同行保護,而當時北宋軍事將領中楊業之子楊延昭無疑是最符合這種條件的。楊延昭(958年-1014年)即楊六郎,史載“本名延朗,後改焉。幼時沉默寡言,為兒時多戲為軍陣。業嘗曰:‘此兒類我。’每徵行,必以從。”楊業原為北漢舊臣,長期在山西領兵作戰,自小在軍營和戰爭中長大的楊延昭不但膽識過人、武藝絕倫,深諳用兵之道,而且對山西地形熟悉,對付遼軍也有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因而,在此非常時刻,北宋最高層有可能會火速通知正在河北邊境戍守的楊延昭祕密返回,授予臨時任務,保護“八大王”趙元儼赴宴董家嶺。於是,宋遼之間,一場鬥智鬥勇的政治較量在董家嶺這個不起眼的北方小村莊就此上演展開……

“八大王”趙元儼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

"

遆國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董家嶺,千百年來村民們一直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北宋名將楊六郎當年曾在該村大戰遼軍,救出被困廟中的八賢王,並一舉殺掉喇嘛,燒燬廟宇。無獨有偶,在河南豫劇中也有故事情節與之類似的劇目《董家嶺赴宴》,說是宋太宗年間,遼國太后蕭銀宗在董家嶺設宴邀請宋主赴會,八賢王趙德芳代替前往被禁,關鍵時刻,是隨行保駕的楊六郎殺喇嘛、燒廟宇,救出了八賢王,不但粉碎了遼國企圖將宋朝君臣一網打盡的陰謀,還迫使其遞交降書,最終歸順了大宋。該傳說和《董家嶺赴宴》與正史記載有很大出入,真實性難以令人信服。然而近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卻迫使筆者不得不改變看法,重新審視這個古老的傳說。

豫劇《董家嶺赴宴》劇本封面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開篇文字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董家嶺赴宴》劇本正文內容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靈石“為遼所有”

董家嶺所在的靈石縣,地處山西晉中、臨汾兩大盆地之間,境內的雀鼠谷是古代連接三晉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隋時因石置縣已有1400多年曆史。靈石最早的明萬曆版縣誌開篇這樣記述該縣歷史沿革:“隋開皇十年,文帝駕幸太原,傍汾河開道獲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仍屬汾州。唐武德元年改屬介州,乾元初復屬汾州,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此段文字中“五代因之,後為遼所有,復歸於宋”可有兩種理解:一是靈石縣在五代後期屬遼。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北漢曾結遼為援,是遼的屬國,靈石當時為北漢所有,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為遼所有”。靈石民國版縣誌、1992年版縣誌在記述靈石縣建制沿革時均採用了此種說法。二是靈石縣在五代之後先歸北宋,後被遼佔有,然後又迴歸北宋。第一種理解有些勉強,因為果真如此的話,說明靈石之前一直為北漢和遼所佔,北宋並不曾擁有,既然如此,後面又怎能說是“復歸於宋”呢?相比之下,後一種解釋文理上無可挑剔,雖然正史無載,筆者還是在明萬曆版靈石縣誌卷二《官師篇》中發現了這樣一條線索:遼時靈石知縣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二人都是“鹹平五年任”。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靈石為遼所有”的記述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令解九思”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明萬曆版縣誌中關於“遼時縣丞王蘭”的記載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遼統和二十年,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攻滅北漢基本完成統一,山西境內與遼國以雁門關為界,雁門之南包括靈石縣在內的地方皆為北宋領土。此前,經過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 慘遭失敗的北宋王朝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對遼作戰開始轉攻為守,而遼國在太后蕭綽主政下國力卻是蒸蒸日上,在對宋戰爭中日益佔據主動地位。

十一世紀初期,宋遼在山西境內的邊界線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記載顯示。自鹹平二年(999)開始,遼國趁宋真宗登基立足未穩之際加大攻伐力度,其騎兵部隊多次越過宋遼河北邊境深入內地。具體到山西境內,雖未有遼兵越過雁門關南下記載,但其時六郎之父楊業已經殉國犧牲,楊六郎則長期在河北遂城一帶戍守抗遼,雁門一帶再無楊氏父子這樣的忠臣良將守邊禦敵。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排除遼兵鐵騎突破雁門關,越過重重防線,到達並佔領靈石縣的可能。而靈石明萬曆版縣誌卷二《官師篇》中遼時縣令為解九思、縣丞為王蘭的記載,恰巧表明鹹平五年遼軍不但已經佔有靈石,而且還派出了地方官吏,在當地實行管理。

那麼如果靈石曾“為遼所佔”,遼軍又是在什麼時間佔領靈石縣的呢?在靈石縣城東蘇溪村有一座千年古剎資壽寺,寺中保存有一座北宋時期所修石質經幢,其上刻有《大宋受公預修幢題記》,落款時間是“大宋鹹平二年己亥歲閏三月二十二日丙午”,這說明此時靈石還在北宋官府掌控之下。而從這年冬天起,遼軍即開始大舉南伐,此後數年,接連不斷,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直至鹹平七年(1004)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方才結束。另外,在民國版靈石縣誌卷十《藝文志》中錄有該縣南關鎮峪口村《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已佚)全文,該碑文讓人費解之處在於時間雖為“大宋鹹平五年”(無具體月日),而落款人“靈石縣尹”“縣丞”(注意不是宋碑中常見的“知某某縣事”)赫然是前面提及的遼縣令解九思、縣丞王蘭(蘭)。該碑立石時間、當事人姓名與明萬曆版縣誌記載高度吻合,說明鹹平五年解九思、王蘭(蘭)是確有其人,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二人為遼官員的可信性。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遼軍攻陷靈石若確有此事,只能發生在鹹平二年冬至鹹平五年縣令解九思赴任之前這段時間。“澶淵之盟”後遼軍退出,雙方邊境重新恢復到以前狀態,遼佔靈石再無可能。也許這段陳年舊事過於短暫倉促,因而在正史中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民國版靈石縣誌中收錄的《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正文部分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重修公主聖母廟碑記》結尾處的落款人及時間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宋遼董家嶺“宴會”

宋鹹平年間靈石 “為遼所有”, 直接導致的後果會是遼宋山西境內的“邊境線”向南推進到今靈石縣與霍州交界一帶。如果確實如此,筆者認為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傳說就不是空穴來風,而極有可能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存在。

董家嶺位於靈石縣西南20公里處的高嶺之上,西靠茫茫呂梁山脈,東臨汾河,居高而下與雀鼠谷古道南端出入口陽涼南關(今靈石縣南關鎮)隔河相望。歷史資料顯示,陽涼南關古稱陰地關,這裡早在五代時期就曾是邊界衝突之地。北漢乾佑四年(951),北漢主劉崇聯遼進攻後周,遼彰國節度使蕭禹厥率兵5萬,與漢招討使劉承鈞2萬步騎兵會師陰地關,大舉南攻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可以說,遼軍將領對陽涼南關一帶地形並不陌生。如果鹹平二年後遼軍已經佔領靈石縣,其前線兵力勢必集結陰地關,而與之不遠且居高臨下可退可守的董家嶺村則是遼軍統帥大本營最理想、最安全的駐紮地。

北宋時期,汾州府靈石縣情況示意圖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南關鎮―董家嶺一帶地形圖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從當時遼軍幾次大規模對宋用兵的結果來看,雖然遼軍騎兵驍勇強悍,一路攻城掠地,長驅直入,但由於縱容劫掠,沿途多遭到當地軍民頑強抵抗,往往先勝後敗,蕭太后滅宋圖取中原的政治企圖難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遼國統治集團最高層有可能改變策略,假借“和談”之名誘使宋主赴宴。如果宋主前來,則可趁機扣押、逼迫就範,反之也會為己挑起新一輪戰爭製造藉口,而實施這一計策,遼軍大本營駐紮地董家嶺無疑是最為適宜的地點。

那麼,如果遼主動伸出“橄欖枝”,當時以宋真宗趙恆為首的北宋統治集團會作何反應呢?根據正史記載,真宗趙恆與久經沙場的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不同,由於從小生活在深宮,性格較為懦弱,缺乏開拓創新的決心和勇氣,即位以後,雖然勤於政事,開創了“鹹平之治”,但在對外關係處理上卻顯得保守,對遼軍幾次大舉進犯一直心存懼意,一旦有和談可能,是斷然不會放過的。宋真宗的這個心理特點在稍後的澶州之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一覽無餘。因而,接到遼主蕭太后“和談”密函的宋真宗可謂左右為難:既想與對方接觸談判,“化干戈為玉帛”,又不想親赴鴻門宴,置自己於凶險之地。在這種情況下,找人代替自己前往赴約就成了北宋統治集團最高層最好的應對之策。

那麼,何人可以代替真宗前往呢?能夠代表皇帝意志的當然首先應該是北宋皇族成員,民間故事裡的“八賢王”趙德芳其時已經病逝,自然不可能,但在宋真宗的幾位皇兄弟中卻真是有適宜人選的,其中最符合條件者,莫過於其弟趙元儼。趙元儼(985—1044),宋太宗第八子,《宋史》記載“元儼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在皇室宗親、朝廷大臣甚至國外番邦中都素有聲望,民間百姓中老幼婦孺皆知其名,稱之為“八大王”。

作為皇帝特使赴約密談,當然需要一位有膽有識、武藝超群且對遼軍非常瞭解、對陽涼南關、董家嶺一帶地形都非常熟悉的人員同行保護,而當時北宋軍事將領中楊業之子楊延昭無疑是最符合這種條件的。楊延昭(958年-1014年)即楊六郎,史載“本名延朗,後改焉。幼時沉默寡言,為兒時多戲為軍陣。業嘗曰:‘此兒類我。’每徵行,必以從。”楊業原為北漢舊臣,長期在山西領兵作戰,自小在軍營和戰爭中長大的楊延昭不但膽識過人、武藝絕倫,深諳用兵之道,而且對山西地形熟悉,對付遼軍也有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因而,在此非常時刻,北宋最高層有可能會火速通知正在河北邊境戍守的楊延昭祕密返回,授予臨時任務,保護“八大王”趙元儼赴宴董家嶺。於是,宋遼之間,一場鬥智鬥勇的政治較量在董家嶺這個不起眼的北方小村莊就此上演展開……

“八大王”趙元儼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北宋抗遼名將――楊延昭

“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

當然,事件的結果已經無需贅述,由於楊延昭冒死相救,遼的陰謀詭計未能得逞,但最終不是遞交降書歸順大宋,而是重新挑起了更大規模的軍事進攻,最終導致了歷史上著名的“澶州之戰”。

另外,關於“楊六郎大鬧董家嶺”的傳說,在董家嶺當地一帶似乎也有跡可尋。該村西南溝腰之上有地名“觀音條”,地勢較為平坦,往年村民翻地耕種多見磚石瓦片,結合地名來看,此地疑似原來建有佛廟,其周邊附近有拴馬柱、飲馬泉等遺蹟名,傳為六郎當年所留。如果傳說確有其事,楊六郎當年大鬧董家嶺的故事發生地應該就在這裡,而不是一些文章所稱的村東南倒座觀音廟。

楊六郎當年大鬧董家嶺的歷史可能性有多大?通過上述內容,可謂顯而易見。但歷史不以推論想象而存在,由於缺乏直接證據,我們現在尚不能最終得出定論。未來,這段歷史之謎也許永遠不會破解,但只要有這種可能,就會吸引更多的文史愛好者去探究、去挖掘,而董家嶺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也會因此煥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