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
"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陽信縣隸屬山東省濱州市,總面積793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陽信為中國鴨梨之鄉、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優質麥生產基地縣、中國古典傢俱文化產業基地、全國農業標準肉牛示範縣。

"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陽信縣隸屬山東省濱州市,總面積793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陽信為中國鴨梨之鄉、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優質麥生產基地縣、中國古典傢俱文化產業基地、全國農業標準肉牛示範縣。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陽信縣,治今無棣縣北十七裡信陽鄉,屬渤海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陽信縣移治今陽信縣東。隋移治今縣西南之西程子塢。唐屬棣州。

2、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徙今治。在信水(今溝盤河)之陽,故名。仍屬棣州。金、元因之。明屬武定州。清屬武定府。

3、1913年屬岱北道(次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1928年直屬省。1942年抗日民主政權建立,屬冀魯邊區。1944年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

4、1949年屬墾利專區。1950年屬惠民專區。1958年併入無棣縣,1961年析出復置,屬惠民專區。1992年屬濱州地區。2000年屬濱州市。

二、地名來歷

清咸豐《武定府志》:陽信縣“信水之陽也”。《陽信縣誌》:“鉤盤河至城西南二十里截河鋪為屯氏河,至城南十里紅廟為信河,縣之取名以此。”一說為因韓信自燕伐齊屯兵於古篤馬河之陽得名。

三、旅遊景點

"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陽信縣隸屬山東省濱州市,總面積793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陽信為中國鴨梨之鄉、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優質麥生產基地縣、中國古典傢俱文化產業基地、全國農業標準肉牛示範縣。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陽信縣,治今無棣縣北十七裡信陽鄉,屬渤海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陽信縣移治今陽信縣東。隋移治今縣西南之西程子塢。唐屬棣州。

2、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徙今治。在信水(今溝盤河)之陽,故名。仍屬棣州。金、元因之。明屬武定州。清屬武定府。

3、1913年屬岱北道(次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1928年直屬省。1942年抗日民主政權建立,屬冀魯邊區。1944年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

4、1949年屬墾利專區。1950年屬惠民專區。1958年併入無棣縣,1961年析出復置,屬惠民專區。1992年屬濱州地區。2000年屬濱州市。

二、地名來歷

清咸豐《武定府志》:陽信縣“信水之陽也”。《陽信縣誌》:“鉤盤河至城西南二十里截河鋪為屯氏河,至城南十里紅廟為信河,縣之取名以此。”一說為因韓信自燕伐齊屯兵於古篤馬河之陽得名。

三、旅遊景點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1、陽信縣博物館。始建於1996年,坐落於縣城梨園公園內,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座北朝南,一棟七間,建築面積200平方米,高九米,青瓦覆頂,高簷脊,飛簷高翅,腰簷內收,簷下正中懸有“陽信縣博物館”匾額,頂為四角攢頭,脊飾鴟吻垂獸,繪聲繪色,形象逼真,獨具風格。

"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陽信縣隸屬山東省濱州市,總面積793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陽信為中國鴨梨之鄉、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優質麥生產基地縣、中國古典傢俱文化產業基地、全國農業標準肉牛示範縣。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陽信縣,治今無棣縣北十七裡信陽鄉,屬渤海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陽信縣移治今陽信縣東。隋移治今縣西南之西程子塢。唐屬棣州。

2、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徙今治。在信水(今溝盤河)之陽,故名。仍屬棣州。金、元因之。明屬武定州。清屬武定府。

3、1913年屬岱北道(次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1928年直屬省。1942年抗日民主政權建立,屬冀魯邊區。1944年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

4、1949年屬墾利專區。1950年屬惠民專區。1958年併入無棣縣,1961年析出復置,屬惠民專區。1992年屬濱州地區。2000年屬濱州市。

二、地名來歷

清咸豐《武定府志》:陽信縣“信水之陽也”。《陽信縣誌》:“鉤盤河至城西南二十里截河鋪為屯氏河,至城南十里紅廟為信河,縣之取名以此。”一說為因韓信自燕伐齊屯兵於古篤馬河之陽得名。

三、旅遊景點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1、陽信縣博物館。始建於1996年,坐落於縣城梨園公園內,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座北朝南,一棟七間,建築面積200平方米,高九米,青瓦覆頂,高簷脊,飛簷高翅,腰簷內收,簷下正中懸有“陽信縣博物館”匾額,頂為四角攢頭,脊飾鴟吻垂獸,繪聲繪色,形象逼真,獨具風格。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2、梨園公園。公園的北面停放著一架殲擊機,它是1997年秋由北海艦隊航空兵贈送的。公園的南面建有花壇、旱冰場、娛樂場和陽信縣博物館。公園的西面有石雕的十二屬像靜立在玉帶溪西岸。公園的西南方建有一座假山,站在山頂,整個公園全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陽信縣隸屬山東省濱州市,總面積793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陽信為中國鴨梨之鄉、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優質麥生產基地縣、中國古典傢俱文化產業基地、全國農業標準肉牛示範縣。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陽信縣,治今無棣縣北十七裡信陽鄉,屬渤海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陽信縣移治今陽信縣東。隋移治今縣西南之西程子塢。唐屬棣州。

2、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徙今治。在信水(今溝盤河)之陽,故名。仍屬棣州。金、元因之。明屬武定州。清屬武定府。

3、1913年屬岱北道(次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1928年直屬省。1942年抗日民主政權建立,屬冀魯邊區。1944年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

4、1949年屬墾利專區。1950年屬惠民專區。1958年併入無棣縣,1961年析出復置,屬惠民專區。1992年屬濱州地區。2000年屬濱州市。

二、地名來歷

清咸豐《武定府志》:陽信縣“信水之陽也”。《陽信縣誌》:“鉤盤河至城西南二十里截河鋪為屯氏河,至城南十里紅廟為信河,縣之取名以此。”一說為因韓信自燕伐齊屯兵於古篤馬河之陽得名。

三、旅遊景點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1、陽信縣博物館。始建於1996年,坐落於縣城梨園公園內,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座北朝南,一棟七間,建築面積200平方米,高九米,青瓦覆頂,高簷脊,飛簷高翅,腰簷內收,簷下正中懸有“陽信縣博物館”匾額,頂為四角攢頭,脊飾鴟吻垂獸,繪聲繪色,形象逼真,獨具風格。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2、梨園公園。公園的北面停放著一架殲擊機,它是1997年秋由北海艦隊航空兵贈送的。公園的南面建有花壇、旱冰場、娛樂場和陽信縣博物館。公園的西面有石雕的十二屬像靜立在玉帶溪西岸。公園的西南方建有一座假山,站在山頂,整個公園全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山東濱州陽信縣----西漢置縣,地處信水之陽

3、荷花灣廣場。它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緊靠城區主幹道陽城三路,四周用青石鋪裝,廣場燈高聳挺拔,燈光舞池音響設備齊全,可同時容納百餘人翩翩起舞。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