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後養老保險就要降了,那麼自由擇業者的繳費也會降嗎?

說起5月1日的養老保險降費,對於大家來講是一個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降低社保繳費。

但是在具體操作中卻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降低繳費比例,二是降低繳費基數。

我們繳納給社保的保險費用,就是繳費比例乘以繳費基數。比如大家最關注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本人承擔繳費基數的8%,用人單位一般承擔13~20%。

按照最低繳費基數3000元計算,每月職工本人需要承擔240元,用人單位一般需要承擔390元到600元。按照高比例繳費的話,一年1萬多元。所以,很多企業反映負擔很重。

5月1日後養老保險就要降了,那麼自由擇業者的繳費也會降嗎?

這次國家提出要降低社會的社保負擔,因此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降低社保費率綜合實施方案》,一方面要降低企業繳費的比例,另一方面要調整社保繳費基數。

降低企業的繳費比例,主要是將企業負擔部分由最高20%可以降低到16%。大約能夠降低企業負擔3000億元左右。企業繳費比例降低,對於多數地區自己繳納費用的靈活就業人員來說,是沒有多少影響的。

5月1日後養老保險就要降了,那麼自由擇業者的繳費也會降嗎?

因為,多數地區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的比例是20%,相當於個人承擔8%,同時承擔企業的12%。這可以說是全國最低的水準了。因為,我們在實施養老保險基金全國轉移的時候,要求轉移的比例就應該達到20%(個人8%,統籌12%)。除非像杭州一樣,有特殊照顧政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照養老18%的比例繳納。但是杭州的最低繳費標準是80%,目前按照國家規定,應當予以降低到60%。

另外,上海的靈活就業人員,實際上養老保險是按照28%比例繳費的,如果按照調整後的比例應當按照24%繳納,上海靈活就業人員這次可能會降低負擔了。

對於全國靈活就業人員來講,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社保繳費基數降低的問題。目前全國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人數大約佔全部參保人數的1/4。他們的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社平繳費基數的60~300%確定。

社平繳費基數則是按照上年度省平或者當地統一公佈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的。由於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因此相應的基數會非常高。這次國家要求調整的是,要按照全口徑單位的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來進行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核定。

天津市實際上早已經實施這種方案。2018年用於計算養老金的社會平均工資是7073元,而用於社保繳費的社會平均工資則是5607元,相差26%。如果按照天津市的標準,預計全國最低繳費基數都將會下降1/4~1/5。

5月1日後養老保險就要降了,那麼自由擇業者的繳費也會降嗎?

繳費基數下降的情況下,即使繳費比例不下降,參保人員的負擔也能夠降低1/4~1/5。以青島市為例,2018年最低繳費基數繳納社保是一年繳費是7644元,降低1/4,一年的負擔將會降低到5700多元,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負擔將會大大減輕。

所以,不管怎樣國家降低養老保險負擔的方案是一攬子性的,既包含了企業,也包含了靈活就業人員。或許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能夠從1月1日開始執行呢,至少全國多數地區都是這樣的。每年公佈的社保繳費基數北京和青島都是從1月1日開始執行,上海市、天津市從4月1日,廣東、江蘇是從7月1日。

希望執行的越早越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