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養雞 不完美媽媽 畜牧業 電腦 服裝 農村 讀書 技術 不二書館瀟掌櫃 2019-08-06
"
"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1

前幾天小區門口安裝了一組櫃子,中間有臺顯示器,有點像超市存包的感覺,當時還沒有裝好,看不出來是幹什麼用的。

我和老公出門的時候,我隨口問了他一句,「你說這是幹嘛用的,」他說,「肯定是存放快遞用的。」

我問,「你說這個收費嗎?」他說,「肯定收啊。」

我說,「放咱們小區門房就挺方便,大家為什麼要花錢租一個專門放快遞的櫃子呢?」

當天下午出門的時候,老公看到小區有個業主開車回來,他就給我講,有人問門口的櫃子是幹嘛用的,這個業主很逗,他竟然告訴大家說那是用來洗衣服的,把衣服放進去就可以洗衣服啦……

聽他話裡話外都覺得那個業主一定是個逗逼,怎麼能想到這個點子。

昨天我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路過門口,特意去了解了一下,看看到底是幹什麼用的。「24小時無人洗衣店」

回到家我就逗老公,「到底是別人傻還是你傻……」

"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1

前幾天小區門口安裝了一組櫃子,中間有臺顯示器,有點像超市存包的感覺,當時還沒有裝好,看不出來是幹什麼用的。

我和老公出門的時候,我隨口問了他一句,「你說這是幹嘛用的,」他說,「肯定是存放快遞用的。」

我問,「你說這個收費嗎?」他說,「肯定收啊。」

我說,「放咱們小區門房就挺方便,大家為什麼要花錢租一個專門放快遞的櫃子呢?」

當天下午出門的時候,老公看到小區有個業主開車回來,他就給我講,有人問門口的櫃子是幹嘛用的,這個業主很逗,他竟然告訴大家說那是用來洗衣服的,把衣服放進去就可以洗衣服啦……

聽他話裡話外都覺得那個業主一定是個逗逼,怎麼能想到這個點子。

昨天我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路過門口,特意去了解了一下,看看到底是幹什麼用的。「24小時無人洗衣店」

回到家我就逗老公,「到底是別人傻還是你傻……」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2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表兄弟兩個人,在農村長大,兩個人有了媳婦後,就擔負起養家的重任。種地一年到頭掙不了多少錢,兩人瞅準了鄉下的土地和糧食這些資源,於是就開始搞起了養殖業——養雞。

剛開始兩個人都沒有經驗,雞總生病,還有各種狀況出現,兩人都很辛苦。可是不到半年表哥就受不了那種起早貪黑的日子,還沒等到雞下蛋就把雞都賣了。表弟一直在堅持,雞生病了就學習養殖技術,不下蛋了找原因,總是遇到問題就想著辦法解決問題。

不養雞後,表哥就外出打工,每年都去不同的地方,後來掙了點錢又開始跑運輸。日子雖然沒那麼苦,但總是東奔西跑,平時又喜歡和朋友在外面吃吃喝喝,除了養家餬口外,一年到頭所剩無幾,所以他不敢停下來。

表弟在養殖的過程中,經驗越來越豐富,規模也越來越大。不光自己做的好,還經常幫助一些剛開始入行的同鄉。

十年後,表哥還在打工,靠天吃飯,不光沒有積蓄,還負債十幾萬(蓋房和買車借的)。而表弟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除了不斷增多的固定資產,還有幾十萬的現金流。表哥是他們村裡第一個擁有電腦的,第一個連接到寬帶互聯網的,第一個有私家車的,第一個走到外面繼續做大。

03

樑寧在《產品思維30講》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雙胞胎,2010年大學畢業後,哥哥進入報社,弟弟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當時他們的父母就很糾結,看著哥哥在報社工作,就覺得自己很有面子,而且對孩子很放心,覺得在國企待遇好,工作穩定,根本不用擔心失業;而對弟弟總是憂心忡忡的,這新興行業,也不知道以後發展如何,眼看過幾年馬上結了婚有了小孩,養家都成問題啊。

結果7年之後,弟弟已經是年薪百萬的高管,因為當年他入職的那家互聯網公司是騰訊,如今滿街都是挖他的獵頭。而一直在報社的哥哥,經過幾輪企業改革,雖然算個小領導,可是因為整個行業的沉淪,也不得不面臨著重新開始的尷尬。

"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1

前幾天小區門口安裝了一組櫃子,中間有臺顯示器,有點像超市存包的感覺,當時還沒有裝好,看不出來是幹什麼用的。

我和老公出門的時候,我隨口問了他一句,「你說這是幹嘛用的,」他說,「肯定是存放快遞用的。」

我問,「你說這個收費嗎?」他說,「肯定收啊。」

我說,「放咱們小區門房就挺方便,大家為什麼要花錢租一個專門放快遞的櫃子呢?」

當天下午出門的時候,老公看到小區有個業主開車回來,他就給我講,有人問門口的櫃子是幹嘛用的,這個業主很逗,他竟然告訴大家說那是用來洗衣服的,把衣服放進去就可以洗衣服啦……

聽他話裡話外都覺得那個業主一定是個逗逼,怎麼能想到這個點子。

昨天我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路過門口,特意去了解了一下,看看到底是幹什麼用的。「24小時無人洗衣店」

回到家我就逗老公,「到底是別人傻還是你傻……」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2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表兄弟兩個人,在農村長大,兩個人有了媳婦後,就擔負起養家的重任。種地一年到頭掙不了多少錢,兩人瞅準了鄉下的土地和糧食這些資源,於是就開始搞起了養殖業——養雞。

剛開始兩個人都沒有經驗,雞總生病,還有各種狀況出現,兩人都很辛苦。可是不到半年表哥就受不了那種起早貪黑的日子,還沒等到雞下蛋就把雞都賣了。表弟一直在堅持,雞生病了就學習養殖技術,不下蛋了找原因,總是遇到問題就想著辦法解決問題。

不養雞後,表哥就外出打工,每年都去不同的地方,後來掙了點錢又開始跑運輸。日子雖然沒那麼苦,但總是東奔西跑,平時又喜歡和朋友在外面吃吃喝喝,除了養家餬口外,一年到頭所剩無幾,所以他不敢停下來。

表弟在養殖的過程中,經驗越來越豐富,規模也越來越大。不光自己做的好,還經常幫助一些剛開始入行的同鄉。

十年後,表哥還在打工,靠天吃飯,不光沒有積蓄,還負債十幾萬(蓋房和買車借的)。而表弟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除了不斷增多的固定資產,還有幾十萬的現金流。表哥是他們村裡第一個擁有電腦的,第一個連接到寬帶互聯網的,第一個有私家車的,第一個走到外面繼續做大。

03

樑寧在《產品思維30講》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雙胞胎,2010年大學畢業後,哥哥進入報社,弟弟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當時他們的父母就很糾結,看著哥哥在報社工作,就覺得自己很有面子,而且對孩子很放心,覺得在國企待遇好,工作穩定,根本不用擔心失業;而對弟弟總是憂心忡忡的,這新興行業,也不知道以後發展如何,眼看過幾年馬上結了婚有了小孩,養家都成問題啊。

結果7年之後,弟弟已經是年薪百萬的高管,因為當年他入職的那家互聯網公司是騰訊,如今滿街都是挖他的獵頭。而一直在報社的哥哥,經過幾輪企業改革,雖然算個小領導,可是因為整個行業的沉淪,也不得不面臨著重新開始的尷尬。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4

你有沒有發現,你總會在不經意間,就被固有的思維模式所影響。

就像我老公,他會用過去的認知,第一時間覺得那就是些放快遞的櫃子。同樣養雞的兩兄弟,表哥會覺得同樣是吃苦,去打工可能更穩妥些,畢竟每月工資就到手了,而雞萬一沒養好,就賠大了。而雙同胞兄弟的經歷,更讓我們看到,對世界的認知不同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遠。

那思維模式是怎麼來的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許是一個概念,一個知識,一個命題,出現的最多,被用的越頻繁,它們的聯繫就越強,越接近於一個整體,當這個整體強到你都不會去懷疑和思考,並把它做為你評判事物的根本時,它就形成了一個框架,也就是我們說的思維模式。

我們經常會被父母教育:

日子是過出來,不是花出來的,所以要勤儉持家。有個穩定的工作是基礎。女人那麼拼幹嘛,最關鍵是要把家照顧好。

然後你就會發現,明明不認同的觀念,可是不知不覺,竟然都成了自己生活的樣子。

有一個吃不飽餓不死的穩定工作;

看到喜歡的東西捨不得買,給老公孩子花的卻很痛快;

明明工作乾的很窩火,可是卻不敢辭職,不得不把火氣帶回家,撒到老婆孩子身上。

而且生活環境越封閉,日常接觸到的事物中,熟悉的比例越大,這樣的事情越容易出現,越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維模式。

久而久之,你的思考過程都會建立在這些模式之上,而你的行為方式也會受這些模式影響。的遇到你不瞭解的人事物時,你還會沿用這些模式去思考去行動,可想而知結果如何,你的發展只會不斷地被制約,離最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

"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1

前幾天小區門口安裝了一組櫃子,中間有臺顯示器,有點像超市存包的感覺,當時還沒有裝好,看不出來是幹什麼用的。

我和老公出門的時候,我隨口問了他一句,「你說這是幹嘛用的,」他說,「肯定是存放快遞用的。」

我問,「你說這個收費嗎?」他說,「肯定收啊。」

我說,「放咱們小區門房就挺方便,大家為什麼要花錢租一個專門放快遞的櫃子呢?」

當天下午出門的時候,老公看到小區有個業主開車回來,他就給我講,有人問門口的櫃子是幹嘛用的,這個業主很逗,他竟然告訴大家說那是用來洗衣服的,把衣服放進去就可以洗衣服啦……

聽他話裡話外都覺得那個業主一定是個逗逼,怎麼能想到這個點子。

昨天我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路過門口,特意去了解了一下,看看到底是幹什麼用的。「24小時無人洗衣店」

回到家我就逗老公,「到底是別人傻還是你傻……」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2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表兄弟兩個人,在農村長大,兩個人有了媳婦後,就擔負起養家的重任。種地一年到頭掙不了多少錢,兩人瞅準了鄉下的土地和糧食這些資源,於是就開始搞起了養殖業——養雞。

剛開始兩個人都沒有經驗,雞總生病,還有各種狀況出現,兩人都很辛苦。可是不到半年表哥就受不了那種起早貪黑的日子,還沒等到雞下蛋就把雞都賣了。表弟一直在堅持,雞生病了就學習養殖技術,不下蛋了找原因,總是遇到問題就想著辦法解決問題。

不養雞後,表哥就外出打工,每年都去不同的地方,後來掙了點錢又開始跑運輸。日子雖然沒那麼苦,但總是東奔西跑,平時又喜歡和朋友在外面吃吃喝喝,除了養家餬口外,一年到頭所剩無幾,所以他不敢停下來。

表弟在養殖的過程中,經驗越來越豐富,規模也越來越大。不光自己做的好,還經常幫助一些剛開始入行的同鄉。

十年後,表哥還在打工,靠天吃飯,不光沒有積蓄,還負債十幾萬(蓋房和買車借的)。而表弟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除了不斷增多的固定資產,還有幾十萬的現金流。表哥是他們村裡第一個擁有電腦的,第一個連接到寬帶互聯網的,第一個有私家車的,第一個走到外面繼續做大。

03

樑寧在《產品思維30講》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雙胞胎,2010年大學畢業後,哥哥進入報社,弟弟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當時他們的父母就很糾結,看著哥哥在報社工作,就覺得自己很有面子,而且對孩子很放心,覺得在國企待遇好,工作穩定,根本不用擔心失業;而對弟弟總是憂心忡忡的,這新興行業,也不知道以後發展如何,眼看過幾年馬上結了婚有了小孩,養家都成問題啊。

結果7年之後,弟弟已經是年薪百萬的高管,因為當年他入職的那家互聯網公司是騰訊,如今滿街都是挖他的獵頭。而一直在報社的哥哥,經過幾輪企業改革,雖然算個小領導,可是因為整個行業的沉淪,也不得不面臨著重新開始的尷尬。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4

你有沒有發現,你總會在不經意間,就被固有的思維模式所影響。

就像我老公,他會用過去的認知,第一時間覺得那就是些放快遞的櫃子。同樣養雞的兩兄弟,表哥會覺得同樣是吃苦,去打工可能更穩妥些,畢竟每月工資就到手了,而雞萬一沒養好,就賠大了。而雙同胞兄弟的經歷,更讓我們看到,對世界的認知不同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遠。

那思維模式是怎麼來的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許是一個概念,一個知識,一個命題,出現的最多,被用的越頻繁,它們的聯繫就越強,越接近於一個整體,當這個整體強到你都不會去懷疑和思考,並把它做為你評判事物的根本時,它就形成了一個框架,也就是我們說的思維模式。

我們經常會被父母教育:

日子是過出來,不是花出來的,所以要勤儉持家。有個穩定的工作是基礎。女人那麼拼幹嘛,最關鍵是要把家照顧好。

然後你就會發現,明明不認同的觀念,可是不知不覺,竟然都成了自己生活的樣子。

有一個吃不飽餓不死的穩定工作;

看到喜歡的東西捨不得買,給老公孩子花的卻很痛快;

明明工作乾的很窩火,可是卻不敢辭職,不得不把火氣帶回家,撒到老婆孩子身上。

而且生活環境越封閉,日常接觸到的事物中,熟悉的比例越大,這樣的事情越容易出現,越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維模式。

久而久之,你的思考過程都會建立在這些模式之上,而你的行為方式也會受這些模式影響。的遇到你不瞭解的人事物時,你還會沿用這些模式去思考去行動,可想而知結果如何,你的發展只會不斷地被制約,離最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

「原創首發」你以為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其實是你的認知導致了貧窮


05

《教父》馬里奧·普佐講過一句話,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就是因為我們的認知不同,導致我們思維模式不同。認知是什麼?獵豹CEO傅盛總結得很到位:認知的本質就是做決定。認知決定了你的時間分配,決定了你關注什麼,不關注什麼,決定了你想什麼,做什麼。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不斷地提高認知,避免落入固化的思維呢?


1. 多讀書,不斷地從好書中汲取養分。

讀本好書就像你在生活中遇到了高人指點一樣,高人可遇不可求,而好書卻很容易獲得。這個時代,讀書是成本最低、但是收益最大的一件事。只要你開始讀書,就會發現自己很久才悟出的道理,原來書中早已講過。

可是書那麼多,要讀什麼可好?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圖書太多太多,如果你不會選擇的話,不光感覺讀書沒多大的作用,而且很多爛書會把你帶偏,認知沒有提升不說,反倒會被成功學、激進思想所左右。

所以對書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光要讀好書,讀源頭類的書,還要讀適合自己的書,讀當下對你最有幫助的書,可以提高你認知的書。


2. 多實踐,不斷地去驗證書中的道理。

為什麼我們知道再多的道理,還是過不好一生呢。同樣的,讀再多的書,如果不去實踐書中那些有價值的內容,也許你只是知道內容的本身,可是還是不知道如何用,所以你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過去的層面上。

從知道到做到,不是一步就到位的,而是需要跨過一道道鴻溝,不斷去實踐的。當你從書中獲取新的知識或工具的時候,你就會對很多事情有基本的判斷,知道如何做決定,然後就要去做,你才能在這個過程中,認知得到提升,才能逐漸進入一個正循環中。


3. 多覆盤,不斷地對過去進行總結。

在獲取與行動的過程中,要經常停下來,多思考、多總結,多梳理整個過程,自己有哪些成長,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地方受到固有的思維影響,有哪些真的是將所學得以致用。

很多人只想快速達到目的,上一個新高度,卻沒想過,沒有總結、沒有覆盤,在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時,過去踩過的坑、走過的彎路一個都逃不掉的再次出現,你還是沒有成長,沒有改變。

只有不斷地學習和行動,才能打破固有的認知,打破思維定勢,不斷地完善自我,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注:

1)電子書領取:如果想看本文中提到的《教父》的小夥伴,可以私信回覆“電子書”加我領取;

2)如果您是喜歡讀書的小夥伴,也可以私信加我,獲得每週好書推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