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情詩為何廣為傳播?

徐志摩 林徽因 中國近代史 梁啟超 國家人文歷史 2017-03-27

徐志摩的情詩為何廣為傳播?

1922年10月徐志摩也回到國內,卻發現林徽因已與老師梁啟超的長子樑思成訂婚了。但這並未阻礙他繼續追求的步伐,梁啟超寫信勸他罷手,他的回答現已成為流行的愛的箴言:“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1926年,徐志摩寫下了著名的詩《偶然》,林徽因說是寫給她的: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這首詩彷彿有兩種聲音在競爭、衝撞。一種聲音是高高在上的“雲”的聲音,是勸誡、否定性的聲音,彷彿是沒有感情的造物或天地的聲音。另一種被壓抑的聲音,是“水”的聲音。

林徽因的話對於理解“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很有幫助:“習慣上我說,每樁事都像是造物的意旨,歸根都是運命,但我明知道每樁事都有我們自己的影子在裡面烙印著!”就是說,在命運的壓迫下,個人仍能堅守自己,甚至提升自己。“我覺得這樁事人事方面看來真不幸,精神方面看來,這樁事或為造成志摩為詩人的原因。

徐志摩的情詩為何廣為傳播?

徐志摩的情詩為何廣為傳播

徐志摩“愛上愛情”,對當事人未必是好的,但卻給人們留下了風采各異的情詩。朱自清先生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裡肯定徐志摩的成績:“中國缺少情詩,有的只是‘憶內’‘寄內’或曲喻隱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戀愛者絕少,為愛情而歌詠愛情的更是沒有。⋯⋯他(徐志摩)的情詩,為愛情而詠愛情:不一定是實生活的表現,只是想象著自己保舉自己作情人,如西方詩家一樣。”

近代以來,中國人情感的一大變化,便是介於公私之間的親密關係的出現,情動於中者公開追求自己的“愛人”。這種關係發展,可能走向更為私密的為夫妻或情人關係,也可能轉為不含性意識的異性朋友。“被人戀愛”的女生,常引起好事的人的各色猜想,林徽因也概莫能外。然而,傳統感情戲裡的“使君有婦”與“恨不相逢未嫁時”的俗濫情節怎能套到對愛情有了更高要求的現代人身上?現代人更為獨立,差異性更大,因而現代情感裡的兩情相悅,較古代多了“兩心相知”的要求;相較之下,社會地位差異、家庭束縛及經濟困境的阻礙,作用減弱。由於傳統情感成見與現代教育所導致的情感問題,如被延遲的愛情,對異性不切實際的想象,缺少足夠智慧去認識所愛之人等,需要一些自助式的指引,這是否是徐志摩的詩文廣為傳播的原因?

徐志摩找尋“靈魂伴侶”,嚮往心心相印,而他所經歷的挫敗以及此後的自我認知,是隻有一百年公開的愛情交往史的中國人的寶貴心靈財富。自然,徐志摩的一生不只如此,他的“情詩”也可以有其他讀解方法,以上不過是認識他的一個小小窗口。借徐志摩翻譯的泰戈爾《螢火集》中的詩句作結:“我認識他,因此我認識我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