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縣職教中心2018年度質量報告

旬邑 學前教育 技術 陝西 護理 陝西省教育廳 2019-04-10

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旬邑縣職教中心始建於1986年,是一所集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就業服務、高職升學為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工146人,其中專任教師107人,省市縣教學能手1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市級優秀教師3人,雙師型教師38人;開設班級26個,在校學生1250人;成人學歷教育在讀學員478人;駕校學員205人。

校園佔地5.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有教學、辦公、圖書、培訓、實訓、培訓公寓、學生公寓、餐廳等大樓各1幢,有電子、電工、汽車運用與維修、鋼琴、形體訓練、微機、基礎護理、煤炭安全等功能齊全的實驗實訓室25個,各類部室49個。藏書8.4萬冊。

學校開設有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旅遊服務與管理等6個專業和高職單招升學班。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為省級示範專業,現代汽車故障診斷技術、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為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現為旬邑縣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職業培訓基地,年培訓約6000人(次)。同時,建有國家開放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校外學習中心,可滿足縣域居民提升學歷的需求。

1.2 學生情況。

2018-2019學年,學校招生508名,目前,在校學生1250名。學生主要集中在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電子商務及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這幾類專業學生數量佔在校生總數97%。從年齡結構看,學生主要在16-19歲,約佔學生總數的96%。學生鞏固率較上年度提高了4個百分點。2018年畢業生251人,較2017年畢業71人增加了180人。

1.3教師隊伍。

2018年,教職員工總數146名,專任教師107人,專業課教師54人,師生比為1:8.56,雙師型教師38人,佔專業課教師的70.37%,兼職教師10人,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100%,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22名,佔20.56%。教師隊伍基本情況與上年度相比基本保持不變。

1.4設施設備。

學校儀器設備總值460餘萬元,生均儀器設備約3650元,比上年增加約530元,生均紙質圖書67.2冊,比上年增加4.1冊。

2.學生髮展

2.1學生素質。

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升學加就業為導向,不斷加強德育工作建設,深入開展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為主題的人文教育,通過讀經大講堂、國學經典誦讀、紅歌大合唱等形式,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突出主題班會,講政治、講學習、講紀律,強化學生日常管理,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實施半軍事化管理,嚴格執行一日三檢、零報告等制度。加強班主任和學生幹部隊伍建設,落實好全員育人工作。學生綜合素養顯著提高。2018年全省高考單招考試本科上線44人,上線率76%。文化課合格率98%以上,較上年度提高5.5%,專業技能合格率96%,較上年度提高2.2%,體質測評合格率99%以上,較上年度提高2%。學生畢業率高達99.73%。

2.2在校體驗。

近年來,學校堅持以就業為本的基本辦學原則,先後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摸索探索了訂單培養、入企辦學等多形式、多層次的就業合作模式,學校就業質量持續向好發展。經調查,學生對學校理論學習滿意度、專業學習滿意度、實習實訓滿意度均為100%,同比2017年,各項指標增幅明顯。

學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校園佈局合理,環境優美,充分發揮了環境育人作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建設平安校園,未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統計,學生對校園文化滿意度95%,生活滿意度89%,校園安全滿意度95%,畢業生對學校的滿意度97%。

2.3資助情況。

多年來,學校堅持按照各級要求,嚴格審核,將國家的各項資助政策落到實處,2018年春季,全校享受每學期800元免學費學生923人,1000元國家助學金188人,其中建檔立卡學生136人;2018年秋季,享受國家800元免學費學生1125人,國家助學金215人,其中建檔立卡134人,做到了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全覆蓋。

為了確保資助真實有效,學校在助學金等項目上長期堅持“學生申請—班主任組織學生代表初審—班級內部公示—資助管理小組複審聯評—學校公示—調查走訪—確定資助對象”的獨有審核程序,杜絕了人情資助、空資助等欺騙現象的出現,確保了“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同時,在資金髮放方面,學校嚴格按照“學校辦卡--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髮卡—學校系統錄入卡號--縣資助中心打卡—學生確認簽字”的程序執行,保證了資助金不被套取、截留。

2018年春季又對全校各類學生獎助8350元;秋季勵志班優秀學生累計獎勵3900元;對貧困學生設立勤工儉學崗,補助1230元,同時發動全校師生對貧困學生進行衣物、學習用品等捐贈,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貧困學生的生活困難。

2.4就業質量。

2018年,學校畢業學生數為240人,對口升學163人,就業學生數為236人,其中直接就業學生77人,就業率98.33%,對口就業率100%。汽修專業學生初次就業起薪為3500元以上,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初次就業起薪為3000-3500元。

2.5職業發展。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隨著招生、就業制度的改革,畢業生就業的多元化,雙向選擇成為個人與單位關係的主流,逐步改變了過去那種單向的、終生依賴的關係。這就對人的擇業觀念、價值取向、群體意識、自我認識及協調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是市場的職業活動原則。所以,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是更新人才培養質量觀的要求。社會對中等職業學校人才的要求,著重是人才的素質好、能力強、上崗快、留得住、幹得好,可以說,“適用”就是質量。所以學校非常注意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交際能力、處理信息能力、掌握技術的能力和開拓進取精神,使學生能很快適應社會、企業發展的需要,實現中職學生的人生夢。

3.質量保障措施

3.1專業動態調整。

近年來,按照全市資源整合工作的統一安排,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設了以服務區域產業為導向的專業體系,目前,全校共開設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旅遊服務與管理等6個專業和高職單招升學班。根據學校的發展和蘇陝合作協議,在新的一年裡,學校還將開設酒店服務與管理、智能機器人等專業。除一產比例較低、人數較少,二、三產基本與當地產業吻合,學生對口就業率較高。

3.2教育教學改革。

一年來,我們以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質量監控體系為抓手,以技能競賽為檢測途徑,全面保障了質量工作。一是校長對教育教學質量負總責;二是分管副校長主抓具體工作;三是教研部門監督教學過程;四是教務處直接負責教學工作;五是政教處和團委主抓德育、思想工作。通過技能舉辦技能競賽,對質量監控體系作用和辦學質量進行檢驗,收到良好的效果。

3.3 教師培養培訓。

2018年,學校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的教師共21名,其中雙師型骨幹教師培訓3人,教師企業跟崗訪學2人,教師企業實踐2人,蘇陝影子培訓3人,卓越校長培訓1人,中職教師德育能力提升培訓4人,陝西省縣級校本研修指導者研修項目全學科培訓1人,陝西省中小學教師省級培訓3人次,成人高等教育業務培訓2人次,咸陽市中職教師德育能力培訓4人;本年度,學校共培養縣級教學能手兩名(趙大利、文雅妮),市級教學能手2名(張佩佩、趙虹)省級教學能手1名(張佩佩),1個教學團隊(張阿莉、蘇曉文、趙大利)在2018年陝西省中職教師信息化說課大賽中獲公共基礎課四組第一名,一個教學團隊(張志娟、張偉、盧亞妮)獲陝西省中職教師信息化說課大賽中公共基礎課二組第二名,兩個教學團隊(張阿莉、蘇曉文、趙大利)(張志娟、張偉、盧亞妮)在全國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說課交流展示活動中獲二等獎,三人次或陝西省第二屆微課大賽二等獎(李紅豔、盧亞妮),三人次獲三等獎(張佩佩、郭浩利、張小桃),1人次獲咸陽市第二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王冬豔),5人次獲咸陽市第二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趙虹、文雅妮、文東、盧苗、萬雯妮),4人次獲咸陽市第二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雷豔、王蕊、張瑩、盧亞妮)。本年度,學校教師發表及獲獎論文30篇,其中發表論文9篇,省級獲獎論文11篇,市級獲獎論文10篇。

3.4 規範管理情況。

(1)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依法制定了學校章程,各項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完成了《學校管理制度彙編》;充分發揚民主作風,定期召開校委會,每週召開行政會和教職工例會,研究部署學校各項工作;重大事項教代會討論研究,全體教師會議通過後予以實施;設置黨務、校務、財務公示欄,定期公開財務、人事、評優等事項,接受師生和社會監督。

(2)學校實行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能認真落實《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設有辦公室、教務處、教研處、政教處、培訓處、招生就業處、團委、工會、治安處、信息中心、資助中心等11個處室,各處室職責明確,制度完善,分工明確,人員精幹,執行有力,高效運轉;學校注重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和教代會、工會的監督作用,針對學校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及時召開黨政會議,理清思路,提出對策;學校各方面工作計劃齊全,操作性強。

(3)學校嚴格執行兩會與兩查制度,確保教學順利進行;堅持校處組三級聽課制度,促升課堂教學質量;對教研組工作實行行政領導包抓制,規範各教研組教學研究,發揮其理論學習、典型示範、信息發佈、學術交流的功能;每學年至少召開1次教育教學質量分析會,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4)在學生管理及在教育質量評價上,學校堅持多元化、多視角、全過程的質量評價觀,學生操行評定優良率超過95%;學生身體發育、體質、體能普遍良好,畢業生體檢合格率達100%,體育達標率在98%以上;學生文化課和專業理論課考核合格率在95%以上,專業技術等級考核領證率在95%以上,學生在省、市各級各類技能競賽中頻頻獲獎;畢業生就業率達98%,用人單位反饋評價較高。

(5)在資金管理使用上實行預算管理,民主監督,校長辦公會審核三位一體的管理方式;學校配有專職財務人員,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所有票據均符合相關要求,隨時接受財務審計部門的監督;各類收費實行公示制度,無亂收費現象;國家助學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能按政策落實到位,並及時向全體師生公示。

(6)學校將安全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安全管理工作機構,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和預案,配備專職保安6名,兼職巡邏員4名,安裝校園視頻監控,購置盾牌、鋼叉等防護器材,努力提升安全防護能力。經常性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結合季節性特點開展安全演練活動,將安全教育與課堂教育有機融合,通過各種渠道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努力構築安全教育立體網絡。

3.5 德育工作情況。

學校一直以來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學的首要位置。堅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自覺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切實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

一是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以愛崗創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責任心、有正義感、有奉獻精神的人。

二是加強德育活動課程建設。按照國家規定的德育課程,不斷完善德育內容和要求,改進德育方式方法,繼續開展班級班幹部管理制度,組織好新軍訓、跑操運動、班際籃球比賽、田徑運動會、文藝活動等德育於實踐教育、體驗教育、課堂教學,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著手製定實施學校德育工作督導評價標準,建立全員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課課育德、處處育德的新機制。

四是加強團的自身建設,重點加強特色工作創新,推動學校共青團工作。

強化團員幹部隊伍建設,促進學生常規管理。以學生會、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為依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並在其中接受教育和薰陶。開展了共青團工作 “主題團日活動”的評選活動,推動團的基層組織建設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加強宣傳陣地建設,活躍豐富了校園文化。分別以“安全教育、學習雷鋒精神、清明節、端午節、防溺水教育”等為主題,認真辦好宣傳欄,進一步豐富學生業餘生活,活躍了校園氣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積極開展團隊活動。每週一舉行升旗儀式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安全、文明禮儀等教育。每週對校園衛生進行的常規檢查和不定期的大檢查。為豐富校園的文化建設舉辦集體性的活動,如開展“春暖人間,與愛同行”學習雷鋒精神主題團演講活動。在全校共青團員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護綠行動和植物種植實踐活動。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和溫暖。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培育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在行知廣場舉行“不忘初心跟黨走 文明禮儀伴我行”千人簽字活動。還舉行莊嚴隆重的“不忘初心跟黨走,追趕超越當先鋒”五四團員入團儀式。同時舉辦2018年“中國夢·愛國情·成才志”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舉辦了畢業典禮暨“戀念昨夕 你我青春 迎戰高考 砥礪前行”主題文藝晚會。結合實際,聯合政教處圍繞“生命至上 安全發展”活動主題,認真開展了安全宣傳教育活動。舉行了以“ 十八而志,感恩與責任”為主題的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

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優化及提高。如運動會、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及縣上各種大型活動,學校舞蹈社團、金話筒社團、剪紙社團、嗩吶社團等參與表演,表現突出。開設23個社團,豐富了校園生活,啟迪學生的潛在智慧和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藝術興趣、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3.6黨建情況。

一是抓學習教育,提高黨員隊伍的思想政治素養。開展各類師生主題教育,提升黨員教師的政治思想認同,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三會一課”等為載體,組織黨員教師深入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教育思想,引導黨員幹部把學習教育融入日常,形成常態。

二是抓隊伍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實行黨員領導幹部“一崗雙責”制度,增補新委員,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和業務骨幹作用。落實黨內生活制度,實現黨內生活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堅持有計劃、有步驟的發展黨員,不斷壯大黨員隊伍。

三是抓機制建設,實現黨組織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按照“八有”標準設立了黨員活動室。規範整理裝訂黨建資料10餘項135類。探索運用網站、QQ、微信、釘釘等媒介載體,構建黨建工作現代化的網絡平臺。堅持落實黨組織議事決策制度,實行“三務”公開制度。開展承諾、踐諾、評諾活動,激勵全體黨員幹部積極落實行動、主動作為。

四是抓作風建設,有效提高了反腐倡廉能力。重點治理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現象。常態開展審計工作,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開展師德師風大整治等主題教育活動,激發黨員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先導作用。

五是抓效能建設,提升職業教育新形象。開展黨員教師創先爭優、技能大比武等系列活動,突顯黨員教師的先鋒帶動效應。開展“八個三”活動,增強黨員教師示範效應。開展教育扶貧活動,助力精準脫貧。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學校注重學生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資源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趨勢,也是今後企業人力資源供應的主渠道。學校現開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有兩種:一種方式是學校學生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到企業去,依託企業生產線開展實訓,真正讓學生感受企業文化,讓教學貼近生產實際;另一種方式是企業中的行業專家和技藝精湛的技術工人到學校來,學校提供場地和企業生產的基礎實施,按照企業的生產要求,學校和企業共同建立生產和實訓基地,就是常說的“前校後廠”的方式。學校現能夠開展校企合作的專業有:汽車維修、電子技術應用、電子商務、旅遊服務與酒店管理。目前,學校長期合作的有浙江眾泰、安徽宿州和君縱達、北京紅火輪等企業。通過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使部分優秀的企業成為學生實習就業、教師實踐基地,校企合作是學校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我們熱切地期待企業的真誠參與,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促進企業發展,服務地方經濟。

4.2 學生實習情況。

學校根據國家職業教育的政策,堅持組織學生參加頂崗實習。以生產、技術,或服務人員身份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上直接參與生產實踐。學校學生實習就業管理由招就處負責,形成了良好的發展軌跡,學校還設置專門人員與機構進行學生實習就業回訪,並密切聯繫行業,關注行業發展,改進學生實習就業管理策略,逐步推進實習就業管理的深化制度改革。 2018年,學校頂崗實習學生共77人,其中計算機應用專業19人,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專業15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31人,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12人,分別安置在和君縱達、眾泰汽車和中國航空博物等企業。

4.3 集團化辦學情況。

集團化辦學借鑑了企業的集團經營模式。集團經營是現代企業集中一切可利用資源拓展業務、搶佔市場、樹立品牌的主要經營方式,它通常以明確的市場定位、規範的流程設計、統一的協調行動為基礎,在現代市場競爭中促使企業獲取業務份額、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集團化辦學是發揮教育資源的整體優勢,把有限的教育資源實現最大化效應的一種運作模式,它通過統一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流程設計,實現標準化管理,擴大品牌影響力,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共享。學校隸屬彬州市職業教育中心牽頭承擔的能源化工區域,這對於促進學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是一次很好的契機。

5.社會貢獻

5.1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學校堅守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不斷為學生營造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要求學生要樹立正確人才觀,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在學生技能培訓上,我們不僅有優秀的專業教師,在學生實習前我們邀請企業骨幹來校做崗前培訓,讓學生提前熟悉企業文化和工作流程,這樣學生入職之後才能在工作上得心應手,也能很快融入就職企業,而學生在企業的表現也得到了一致好評,企業滿意率達到了98%以上。

5.2社會服務。

2018年以來,學校共開展了14期SYB創業培訓班,合計350名培訓學員,合格350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0名;共開展了7期就業培訓班,合計308名培訓學員,合格308名,其中對學校建檔立卡貧困畢業學生60名進行了電子商務培訓,對汽修和計算機專業48名畢業生進行了崗前培訓,對泰興-旬邑“訂單式”對口勞務輸出50名學員進行了職業技能培訓,對泰興-旬邑“五包”職業技能15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員進行了家政服務及電子商務培訓。通過系列培訓,使參加培訓的人員學到了較為紮實的技能知識,大大增加了就業或創業的競爭能力。

在服務地域經濟發展、為本區域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培訓支持方面,2018年共興辦煤礦安全培訓、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班組長培訓9期共1067人次。

在文化傳承方面,從學生中遴選有相應興趣愛好的學生組成兩個班,一個是剪紙培訓班,一個是嗩吶培訓班,聘請縣內剪紙藝人、省內知名的嗩吶傳承人呂海東進行全年的培訓,每週進行兩天培訓。

5.3對口支援。

學校自2017年9月份以來,積極貫徹落實《蘇陝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戰略協議》和《泰興市教育局--旬邑縣教育局共建協議》,響應影子培訓計劃號召,每學期選派數名管理人員和專業教師到江蘇省泰興中等專業學校進行“影子培訓”,學習學生教育、專業教學、實習實訓、技能大賽、實習基地建設、招生、實習、就業、校企合作與聯合辦學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辦學方法。同時在江蘇認真篩選合作企業,積極推行訂單培養,與泰興豪庭國際大酒店和江蘇德福來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聯合辦學協議,為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對口就業和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開辦冠名班打好了基礎。

6.舉辦者履責

6.1經費。

今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切實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提升辦學水平。

2016年新建學生運動場,累計投入1207萬元,協調徵用土地,基礎土方回填,運動場地硬化,軟化,新砌圍牆,器材設備購置等。

2017年投資3173萬元,啟動校園基礎設施綜合改造工程一期,包括遷建校門、建設管網、道路硬化、電力增容、樓宇外立面改造等,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2018年,將進行實訓基地二期(汽電實訓中心)建設項目,新建二層框架結構共計5040平方米的汽電實訓中心大樓一幢。目前該工程項目已完成土方回填、擋土牆砌石、校園圍牆、基礎灌注樁澆築等,計劃2019年9月投入使用。

6.2政策措施。

2018年,學校對原有制度重新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修訂了《旬邑縣職教中心中層幹部管理辦法》,全面實行中層述職制度,開創性實施“第一班主任”制度,實現了重心下移;堅持開好每週四的校長辦公會和每週五的行政會,實行精細化、科學化、標準化管理,班子隊伍建設持續強化,班子成員廉潔奉公,敬業樂業,以身作則,用實績樹立了威信。二是修訂了《旬邑縣職教中心教職工考核方案》《旬邑縣職教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競聘實施方案》《旬邑縣職教中心問責制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全面實行坐班和簽到制度,教職工隊伍管理持續規範。三是制定了《旬邑縣職教中心班務工作管理37條》、修訂了《旬邑縣職教中心班務工作考核制度》、吸收了李君玲等一批女性班主任,班主任隊伍力量持續增強。四是實行每兩週一次的處室人員工作會議制度,通過要求和強調,處室人員對自己的職責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教輔隊伍建設持續加強。通過努力,形成由綜合管理、崗位職責、教育教學、部室後勤、安全管理等5類80餘項管理制度構成的《管理制度彙編》,《彙編》強化了廣大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規矩意識,學校管理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和改觀。

7.特色創新

2018年,學校始終堅持完善制度,規範學校管理;分類施教,深化課程改革;分析調研,優化專業結構;德育為本,全力全面育人;創新方式,科學推進招生,學校各項工作穩步發展,計算機應用專業成為品牌專業,招生工作得到全市肯定,培訓工作有力助推全縣脫貧事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優勢。

1、打造單招品牌,幫助學子達成夢想

學校參與陝西省職教單招對口升學考試已有16個年頭。16年中,學校考試組織和備考工作紮實,成績優異,圓了眾多學子的大學夢。

(1)認真解讀政策,把握考試方向。學校認真學習各級發佈的相關重要文件,主動適應職教單招考試政策的調整,積極制定應對方案,始終掌握考試新動向。

(2)宣傳力度強大,群眾知曉率高。通過電臺、網絡等媒體和下鄉入戶、家長會、優秀畢業生等途徑廣泛宣傳,職教單招的政策群眾知曉率高。

(3)教學安排科學,工作過程紮實。學校成立了職教單招考試領導小組,借鑑普通高考模式,按照三個輪次精心複習備考,通過考試質量分析會、學生學法指導會、教師教學分析會等,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對策,培養尖子生,挖掘潛力生,穩住後進生。

(4)推進課程改革,構建課程體系。參照普通高中教學模式,融合中等專業學校專業大類設置,一、二年級加大文化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比重,三年級按照學生報考科類,依據考綱要求,強化相關考試課程。各模塊根據年級和學生髮展方向逐漸增減文化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建立符合校情、適合學生髮展的綜合課程體系。

(5)加強師資培養,積蓄備考力量。通過導師引領、校本研修、“請進來,派出去”等形式,不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能力,已培養了4名省級教學能手、4名市級學科帶頭人、3名市級教學能手、10名縣級教學能手。已出版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陝西省對口升學備考叢書及相關科目的試題彙編。

(6)關愛每個學生,促進健康成長。從進校起,就對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職教單招高考報名後,對學生進行“診斷報告”式學情分析和“對症處方”式目標確定,進行分類分層復課教學。每科同時開設強化班和補弱班,以保證不同情況學生的進步需求。另外,在不同階段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成才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使其健康成長。

(7)加強學習交流,不斷超越昇華。一方面,利用網絡平臺學習北京、天津、四川、浙江等先進地區的職教考試經驗;另一方面,深入省內神木職教中心等兄弟院校學習;借編寫單招復習資料的機會,與神木、商南、澄城等學校的同行廣泛交流,取長補短,不斷超越。

2、堅持育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始終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目標,不斷探索學生教育模式,提高德育管理水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1)堅持立德樹人。推行校、年級部兩級道德講堂的組織管理模式,開展名師講堂、新師講堂、學子講堂、校史講堂、校友講堂等五大講堂活動,建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治安處、科研處、總務處、學生會、團委九個部門的“一組八線”的育人工作網絡,將德育落實到教學、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成立了家校聯繫網,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電話、書信、電子郵件、面對面溝通等方式,學校和家長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雙向教育。

(2)強化實踐育人。突出班主任和學生幹部隊伍建設,推行專職班主任制度、新老班主任幫教結對制度、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和班主任工作日誌、談心、家訪、工作博客制度,實行學生自主管理活動,設有紀檢部、學習宣傳部、生活衛生部、校紀保衛部、文藝體育部、女子工作部、廣播站、祕書處等八個部門,重點對學生行為規範、學校教學、生活秩序、校園周邊環境、校內安全隱患、學生違紀事件等進行監控、檢查和處理,學校每週評選2名最美學生。

(3)凸顯文化育人。在班級管理上,全面實行模擬企業化管理,推進 “一班一品”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如17級汽運班,把引入競爭機制作為模擬企業化管理的核心,設立企業管理委員會,讓學生在企業管理中參與競爭,競選適合自己的管理職位。同時,在模擬企業化管理中,各班還嘗試使用“工資”等級制,為學生核定“工資”標準,對學習、紀律、出勤、衛生、生活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納入本月“工資”核算,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主人翁意識。

3、傳承非遺文化,服務縣域社會發展

剪紙和嗩吶是我縣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藝術形式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服務縣域社會經濟發展,在學校的努力下,成立了“旬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中心”。

(1)管理機構給力。成立了以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為組長、副縣長為副組長、文廣、人社、教育、財政、民政、旅遊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最大限度保障了培訓中心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2)教學模式獨特。培訓中心成立以來,學校和縣文化館多次商議、多番嘗試,逐步確立了“課堂與實訓場地結合、教學與實踐結合、實踐與生產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中,自始至終突出“實踐”二字。

(3)硬件師資到位。培訓中心已建成設施齊備的剪紙實訓室和嗩吶實訓室各一個。師資方面,一是和省內大專院校接洽,聘請優秀專業人才;二是多方打聽,從社會中選聘從事相關工作的優秀人才。

(4)培訓效果明顯。該培訓對帶動旬邑旅遊、拉動旬邑文化產業有著積極作用,旬邑電視臺、旬邑縣政府新聞網等媒體均進行了報道。將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紙和嗩吶通過中職學生的學習發揚光大,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僅滿足了市場需要,還能使學生學習、掌握傳統技藝,成為掌握特殊技藝的適應性人才。

8.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主要問題:一是對職業教育認識還不夠到位。社會上對職業教育認識還存在一些偏差,重普教、輕職教,重學歷、輕能力,重就業、輕創業的現象還十分普遍。二是學校辦學條件還比較薄弱。實訓教師師資老化或嚴重不足,在一些緊缺專業中表現尤為突出。三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完善。尤其是當前,中職學生上升通道還不夠暢通的問題,職教單招政策不清,教學方向不明,備考工作霧裡看花,加深了職業教育不被社會認可的矛盾,影響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四是辦學機制不暢。企業作為職業教育辦學的重要主體,參與積極性不高,嚴重製約職業教育發展。五是服務經濟社會水平還不夠高。校企合作不夠緊密,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密度小,學校還處於相對“自閉”的狀態,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不到位,尤其是專業設置與區域主導產業不吻合的現象突出,畢業生本地就業率較低,服務區域經濟水平亟待提升。

改進措施:一是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將各類關乎職業教育發展的團體、組織、機構和協會實質運轉好。儘快穩定和完善單招考試製度,積極爭取參與中職到高職、本科、研究生試點,暢通職業學校學生上升通道。二是深入推進職業教育資源統籌發展。加快縣域資源整合,統籌高中階段教育,規範辦學行為,推動協調發展。三是加快創新辦學模式。出臺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政策,推進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現有人事編制政策基礎上,將人事改革深入下去,提供人才保障。在嚴格落實中省投入政策的基礎上,保障縣級職業教育專項經費投入力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