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

去年看有一個《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一個叫李尚容的6歲小女孩引起了人們的驚歎。節目中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把兩位主持人給震住了,連呼自己“沒文化”,據她媽媽說孩子已經認識4000多字(要知道小學也才要求認識2400多字)。

"

去年看有一個《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一個叫李尚容的6歲小女孩引起了人們的驚歎。節目中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把兩位主持人給震住了,連呼自己“沒文化”,據她媽媽說孩子已經認識4000多字(要知道小學也才要求認識2400多字)。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相信看到這樣的孩子,很多人會羨慕不已,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

但估計也會有人不認可這父母的行為,會覺得孩子就應該享受孩子的樂趣,而不是被父母逼著學各種東西,而國家也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父母要按國家規定,肯定是不合格的。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無論父母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將來上學後不會落下太多,父母都不得不給孩子報些學前班,或者說自己在家裡教孩子認字,算數,學一些小學的知識。這個趨勢無法阻擋的,畢竟在父母看來,別人都學了,自家孩子不學,將來上學後肯定要比別的孩子差。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看到這麼一個現實,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不懂的孩子的認知規律,也不懂教育學理論,他們只是從自我感覺出發,自以為是的教育孩子,結果逼的孩子還沒有正式上學就已經厭學。

在《超級育兒師》的一期中,媽媽說孩子很容易發怒,喜歡打人。結果藍海老師到了她家之後發現,媽媽對4歲的孩子要求很嚴格,在孩子已經熟練的背完弟子規後,還接著然給孩子學習寫字,寫完字又要求孩子學唱兒歌。但是這時候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不想唱歌,於是就開始哭,開始鬧。正是因為媽媽的永不滿足,才引起孩子反抗,發怒打人。媽媽卻以為這是孩子的原因。

"

去年看有一個《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一個叫李尚容的6歲小女孩引起了人們的驚歎。節目中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把兩位主持人給震住了,連呼自己“沒文化”,據她媽媽說孩子已經認識4000多字(要知道小學也才要求認識2400多字)。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相信看到這樣的孩子,很多人會羨慕不已,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

但估計也會有人不認可這父母的行為,會覺得孩子就應該享受孩子的樂趣,而不是被父母逼著學各種東西,而國家也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父母要按國家規定,肯定是不合格的。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無論父母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將來上學後不會落下太多,父母都不得不給孩子報些學前班,或者說自己在家裡教孩子認字,算數,學一些小學的知識。這個趨勢無法阻擋的,畢竟在父母看來,別人都學了,自家孩子不學,將來上學後肯定要比別的孩子差。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看到這麼一個現實,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不懂的孩子的認知規律,也不懂教育學理論,他們只是從自我感覺出發,自以為是的教育孩子,結果逼的孩子還沒有正式上學就已經厭學。

在《超級育兒師》的一期中,媽媽說孩子很容易發怒,喜歡打人。結果藍海老師到了她家之後發現,媽媽對4歲的孩子要求很嚴格,在孩子已經熟練的背完弟子規後,還接著然給孩子學習寫字,寫完字又要求孩子學唱兒歌。但是這時候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不想唱歌,於是就開始哭,開始鬧。正是因為媽媽的永不滿足,才引起孩子反抗,發怒打人。媽媽卻以為這是孩子的原因。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正是因為父母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的快樂,使得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這也是很多父母反對學前教育的重點。

如果我們的學前教育既能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教會孩子一些知識,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同意教孩子早點學點知識的。

那麼對於學齡前兒童,應該如何教育呢?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想要知道如何教育學齡前兒童,父母首先要了解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

"

去年看有一個《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一個叫李尚容的6歲小女孩引起了人們的驚歎。節目中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把兩位主持人給震住了,連呼自己“沒文化”,據她媽媽說孩子已經認識4000多字(要知道小學也才要求認識2400多字)。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相信看到這樣的孩子,很多人會羨慕不已,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

但估計也會有人不認可這父母的行為,會覺得孩子就應該享受孩子的樂趣,而不是被父母逼著學各種東西,而國家也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父母要按國家規定,肯定是不合格的。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無論父母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將來上學後不會落下太多,父母都不得不給孩子報些學前班,或者說自己在家裡教孩子認字,算數,學一些小學的知識。這個趨勢無法阻擋的,畢竟在父母看來,別人都學了,自家孩子不學,將來上學後肯定要比別的孩子差。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看到這麼一個現實,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不懂的孩子的認知規律,也不懂教育學理論,他們只是從自我感覺出發,自以為是的教育孩子,結果逼的孩子還沒有正式上學就已經厭學。

在《超級育兒師》的一期中,媽媽說孩子很容易發怒,喜歡打人。結果藍海老師到了她家之後發現,媽媽對4歲的孩子要求很嚴格,在孩子已經熟練的背完弟子規後,還接著然給孩子學習寫字,寫完字又要求孩子學唱兒歌。但是這時候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不想唱歌,於是就開始哭,開始鬧。正是因為媽媽的永不滿足,才引起孩子反抗,發怒打人。媽媽卻以為這是孩子的原因。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正是因為父母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的快樂,使得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這也是很多父母反對學前教育的重點。

如果我們的學前教育既能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教會孩子一些知識,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同意教孩子早點學點知識的。

那麼對於學齡前兒童,應該如何教育呢?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想要知道如何教育學齡前兒童,父母首先要了解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該階段的最重要特點是將事物和動作內化,形成表徵符號。

孩子們在頻繁地藉助表象符號(語言或象徵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的過程中,他們開始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能僅憑藉相應的符號在頭腦中建立相應的圖像,開始用符號處理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他們可以用掃帚當做一匹實際上並沒有出現的真實的馬來做遊戲。

也就是說,我們這階段父母的教育重點是幫助孩子形成這種內化過程。比如我們教孩子時會指著馬告訴孩子說"這是馬",指著車告訴孩子說“這是車”,這就是在幫孩子內化。

這種內化是建立在具體、可見的事物或事件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抽象的概念上,因為孩子脫離了這種客觀可見的形象,將無法內化。比如我們告訴孩子“世界”、“宇宙”,孩子便很難理解,因為這詞是建立在一種不可見的概念基礎上,孩子無法形成直觀的印象,因此就比較難內化成符號。

"

去年看有一個《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一個叫李尚容的6歲小女孩引起了人們的驚歎。節目中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把兩位主持人給震住了,連呼自己“沒文化”,據她媽媽說孩子已經認識4000多字(要知道小學也才要求認識2400多字)。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相信看到這樣的孩子,很多人會羨慕不已,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

但估計也會有人不認可這父母的行為,會覺得孩子就應該享受孩子的樂趣,而不是被父母逼著學各種東西,而國家也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父母要按國家規定,肯定是不合格的。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無論父母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將來上學後不會落下太多,父母都不得不給孩子報些學前班,或者說自己在家裡教孩子認字,算數,學一些小學的知識。這個趨勢無法阻擋的,畢竟在父母看來,別人都學了,自家孩子不學,將來上學後肯定要比別的孩子差。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看到這麼一個現實,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不懂的孩子的認知規律,也不懂教育學理論,他們只是從自我感覺出發,自以為是的教育孩子,結果逼的孩子還沒有正式上學就已經厭學。

在《超級育兒師》的一期中,媽媽說孩子很容易發怒,喜歡打人。結果藍海老師到了她家之後發現,媽媽對4歲的孩子要求很嚴格,在孩子已經熟練的背完弟子規後,還接著然給孩子學習寫字,寫完字又要求孩子學唱兒歌。但是這時候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不想唱歌,於是就開始哭,開始鬧。正是因為媽媽的永不滿足,才引起孩子反抗,發怒打人。媽媽卻以為這是孩子的原因。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正是因為父母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的快樂,使得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這也是很多父母反對學前教育的重點。

如果我們的學前教育既能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教會孩子一些知識,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同意教孩子早點學點知識的。

那麼對於學齡前兒童,應該如何教育呢?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想要知道如何教育學齡前兒童,父母首先要了解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該階段的最重要特點是將事物和動作內化,形成表徵符號。

孩子們在頻繁地藉助表象符號(語言或象徵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的過程中,他們開始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能僅憑藉相應的符號在頭腦中建立相應的圖像,開始用符號處理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他們可以用掃帚當做一匹實際上並沒有出現的真實的馬來做遊戲。

也就是說,我們這階段父母的教育重點是幫助孩子形成這種內化過程。比如我們教孩子時會指著馬告訴孩子說"這是馬",指著車告訴孩子說“這是車”,這就是在幫孩子內化。

這種內化是建立在具體、可見的事物或事件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抽象的概念上,因為孩子脫離了這種客觀可見的形象,將無法內化。比如我們告訴孩子“世界”、“宇宙”,孩子便很難理解,因為這詞是建立在一種不可見的概念基礎上,孩子無法形成直觀的印象,因此就比較難內化成符號。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明白了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我們便能明白這階段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了。

學齡前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再談如何真確教育學齡前兒童前,我們先來看很多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顯然不清楚學齡前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他們把孩子當做縮小化的成人,認為他們的認知方式跟成人一樣,因此他們習慣用教育成人的方式教育孩子。

比如父母教孩子算數時,只是告訴他們3+4=7,至於3是什麼,4是什麼,孩子並不清楚。孩子可能背過了,但是不理解,因此當下次同個問題變換一種形式,比如4+3=?時,他們就又不知道了。而父母可能會覺3+4跟4+3不一樣嗎,怎麼換種方式就不會了呢?這恰恰是孩子沒有形成數字概念符號,無法理解的結果。

"

去年看有一個《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一個叫李尚容的6歲小女孩引起了人們的驚歎。節目中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把兩位主持人給震住了,連呼自己“沒文化”,據她媽媽說孩子已經認識4000多字(要知道小學也才要求認識2400多字)。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相信看到這樣的孩子,很多人會羨慕不已,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

但估計也會有人不認可這父母的行為,會覺得孩子就應該享受孩子的樂趣,而不是被父母逼著學各種東西,而國家也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父母要按國家規定,肯定是不合格的。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無論父母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將來上學後不會落下太多,父母都不得不給孩子報些學前班,或者說自己在家裡教孩子認字,算數,學一些小學的知識。這個趨勢無法阻擋的,畢竟在父母看來,別人都學了,自家孩子不學,將來上學後肯定要比別的孩子差。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看到這麼一個現實,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不懂的孩子的認知規律,也不懂教育學理論,他們只是從自我感覺出發,自以為是的教育孩子,結果逼的孩子還沒有正式上學就已經厭學。

在《超級育兒師》的一期中,媽媽說孩子很容易發怒,喜歡打人。結果藍海老師到了她家之後發現,媽媽對4歲的孩子要求很嚴格,在孩子已經熟練的背完弟子規後,還接著然給孩子學習寫字,寫完字又要求孩子學唱兒歌。但是這時候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不想唱歌,於是就開始哭,開始鬧。正是因為媽媽的永不滿足,才引起孩子反抗,發怒打人。媽媽卻以為這是孩子的原因。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正是因為父母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的快樂,使得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這也是很多父母反對學前教育的重點。

如果我們的學前教育既能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教會孩子一些知識,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同意教孩子早點學點知識的。

那麼對於學齡前兒童,應該如何教育呢?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想要知道如何教育學齡前兒童,父母首先要了解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該階段的最重要特點是將事物和動作內化,形成表徵符號。

孩子們在頻繁地藉助表象符號(語言或象徵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的過程中,他們開始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能僅憑藉相應的符號在頭腦中建立相應的圖像,開始用符號處理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他們可以用掃帚當做一匹實際上並沒有出現的真實的馬來做遊戲。

也就是說,我們這階段父母的教育重點是幫助孩子形成這種內化過程。比如我們教孩子時會指著馬告訴孩子說"這是馬",指著車告訴孩子說“這是車”,這就是在幫孩子內化。

這種內化是建立在具體、可見的事物或事件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抽象的概念上,因為孩子脫離了這種客觀可見的形象,將無法內化。比如我們告訴孩子“世界”、“宇宙”,孩子便很難理解,因為這詞是建立在一種不可見的概念基礎上,孩子無法形成直觀的印象,因此就比較難內化成符號。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明白了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我們便能明白這階段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了。

學齡前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再談如何真確教育學齡前兒童前,我們先來看很多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顯然不清楚學齡前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他們把孩子當做縮小化的成人,認為他們的認知方式跟成人一樣,因此他們習慣用教育成人的方式教育孩子。

比如父母教孩子算數時,只是告訴他們3+4=7,至於3是什麼,4是什麼,孩子並不清楚。孩子可能背過了,但是不理解,因此當下次同個問題變換一種形式,比如4+3=?時,他們就又不知道了。而父母可能會覺3+4跟4+3不一樣嗎,怎麼換種方式就不會了呢?這恰恰是孩子沒有形成數字概念符號,無法理解的結果。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那麼學齡前的孩子的正確教育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1、教育要可視化

學齡前孩子因為剛剛建立符號化思維,因此對於符號化的處理能力比較弱,如果父母能用可視化的客觀事物或事件來教育孩子,那麼教育效果將更加理想。

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河邊玩耍很危險的時候,因為孩子還沒有內化這種河邊危險圖像,這時候如果父母只是簡單的河邊玩耍容易掉到河裡,會淹死,因為孩子對於“掉河裡”、“淹死”這種符號並沒有認知,所以他們也就不會內化這種危險認知。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時,給孩子播放一些孩子掉到水裡淹死的視頻,那麼孩子內化這種可視化的圖像,形成危險認知。如果孩子真掉水裡,親身體驗過被淹的危險,這種認知就更深刻裡了。

"

去年看有一個《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一個叫李尚容的6歲小女孩引起了人們的驚歎。節目中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把兩位主持人給震住了,連呼自己“沒文化”,據她媽媽說孩子已經認識4000多字(要知道小學也才要求認識2400多字)。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相信看到這樣的孩子,很多人會羨慕不已,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

但估計也會有人不認可這父母的行為,會覺得孩子就應該享受孩子的樂趣,而不是被父母逼著學各種東西,而國家也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父母要按國家規定,肯定是不合格的。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無論父母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將來上學後不會落下太多,父母都不得不給孩子報些學前班,或者說自己在家裡教孩子認字,算數,學一些小學的知識。這個趨勢無法阻擋的,畢竟在父母看來,別人都學了,自家孩子不學,將來上學後肯定要比別的孩子差。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看到這麼一個現實,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不懂的孩子的認知規律,也不懂教育學理論,他們只是從自我感覺出發,自以為是的教育孩子,結果逼的孩子還沒有正式上學就已經厭學。

在《超級育兒師》的一期中,媽媽說孩子很容易發怒,喜歡打人。結果藍海老師到了她家之後發現,媽媽對4歲的孩子要求很嚴格,在孩子已經熟練的背完弟子規後,還接著然給孩子學習寫字,寫完字又要求孩子學唱兒歌。但是這時候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不想唱歌,於是就開始哭,開始鬧。正是因為媽媽的永不滿足,才引起孩子反抗,發怒打人。媽媽卻以為這是孩子的原因。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正是因為父母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的快樂,使得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這也是很多父母反對學前教育的重點。

如果我們的學前教育既能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教會孩子一些知識,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同意教孩子早點學點知識的。

那麼對於學齡前兒童,應該如何教育呢?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想要知道如何教育學齡前兒童,父母首先要了解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該階段的最重要特點是將事物和動作內化,形成表徵符號。

孩子們在頻繁地藉助表象符號(語言或象徵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的過程中,他們開始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能僅憑藉相應的符號在頭腦中建立相應的圖像,開始用符號處理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他們可以用掃帚當做一匹實際上並沒有出現的真實的馬來做遊戲。

也就是說,我們這階段父母的教育重點是幫助孩子形成這種內化過程。比如我們教孩子時會指著馬告訴孩子說"這是馬",指著車告訴孩子說“這是車”,這就是在幫孩子內化。

這種內化是建立在具體、可見的事物或事件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抽象的概念上,因為孩子脫離了這種客觀可見的形象,將無法內化。比如我們告訴孩子“世界”、“宇宙”,孩子便很難理解,因為這詞是建立在一種不可見的概念基礎上,孩子無法形成直觀的印象,因此就比較難內化成符號。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明白了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我們便能明白這階段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了。

學齡前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再談如何真確教育學齡前兒童前,我們先來看很多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顯然不清楚學齡前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他們把孩子當做縮小化的成人,認為他們的認知方式跟成人一樣,因此他們習慣用教育成人的方式教育孩子。

比如父母教孩子算數時,只是告訴他們3+4=7,至於3是什麼,4是什麼,孩子並不清楚。孩子可能背過了,但是不理解,因此當下次同個問題變換一種形式,比如4+3=?時,他們就又不知道了。而父母可能會覺3+4跟4+3不一樣嗎,怎麼換種方式就不會了呢?這恰恰是孩子沒有形成數字概念符號,無法理解的結果。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那麼學齡前的孩子的正確教育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1、教育要可視化

學齡前孩子因為剛剛建立符號化思維,因此對於符號化的處理能力比較弱,如果父母能用可視化的客觀事物或事件來教育孩子,那麼教育效果將更加理想。

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河邊玩耍很危險的時候,因為孩子還沒有內化這種河邊危險圖像,這時候如果父母只是簡單的河邊玩耍容易掉到河裡,會淹死,因為孩子對於“掉河裡”、“淹死”這種符號並沒有認知,所以他們也就不會內化這種危險認知。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時,給孩子播放一些孩子掉到水裡淹死的視頻,那麼孩子內化這種可視化的圖像,形成危險認知。如果孩子真掉水裡,親身體驗過被淹的危險,這種認知就更深刻裡了。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2、教育要動作化

現在研究表明,動作可以影響人的認知。

心理學家格倫伯格曾做過一個動作認知實驗。

他招募了一群1、2年級的孩子,分成“動作”和“重複”兩組讀下面的句子。分到“動作”組的孩子當看到綠燈時,他們要用擺放在面前的相關玩具把句子表演出來;而分到“重複”的小組遇到綠燈時則大聲重複朗讀句子。

本在農場吃早餐。

他給動物餵食。

他把乾草推進洞裡。(綠燈)

山羊吃草。(綠燈)

本從雞窩了撿到雞蛋(綠燈)

他把雞蛋放筐裡。(綠燈)

他把南瓜給豬吃。(綠燈)

所有動物都很開心。

結果發現,相比於重複想租,動作小組對句子的理解更深,大概提升了50%的理解。

所以,動作化有利於提升孩子的認知。事實上,現在很多幼兒園教孩子的手指算就是一種動作化的表現。

3、教育要有相關性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過一個“最近發展區”概念,指的是學生在藉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

"

去年看有一個《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一個叫李尚容的6歲小女孩引起了人們的驚歎。節目中她隨口拋出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引經據典,對答如流,把兩位主持人給震住了,連呼自己“沒文化”,據她媽媽說孩子已經認識4000多字(要知道小學也才要求認識2400多字)。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相信看到這樣的孩子,很多人會羨慕不已,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

但估計也會有人不認可這父母的行為,會覺得孩子就應該享受孩子的樂趣,而不是被父母逼著學各種東西,而國家也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父母要按國家規定,肯定是不合格的。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無論父母願不願意,為了孩子將來上學後不會落下太多,父母都不得不給孩子報些學前班,或者說自己在家裡教孩子認字,算數,學一些小學的知識。這個趨勢無法阻擋的,畢竟在父母看來,別人都學了,自家孩子不學,將來上學後肯定要比別的孩子差。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看到這麼一個現實,對於大多數的父母來說,他們不懂的孩子的認知規律,也不懂教育學理論,他們只是從自我感覺出發,自以為是的教育孩子,結果逼的孩子還沒有正式上學就已經厭學。

在《超級育兒師》的一期中,媽媽說孩子很容易發怒,喜歡打人。結果藍海老師到了她家之後發現,媽媽對4歲的孩子要求很嚴格,在孩子已經熟練的背完弟子規後,還接著然給孩子學習寫字,寫完字又要求孩子學唱兒歌。但是這時候孩子已經很不耐煩了,不想唱歌,於是就開始哭,開始鬧。正是因為媽媽的永不滿足,才引起孩子反抗,發怒打人。媽媽卻以為這是孩子的原因。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正是因為父母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剝奪了孩子的快樂,使得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這也是很多父母反對學前教育的重點。

如果我們的學前教育既能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教會孩子一些知識,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同意教孩子早點學點知識的。

那麼對於學齡前兒童,應該如何教育呢?

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想要知道如何教育學齡前兒童,父母首先要了解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該階段的最重要特點是將事物和動作內化,形成表徵符號。

孩子們在頻繁地藉助表象符號(語言或象徵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的過程中,他們開始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能僅憑藉相應的符號在頭腦中建立相應的圖像,開始用符號處理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他們可以用掃帚當做一匹實際上並沒有出現的真實的馬來做遊戲。

也就是說,我們這階段父母的教育重點是幫助孩子形成這種內化過程。比如我們教孩子時會指著馬告訴孩子說"這是馬",指著車告訴孩子說“這是車”,這就是在幫孩子內化。

這種內化是建立在具體、可見的事物或事件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抽象的概念上,因為孩子脫離了這種客觀可見的形象,將無法內化。比如我們告訴孩子“世界”、“宇宙”,孩子便很難理解,因為這詞是建立在一種不可見的概念基礎上,孩子無法形成直觀的印象,因此就比較難內化成符號。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明白了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我們便能明白這階段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了。

學齡前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再談如何真確教育學齡前兒童前,我們先來看很多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顯然不清楚學齡前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他們把孩子當做縮小化的成人,認為他們的認知方式跟成人一樣,因此他們習慣用教育成人的方式教育孩子。

比如父母教孩子算數時,只是告訴他們3+4=7,至於3是什麼,4是什麼,孩子並不清楚。孩子可能背過了,但是不理解,因此當下次同個問題變換一種形式,比如4+3=?時,他們就又不知道了。而父母可能會覺3+4跟4+3不一樣嗎,怎麼換種方式就不會了呢?這恰恰是孩子沒有形成數字概念符號,無法理解的結果。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那麼學齡前的孩子的正確教育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1、教育要可視化

學齡前孩子因為剛剛建立符號化思維,因此對於符號化的處理能力比較弱,如果父母能用可視化的客觀事物或事件來教育孩子,那麼教育效果將更加理想。

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河邊玩耍很危險的時候,因為孩子還沒有內化這種河邊危險圖像,這時候如果父母只是簡單的河邊玩耍容易掉到河裡,會淹死,因為孩子對於“掉河裡”、“淹死”這種符號並沒有認知,所以他們也就不會內化這種危險認知。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時,給孩子播放一些孩子掉到水裡淹死的視頻,那麼孩子內化這種可視化的圖像,形成危險認知。如果孩子真掉水裡,親身體驗過被淹的危險,這種認知就更深刻裡了。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2、教育要動作化

現在研究表明,動作可以影響人的認知。

心理學家格倫伯格曾做過一個動作認知實驗。

他招募了一群1、2年級的孩子,分成“動作”和“重複”兩組讀下面的句子。分到“動作”組的孩子當看到綠燈時,他們要用擺放在面前的相關玩具把句子表演出來;而分到“重複”的小組遇到綠燈時則大聲重複朗讀句子。

本在農場吃早餐。

他給動物餵食。

他把乾草推進洞裡。(綠燈)

山羊吃草。(綠燈)

本從雞窩了撿到雞蛋(綠燈)

他把雞蛋放筐裡。(綠燈)

他把南瓜給豬吃。(綠燈)

所有動物都很開心。

結果發現,相比於重複想租,動作小組對句子的理解更深,大概提升了50%的理解。

所以,動作化有利於提升孩子的認知。事實上,現在很多幼兒園教孩子的手指算就是一種動作化的表現。

3、教育要有相關性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過一個“最近發展區”概念,指的是學生在藉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

別人家6歲就認識4000字?掌握這3條教育準則,你家孩子也可以

最近發展區實際上就是建立孩子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努努力就能掌握的新的知識。當我們教給孩子的新的知識與已有知識的聯繫越密切,孩子就越容易理解。

比如我們教孩子算數時,我們都會用孩子熟悉的物品帶來代表數字,比如2+3=5,我們會說2個蘋果和3個蘋果一共有幾個,孩子可以聽的懂。但是如果我們說2個原子和3個原子一共有幾個原子呢,這時候孩子就不能很好的理解了,因為他不知道原子是什麼,頭腦中也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形象。

所以,教孩子新知識時,一定要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繫,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