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鄉侯 圖:呂偉鋒

西鄉人文地理欄目“世說凡語”,由西鄉人都在看的西鄉精靈;西鄉最具原創保護價值的西城往事,致力於西鄉企業文化推介的西鄉資訊聯合刊出。

類生存依賴於河流,大小河流孕育、滋生了人類文明。秦巴腹地的西鄉,概莫能外。

六、七千年前,牧馬河南岸的李家村,涇洋河北岸的何家灣,先民們臨河而居,漁獵、種植粟米、水稻,製作刮削石器,用黏土燒製陶罐,搭建簡陋的茅草棚……仰仗這兩條水流豐沛的河流,以及河流衝擊而出的林木密植的河谷,先民們繁衍生息了四、五千年。

再後來,循河流上下,渴盼與外界交流。他們深信,河水流經的地方,人也能到達。牧馬河、涇洋河、漢江,交錯、連通,水上航運的開闢,改變了西鄉的佈局。從西鄉東南方向的堰口至白勉峽、白龍塘,漢江沿岸的茶鎮、子午,唐宋、乃至唐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西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今天的縣城,及牧馬河南北岸的大片區域,長期以來都是溝渠縱橫,林地遍佈,鮮有人煙。

這些蜿蜒流淌於西鄉大小山谷間,交錯、連通的大小河流,就是西鄉大地的血脈,因為她們,西鄉才滋潤、靈秀了起來。

陝西漢中西鄉那些事——為河流正名!

漢江三花石段

先說說漢江

從寧強、勉縣、南鄭、城固、洋縣一路接納大小支流,又跌宕穿越黃金峽,從白沙渡入西鄉縣境,又接納子午河、牧馬河等大小支流,入石泉縣,在縣境內約長百餘里。

這條分割秦嶺、巴山的水道,正因為西鄉縣境內河流的注入,才一路浩浩湯湯,經安康、湖北,匯入長江。

這些為漢江注入不竭水流的西鄉縣境內的支流,首推木馬河。有人立即糾正,應該是“牧馬河”,因張飛牧馬於此而得名。

到了給這條河正名的時候了。

這條從縣域西南駱家壩、鍾家溝、峽口一路蜿蜒,流經西鄉縣城的西鄉人的“母親河”,最初名為“木馬河”。南朝梁時,設漢中郡,轄西鄉縣、木馬縣。木馬縣城所在地喚作木馬城,其址或位於今峽口鎮。因城有山形如木馬而得名。木馬山,或為今峽口鎮馬鞍山。河水又流經木馬山,環繞木馬城,故名“木馬河”,曾改名馬源水,今有馬影壩,應為馬源壩之訛誤。

陝西漢中西鄉那些事——為河流正名!
陝西漢中西鄉那些事——為河流正名!
陝西漢中西鄉那些事——為河流正名!

木馬河上游駱家壩段

木馬河流經西鄉縣境大半區域,上游可追溯至城固縣五郎壩(今五里壩鎮),流經駱家壩,沿途接納大小溪流,又在大巴關,鍾家溝納臼斯河水,在觀子山(今作貫子山)接納峽河,西行入一道河,二十里後,折向西北,至苦竹壩,接納龍門、黃灘、私渡河,又東行經馬蹤灘,至筒車壩,接納龍溪河,又東行接納豐渠河(今豐河),東流至十里鋪,接納戴家河、三里河,又東行至城南,接納楊家河,一路流至東渡,接納寺溪河,四季河,與洋水匯合,縣境內長約110裡。

金洋河。又會有人說:錯了,是涇洋河。

也是到了給這條河正名的時候了。

洋河,古稱洋水,洋川,是說河水從峽谷一路跌宕、蜿蜒,洋洋灑灑,奔流而來,加上“金”字,是讚賞這水道是黃金水道。西鄉老一輩人的記憶中,四川、鎮巴不少人,當年還通過金洋水道進入西鄉、漢中。而在洋水正好流出大峽的堰口古鎮頭,修築一大壩,引河水灌溉水東壩良田的古代水利工程,喚作“金洋堰”,刻著這三個遒勁有力大字的石碑,至今猶存。

陝西漢中西鄉那些事——為河流正名!
陝西漢中西鄉那些事——為河流正名!

涇洋河古城段

這條從大山深處一路奔流至此的河水,衝擊而成的古城至水東壩這片河谷盆地,特別是古城,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鄉設城置縣,縣治就在古城,當時名為平西城,之後,唐武德年間,設洋源縣,縣治也在古城。

而洋水河畔的洋川,還養育了美麗聰慧的戚姓女子,是漢高祖劉邦寵幸的妃子,生下趙王如意,後被呂后迫害致死。

今洋縣溢水東有戚氏村,稱戚姬生於此,有待考證。

這條發源於鎮巴縣星子山的河流,一路穿越峽谷,接納了七十二渡河、百瓞河(今作“百鐵河”)、東龍溪(小峽河),過古城、紅崖洞與木馬河匯合,又一道匯入漢江。

還得再提及自成一體,不與以上兩條大河關聯,但同樣匯入漢江的父水河。

父水河

發源自上高川東北的父子山山崖間,越飆水巖飛奔而下,西流至紅廟子一里處,又流十里,經八角樓,白廟子,南流至下高川,龍洞河、冷水河注入;又南經三星場,壽溪河(又作綬溪河)注入;又東南流五里,接納薛家河,東流三十餘里,經石泉縣熨斗鎮,流經漢陰縣漢陽坪父水河口,注入漢江,全長約190裡。

以及不隸屬於漢江水系,直接匯入嘉陵江的巴水河。

巴水河

發源自大河鎮巴山深處的匯石鼓溪,樓坊坪河、菩提河等匯入。南流入四川通江,又西南流經四川渠縣、廣安,至合川匯入嘉陵江。

這一條條河流,匯涓涓細流,縱橫山谷間,為孕育了中華文明的大江——長江,補給著源源不斷的“血脈”,使秦巴山地與偉大祖國緊緊聯結在了一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