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


該遺址西鄰紫金路,東鄰北大街,北接原磚瓦窯,南至教育印刷廠。以教育印刷廠為基點向東延伸325米,向西延伸75米,向北延伸295米,向南延伸25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1975年冬在河灘改造土地,將遺址破壞一部分,發現有東周時期的陶豆、陶罐、陶鼎,漢代的陶片、板瓦碎片等。

石盆崗遺址

石盆崗遺址位於丹水鎮南崗村石盆崗組,是一處唐代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


該遺址西鄰紫金路,東鄰北大街,北接原磚瓦窯,南至教育印刷廠。以教育印刷廠為基點向東延伸325米,向西延伸75米,向北延伸295米,向南延伸25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1975年冬在河灘改造土地,將遺址破壞一部分,發現有東周時期的陶豆、陶罐、陶鼎,漢代的陶片、板瓦碎片等。

石盆崗遺址

石盆崗遺址位於丹水鎮南崗村石盆崗組,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石盆崗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丹水河北岸,面積12萬平方米。現今地表以上已無城牆遺蹟,早年間在地表採集有唐代的蓮花瓦當、開元通寶及大量磚塊等。

鄀國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位於丁河鎮邪地村,是一處西周至漢代的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


該遺址西鄰紫金路,東鄰北大街,北接原磚瓦窯,南至教育印刷廠。以教育印刷廠為基點向東延伸325米,向西延伸75米,向北延伸295米,向南延伸25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1975年冬在河灘改造土地,將遺址破壞一部分,發現有東周時期的陶豆、陶罐、陶鼎,漢代的陶片、板瓦碎片等。

石盆崗遺址

石盆崗遺址位於丹水鎮南崗村石盆崗組,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石盆崗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丹水河北岸,面積12萬平方米。現今地表以上已無城牆遺蹟,早年間在地表採集有唐代的蓮花瓦當、開元通寶及大量磚塊等。

鄀國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位於丁河鎮邪地村,是一處西周至漢代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丁河、陳陽河交匯處的臺地上。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至800米,南北寬400米至500米,面積37.5萬平方米。據實地調查,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以下也未發現城牆。遺址中周代遺物較少,僅在東南角出土有西周陶罐、陶豆和大量漢代陶片、磚瓦。

據《左傳》記載,該地當為周初所封的鄀國都城所在地,故名稱自漢代沿用至今。

漢王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位於二郎坪鎮漢王城村,是一處西漢時期的城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


該遺址西鄰紫金路,東鄰北大街,北接原磚瓦窯,南至教育印刷廠。以教育印刷廠為基點向東延伸325米,向西延伸75米,向北延伸295米,向南延伸25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1975年冬在河灘改造土地,將遺址破壞一部分,發現有東周時期的陶豆、陶罐、陶鼎,漢代的陶片、板瓦碎片等。

石盆崗遺址

石盆崗遺址位於丹水鎮南崗村石盆崗組,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石盆崗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丹水河北岸,面積12萬平方米。現今地表以上已無城牆遺蹟,早年間在地表採集有唐代的蓮花瓦當、開元通寶及大量磚塊等。

鄀國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位於丁河鎮邪地村,是一處西周至漢代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丁河、陳陽河交匯處的臺地上。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至800米,南北寬400米至500米,面積37.5萬平方米。據實地調查,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以下也未發現城牆。遺址中周代遺物較少,僅在東南角出土有西周陶罐、陶豆和大量漢代陶片、磚瓦。

據《左傳》記載,該地當為周初所封的鄀國都城所在地,故名稱自漢代沿用至今。

漢王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位於二郎坪鎮漢王城村,是一處西漢時期的城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殘存古城牆


該城址位於笆簍山、擂鼓山下的小丘陵地帶,南牆和西牆均在大山之下的小山頂上,依山而建。漢王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3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東南城角的夯土層厚0.1米,夯層的結構為一層沙一層土,較為堅固。現存城牆高3至7米,寬15至20米。城內文化層厚8至10釐米,地表可見漢代板瓦、筒瓦碎片。

據清《一統志》記載“漢王城在內鄉縣北一百里”,即指此城。

一校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是一處唐代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


該遺址西鄰紫金路,東鄰北大街,北接原磚瓦窯,南至教育印刷廠。以教育印刷廠為基點向東延伸325米,向西延伸75米,向北延伸295米,向南延伸25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1975年冬在河灘改造土地,將遺址破壞一部分,發現有東周時期的陶豆、陶罐、陶鼎,漢代的陶片、板瓦碎片等。

石盆崗遺址

石盆崗遺址位於丹水鎮南崗村石盆崗組,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石盆崗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丹水河北岸,面積12萬平方米。現今地表以上已無城牆遺蹟,早年間在地表採集有唐代的蓮花瓦當、開元通寶及大量磚塊等。

鄀國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位於丁河鎮邪地村,是一處西周至漢代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丁河、陳陽河交匯處的臺地上。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至800米,南北寬400米至500米,面積37.5萬平方米。據實地調查,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以下也未發現城牆。遺址中周代遺物較少,僅在東南角出土有西周陶罐、陶豆和大量漢代陶片、磚瓦。

據《左傳》記載,該地當為周初所封的鄀國都城所在地,故名稱自漢代沿用至今。

漢王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位於二郎坪鎮漢王城村,是一處西漢時期的城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殘存古城牆


該城址位於笆簍山、擂鼓山下的小丘陵地帶,南牆和西牆均在大山之下的小山頂上,依山而建。漢王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3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東南城角的夯土層厚0.1米,夯層的結構為一層沙一層土,較為堅固。現存城牆高3至7米,寬15至20米。城內文化層厚8至10釐米,地表可見漢代板瓦、筒瓦碎片。

據清《一統志》記載“漢王城在內鄉縣北一百里”,即指此城。

一校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土城牆


早年間該遺址西北角城牆保存較好,城外可見護城河;現今僅在城區一小院內殘存一段,長約150米,最高處距地表10餘米。

據清《內鄉縣誌》記載:“阿婆城在舊縣(指隋置內鄉縣)西南,唐武則天築…”即指此城。現存城址為金、元重修。

北酈縣遺址

北酈縣遺址位於丹水鎮袁店村西崗組,是一處南北朝(北魏)至唐代的古城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


該遺址西鄰紫金路,東鄰北大街,北接原磚瓦窯,南至教育印刷廠。以教育印刷廠為基點向東延伸325米,向西延伸75米,向北延伸295米,向南延伸25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1975年冬在河灘改造土地,將遺址破壞一部分,發現有東周時期的陶豆、陶罐、陶鼎,漢代的陶片、板瓦碎片等。

石盆崗遺址

石盆崗遺址位於丹水鎮南崗村石盆崗組,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石盆崗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丹水河北岸,面積12萬平方米。現今地表以上已無城牆遺蹟,早年間在地表採集有唐代的蓮花瓦當、開元通寶及大量磚塊等。

鄀國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位於丁河鎮邪地村,是一處西周至漢代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丁河、陳陽河交匯處的臺地上。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至800米,南北寬400米至500米,面積37.5萬平方米。據實地調查,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以下也未發現城牆。遺址中周代遺物較少,僅在東南角出土有西周陶罐、陶豆和大量漢代陶片、磚瓦。

據《左傳》記載,該地當為周初所封的鄀國都城所在地,故名稱自漢代沿用至今。

漢王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位於二郎坪鎮漢王城村,是一處西漢時期的城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殘存古城牆


該城址位於笆簍山、擂鼓山下的小丘陵地帶,南牆和西牆均在大山之下的小山頂上,依山而建。漢王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3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東南城角的夯土層厚0.1米,夯層的結構為一層沙一層土,較為堅固。現存城牆高3至7米,寬15至20米。城內文化層厚8至10釐米,地表可見漢代板瓦、筒瓦碎片。

據清《一統志》記載“漢王城在內鄉縣北一百里”,即指此城。

一校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土城牆


早年間該遺址西北角城牆保存較好,城外可見護城河;現今僅在城區一小院內殘存一段,長約150米,最高處距地表10餘米。

據清《內鄉縣誌》記載:“阿婆城在舊縣(指隋置內鄉縣)西南,唐武則天築…”即指此城。現存城址為金、元重修。

北酈縣遺址

北酈縣遺址位於丹水鎮袁店村西崗組,是一處南北朝(北魏)至唐代的古城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北酈縣遺址


該遺址東距袁店村300米,南側為312國道,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1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散見有陶罐、甕、磚、瓦等遺物。

經調查考證,其方位與北魏北酈縣城址相符合。

修陽縣故城

修陽縣故城位於桑坪鎮唐岈村,是一處晉代至北魏時期的城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


該遺址西鄰紫金路,東鄰北大街,北接原磚瓦窯,南至教育印刷廠。以教育印刷廠為基點向東延伸325米,向西延伸75米,向北延伸295米,向南延伸25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1975年冬在河灘改造土地,將遺址破壞一部分,發現有東周時期的陶豆、陶罐、陶鼎,漢代的陶片、板瓦碎片等。

石盆崗遺址

石盆崗遺址位於丹水鎮南崗村石盆崗組,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石盆崗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丹水河北岸,面積12萬平方米。現今地表以上已無城牆遺蹟,早年間在地表採集有唐代的蓮花瓦當、開元通寶及大量磚塊等。

鄀國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位於丁河鎮邪地村,是一處西周至漢代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丁河、陳陽河交匯處的臺地上。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至800米,南北寬400米至500米,面積37.5萬平方米。據實地調查,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以下也未發現城牆。遺址中周代遺物較少,僅在東南角出土有西周陶罐、陶豆和大量漢代陶片、磚瓦。

據《左傳》記載,該地當為周初所封的鄀國都城所在地,故名稱自漢代沿用至今。

漢王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位於二郎坪鎮漢王城村,是一處西漢時期的城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殘存古城牆


該城址位於笆簍山、擂鼓山下的小丘陵地帶,南牆和西牆均在大山之下的小山頂上,依山而建。漢王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3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東南城角的夯土層厚0.1米,夯層的結構為一層沙一層土,較為堅固。現存城牆高3至7米,寬15至20米。城內文化層厚8至10釐米,地表可見漢代板瓦、筒瓦碎片。

據清《一統志》記載“漢王城在內鄉縣北一百里”,即指此城。

一校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土城牆


早年間該遺址西北角城牆保存較好,城外可見護城河;現今僅在城區一小院內殘存一段,長約150米,最高處距地表10餘米。

據清《內鄉縣誌》記載:“阿婆城在舊縣(指隋置內鄉縣)西南,唐武則天築…”即指此城。現存城址為金、元重修。

北酈縣遺址

北酈縣遺址位於丹水鎮袁店村西崗組,是一處南北朝(北魏)至唐代的古城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北酈縣遺址


該遺址東距袁店村300米,南側為312國道,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1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散見有陶罐、甕、磚、瓦等遺物。

經調查考證,其方位與北魏北酈縣城址相符合。

修陽縣故城

修陽縣故城位於桑坪鎮唐岈村,是一處晉代至北魏時期的城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修陽縣故城遺址


該城址西靠丘陵,東臨老鸛河,南、北為村莊及耕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現地表夯土城牆遺蹟不明顯,在遺址上採集有陶盆、甕、罐片、磚、瓦等遺物。

據調查考證,其方位與北魏修陽縣城(也是郡治所在地)相符合。

內鄉縣故城

內鄉縣故城位於五里橋鎮五里橋村何家營組,是一處隋唐時期遺址。


"

西峽縣,歷史悠久、文物薈萃。原始先民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留下了原始洞穴遺址和人工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西峽不但發現了諸多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時期文化遺址,還有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遺址。這些遺存證明了西峽地區正處在史前南北文化交融之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墳崗遺址

老墳崗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3公里的五里橋鎮封灣村。該遺址西連群山,東鄰老鸛河,南為老墳崗村,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該遺址1959年初被發現,1962年、1977年、1981年、2013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多次對遺址進行實地調查。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老墳崗遺址


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遺址被破壞近400平方米。2000年秋至2001年春,為配合寧西鐵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現有房基、石棺墓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老墳崗遺址文化層厚1.5米至3米,出土文物有石鏟、石斧、石鑿、石缺、石網墜、骨針、陶鼎、陶罐、陶缽、陶杯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紅陶、棕陶為主,均為手製,火候較低。紋飾有繩紋、弦紋、線紋、劃紋、附加堆紋等。其中深腹陶罐、斂口陶缽及鷹嘴飾是關中地區半坡類型常見的器物,雙脣陶尖底瓶、彩陶盆、陶造形鼎等器物具有廟底溝類型的特點。採集的夾砂鏤孔鼎足是一件重要器物,應是空襠陶鼎足的先型。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

1963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發現於1959年初,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公里的五里橋鎮楊崗村東南部,高出老鶴河10餘米。

遺址西連群山,南鄰封店村,老鶴河由北向東南繞遺址而過,與老墳崗遺址隔河相望。遺址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西北寬500米,東南寬100米,長6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楊崗遺址


楊崗遺址文化層堆積厚1.5米至4米,地表散見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殘片及紅燒土等。1976年、1981年,省、市、縣文物工作者曾兩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其中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斧、鑿、刀等。陶器以泥質和夾砂灰陶、棕陶為主,泥質紅陶和黑陶次之,多手製,胎壁厚薄不等,火候不均勻。紋飾以方格紋居多,繩紋、附加堆紋次之,素面佔一定比例;器形一般較大,製作較粗糙。主要器形有鼎、缽、盆、器蓋等。其中小平底泥質紅闊缽和紅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型常見的器物;鴨嘴形陶鼎足和窄扁平足砂質棕灰陶鼎與龍山文化的同類器相近,但又有仰韶文化晚期的特點。在遺址的東南部發現有漢代遺存,出土有“貨泉”及陶器。

因此,楊崗遺址應是一處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時代延續較長,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價值。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羽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約500米的蓮花寺崗,崗地高5米,高出老鶴河河床10餘米。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現在的白羽公園)


古城佔崗脊的一段,形狀近似長方形,西北角、東北角及東面、南面的城牆保存較好。東城牆長700米,南城牆長約500米,西城牆長750米,北城牆長約400米。東、西兩面緊臨崗崖,南、北兩側皆有深而寬的壕溝遺蹟。城牆夯土層明顯,每層厚8釐米。城內散佈大量紅色和灰色繩紋瓦片。城南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穿過,斷崖上暴露1米多厚的文化層,土色褐紅,內含大量陶片。1956年,在古城內發現古墓兩座。其中一座出土有陶鼎、陶敦、陶壺等,時代為戰國時期。另一座出土有長方形石片、陶鼎、陶壺、陶灶等,時代為漢代。

2001年冬至2002年春,因312國道改道,北城牆東段部分損毀。在古城內外還相繼發現有銅劍、鎂、陶罐、井、板瓦、空心磚等,時代為東周、秦漢時期。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白羽城遺址


該遺址作為古代區域政治中心,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城市佈局與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6年11月20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封灣村上營組,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上 營 遺 址


上營遺址位於上營村西南的高臺地上,西與高山相連,東為丁河、老鵲河,南部一公里為老墳崗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層厚0.5米至2米,面積1.5萬平方米。

採集的陶器有彩陶缽、盆、鼎、罐、尖底瓶、紡輪,石器有斧、曲等。遺址內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馬家營遺址

馬家營遺址位於五里橋鎮葛營村馬家營組北,西側為慈梅寺小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馬家營遺址


該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至3米。在遺址南部發現有紅燒土和灰坑,採集有陶鼎、盆、罐、尖底瓶、彩陶體及石斧、骨針等。陶器多泥質和夾砂陶,陶色以褐陶為主,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牛 王 遺 址

牛王遺址位於西峽縣城東北25公里的陽城鎮牛王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牛 王 遺 址


該遺址南鄰薛營村,東毗龍頭河,西北為縣城到陽城的公路,正北有一條山泉小溪匯入龍頭河。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採集的陶器有鼎、罐、尖底瓶及彩陶缽,石器有斧、鑿、鏟等。陶器以紅陶、褐陶居多,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指窩紋和附加堆紋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存。

秧 地 遺 址

秧地遺址位於西峽縣城西北45公里的丁河鎮秧地村,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秧 地 遺 址


該遺址位於秧地村陳陽河東岸的二級臺地上,高出河床20米。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1.5米。採集的陶器主要有鼎、盆、罐、缽、尖底瓶等,紋飾有指窩紋、附加堆紋、籃紋或方格紋;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鑿、紡輪等。

該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

一中操場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附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中操場遺址


該遺址西鄰紫金路,東鄰北大街,北接原磚瓦窯,南至教育印刷廠。以教育印刷廠為基點向東延伸325米,向西延伸75米,向北延伸295米,向南延伸25米,文化層厚0.5米至2米。1975年冬在河灘改造土地,將遺址破壞一部分,發現有東周時期的陶豆、陶罐、陶鼎,漢代的陶片、板瓦碎片等。

石盆崗遺址

石盆崗遺址位於丹水鎮南崗村石盆崗組,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石盆崗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丹水河北岸,面積12萬平方米。現今地表以上已無城牆遺蹟,早年間在地表採集有唐代的蓮花瓦當、開元通寶及大量磚塊等。

鄀國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位於丁河鎮邪地村,是一處西周至漢代的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鄀國古城遺址


該遺址坐落於丁河、陳陽河交匯處的臺地上。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至800米,南北寬400米至500米,面積37.5萬平方米。據實地調查,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以下也未發現城牆。遺址中周代遺物較少,僅在東南角出土有西周陶罐、陶豆和大量漢代陶片、磚瓦。

據《左傳》記載,該地當為周初所封的鄀國都城所在地,故名稱自漢代沿用至今。

漢王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位於二郎坪鎮漢王城村,是一處西漢時期的城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漢王城遺址殘存古城牆


該城址位於笆簍山、擂鼓山下的小丘陵地帶,南牆和西牆均在大山之下的小山頂上,依山而建。漢王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300米,面積18萬平方米。東南城角的夯土層厚0.1米,夯層的結構為一層沙一層土,較為堅固。現存城牆高3至7米,寬15至20米。城內文化層厚8至10釐米,地表可見漢代板瓦、筒瓦碎片。

據清《一統志》記載“漢王城在內鄉縣北一百里”,即指此城。

一校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位於紫金街道小城居委會,是一處唐代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一校古城遺址土城牆


早年間該遺址西北角城牆保存較好,城外可見護城河;現今僅在城區一小院內殘存一段,長約150米,最高處距地表10餘米。

據清《內鄉縣誌》記載:“阿婆城在舊縣(指隋置內鄉縣)西南,唐武則天築…”即指此城。現存城址為金、元重修。

北酈縣遺址

北酈縣遺址位於丹水鎮袁店村西崗組,是一處南北朝(北魏)至唐代的古城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北酈縣遺址


該遺址東距袁店村300米,南側為312國道,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1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現地表以上無城牆遺蹟,地表散見有陶罐、甕、磚、瓦等遺物。

經調查考證,其方位與北魏北酈縣城址相符合。

修陽縣故城

修陽縣故城位於桑坪鎮唐岈村,是一處晉代至北魏時期的城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修陽縣故城遺址


該城址西靠丘陵,東臨老鸛河,南、北為村莊及耕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現地表夯土城牆遺蹟不明顯,在遺址上採集有陶盆、甕、罐片、磚、瓦等遺物。

據調查考證,其方位與北魏修陽縣城(也是郡治所在地)相符合。

內鄉縣故城

內鄉縣故城位於五里橋鎮五里橋村何家營組,是一處隋唐時期遺址。


細述西峽這些不為人知的古城遺址

內鄉縣故城遺址


古城面積約30萬平方米,古城東北部早期保存一段長10米、高約0.30米的夯土城牆,現已消失。在古城內發現有大量的隋五銖和唐開元通寶,以及陶壺、蓮花瓦當等。據《隋書·地理志》記載,該城為隋內鄉縣治所在地。

該城址為西峽縣(原內鄉縣)從蓮花寺崗析縣西遷的第一個縣治所在地,為研究西峽縣發展史、西峽歷史沿革及城市的佈局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

目前,西峽發現的這些遺址均分佈在老鸛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山地丘陵地帶。這些遺址包含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以及周文化和漢代文化遺存,多個時代疊壓共存,反映出古代人類居住的特點。

這些古遺址的發現彰顯了社會的進部、文化的發展和經濟的逐步繁榮、在城市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對研究豫西地區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