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與戲曲有緣,中國第一部電影就是拍的京戲。可要說戲曲電影蔚成大觀,成為一個大片種,還得算是解放後。

解放後,拍了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蓋叫天等大師的舞臺藝術片,但立意是很明確的,就是趁他們尚在世,留下珍貴的聲像資料,嚴格地說,那隻能算資料片,並非獨立的“電影”。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梅蘭芳、俞振飛主演的資料片《遊園驚夢》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四大名旦

所謂戲曲電影,就是要兼有戲曲與電影的特點。中國戲曲高度寫意,環境虛擬化、動作程式化,用“手眼身法步”來表現現實;電影則講究高度還原真實環境,用蒙太奇來寫實,拍戲曲電影,難就難在找到兩者之間可以相融的“點”,把握好“度”,揚長避短。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嚴鳳英主演的《天仙配》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嚴鳳英主演的《天仙配》

嚴鳳英主演的《天仙配》突破舞臺限制,真假景結合、運用特技、並在社會上發生了廣泛影響的是黃梅戲電影《天仙配》。這部電影使黃梅戲這個地方劇種唱響全國、流傳港臺,人人識得嚴鳳英。嚴鳳英樸素而甜美的形象深入人心,她像一陣山野清新的風,吹皺一池春水,戲曲電影開始吸引人們的注意。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 ,主演:袁雪芬、範瑞娟等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 ,主演:袁雪芬、範瑞娟等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 ,主演:袁雪芬、範瑞娟等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問世,那也是戲曲片:由越劇大腕袁雪芬、範瑞娟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時風靡全國。該片被周總理帶到日內瓦,替新中國作了最為出色的形象宣傳。

被譽為“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的南昆《十五貫》被拍成電影,受到毛澤東激賞。豫劇《花木蘭》、評劇《劉巧兒》等地方劇種的電影也相繼問世,每一部都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許多以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戲拍成電影,被全國人民接受和喜愛,正是建國後百花齊放的藝術政策以及重視民族民間藝術的結果。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野豬林》

稍顯落後的倒是位居老大的京戲,除了幾部資料片,缺乏風靡全國的京劇電影。這種局面持續到《群英會》、《楊門女將》、《野豬林》的出現才改觀。《群英會》薈萃了馬連良、葉盛蘭、肖長華、袁世海等名角,陣容鼎盛,但從拍攝手法上看,還是偏於資料片。一炮打響的是由一群初出茅廬的小字輩擔綱的《楊門女將》,主演楊秋玲、王晶華等,都是二十出頭的小青年。這些小字輩文武兼備、扮相俊美,真是花團錦簇。

《野豬林》則是戲曲電影的精品,由當時中國京劇院的三位角兒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擔綱主演,這三位正當年,尤其李少春文武全才,名動海內外,他的一折《夜奔》傾倒萬千戲迷,三人互相映襯,真個珠聯璧合,這樣的絕配,已永不可再得。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王文娟在《紅樓夢》中

戲曲電影的另一個高峰是越劇電影《紅樓夢》。以三個多小時的容量拍一部鉅著,本身就是一個難題,所幸的是,該劇編劇徐進功力深厚,緊扣寶黛這條愛情主線,唱詞典雅清新,頗能傳神。導演將真假景銜接得幾乎天衣無縫(該劇的外景大都在豫園拍攝),節奏也把握得很好。表演更是上乘,王文娟的林黛玉,人稱活黛玉,直到今天,所有藝術形式塑造的林黛玉,沒有誰能夠超越她的角色。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漢劇《二度梅》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漢劇《二度梅》

五、六十年代拍攝了大量的戲曲電影,在數量上幾乎可以與故事片相頡頏,如《女駙馬》、《牛郎織女》(黃梅戲)、《花為媒》(評劇)、《竇娥冤》(楚劇)、《二度梅》(漢劇)、《生死牌》(湘劇)、《羅漢錢》(滬劇)、《追魚》、《碧玉簪》(越劇)、《團圓之後》(莆田戲)、《搜書院》、《關漢卿》(粵劇)、《荔鏡記》(潮劇)、《穆桂英掛帥》、《朝陽溝》(豫劇)等,為嚴鳳英、新鳳霞、陳伯華、丁是娥、馬金鳳、紅線女、馬師曾等戲曲大師留下了珍貴的音像資料。

這些影片,在藝術水平上雖有高下之分,但都保留了原劇精彩的唱唸做打,為挖掘、搶救傳統戲曲立下大功。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甚至引得毛澤東詩興大發,專門為其題詩一首,當然,政治鬥爭的弦外之音與電影本身倒沒多大關係。

戲曲電影之所以能盛極一時,也與當時的受眾有關。五六十年代的觀眾,對民族傳統文化還是較感興趣的。

文革來了,那十年倒是戲曲片的一統天下,不過那是換了另一種形態的戲曲片,是高大全的樣板戲的拍攝模式,可以存而不論。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五女拜壽》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七品芝麻官》

文革結束後,中國電影復甦,禁錮已久的民眾對精神食糧如飢似渴,電影的地位空前之高,戲曲片也迴歸正常軌道。八十年代電影的黃金時期,有五部比較受關注的戲曲片,分別是由京劇奇才關鷫鸘主演的《鐵弓緣》、由原樣板戲《龍江頌》的主演李炳淑擔綱的《白蛇傳》、蘇州京劇團演出的《李慧娘》、越劇小百花劇團的《五女拜壽》和豫劇名丑牛得草主演的《七品芝麻官》。關鷫鸘以五十高齡應工閨門旦、武旦、武生,銀幕上仍風華絕代、遊刃有餘,這樣的奇才,如今已難再得。

李炳淑本是梅派大青衣,演出的《白蛇傳》是田漢的本子,照著梅先生的路子來,該片斬獲了當年中國電影的票房冠軍。《五》劇則造就了茅威濤、何賽飛、陶慧敏等明星。牛得草的一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成了社會流行語,也預示著中國的吏治開始出問題了。

中國戲曲與電影的緣分,那可得從頭說起

《鐵弓緣》

如今的戲曲片早已絕跡,張元請程派巨星張火丁拍了《江姐》,院線不排、電視臺不放,封死。遙想五六十年代戲曲片的盛況,真是恍如隔世。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式微的必然嗎?

本文來自:單絃大叔的博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