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現金貸

信用卡 金融 購房 財經 快加認證 2018-12-09

不正經汽車金融研究院

現金貸這詞兒,來自美國,叫Payday loan。

別誤會,這可不是說在發工資那天去貸款的意思,而是說我先借錢,等到我發薪水那天還錢的意思。

年輕的現金貸

實際上這是以工作信用為擔保的一種小額貸,週期也就是在7-30天不等,1000元以下的短期信用貸。老美比較黑,利率能到400%,相比之下國內100%-200%之間還比較厚道,可是這也遠超高利貸啊!

一般來說,有穩定工作的人對這種小額現金貸不屑一顧,幹嘛要借這點小錢,一個電話找朋友都不止借給我這麼多。

可是,市場的場景總是存在的,需求也總是有的。我們就算一筆賬——信用卡,2014年的數據,我國信用卡大型量4.55億張,活躍人數在1.4億左右,而同期,我們的勞動人口有8個億,假設2億人有銀行的其它服務加持,那麼8-1.4-2=4.6億,保守一點,四捨五入一下也有4億勞動人口不持有信用卡,這就是4億人口的剛需啊,假設每人借1000塊,自己算市場有多大。

年輕的現金貸

上圖是不同城市年輕人(18-26歲)貸款情況數據,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青年的分期付款和延期付款的比例都超過了30%,加上網貸、車貸和房貸,妥妥的逼近50%數值,與信用卡的未覆蓋率形成巧合。

好了,借錢的人有不少,那麼誰在把錢借出去呢?傳統銀行麼?你想想自己沒有信用卡,能不能從銀行借個一兩千的出來?

基本上,這個很難!

原因有三:首先是獲客成本太高了,一兩千的借出去吃利息,這是要靠小米粒填大海的節奏啊,銀行要面審、面籤吧?這種流程下,籤一個房貸,就夠這種現金貸搞好幾千人的;

其次,銀行有銀行的規矩,徵信報告在哪裡?抵押物在哪裡?擔保人在哪裡?有工作麼?交社保麼?都是問題;

最後,即使銀行願意,國家也不允許,央行有指導利率吧?銀行基本面還是為民服務機構吧?總不能一夜之間變成高利貸資本家吧?所以,銀行不幹這買賣,至少不直接幹這買賣。

可是,現金貸這事兒,情況好的時候,確實挺掙錢的,而且短平快撈一票就能跑。

我們再算一筆賬:1000萬本金不多,按照7天放款週期計算,一個月跑四期沒問題,剩兩天休息,也就是說1000萬在一個月內四期輪著來,理論上能放到4倍大,也就是4000萬,月息不用參照老美的400%,只按50%算,一個月2000萬利潤到手,刨掉平臺、獲客、人工等各種成本,一年翻一翻不過分吧?試問,還有什麼買賣比這更掙錢?

無論是小鎮青年還是一二線青年,青年群體最常用的貸款是分期付款/延期付款,佔比超過三成,其次為個人消費貸和信用卡消費,這反映青年群體的貸款主要用於日常消費,主要由於青年人收入較低,入不敷出的狀況較重。有25%的青年人(18-26歲)每個月支出大於收入,入不敷出的時候主要靠貸款和家人補助。

年輕的現金貸

有了需求方,也有了資本提供方,剩下的就是中間方了,現金貸的崛起,絕對離不開現金貸系統服務商,我們很難定義現金貸系統服務商,因為這種服務商通常都不止具備一方面的功能,而更像是一個全能型的選手。

自身的技術儲備自不待言,當然也可以直接購買第三方,可以直接為平臺方搭建可用技術平臺,同時還提供流量引導,代理支付和貸後催收等服務,這個稱為現金貸全產業鏈一條龍,只要你是金主,找這樣一個系統平臺供應商,招兵買馬就能開始幹活兒。而這種運作模式最大的夢魘在於——監管。

年輕的現金貸

監管與反監管的遊戲如同我們常說的貓和老鼠一樣,反反覆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從來沒有偃旗息鼓過。去年底,《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正式出臺:暫停跨地區經營,貸款利率禁止違反規定,嚴控高利貸、暴力催收等幾路手段同時出手,現金貸似乎已經奄奄一息。但是隻要有利潤,資本從來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明面上不行,背地裡卻暗流洶湧,但是在監管陰影下運行的現金貸風險會更大。無法公開透明意味著風控這種事,基本是沒有,覆蓋風險的主要方式不是風控,而是用高利率來彌補,高利率又帶來用戶信用層級進一步下沉問題,用戶資質下降嚴重,潛在違約率不斷攀升,表面上一些低壞賬率,其實主要是靠做大貸款餘額,多頭借貸和重複借貸形成的,而一旦市場增長放緩,風險可能就是一場強震。

所以,高利潤意味著高風險,還是乾點正事兒吧!

不正經汽車金融研究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