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信用卡的悲傷故事,為什麼能有那麼高額度的信用卡

根據銀行業年報顯示,中國的信用卡髮卡量為9.7億張,人均信用卡持有量0.7張,信用卡平均活卡量73%。工商銀行的信用卡髮卡總量為1.5億張,位居中國銀行業第一。建設銀行發行1.214億張;中國銀行發了1.1065億張;農業銀行共計發了1.0282億張;招商銀行在2018年半年報之際,累計發行數量已超1.1443億張,2019年的最新數據尚未發佈,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銀行和金融業都在跑馬圈地,努力擴大信用卡事業,而作為目標客戶的普通民眾,對此卻褒貶不一。

發行信用卡固然是為了刺激消費,但是消費之後有無能力償還,則是持卡人要明確的問題。

一個關於信用卡的悲傷故事,為什麼能有那麼高額度的信用卡

前段時間爆出的92年女律師助理燒炭自盡,留下14張信用卡高達87萬元的欠款,則給了剁手族一個響亮的巴掌。

月薪3000多元的律師助理,92年的女孩,有公積金社保,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信用卡的優質客戶群體,為什麼這麼說呢?稻米君來具體分析一下;

1. 女性客戶,尤其是年輕女性,特別是尚未結婚的,是銀行的首要優質客戶。按照中國的社會特點,銀行根本不怕這類用戶欠款不還,具體原因看透莫說透。銀行在髮卡的時候,會降低審核標準,提高信用額度,這個問題,稻米君在之前的關於男女性別在信用卡審核中的作用一文中有詳細闡述。

2. 有公積金社保的用戶是所有銀行的優質客戶群體,代表的是用戶工作收入穩定,公司或單位實力較強。優質客戶當然要優質對待,降低申請條件,提高授信額度是必然選擇。

一個關於信用卡的悲傷故事,為什麼能有那麼高額度的信用卡

3. 喜歡透支消費的群體,是銀行和金融機構最喜歡客戶。信用卡的實質是為銀行構建線下消費生態場景,使銀行能夠掌握用戶的生活習慣和資金去向並增加用戶粘性。最關鍵的是,信用卡比信貸掙錢,利率高而且利潤產出的方式也多,發行一張卡常年都在躺賺。經常透支消費的,銀行的風控系統能夠妥妥的監測到不管你是按時還款還是選擇分期,銀行都對這類用戶青睞有加,信用卡經常會提額。這也是很多生意人拿信用卡資金當做週轉資金會被銀行嚴查的原因。

一個關於信用卡的悲傷故事,為什麼能有那麼高額度的信用卡

古話說的好“興由節儉敗由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一旦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是很難更改的,當你的收入和你的消費不成正比的時候,窟窿只會越來越大。

發行信用卡的目的是為了刺激消費,也是為了方便人們消費,如果剁手族管不住自己的話,還是不要辦理信用卡為好。否則,他們會把你原本美好的人生推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