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醫論症|頭暈?查查腦血管

談醫論症|頭暈?查查腦血管

平常我們講的頭暈,一般包括頭昏、眩暈等不適。從神經內科角度而言,眩暈是指感覺到周圍環境發生轉動、晃動,或者自身覺得在轉動;而頭暈,一般是指沒有周圍物體的晃動、只有頭昏的不適感覺。

很多原因都會導致頭昏或者眩暈。頭昏更加是非特異性的症狀,很多情況都會導致,包括情緒不佳、高血壓、腦血管病、貧血、勞累等。而眩暈,往往比較有臨床病理意義,包括耳石症(良性複發性位置性眩暈)、美尼爾病(也稱“內耳眩暈”)、前庭神經炎、腦幹和小腦的炎症性病變及腦血管病變等等。

下面列舉一些常見的腦血管病變導致的頭暈或者眩暈的情況。

急性腦血管病(即急性腦卒中),包括高血壓性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血管病(即缺血性腦卒中或者腦梗死)。

高血壓性腦出血一般會有頭痛、頭暈、嘔吐、偏癱、語言不利甚至昏迷等症狀。如果發生在腦幹和小腦,由於這2個部位和平衡有關,會出現眩暈,就是周圍物體的轉動;一部分患者不是很典型,可能僅僅表現為頭暈(頭昏)。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顱內動脈瘤破裂,主要表現為活動中、情緒激動時的突然劇烈頭痛。該病很凶險,首次破裂病死率30%左右,而第二次出血死亡率約60%。當然,有的患者表現不典型,僅有輕微的頭痛和頭暈。

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往往表現為口角歪斜、偏癱、語言不清等,但是一部分患者僅僅表現為頭暈,如果發生在腦幹和小腦,可能主要表現為周圍物體的旋轉,即眩暈。

供應頭頸部的動脈主要包括雙側頸動脈、椎動脈和鎖骨下動脈。上述動脈的狹窄或者閉塞,比如頸動脈、椎動脈嚴重狹窄或者閉塞,除了可以導致缺血性腦卒中外,還可以因為腦部嚴重血流不足而出現頭暈的症狀,嚴重時甚至出現一過性意識喪失(即醫學上所謂的“暈厥”)。雙側的鎖骨下動脈主要發出雙側椎動脈供應後腦,以及發出腋動脈供應雙上肢,如果鎖骨下動脈發生閉塞或者狹窄,可能會導致腦部的血流逆流向上肢,從而出現患側上肢的脈搏減弱、血壓較健側偏低,甚至因為上肢從顱內盜血而導致頭暈甚至暈厥。

因此,我們平常所說的頭暈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管怎樣,一部分頭暈的患者是由於發生腦血管的病變,需要及時到神經內科門診就診,及時排查,找到明確的原因。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主任 劉建仁

文章已刊於《大眾衛生報》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