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深陷變革陣痛 汽車產業政策有待加固'

"

“汽車產業雖然出現了一些波動,但我們已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完整的產業體系、高效的基礎設施及龐大的消費市場,產業發展前景依然十分廣闊”,日前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 (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闡述了對於汽車工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羅俊傑指出,當前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疊加交匯,能源動力、生產運行和消費使用方式正在開始全面重塑。在產業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變增長動力,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我們搶抓戰略機遇。

對此,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在此次大會上進一步提出, “新能源汽車是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理念正深入人心。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成績來之不易。以純電驅動為取向,堅持技術路線不動搖,集中發展純電為動力源的電動汽車,形成了今天良好的發展局面,需要倍加珍惜。

為此,宋秋玲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對於打贏 “藍天保衛戰”、減少化石燃料消耗,促進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相關部門即各地方應營造良好的環境,積極鼓勵新能源汽車,儘快提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

市場可期 變革之中需要攜手應對

相關分析表明,目前汽車工業正在經歷最為嚴峻的市場挑戰,運行態勢仍在下滑之中,企業利潤下降、庫存不斷增加。而從汽車產業鏈來看,一些經銷商已經出現了嚴重資金問題,這也意味著,產業鏈當中不僅是中間環節受到了影響,上下游都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市場同樣低迷,除了巴西略有增長以外,全球的主要汽車市場,特別是亞洲、印度、中國等重要區域都面臨下降趨勢。

“我們還是要正確認識中國汽車產業當前形勢。”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在此次大會上指出, “汽車產業是強週期行業,從發達國家成熟的市場經驗來看,從來都沒有像中國一樣如此長週期、一成不變的增長。因此,面臨經濟調整過程當中中國汽車產業的這種回調,是汽車產業本身規律使然。”

徐留平堅信,中國汽車市場會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增長有一個可以預期的光明前景,同時建議指出,汽車行業要攜手應對技術革命帶來的全新挑戰。

現階段,中國汽車進入技術突破期,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夕勇表示,到2024年之後純電動的成本將與燃油車平價,同時“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隨著5G應用的開發,行業必將會迎來實質性突破。“汽車領域最大的變革都將在不久的將來展現,汽車新技術競爭整裝待發,行業加速調整,技術不斷突破。在這個黎明前的轉折點,只有廣泛合作才能開拓新未來。”張夕勇表達了與徐留平相近的觀點。

張夕勇指出,當今時代產業調整和新能源、智能網聯並行,唯有創新才能打造新產品、新動能。引導新一代產品進化,在發展方向上北汽等行業企業推動雙輪驅動戰略,開啟了新能源之路和智能網聯之路。在新的階段,市場上出現了供給大於需求的狀況,企業運營必須把握好方位,加快落地才能引領進步,賦予產業鏈的全球價值內涵。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總體思路已經極為明確,但隨著全球製造業競爭加劇,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也開始顯現。

羅俊傑指出,為進一步明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路徑和政策支撐,堅定發展信心,今年2月工信部牽頭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工信部相關部門啟動了編制工作。總體思路包括:從降低資源消耗強度,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明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導向,兼容多種技術路線的發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的對策,形成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推廣應用與資源環境、社會運行的良性循環;處理好宏觀和微觀、當前和長遠、國內和國際的關係,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完善基礎設施,深化開放合作,走出一條更加協調、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路。

宋秋玲指出,當前國際汽車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新的發展階段,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增強內生的發展動力。堅持發展方向不動搖,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建議指出,我國電動車產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遠沒有到鬆口氣、歇歇腳的地步。所以,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做優做強純電動汽車,鞏固純電動汽車領域的優勢。同時,對於燃料電池統籌研究,推動相關管理制度的完善,探索佈局合理、協同推進的發展新模式。

另一方面,要加快補齊產業發展的短板。各地應按要求調整財政補貼方向,將購置補貼轉為用於支持充電和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配套運營等方面。更為關鍵的是要著眼長遠,完善市場化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積分等政策的承接作用,進一步完善增強積分的交易活力,做好積分政策和補貼政策的銜接。

汽車新評

自主品牌汽車如何熬過寒冬?

■ 中國工業報記者 劉傑

“行情慘淡,數據難看,消費者迷茫,產能過剩,外資品牌大軍壓境”,用這些詞彙來形容當前的汽車市場非常恰當,汽車行業怎麼了,汽車行業怎麼辦,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

在這種情況下,素有汽車達沃斯之稱的2019天津泰達國際發展論壇所傳遞出的訊息,更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今年的泰達論壇與以往不同,少了一些空泛,多了一些實在,各方大咖直面問題,問診號脈,通過思想碰撞給出瞭解決方案。

首先就是堅守。所謂的堅守就是在情懷、洞見以及勇氣下的堅守,中國汽車企業儘管面臨當下的困難,但這是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更是一個成熟的汽車企業必須經歷的歷程。從企業層面來講,如果只經歷過成長,沒有經歷過挫折,就不可能走得長、走得遠、走得好。因此,中國汽車產業中對於整車廠來說必須面對這種變化並堅守。

第二就是專注。既然汽車產業在調整,在迎接汽車產業這種嚴冬的時刻,最好的過冬棉被就是 “專注”。在產品、技術創新、核心領域當中去專注,把原來可能異想天開的東西砍一砍,聚焦核心業務,把核心業務做強。

第三就是創新、求變。新時期的汽車產業,無論是消費層面還是生產層面,以及技術層面都發生著重大的變化,這個時候的變化要用產品、技術領域的創新的變化來適應生產方式的變革,適應消費方式的變化,就是在堅守的基礎上實現創新,迎接這種挑戰。

為了迎接好這種挑戰,為了實現好這種堅守、專注和創新,一汽掌門人徐留平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建議政府,特別是政策制定者在消費的限制層面,譬如說各個地方的限制購買、限制消費的政策,在技術法規標準出臺方面能夠更加具有中國特色,特別是能夠貫徹國務院發佈的最新文件,有利於汽車產業良性發展。

二是建議在汽車產業新的發展時期,汽車行業要攜手合作、抱團取暖。因為這一汽車產業的革命,在原有的硬件和軟件技術基礎上,將實現新的重構。在這種重構面前,任何一家企業或者幾家企業都無法承擔其中巨大的基礎技術研發費用,並且有一些東西也沒有必要搞簡單的重複。比如說手機的操作系統,汽車領域當中的操作系統等。因此,在當下,無論是國內的整車企業還是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之間,應該攜手解決當下汽車產業所面臨的共性、基礎的平臺問題。

本次論壇另一個反差的現象也讓人深思,傳統車企又回到主流,少長鹹集,重新佔據優勢。造車新勢力那種過去高朋滿座的熟悉身影不見了,蔚來、小鵬、領跑的高管均未到場,也許他們正在出差的路上,而在會場上,確實只有南京博郡汽車少數幾家企業參會,而且講完就匆匆離開,不接受記者採訪。

看來車企的冬天真的來了,準備過冬的乾糧才是硬通貨,畢竟汽車企業好的產品是需要實實在在幹出來的,而不是敲鑼打鼓輕輕鬆鬆生產出來的。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國工業新聞網:010-67410655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