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筆試倒計時9

今日學習要點:教育知識與能力各模塊考點

2.心理學部分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心理學部分

【歷年考情分析】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心理學部分

【歷年考情分析】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注:考點彙總為通用版。

模塊二:心理學部分

核心考點1

心理學與個體心理髮展

一、心理學概述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187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他因此被稱為“心理學之父”。

二、心理髮展

1.個體心理髮展的一般特徵

(1)連續性與階段性

(2)定向性與順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異性

2.心理髮展的階段特徵

小學生心理髮展的階段特徵 (小學考)

童年期又稱學齡初期,是個體一生髮展的基礎時期,也是生長髮育最旺盛、變化最快、可塑性最強、接受教育最佳的時期。四年級(10~11歲)兒童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仍需以具體形象為支柱。

中學生心理髮展的階段特徵(中學考)

(1)少年期又稱學齡中期,大致相當於初中階段。整個少年期充滿獨立性和依賴性,這一時期,抽象思維已佔主導地位。

(2)青年初期又稱學齡晚期,相當於高中階段。這一時期的青年,抽象邏輯思維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對未來充滿理想。

3.影響個體心理髮展的因素:

遺傳、環境、教育、主觀能動性。

【高頻考點】個體心理髮展的一般特徵

【迷津指點】考生需要結合實例準確區分心理髮展的特徵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

核心考點2

認知發展理論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1.皮亞傑認為兒童心理髮展的實質和原因就是主體通過動作完成對客體的適應,達到與環境的平衡,即同化、順應和平衡的過程。

2.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個構建的過程,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經歷以下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成人)。

其中小學生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其思維發展的主要特徵有:①去自我中心性;②可逆性思維;③守恆。

二、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由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二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

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並提出“教學應走在發展前面”的著名論斷以及指導這種思想的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

【高頻考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迷津指點】該考點考查屬於中等難度,主要以理解記憶為主。對於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需區分每個階段有哪些典型特徵,尤其常考具體運算階段。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

核心考點3

認知過程

一、感覺與知覺

(一)感覺

感知覺是兒童心理髮展最早也是速度最快的方面。

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叫感受性。感覺閾限是指剛剛能引起感覺或差別感覺的刺激。

①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

②差別感受性與差別閾限

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對感受器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2.感覺對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分為兩種: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

3.聯覺: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1.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叫感受性。感覺閾限是指剛剛能引起感覺或差別感覺的刺激。

①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

②差別感受性與差別閾限

(二)知覺

1.社會知覺偏差效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投射效應。

2.知覺的基本特性:選擇性、理解性、整體性和恆常性。

二、注 意

1.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分類

根據注意過程中有無預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參與,可以把注意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後注意。

3.注意的品質

①注意的廣度:也稱注意的範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人們能夠清楚地知覺出的對象的數目。

②注意的穩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對象或某一活動上時間長短的特性。持續時間愈長,注意就愈穩定。

③注意的分配:人在進行兩種或多種活動時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對象的現象。

④注意的轉移: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象。

三、記 憶

(一)知識的保持與遺忘

1.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最早對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遺忘曲線”。由此得出,遺忘是有規律的,即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趨勢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呈負加速,並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遺忘了。

2.過度學習:過度學習是達到一定程度後,仍繼續學習的一種現象。過度量達到50%,學習程度變成150%,效果最佳。

3.遺忘的原因:

①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前攝抑制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後學習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先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稱為倒攝抑制。②壓抑(動機)說③提取失敗說

4.防止知識的遺忘:複習時機要得當;複習方法要合理;複習次數要適宜;重視對記憶品質的培養;注意用腦衛生。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四、思 維

思維:

1.思維的特點:間接性和概括性。

2.思維的基本形式:概念(最基本形式)、判斷、推理。

3.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分散思維、輻射思維,是指人們解決問題時,思路朝著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從而求得多種答案。

4.創造性思維:是指以新穎、獨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5.頭腦風暴法:在集體之中群策群力,互相啟發,集思廣益,儘可能多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思維的一般過程:1.分析與綜合(最基本過程)2.比較和分類3.抽象與概括

4.系統化與具體化

問題解決:

1.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發現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假設以及檢驗假設四個過程。

2.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①問題情境

②定勢與功能固著

定勢(即心向)是指重複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定勢對問題解決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物體的傾向稱為功能固著。

③原型啟發:是指從其他事物上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④已有知識經驗

⑤情緒與動機

想象: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想象的種類

【高頻考點】記憶;思維;注意

【迷津指點】該部分內容較多,是考查的重點內容。考生需對每一塊知識進行梳理,結合生活實際更好的去理解掌握。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

核心考點4

情感、意志與個性心理(小學考)

一、情感與意志

1.從情感的社會內容角度,可分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與人認識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有關)

2.意志的品質有:意志的自覺性、意志的果斷性、意志的自制性和意志的堅韌性。

二、學生個性差異

1.認知能力差異(智力差異)

①智力類型差異(善於言辭或長於數理)

②智力發展水平的差異(總體是正態分佈)

③智力表現早晚的差異(少年英才或大器晚成)

④智力的群體差異(性別、年齡、種族等)

2.認知方式差異

①場依存與場獨立(是否依賴於外部環境)

②衝動型與沉思型(區分標準是反應時間和精確性)

3.氣質與性格

(1)氣質的類型有: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鬱質。

(2)性格的結構特徵:態度特徵(核心特徵)、理智特徵(認知特徵)、情緒特徵及4.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

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認為,人格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八個順序不變的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屬於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

(2)自主感對羞恥感(2~3歲)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

【高頻考點】認知差異;埃裡克森人格理論

【迷津指點】該部分內容知識點相對瑣碎,但考察內容還是相對集中,尤其關於認知差異與埃裡克森人格理論,注意結合實例區分學生有哪些方面的認知差異及人格發展中階段與主要任務的匹配。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

核心考點5

情緒情感與個性心理(中學考)

一、情緒情感的分類

1.情緒的分類

(1)心境:是一種微弱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帶有瀰漫性的情緒狀態。

(2)激情:是一種爆發式的、猛烈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激情發生時,意識範圍縮小,易感情用事,不考慮後果。

(3)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

2.情感的分類:道德感、美感、理智感(與人認識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有關)

二、能 力

1.能力的結構(智力結構)

(1)卡特爾的智力形態論

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將人的智力分為和兩種不同的形態。

流體智力是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流體智力的發展與年齡有密切的關係。一般人在20歲以後,流體智力的發展達到頂峰,3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晶體智力是以學得的經驗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受後天經驗的影響較大。晶體智力與年齡的變化沒有密切關係,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升高。

(2)多元智力理論

多元智力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加德納所提出的七種智力是:

①言語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運動智力;⑥人際智力(也即社交智力);⑦自知智力(也即內省智力)。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一經提出,對當前教學改革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②積極樂觀的學生觀。

②科學的智力觀。

③因材施教的教學觀。

④多樣化的人才觀和成才觀。

2.能力的差異

(1)能力類型差異(善於言辭或長於數理)

(2)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總體是正態分佈)

(3)能力表現早晚的差異(少年英才或大器晚成)

(4)能力的群體差異(性別、年齡、種族等)

3.認知風格的差異

①場依存型與場獨立型(是否依賴於外部環境)

②衝動型與沉思型(區分標準是反應時間和精確性)

4.智力測驗的標準:信度、效度和標準化。

5.影響能力發展的因素:遺傳和營養、早期經驗、教育與教學、社會實踐及主觀努力。

三、人格

1.人格的特徵:獨特性、穩定性、整合性(統合性)、功能性和社會性。

2.人格的結構:人格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許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氣質、性格、認知風格、自我調控系統等方面。

(1)氣質:氣質差異是先天形成的,沒有好壞之分。包括四種類型: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

(2)性格:性格是個性特徵中最具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徵,具有優劣之分。包括四種結構特徵:態度特徵(核心特徵)、理智特徵(認知特徵)、情緒特徵及意志特徵。

3.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

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認為,人格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必須經歷八個順序不變的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屬於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

【高頻考點】情緒情感;性格結構特徵;埃裡克森人格理論

【迷津指點】該部分內容知識點相對瑣碎,但考察內容還是相對集中,尤其關於情緒情感及人格方面考察更多,結合實例

核心考點6

學習理論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1.核心觀點: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

泛化:是機體對條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條件反應;

分化:是機體對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

2.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

學習要遵循的三條原則: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3.斯金納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1)強化:採用適當的強化物而使機體反應頻率、強度和速度增加的過程。分為正強化(實施獎勵)和負強化(撤銷懲罰)。

(2)普雷馬克原理(祖母原則):用高頻的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有效強化物。

(3)懲罰: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應的過程。

4.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提出三種強化:

直接強化、替代強化(最核心)及自我強化。

二、認知派學習理論

1.核心觀點:有機體獲得經驗的過程是通過積極主動的內部信息加工活動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2.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在於主動形成認知結構;教學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提倡學生最佳的學習方式是發現學習。

3.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1)有意義學習的本質

以符號為代表的新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的過程,是原有觀念對新觀念加以同化的過程。

(2)組織學習的策略——先行組織者

即先於某個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引導性學習材料。

三、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1.學生中心的教學觀

學生中心模式又稱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教師最富有意義的角色不是權威,而是“助產士”、“催化劑”、“學習的促進者”。

四、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一)知識觀:知識是動態的,並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徵,也不是最終答案,而只是一種解釋或假設。

(二)學習觀: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

(三)學生觀:建構主義強調,學生並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

【高頻考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派學習理論

【迷津指點】該部分知識較為系統,需要考生對這些學習理論的重要觀點熟練理解掌握。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

核心考點7

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

一、學習動機的分類

1.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2.根據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高尚動機和低級動機。

3.根據學習動機起作用時間的長短,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近景的直接性學習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學習動機。

4.根據學校情境中的學業成就動機,奧蘇伯爾等人將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影響學習效果。

第一,動機的最佳水平隨著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行為效果(工作效率)隨著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第二,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程度的動機。

第三,動機水平與行為效果呈倒U型曲線。

三、動機衝突

①雙趨衝突(高考填報志願時,有的學生既想學文科又想學理科)

②雙避衝突(進退維艱)

③趨避衝突(有些同學想當班幹部為同學服務,但又怕耽誤時間影響學習)

④多重趨避衝突(大學畢業生擇業時多種選擇的衝突是這類衝突的典型實例)

四、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需要出現的先後及強弱順序,把需要分成七個層次,即: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五、韋納成敗歸因理論

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釋和評價。美國心理學家韋納把人經歷過事情的成敗歸結為三個維度、六種因素。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一個總是失敗並把失敗歸於內部的、穩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學生會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自我感覺。習得性無助是當個體感到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對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產生影響時所體驗到的一種抑鬱狀態。

六、學習動機的激發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維持好奇心

2.設置合適的目標

3.控制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4.表達明確的期望

5.提供明確的、及時的、經常性的反饋

6.合理運用外部獎賞

7.有效地運用表揚

8.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適當開展學習競爭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真題再現】小紅非常喜歡文學作品,所以上語文課特別認真。這種學習動機屬於( )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生理內驅力 D.自我提高內驅力

【答案】A。【解析】認知內驅力是指要求瞭解、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需要。這種動機指向學習任務本身(為了獲得知識),滿足這種動機的獎勵(知識的實際獲得)是由學習本身提供的,屬於內部動機。

【高頻考點】學習動機分類;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需要層次理論

【迷津指點】該部分雖都是關於學習動機,但是內容較多,涉及一些定律和理論,考生需要認真理解並記憶,能夠結合教育實踐更好的區分。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簡答題

核心考點8

學習遷移(中學)、學習策略與技能的形成

一、學習策略

邁克卡等人將學習策略區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三種。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二、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1)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

(4)操作熟練

(二)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1)準確地示範與講解

(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高原現象)

(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4)建立穩定情緒的動覺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1)原型定向

(2)原型操作

(3)原型內化

三、學習遷移(中學考)

(一)學習遷移的類型

1.根據遷移的性質和結果,可分為正遷移、負遷移和零遷移

2.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可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3.根據遷移內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為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4.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可分為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二)學習遷移理論

1.形式訓練說

2.共同要素說

3.概括化理論

4.關係轉換理論

5.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高頻考點】認知策略;操作技能

【迷津指點】該部分重點就在於不同學習策略的區分,所以需要考生去重點理解每種策略的含義及用法,尤其是認知類學習策略,需重點掌握。另外就是技能的形成考點中關於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與培訓要求也需要大家去掌握。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

核心考點9

思想品德發展與教育

一、品德心理結構

1.道德認知(核心)

2.道德情感(內部動力)

3.道德意志(克服困難)

4.道德行為(衡量標誌)

二、品德發展的基本理論

1.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採用“對偶故事法”對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進行研究,並總結出兒童道德的發展經歷從他律到自律的轉化發展過程。他認為,10歲是兒童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分水嶺。皮亞傑把兒童的品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1)自我中心階段(2~5歲)

(2)(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6~8歲)

(3)(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0歲)

(4)公正階段(10~12歲)

2.柯爾伯格的品德發展階段理論★★

柯爾伯格系統擴展了皮亞傑的理論和方法,提出了人類道德發展的順序原則,並提出了他的品德發展階段理論。他採用“道德兩難故事法”進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藥”的故事,讓兒童對道德兩難問題做出判斷。柯爾伯格將道德判斷分為三水平,每一水平包含兩個階段,六個階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層次發展。

1.前習俗水平

(1)服從與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2)相對功利的道德定向階段(樸素的利己主義的定向階段)

2.習俗水平

(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

(2)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3.後習俗水平

(1)社會契約的道德定向階段(社會法制取向階段)

(2)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真題再現】兒童的道德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提出這一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羅傑斯 B.皮亞傑

C.埃裡克森 D.弗洛伊德

【答案】B。【解析】皮亞傑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並總結出了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總規律,即兒童道德的發展經歷從他律到自律的轉化發展過程。

【高頻考點】品德心理結構;皮亞傑品德發展階段理論

【迷津指點】該部分屬於品德教育的基礎知識,考點需重點掌握品德的心理結構及品德發展的理論,可以結合實例注重去理解記憶。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

核心考點10

小學生安全教育與心理輔導(小學考)

一、小學生意外事故的處理

1.溺水:這是小學兒童最常發生的意外事故。溺水者被營救上岸後,首先清楚口鼻內雜物,保持呼吸通暢。

2.電擊: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的物體使傷員儘快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接觸觸電者,以防自身觸電。

3.燙傷和燒傷:立即用大量冷水衝淋燙、燒傷部位,若傷勢較輕,則可用紅花油或紫草油等塗抹患處,並保持乾燥,若傷勢較重,經簡單處理後,應當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4.骨折:救命在前,防止休克;

5.中毒:首先清除毒物,可根據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方法迅速排出毒物;吸入中毒者,應立即撤離現場,吸入新鮮空氣和氧氣,保持呼吸通暢。

6.中暑:中暑的一般表現是頭暈、頭痛、嘔吐、大量出汗、面色潮紅等。出現有人中暑時:將病人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讓病人躺下,但頭部不要墊高;然後解開病人衣領,用浸溼的冷毛巾敷在其頭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藥物。

7.常見外傷

①擦傷:用乾淨的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處的雜物;蓋上消毒紗布,按壓止血;外用創可貼或雲南白藥。

②扭傷:24小時內用冰敷,用冰塊或毛巾反覆多次冷敷;24小時候後進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8.肌肉痙攣:通常可以通過緩緩加力、持續牽引痙攣的肌肉;還可配合局部按摩。

二、小學生心理輔導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

2.心理輔導的目標:學會調適和尋求發展。

3.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強化法;代幣獎勵法;系統脫敏法;肯定性訓練;理性—情緒療法等。

4.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多動症;焦慮症(考試焦慮);學習困難;強迫症;兒童厭學症等。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真題再現】小學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室的門夾傷,教師首先應採取的措施是給學生( )

A.揉搓受傷手指 B.吃止痛消炎藥

C.冷敷受傷手指 D.熱敷受傷手指

【答案】C。【解析】手指受傷應先冷敷。熱敷會引起受傷組織細胞受熱膨脹擠壓周圍的細胞,也會加速血液流動滲出。

【高頻考點】小學生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小學生常用的輔導方法和常見的心理問題

【迷津指點】關於小學生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每次考試必考的內容,除了上述提到的常見問題,考生還可結合實際對於其他常見的安全事故問題進行整理彙總。對於常用的輔導方法和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結合例子注重理解。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

核心考點11

中學生心理輔導(中學考)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2.心理輔導的目標:

學會調適是基本目標,尋求發展是高級目標。

3.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

(1)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契約法、行為塑造法、自我控制法。

(2)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全身鬆弛法、系統脫敏法、肯定性訓練

(3)改善學生認知的方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理性—情緒療法(A:個體遇到的主要事實、行為、事件;B:個體對A的信念、觀點;C:事件造成的情緒結果)

4.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干預

①抑鬱症:是以持久的情緒低落為特徵的神經症。

②恐怖症: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系統脫敏法是治療恐怖症的常用方法。

③焦慮症:是以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徵的神經症。

④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症狀為主的神經症,其特點為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並存,兩者強烈衝突使患者感到焦慮和痛苦。

⑤網絡成癮:又稱網絡成癮綜合徵,臨床上是指由於患者對互聯網絡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種心理異常症狀以及伴隨的一種生理性不適。

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超全考點!(下)

【真題再現】曉玲性格內向,平時不敢同老師講話,遇到疑難問題也沒有勇氣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楊老師求教,楊老師耐心地解答了問題,並對她的行為及時地給予表揚,經過多次這樣的教學交往,曉玲學會了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楊老師改變曉玲行為的方法屬於( )

A.強化法 B.自控法

C.脫敏法 D.放鬆法

【答案】A。【解析】強化法用來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生後,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生。

【高頻考點】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及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迷津指點】該部分考試雖佔比重不是很高,但也是每次必考的一個內容,需熟練掌握常用的輔導方法及區分清楚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

核心考點12

小學生學習方式(小學考)

一、知識學習的類型

1.根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複雜程度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

2.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係,可以分為:

①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原有觀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於新學習的知識。

②上位學習又稱總括學習,是在學生掌握一個比認知結構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和命題時產生的。

③並列結合學習又稱組合學習,是在新命題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命題既非下位關係又非上位關係,而是一種並列的關係時產生的。

二、知識直觀

①實物直觀(觀察標本、演示實驗、到工廠或農村進行實地參觀訪問等)

②模像直觀(如圖片、圖表、幻燈片、電影、錄像、電視、地球儀、地圖等)

③言語直觀

三、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的基本類型

(一)自主學習

(二)探究學習

(三)合作學習

【高頻考點】知識學習的類型

【迷津指點】注重結合實例理解、區分知識學習的不同類型。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

核心考點13

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中學考)


一、中學課堂管理

1.學校群體的心理效能:歸屬功能、認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教育功能)。

2.課堂管理模式的取向:行為主義取向、人本主義取向和教師效能取向。

3.課堂紀律的類型

(1)教師促成的紀律:剛入學時

(2)集體促成的紀律:集體輿論和集體壓力

(3)任務促成的紀律:某一具體任務;如課堂討論、野外觀察、製作標本

(4)自我促成的紀律:課堂紀律的最終目標

4.課堂紀律的發展

(1)反抗行為階段:4-5歲之前的兒童

(2)自我服務行為階段:5-7歲;行為後果“對我意味著什麼”,是獎勵還是懲罰。

(3)人際紀律階段:大多數中學生;人際關係;“我怎樣才能取悅你”

(4)自我約束階段:能夠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紀律的意義,也能夠做到自我約束。

二、教師心理

1.教師的威信:是指教師的資歷、聲望、才能和品德等因素等決定的,教師個人或群體在學生或社會中的影響力。教師威信有兩種:一種是權力威信,另一個是信服威信。

2.教師的認知特徵

(1)教師的知識結構包括:①專業學科內容知識;②教育教學知識;③心理學的知識;④實踐性知識。

(2)申繼亮等人把教師的教學能力分成:

①教學認知能力

②教學操作能力

③教學監控能力

3.教學效能感: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行為和學習結果的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分為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

4.教師期望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或皮革馬利翁效應: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送給學生,會使學生按照教師所期待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

5.教師成長的歷程:福勒和布朗把教師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

①關注生存:關注人際關係

②關注情景:關注教學效果

③關注學生: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高頻考點】課堂紀律;教師特徵

【迷津指點】該部分只涉及兩個內容,一是課堂管理相關內容,二是教師心理中涉及一些教師特徵,注重理解一些相關名詞。

【常考題型】單項選擇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