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一個悲觀主義者的自我修煉'

心理學 大學 利茲的雜貨鋪 2019-09-08
"

我的生命充滿可怕的不幸,其中大多數從未發生。——米歇爾·蒙田

"

我的生命充滿可怕的不幸,其中大多數從未發生。——米歇爾·蒙田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一個悲觀主義者的自我修煉

畫像:悲觀主義者 vs. 樂觀主義者

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嗎?

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立刻會想到最糟糕的一面;

認為一切不幸都是自己的錯;

失敗會毀掉你的一切,並且會持續很久。

或者,你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在遇到同樣的厄運時,會認為現在的失敗都是暫時的;

每個失敗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錯,可能是環境、運氣等造成的;

挫折是對你的一種挑戰,並且最終都會被克服。

"

我的生命充滿可怕的不幸,其中大多數從未發生。——米歇爾·蒙田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一個悲觀主義者的自我修煉

畫像:悲觀主義者 vs. 樂觀主義者

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嗎?

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立刻會想到最糟糕的一面;

認為一切不幸都是自己的錯;

失敗會毀掉你的一切,並且會持續很久。

或者,你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在遇到同樣的厄運時,會認為現在的失敗都是暫時的;

每個失敗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錯,可能是環境、運氣等造成的;

挫折是對你的一種挑戰,並且最終都會被克服。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一個悲觀主義者的自我修煉

假如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不要那麼悲觀,樂觀一點!”,“一切總會好起來的。”

作為一個悲觀主義者,這種略帶雞湯和勵志的話我聽過很多遍,也對自己說過很多遍。不能說完全沒用,但總覺得這不過是一種無力的安慰罷了。直到一年多前,我看到了馬丁•塞利格曼博士寫的《活出最樂觀的自己》這本書,我才慢慢踏上自我修煉的道路。

馬丁•塞利格曼博士是“積極心理學之父”,曾以最高票數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與傳統心理學不同,他較少關注人性黑暗、脆弱與痛苦的一面,而是提倡關注如何讓普通人獲得幸福感。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原版英文名為《Learned Optimism》,直譯過來是學習樂觀。在書中,塞利格曼博士指出,悲觀的思維模式並非永遠無法改變。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可以選擇他想要的思考模式。換句話說,無論樂觀是不是天生的,人們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變得樂觀起來。

每個人對厄運都會有不同的解釋習慣和解釋風格,這是一種習慣性的思維範式,而解釋風格決定了你是樂觀還是悲觀。

"

我的生命充滿可怕的不幸,其中大多數從未發生。——米歇爾·蒙田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一個悲觀主義者的自我修煉

畫像:悲觀主義者 vs. 樂觀主義者

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嗎?

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立刻會想到最糟糕的一面;

認為一切不幸都是自己的錯;

失敗會毀掉你的一切,並且會持續很久。

或者,你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在遇到同樣的厄運時,會認為現在的失敗都是暫時的;

每個失敗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錯,可能是環境、運氣等造成的;

挫折是對你的一種挑戰,並且最終都會被克服。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一個悲觀主義者的自我修煉

假如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不要那麼悲觀,樂觀一點!”,“一切總會好起來的。”

作為一個悲觀主義者,這種略帶雞湯和勵志的話我聽過很多遍,也對自己說過很多遍。不能說完全沒用,但總覺得這不過是一種無力的安慰罷了。直到一年多前,我看到了馬丁•塞利格曼博士寫的《活出最樂觀的自己》這本書,我才慢慢踏上自我修煉的道路。

馬丁•塞利格曼博士是“積極心理學之父”,曾以最高票數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與傳統心理學不同,他較少關注人性黑暗、脆弱與痛苦的一面,而是提倡關注如何讓普通人獲得幸福感。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原版英文名為《Learned Optimism》,直譯過來是學習樂觀。在書中,塞利格曼博士指出,悲觀的思維模式並非永遠無法改變。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可以選擇他想要的思考模式。換句話說,無論樂觀是不是天生的,人們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變得樂觀起來。

每個人對厄運都會有不同的解釋習慣和解釋風格,這是一種習慣性的思維範式,而解釋風格決定了你是樂觀還是悲觀。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一個悲觀主義者的自我修煉

解釋風格具有三個維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

永久性:厄運無法擺脫,它會一直跟隨者我

悲觀主義者將挫折視為永久性的,如果發生了便會持續影響自己。

在研究生階段,我的研究主題是“大學生的社交焦慮”。對一部分社交焦慮水平較高的大學生而言,社交焦慮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人格特質,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在社交場合,他們儘量避免與他人接觸,否則會感到不安。

對於樂觀主義者而言,情況相反,他們不會給自己貼標籤。樂觀主義者認為,不善交際只是暫時性的,是由於自己缺少鍛鍊。通過一定的練習,他們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

普遍性:只要我有一件事情沒做好,那麼所有事情我都做不好

悲觀主義者還會將挫折災難化,認為失敗具有普遍性。

之前在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接待過一個學生,她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記憶力也不好,不知該如何度過以後的大學生活。深入瞭解後我發現,她所謂的成績不好,不過是高數成績不好,記憶力不好也只是某一科目沒考好而已。

樂觀主義者不會將失敗泛化,如果成為不了一名好老師,那就去成為一名好廚師

人格化:你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

悲觀主義者還容易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怪罪在自己身上。

人在失敗時,如果怪罪自己,他們的自尊水平就會降低。他們會認為自己一文不值,沒有才幹也不討人喜歡。而怪罪旁人的人則比較不容易失去自尊,他們也會比前者更喜歡自己。

相比前兩個維度,人格化更容易作假,也更容易改變。如果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你大可以“假裝”把失敗或挫折都怪罪到別人身上。比如你給喜歡的人買了一件禮物,對方卻不喜歡。不要責怪自己禮物選的不好,你可以認為是對方太過挑剔。

其實,樂觀主義者的生活也會有挫折,也會發生不如意,只是他們更懂得如何與自己對話,如何從更具鼓勵性的角度來考慮失敗與困境。

Lizzie,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留學新西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