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生理健康狀況,對生理健康知識的瞭解也越來越多。其實,個體除了生理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是影響著個體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成為廣大學者與群眾共同的目標。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不同年齡個體的心理衛生問題,以及心理健康者所具備的特點。

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不同年齡個體的心理衛生的內容與問題

1. 兒童期的心理保健

兒童期是生理和心理髮展較快的時期,心理衛生與保健是關係他們茁壯成長的十分重要的課題。這個階段所要解決的心理衛生問題主要有:

(1)道德品質與個性品質的培養教育問題

造成兒童道德與個性品質不良的原因與問題有:家庭不良影響問題;雙員工對子女瞭解不夠和缺少家庭教育問題;離異、破裂家庭對兒童心理髮展的不良影響;網絡成癮以及不良行為;少數兒童受社會上的不良影響,無端攻擊行為、吸菸、偷竊、放蕩及其他犯罪行為;教養方法不當引起的品德問題等。

(2)智力的培養問題

在智力培養方面引起的心理衛生問題主要有:因教學方式不當而引起兒童智力發展的某些障礙;學習負擔過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學習方法與照明條件不當引起視力減退;小兒多動症問題;弱智與盲聾啞兒童的教育問題等。

(3)兒童的身心疾病問題

兒童身心疾病表現的特殊症狀主要有:言語障礙,如口吃、緘默症、言語發育遲緩等;睡眠障礙,如夜驚、夢遊症、遺尿等;飲食異常,如神經性厭食、精神性嘔吐、偏食、挑食、異食癖等;行為障礙,如衝動與攻擊行為、孤僻與遲鈍、恐懼與膽怯、固執行為、手淫等;兒童神經官能症,如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等;兒童症狀性精神病,器質性精神病和癲癇等。

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2. 青年期的心理保健

青年期是生理和心理髮展最快並接近成熟的時期,青年最關心的是求學、求職、戀愛、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心理保健問題。

(1)求學方面的問題

有的青年因求知慾望得不到滿足,未考上重點學校或讀了自己覺得不夠理想的學校,甚至不能上學,而感到苦惱和失望;有的因專業不理想,學習困難,產生心理壓力而厭學等。

(2)求職方面的問題

有的求職存在問題,對個人前途產生焦慮、不滿與自卑心理;有的抱負水準高,但不願做實際工作,理想與現實有差距;有的只求安逸、舒適、實惠,而害怕艱苦,很難找到理想的職業等。

(3)交友與戀愛方面的問題

有的剛走向社會不適應新環境,而造成心理苦悶與壓抑;有的性情孤僻、極端內向而不善與人交往:有的專橫跋扈、任性、霸道與人關係緊張;失戀與早戀,對異性的不適應造成的心理壓抑等。

(4)少數青年的過失行為與反社會行為

有的青年由於思想、品德與個性方面的問題而存有逆反心理與反社會行為、挑釁行為、犯罪行為和絕望厭世心理等。

(5)青年身心方面的疾病

青年期是神經症和精神病發病率的高峰時期,由於各種外部與內部原因,產生較強的心理壓抑,這些壓抑長期不能解除,可能導致各種神經症、精神病及其他心因性疾病。青年期常發生的神經官能症有:神經衰弱、焦慮症、癔病、強迫性神經官能症、恐懼性神經官能症和抑鬱性神經官能症等;青年期常發生的精神分裂有單純型、青春型、緊張型、躁狂抑鬱性精神病、急性反應性精神病等;還有人格變態等。

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3. 中年人的心理保健

中年是心理與生理完全成熟的時期,在家庭、單位與社會中,中年人都處在中堅地位,因而承受的心理壓力也最大,面臨如下心理保健問題。

(1)為子女的教養與對老人贍養而操心

中年人面臨的心理壓力首先是對子女的操心。當子女生病時,為其健康操心;子女外出或不在身邊,為其安全而擔心;到學齡階段,為子女的學習與升學而操心;到就業階段,為子女的工作及婚姻操心;還有為子女的道德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而操心。

除為子女的教養操心外,有的還要費心照顧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安排家庭生活。

(2)中年人面臨工作與事業的心理壓力

人到中年之後覺得不如青年人那樣有朝氣,工作與事業的壓力與緊迫感和力不從心的矛盾較為突出。有的由於評定職稱、提級晉升、工作的考核與評定、工作中的意見分歧和人際關係緊張而感到煩惱和不順心。

(3)社會政治與經濟的變革對中年人思想和心理上的衝擊

有的心理承受力低,擔驚受怕,怕“下崗”打亂了安靜的生活,不能適應改革的形式。

(4)中年人的心因性疾病

人到中年由於各種內部與外部原因造成的心理壓力,容易產生心因性疾病,除青年期易產生的類型外,突出的還有下列幾種:偏執型與慢性反應型精神病(多為中年以上病人),抑鬱性精神病發病年齡也較晚一點;疑病性神經官能症的發病年齡也以中、老年為多;人到中年之後還易發生心因性的潰瘍病、高血壓、冠心病、偏頭痛等疾病。

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4.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老年是個體生命歷程的最後階段,隨著身體的衰老,各種心理機能也逐漸衰退,面臨如下心理衛生問題。

(1)老年人的心理壓力

老年人面臨離退休或已經離退休,子女成家立業,紛紛離去,產生新的不適應感;體力下降,精力不足,自尊心、自信心面臨嚴峻考驗,產生老朽感、末日感、孤獨感、寂寞感;不利的家庭與社會環境因素給老人帶來的煩惱、不適應與心理壓力等。

(2)更年期的心理衛生

人在進入老年期的前夕要經歷更年期階段,其生理和心理變化比較劇烈,某些大腦功能、內分泌功能及性器官功能開始衰退;感覺過敏或不適,知覺遲鈍,動作緩慢,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容易焦慮、緊張、急躁;嚴重的可能導致更年期抑鬱症、更年期焦慮症或更年期疑病症;另外,也容易加重某些軀體疾病症狀,如高血壓、冠心病甚至癌症等。

(3)老年人的心理疾病

老年人由於生理和心理衰退,在不利刺激影響下可能出現精神障礙,導致老年孤獨症、抑鬱症、疑病症、躁鬱症及老年性痴呆、腦動脈硬化精神病等;另外,老年人的人格特徵也會變得幼稚、自私、多疑等;老年人的智力與能力也逐漸衰退。

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那麼,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這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我們綜合了各種觀點,總結出心理健康者如下特點。

1. 行為反應適度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所作所為都是適度的。所謂適度就是指某人的行為具有自覺性、目的性、受意識支配調節性;說話與行動符合環境的要求,有分寸;行為時一貫的、統一的;心理與行為較和諧統一。

2. 有自知之明,善於瞭解自己

心理健康者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也能正確的評價與對待自己。

3. 能自我控制、有自尊自重品質

心理健康的人善於控制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有明確的行為標準。

4. 善於與人相處

心理健康者樂意與人交往,善於與人相處,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5. 人格的一貫性

健康者的人格是相對穩定的,保持人格的一貫性、完整性、協調性。所謂人格的一貫性與內在協調性主要指人格結構的協調性(知、情、意、行協調);理智活動與本能情緒反應的協調;抽象與形象思維的一致性;人格個別特徵與年齡特徵的協調性等。

6. 情緒樂觀,心胸開朗

心理健康者有健全的情緒生活。心境愉快樂觀,胸懷坦蕩,心胸開朗,遇有煩惱與焦慮能夠自行解脫與調適。

7. 面對現實,正視現實

心理健康者能和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對工作、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能妥善的解決;遭遇較大的挫折,也能正確對待,不逃避現實;遇有極端喜悅的事件,能適度對待。

8. 熱愛生活,樂於工作

心理健康者在學習、工作、事業和生活中感到快樂;有進取心理,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工作與學習中發揮出來,並從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

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而心理健康即指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總的來看,心理健康涵蓋著一切有利於個體生存發展與穩定生活質量的心理活動;從動態角度看,健康心理活動是一種處於動態平衡的心理過程。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關心理學方面的煩惱和疑惑,歡迎一起學習討論!

心理健康者的特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