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心理諮詢師朋友拒絕給你做諮詢?

心理健康 婚姻 大眾汽車 心理 北方法制報 2017-05-18

本報記者 胡興啟

“我的好朋友遇到婚姻問題,想讓我給她做心理諮詢,可以嗎?”

“我是監獄的管教,也是心理諮詢師,犯人在接受我的諮詢時,總是不配合,我該怎麼做?”

“我的來訪者小時候曾被表哥性侵,我該告訴她的父母或者報警嗎?”

……

這些問題都是5月13、14日,在吉林省仁愛心理學校攜手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北京大學錢銘怡教授舉辦的“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倫理議題”工作坊中,全省各地的心理諮詢師學員提出的問題。

為什麼你的心理諮詢師朋友拒絕給你做諮詢?

“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倫理議題”工作坊

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層面的重視,人們對於自己的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對於心理服務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但由於心理諮詢行業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存在“重技術,輕倫理”的傾向,心理諮詢師在為大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時,當遇到一些諸如“雙重關係”、“保密限制”等問題時,可能會採取不恰當的處理方式,導致在諮詢實踐中出現了很多的糾紛。諮詢倫理相當於心理諮詢師工作中的“交通規則”,它既可以有效保護來訪者的利益,也能幫助諮詢師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為什麼你的心理諮詢師朋友拒絕給你做諮詢?

錢銘怡教授和樊富珉教授都是在國內心理諮詢與治療行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家。在培訓中,她們結合具體的案例,啟發大家討論、思考、領會心理諮詢師在從業中應遵守的倫理守則,更好地為大眾提供心理服務。

為什麼你的心理諮詢師朋友拒絕給你做諮詢?

在第一天的培訓中,樊富珉教授強調專業助人工作者應以“怎樣對來訪者更好”為標準,在工作中應保持其專業服務的最高標準,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認清自己專業的倫理及法律責任,更好的維護專業信譽。每一名心理工作者都應具備規避解決風險的能力,更好地解決來訪者的問題,更好地保護自己及自己的職業生涯,嚴格行業規範,更是對來訪者負責的態度。‘倫理的本質是實踐道德的行為’樊教授如是說。

為什麼你的心理諮詢師朋友拒絕給你做諮詢?

第二天的培訓中,錢銘怡教授以“從來訪者角度看”、“從諮詢師角度看”、“從倫理角度看”這三個角度組織學員分組討論如何遵從倫理守則,使學員們體會到專業倫理對來訪者、諮詢師、專業發展及社會大眾的重要性,增加了參培人員對倫理問題的敏感性,增進倫理問題思考推理能力及倫理決策過程中模糊情景的忍受力,提升道德責任感及採取倫理行為的自我強度。

為什麼你的心理諮詢師朋友拒絕給你做諮詢?

此次培訓是吉林省仁愛心理學校為提升我省心理諮詢行業專業性和規範性的系列培訓之一,參加培訓的122名學員來自全省教育、監獄、公安、法院、醫院等多個行業,並有相當一部分人獨立執業。這次培訓必將為整體提升省內心理諮詢與治療行業的專業化發展,規範行業建設,使我省心理諮詢行業走上規範、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