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保護動物的犀角,應禁止使用,但它的藥效和代替品需要了解

大家都知道,在中醫的用藥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各種植物或者是礦物類的藥材。但還有另外一部分,也被稱為是血肉有情之品,那就是動物藥。

提起動物藥,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阿膠,鹿茸,海馬等等能夠滋補養生的,或者是蜈蚣、蠍子、蟾蜍等傳統的“五毒”。這些在市面上都是十分常見的。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味藥物,是一味在古代比較常用且療效很好,但在今天已經禁止使用的藥物,那就是犀角。

作為保護動物的犀角,應禁止使用,但它的藥效和代替品需要了解

犀角,其實就是指的犀牛的角。犀角由於它的功效,在明清時期受溫病學家的廣泛使用。由於過度捕撈,野生的犀牛已經瀕臨滅絕。犀牛現在仍是《國際野生貿易公約》禁止捕殺交易的動物,我國也是明令禁止任何犀角的交易,所以對於中醫來說也不推薦再使用犀角這一藥物。

雖然不能使用犀角,但它本身功效明確,許多方中都有它的存在,所以對於犀角功效的理解,有利於我們去使用這些方以及尋找它的替代產品。下面就是關於犀角具體功效的介紹。

作為保護動物的犀角,應禁止使用,但它的藥效和代替品需要了解

1.清熱涼血。犀角味苦性寒,歸於心肝經,能深入營血分清熱涼血,可以用於治療溫病熱入營血。溫病學家將溫病侵襲人體的程度分為了衛、氣、營、血四個部分,這也是我們人體從外向裡的四個層次。當溫熱邪氣深入了營血,火熱熾盛,傷害營陰,迫血妄行,就會出現高熱不退、皮膚髮斑、吐血、衄血甚至出現神昏譫語等情志的改變。這時屬於一個比較危急的情況,急需清營涼血,犀角就能起到清熱涼血的功效,所以廣受溫病學家的喜愛。


作為保護動物的犀角,應禁止使用,但它的藥效和代替品需要了解

2.解毒定驚。除了用來清營涼血,犀角還有解毒定驚的作用。其能入肝經,通過平息肝風、清解熱毒從而起到定驚的作用。藥理研究也發現它具有明顯的鎮靜、抗驚厥效果,所以可以用它來治療來治療驚風、癲狂等疾病。

這便是犀角主要的功效,雖然臨床中我們已不再使用犀角,但由於許多方劑中含有犀角,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需要尋找能夠替代它的藥物來填補這個空白。人們就發現水牛角也有相似的功效,所以在臨床中可以用水牛角來代替犀角,用在需要的地方。基於保護稀缺動物的原則,我們也應該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不用犀角,而是用水牛角去代替。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無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