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青海人最值得關注的6件事!

1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轉交我省第22批群眾信訪舉報材料75件

2017年8月31日11時,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轉交我省第22批群眾信訪舉報材料共75件。其中西寧市46件,海東市13件,海西州6件,海南州2件,海北州5件,玉樹州1件,黃南州2件。中央環保督察組重點關注4件。其中海北州2件、玉樹州1件、黃南州1件。截至目前,共接到群眾信訪舉報1608件。

2我省開展專項行動確保食品藥品安全

為確保我省食品藥品安全,營造良好的食品藥品安全環境,近日,省政府食安辦、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印發了專項行動方案,決定自9月1日起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食藥部門通過“喜迎十九大食藥保平安”專項行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黨政同責”和屬地管理責任,完善監管制度機制,強化各項監管工作任務落實,嚴厲打擊食藥違法犯罪行為,營造良好的食品藥品安全環境。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非法添加、濫用添加劑和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製售假劣藥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等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緊緊抓住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米麵糧油、肉禽蛋奶、瓜果蔬菜、水產海鮮、地方特色食品等重點品種,深入排查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和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等各環節風險隱患,持續加大食品批發市場、早市、食品小作坊和小攤販、商超、餐館、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等重點區域整治力度。全面推行“監管責任網格化、現場檢查標準化、監管檢查痕跡化”管理,統籌運用好檢查、檢驗、辦案和信息公開四個手段,嚴把源頭關、生產關、流通關、入口關,建立完善食藥安全問題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健全完善“黑名單”制度,做到監管有聲音、檢查留有痕,嚴防嚴管嚴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切實保障全省各族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3我省首批企業單位首席技師名單出爐 可獲得10000元高技能人才補助

我省近日評選認定19名高技能人才,這是我省首批企業單位首席技師。

自2016年底啟動首批企業單位首席技師評選工作以來,經廣泛宣傳動員、技能人才自主申報、企業單位逐級推薦、專家組評審和公示,層層篩選出19名企業單位首席技師。評選出的首席技師,將由政府給予每人一次性10000元高技能人才補助,並在職稱評定,國家級、省級優秀人才及先進模範評選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首席技師的評選,是我省落實“工匠精神”的重要行動,也是對全社會進一步暢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營造有利於企業技能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激勵廣大勞動者立足崗位練技能有重要的推動和激勵作用。

★相關鏈接

來看看19名工匠大師都是誰?

2016年度青海省企業單位首席技師名單:

西寧中油中泰管道燃氣公司魯國軍、西寧中油燃氣有限公司寇亞軍、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杜連平、青海西豫金屬有限公司常建龍、青海華鼎裝備製造有限公司趙文濤、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許錦文、西寧特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冶志良、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新茂、西部礦業集團青海銅業有限責任公司楊明、青海省投橋頭鋁電股份有限公司張國保、青海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鐵耀祥、青海綠草源食品有限公司李紅貞、青海新華印刷廠吳有林、青海仁和按摩康復醫院楊國興、青海油田海西州茫崖行委花土溝鎮採油一廠史昆、青藏鐵路公司格爾木機務段許寶平、中國水電四局技師學院師琰、中國鋁業青海分公司蒲科林、國網青海電力分公司西寧供電公司檢修分公司朱國強。

4青海已有21種產品獲得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

近年來,青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站在生態文明建設高度,先行先試,培育和指導企業積極開展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申報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3家企業的21種產品獲得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礦泉水、冬蟲夏草、枸杞產品、黑枸杞、蕨麻產品、牛肉乾等17種產品是全國首個取得生態原產地保護,極大地促進了西寧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區相關產業提質增效。

所謂“生態原產地產品”是指產品生命週期(即產品生長、原材料提取、生產、加工、製造、包裝、儲運、使用、廢棄處理等過程)中符合綠色環保、低碳節能、資源節約要求並具有原產地特徵和特性的良好生態型產品。加強生態原產地保護工作是推進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青海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青海特色產品品牌影響力、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有力抓手。青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緊扣中央和地方要求,大力推動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踐行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是目前全球貿易中較普遍流行的生態標籤制度。通過評定的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不僅允許加貼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標誌,還有利於跨越對外貿易中的非關稅貿易壁壘,更易贏得消費者的認可,產品品牌和附加值也將得到大幅提升。我省崑崙山雪山礦泉水自2014年取得保護以來,實現銷量連續兩年增幅達20%以上,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2014年APEC會議官方指定用水,入選2016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生態原產地產品及天津綠色產品展示及推介目錄。

另外,從2016年開始,我省力爭用三年時間,在總結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基礎上,創建格爾木市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目前,“崑崙山雪山礦泉水”、“遙遠地方牌”、“天下康普牌”枸杞、“大格勒枸杞”及枸杞製品等已獲得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格爾木市政府已經具備了申報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的各項基本條件。

5“五大生態板塊”綜合治理規劃即將全覆蓋

8月31日,為持續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按照《青海省“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部署,省發改委正在就柴達木地區、青海湖流域(二期)及東部乾旱山區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開展規劃編制工作,意味著全省“五大生態板塊”綜合治理規劃即將全覆蓋。

近年來,我省持續加強重大生態工程謀劃實施,2005年至2014年,省發改委先後向國家編報並啟動實施了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和二期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工程、祁連山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工程規劃,規劃範圍覆蓋全省總面積的68%,規劃總投資達285億元。

其中,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於2013年圓滿收官,累計完成投資85.36億元,為規劃投資的114%。在此基礎上,二期工程於2014年全面啟動,總投資160億元。截至目前,共落實投資97.11億元,為規劃投資的60%,主要實施了封山育林、溼地保護、黑土灘治理、鼠害防治等項目。

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15.67億元,目前工程基本完工,主要實施了退化草地治理、沙漠化土地防治、河道治理、人工增雨等項目。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工程於2013年正式啟動,總投資34.68億元。2013年至2017年共統籌落實各渠道投資11.29億元,主要實施生態林建設、溼地與冰川保護、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項目。

這是“五大生態板塊”綜合治理規劃中的三大部分。而柴達木地區、青海湖流域(二期)及東部乾旱山區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規劃一旦實施,將實現全省“五大生態板塊”綜合治理規劃的全覆蓋,必將為因地制宜、分區治理各區域生態環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6全省各地各部門全力狠抓整改落實 確保取得群眾滿意結果

連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始終堅持做到及時整改、及時落實、及時見效,解決各項環保突出問題,全力以赴推進邊督邊改取得實效,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西寧市及時採取措施,畜禽養殖禁養區規模養殖場環保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禁養區內66家畜禽規模養殖場(戶),已完成整治65家。其中,拆除11家,關停39家,轉產6家,搬遷6家,改造提升3家。備案的畜禽規模養殖場100%配套建設化糞池和無害化處理設施,90%以上規模養殖場(小區)糞汙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黃南藏族自治州加快推進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深入開展農牧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黃南州已累計爭取國家資金1.09億元,在全州205個行政村全面實施以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村容村貌整治等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已修建汙水處理站8座、鋪設汙水管網45公里、修建公廁160座,發放垃圾鬥702個、垃圾桶12068個、垃圾收集車222輛,受益人口達17.87萬。

海北藏族自治州不斷推進流域汙染治理,建成投運汙水處理廠5座,建成5個流域水質斷面自動監測站。目前,該州共實施剛察縣沙柳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祁連縣冰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門源縣水土保持工程等11項水保項目,建設谷坊257座,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6.35平方千米。

海東市各縣快速推動邊督邊改工作有序開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以“零容忍”態度全面開展散煤汙染整治行動,依法取締2家煤炭交易市場,關停97家非煤礦山、採砂場、粘土礦等,並加大碳化硅企業煙塵整治力度,集氣效率達95%以上,除塵效率達98%以上。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加大治理農村面源汙染,有效解決農田殘存塑料地膜,截至目前,共建立回收網點24家,回收農田殘膜67.98萬千克,回收率達8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