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2018年9月18日《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流動資金不再放入銀行,這些人為何選擇新金融平臺?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記者 杜壯

微眾銀行與騰訊CDC日前發起的《2017銀行用戶體驗大調研報告》顯示,過去1年,有超過1/3的用戶在銀行資金佔其所有流動資金的比例相對減少,這種現象在80後、90後年輕用戶群體中尤為明顯。這其中,有83%的人將資金轉向各種新金融平臺。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入應用,科技對於金融的作用被不斷強化,創新性的金融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金融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金融科技,一端是金融機構豐富的金融資源,一端是科技公司研發的前沿技術,在全球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強強聯合的大環境下,零售銀行將其業務插上科技翅膀,科技公司將其研發的前沿技術應用到具體零售銀行業務領域,最終實現雙方共贏。”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薛正華日前表示。

用大數據實現金融良性發展已成趨勢

金融是數據聚集與生產的富礦,目前大數據在金融業的廣泛應用、金融業在數據治理上仍有很大空間。根據易觀智庫數據,預計2018年中國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76547億元,用戶規模達到8.9億左右。如此龐大的市場,不僅給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時也是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機遇。

2000年前後,中國工商銀行啟動了數據倉庫體系的探索,並在2007年初步建立了以企業級數據倉庫為基礎的全行統一的數據採集、存儲和分析應用體系。

隨著互聯網金融以及開放平臺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工商銀行著力打造開放、共享、多技術平臺並存的大數據雲服務體系,一方面引入Hadoop、分佈式數據庫等大數據技術平臺,基於通用設備構建物理集群,採用分佈式架構設計,實現平臺的靈活可擴展能力,持續提升數據服務時效;另一方面穩步推進傳統數據倉庫平臺自身優化和轉型,將其納入大數據體系中,發揮平臺歷史數據積累多、穩定性高的特性,為專有領域提供數據分析服務。


流動資金不再放入銀行,這些人為何選擇新金融平臺?

中國工商銀行軟件開發中心副總經理李金浩介紹,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提升了工商銀行數據服務的時效性、靈活性和標準化,為全行數據的應用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目前,基於大數據平臺,工商銀行實現了各類業務系統的建設,有效支撐了數據運營、交易安全、智能客服、客戶營銷和風險管理等業務領域。

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科技實驗室數據治理專家牛琳指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大數據在營銷、風控和普惠金融等領域的廣泛運用,數據已經從提高運營效率和監管效能的工具進化成為銀行業最核心的資產和實現監管意圖的重要依託,通過數據治理實現金融良性發展已成未來趨勢。

“在新興產業領域,我們仍然繼續聚焦大數據、雲計算等產業。這些領域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震盪沉澱,已經從一朵朵鮮豔的概念之花,逐漸結成一個個看得見的應用果實。”盛世投資管理合夥人陳立志對本刊記者表示,大數據在社會治安防控、政府信息化等社會治理領域及金融、零售等領域的應用日趨成熟。

智能投顧發展速度加快

財富管理與新興金融科技的結合,使得財富管理行業正在進入新的階段—智能財富管理。

智能投顧,簡而言之,就是基於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和風險偏好,為其提供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的財富管理服務。和傳統投顧相比,智能投顧最大的特徵就是門檻低、費用低、高效率。因此,特別對作為“長尾用戶”的中低淨值人群頗具吸引力。

近年來憑藉“零售”和“科技”在業內實現彎道超車的招商銀行,不僅是國內第一家推出智能投顧產品的銀行,也是中國智能投顧市場領先者,截至今年4月底,摩羯智投累計購買規模已超過100億元。

摩羯智投是招商銀行運用金融科技的重大創新,也是招商銀行APP對從工具到平臺、從交易到諮詢、從單向到互動、從封閉到開放策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其運用機器學習算法,並融入招商銀行10多年財富管理實踐及基金研究經驗,在此基礎上構建以公募基金為基礎的、全球資產配置的“智能基金組合配置服務”。

在招商銀行總行財富管理部摩羯智投首席策略分析師廉趙峰看來,招商銀行做智能投顧,更多是要解決公募基金長期投資收益還不錯,但客戶並未分享到的不匹配問題。其中要解決兩個核心問題:一是客戶投資的目標,包括投資期限等流動性安排;二是風險承受能力,利用公募基金資產配置為客戶實現低波動穩增長的效果,希望解決客戶在單隻公募基金投資上未獲得好收益的問題。

據瞭解,除了摩羯智投,目前市場上主要的智能投顧產品還包括浦發銀行財智機器人、興業銀行興業智投、平安銀行智能投顧、江蘇銀行阿爾法智投、廣發智投、工商銀行“AI投”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較為穩健的理財產品、貨幣基金收益率普遍都在4%以上,與之相比,智能投顧產品的收益率難盡人意。金融界基金《中國智能投顧行業2018年6月報》中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所有智能投顧產品中表現最好的一支收益率未能突破4%;這6個月來,摩羯智投月度累計收益率均未能超過2%。分析認為,目前智能投資決策系統僅停留在“自動化”層面上,遠未達到“人工智能”級別,多數智能投顧平臺處於人工干預的線上薦股階段,僅是投資組合的自動篩選。能夠為用戶提供匹配其所承受風險的收益率、達到市場收益率的平均標準,是智能投顧產品的當務之急。

區塊鏈技術可提升安全性 被金融科技機構看好

對銀行和金融業來說,成百上千的基金每天正在從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這就讓全球金融系統成為了能夠從區塊鏈應用獲利的行業之一。銀行和金融業需要大量的人工,這時候如果有任何錯誤,對於金融系統來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根據全球金融科技的報告,2017年,77%的金融科技機構希望在2020年將區塊鏈作為金融生產系統。

流動資金不再放入銀行,這些人為何選擇新金融平臺?

今年4月,交通銀行區塊鏈國內信用證項目投產,實現了信息和單據的端到端傳輸,在提升交易速度的同時,也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截至7月26日,累計開立區塊鏈國內信用證20筆,金額達到1.56億元。此外,該行還在6月27日上線業內首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臺“聚財鏈”,並在7月24日完成首筆住房按揭貸款證券化融資產品基礎資產信息的“上鍊”。

不僅在國內應用日益增多,國際匯款也開始使用這項技術。近日,中國銀行通過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成功完成河北雄安與韓國首爾兩地間客戶的美元國際匯款,這是國內商業銀行首筆應用自主研發區塊鏈支付系統完成的國際匯款業務,標誌著中國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在國際支付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銀行首席信息官劉秋萬表示,2018年,中國銀行將完成三大技術平臺的建設,即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他還補充說,中國銀行一直在12個不同的項目中應用區塊鏈技術,“主要關注數據共享、跨境支付、數字貨幣、數字賬單等”。

“最理想的金融體系應當滿足四個特性。第一,有一種機制可以消除體系內的信息不對稱性。第二,有一種手段可以降低整個體系運行成本。第三,有一種保證可以保護數據隱私。第四,有一種監管使得整個體系內的每一步都非常開放和透明。全部能滿足以上四種特性的技術,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區塊鏈技術。”民生銀行總行科技部副總經理蔡膺紅表示。

如今,在銀行業金融科技逐鹿中,對新技術的研究與運用,成為打造銀行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據麥肯錫全球銀行調查顯示,52%的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建立深度合作關係,37%的銀行直接佈局金融科技。“未來的贏家將是那些把握先機,快速行動,持之以恆推動傳統業務轉型,積極開展數字化佈局的銀行。”麥肯錫全球副董事合夥人韓峰指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