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上面兩組數據看出,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A股都處於近13年來估值較低區間。

那為何現在總有A股不便宜的感覺呢?

哪些“貴”、哪些“便宜”?

一、行業角度:結構分化明顯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裡,絕大多數一級行業的估值已經落入較低的估值區間(即處於2006年以來較低的百分位數水平)。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行業都很“便宜”。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上面兩組數據看出,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A股都處於近13年來估值較低區間。

那為何現在總有A股不便宜的感覺呢?

哪些“貴”、哪些“便宜”?

一、行業角度:結構分化明顯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裡,絕大多數一級行業的估值已經落入較低的估值區間(即處於2006年以來較低的百分位數水平)。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行業都很“便宜”。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貴”的行業:日常消費

目前,食品飲料和農林牧漁等日常消費品估值相對較高,前者為29.7倍(處於歷史46.3%分位),後者為36.4倍(處於歷史49.2%分位)。

原因:

日常消費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景氣度得以維持的行業。農林牧漁中,豬價和禽價不斷上行,行業維持高景氣度;食品飲料中,以白酒為例,一些高端白酒品牌價格不斷上調,行業利潤空間有望擴張。在經濟持續下行的環境下,資本市場資金更青睞於高景氣度、業績保持高增長的行業。因此,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2、相對“貴”的行業:TMT

計算機(42.3倍)、通信(33.5倍)、電子(29.7倍)、傳媒(25.4倍)等TMT行業PE估值相對較貴。

原因:

一方面,整體行業景氣尚未恢復,盈利能力處在低位,另外一方面則可能由於商譽減值拖累淨利潤導致PE處於高位。

3、相對“便宜”的行業:鋼鐵、建材等

鋼鐵(6.1倍)、銀行(6.5倍)、房地產(8.8倍)、建築裝飾(9.1倍)、建築材料(9.7倍)等行業的估值相對較低。

原因:

可能與對未來中國經濟結構巨大變化預期相關。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發展有較為明確的定位,房地產行業在持續的調控下告別高增長,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對於地產產業鏈相關行業的風險偏好較低。因此,如建築材料盈利水平較高、估值在低位的原因,可能是受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的影響,建築材料需求將趨弱。而銀行也將告別“躺著賺錢的時代”,面臨更多挑戰。

▼ ▼ ▼

總結而言,行業估值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以及盈利的預期。

當前A股估值的大幅分化,正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縮影。大部分投資者相信“消費”+“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方向。所以,這兩大方向估值也相對較高。

(二)個股角度:行業龍頭偏貴

部分優秀的行業龍頭、滬股通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其估值整體相對行業平均估值而言,存在較高的溢價,絕對估值也不便宜。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與外資進入有一定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很多行業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部分增量市場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

如此以來,資金更願意選擇市值較大、確定性較高的行業龍頭,從而造成了估值的相對溢價,存在一定的“抱團”現象。

但是,一旦這些標的業績不達預期,由於估值較高,短期內也會出現較大的調整。

(三)市值角度:大的便宜,小的貴

我們再換成市值角度看看。

這裡以美股作為參照物,看看中美兩個市場裡,市值規模與估值關係。

A股、美股公司估值水平按照市值進行對比(PE-TTM)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上面兩組數據看出,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A股都處於近13年來估值較低區間。

那為何現在總有A股不便宜的感覺呢?

哪些“貴”、哪些“便宜”?

一、行業角度:結構分化明顯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裡,絕大多數一級行業的估值已經落入較低的估值區間(即處於2006年以來較低的百分位數水平)。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行業都很“便宜”。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貴”的行業:日常消費

目前,食品飲料和農林牧漁等日常消費品估值相對較高,前者為29.7倍(處於歷史46.3%分位),後者為36.4倍(處於歷史49.2%分位)。

原因:

日常消費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景氣度得以維持的行業。農林牧漁中,豬價和禽價不斷上行,行業維持高景氣度;食品飲料中,以白酒為例,一些高端白酒品牌價格不斷上調,行業利潤空間有望擴張。在經濟持續下行的環境下,資本市場資金更青睞於高景氣度、業績保持高增長的行業。因此,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2、相對“貴”的行業:TMT

計算機(42.3倍)、通信(33.5倍)、電子(29.7倍)、傳媒(25.4倍)等TMT行業PE估值相對較貴。

原因:

一方面,整體行業景氣尚未恢復,盈利能力處在低位,另外一方面則可能由於商譽減值拖累淨利潤導致PE處於高位。

3、相對“便宜”的行業:鋼鐵、建材等

鋼鐵(6.1倍)、銀行(6.5倍)、房地產(8.8倍)、建築裝飾(9.1倍)、建築材料(9.7倍)等行業的估值相對較低。

原因:

可能與對未來中國經濟結構巨大變化預期相關。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發展有較為明確的定位,房地產行業在持續的調控下告別高增長,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對於地產產業鏈相關行業的風險偏好較低。因此,如建築材料盈利水平較高、估值在低位的原因,可能是受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的影響,建築材料需求將趨弱。而銀行也將告別“躺著賺錢的時代”,面臨更多挑戰。

▼ ▼ ▼

總結而言,行業估值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以及盈利的預期。

當前A股估值的大幅分化,正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縮影。大部分投資者相信“消費”+“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方向。所以,這兩大方向估值也相對較高。

(二)個股角度:行業龍頭偏貴

部分優秀的行業龍頭、滬股通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其估值整體相對行業平均估值而言,存在較高的溢價,絕對估值也不便宜。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與外資進入有一定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很多行業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部分增量市場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

如此以來,資金更願意選擇市值較大、確定性較高的行業龍頭,從而造成了估值的相對溢價,存在一定的“抱團”現象。

但是,一旦這些標的業績不達預期,由於估值較高,短期內也會出現較大的調整。

(三)市值角度:大的便宜,小的貴

我們再換成市值角度看看。

這裡以美股作為參照物,看看中美兩個市場裡,市值規模與估值關係。

A股、美股公司估值水平按照市值進行對比(PE-TTM)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數量上看:

與美股相比,1000億元以上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較小(不足2%)

100-1000億元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接近於美股

100億元以下數量佔比較為集中,超過50%

從市值區間上看:

1000億元以上區間中,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起美股,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剔除銀行後,1000億以上的公司中,A股以金融、地產、建築、週期等公司居多,這些行業估值非常便宜,導致中國大市值公司看起來比美股要便宜。

美股市值大的公司估值高,原因可能在於,在1000億元以上市值的美股個股中,存在較多信息技術行業的個股。而這些高市值的信息技術個股往往是科技巨頭,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上面兩組數據看出,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A股都處於近13年來估值較低區間。

那為何現在總有A股不便宜的感覺呢?

哪些“貴”、哪些“便宜”?

一、行業角度:結構分化明顯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裡,絕大多數一級行業的估值已經落入較低的估值區間(即處於2006年以來較低的百分位數水平)。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行業都很“便宜”。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貴”的行業:日常消費

目前,食品飲料和農林牧漁等日常消費品估值相對較高,前者為29.7倍(處於歷史46.3%分位),後者為36.4倍(處於歷史49.2%分位)。

原因:

日常消費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景氣度得以維持的行業。農林牧漁中,豬價和禽價不斷上行,行業維持高景氣度;食品飲料中,以白酒為例,一些高端白酒品牌價格不斷上調,行業利潤空間有望擴張。在經濟持續下行的環境下,資本市場資金更青睞於高景氣度、業績保持高增長的行業。因此,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2、相對“貴”的行業:TMT

計算機(42.3倍)、通信(33.5倍)、電子(29.7倍)、傳媒(25.4倍)等TMT行業PE估值相對較貴。

原因:

一方面,整體行業景氣尚未恢復,盈利能力處在低位,另外一方面則可能由於商譽減值拖累淨利潤導致PE處於高位。

3、相對“便宜”的行業:鋼鐵、建材等

鋼鐵(6.1倍)、銀行(6.5倍)、房地產(8.8倍)、建築裝飾(9.1倍)、建築材料(9.7倍)等行業的估值相對較低。

原因:

可能與對未來中國經濟結構巨大變化預期相關。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發展有較為明確的定位,房地產行業在持續的調控下告別高增長,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對於地產產業鏈相關行業的風險偏好較低。因此,如建築材料盈利水平較高、估值在低位的原因,可能是受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的影響,建築材料需求將趨弱。而銀行也將告別“躺著賺錢的時代”,面臨更多挑戰。

▼ ▼ ▼

總結而言,行業估值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以及盈利的預期。

當前A股估值的大幅分化,正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縮影。大部分投資者相信“消費”+“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方向。所以,這兩大方向估值也相對較高。

(二)個股角度:行業龍頭偏貴

部分優秀的行業龍頭、滬股通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其估值整體相對行業平均估值而言,存在較高的溢價,絕對估值也不便宜。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與外資進入有一定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很多行業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部分增量市場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

如此以來,資金更願意選擇市值較大、確定性較高的行業龍頭,從而造成了估值的相對溢價,存在一定的“抱團”現象。

但是,一旦這些標的業績不達預期,由於估值較高,短期內也會出現較大的調整。

(三)市值角度:大的便宜,小的貴

我們再換成市值角度看看。

這裡以美股作為參照物,看看中美兩個市場裡,市值規模與估值關係。

A股、美股公司估值水平按照市值進行對比(PE-TTM)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數量上看:

與美股相比,1000億元以上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較小(不足2%)

100-1000億元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接近於美股

100億元以下數量佔比較為集中,超過50%

從市值區間上看:

1000億元以上區間中,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起美股,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剔除銀行後,1000億以上的公司中,A股以金融、地產、建築、週期等公司居多,這些行業估值非常便宜,導致中國大市值公司看起來比美股要便宜。

美股市值大的公司估值高,原因可能在於,在1000億元以上市值的美股個股中,存在較多信息技術行業的個股。而這些高市值的信息技術個股往往是科技巨頭,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00-500億元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與美股水平較接近,略高於美股估值。

100億元以下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美股仍然較貴。

日常消費、信息技術真貴嗎?

上文說到,A股中,日常消費和TMT估值相對較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貴”。

如何看待這種“貴”呢?

1、美股的消費股也很“貴”

通過對比A股和美股日常消費行業個股PB和ROE,發現A股高估值-低ROE個股數量偏多,而美股低估值-高ROE個股數量偏多。

即與A股相比,美股擁有較高淨資產收益率的個股相應的估值水平更低。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上面兩組數據看出,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A股都處於近13年來估值較低區間。

那為何現在總有A股不便宜的感覺呢?

哪些“貴”、哪些“便宜”?

一、行業角度:結構分化明顯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裡,絕大多數一級行業的估值已經落入較低的估值區間(即處於2006年以來較低的百分位數水平)。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行業都很“便宜”。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貴”的行業:日常消費

目前,食品飲料和農林牧漁等日常消費品估值相對較高,前者為29.7倍(處於歷史46.3%分位),後者為36.4倍(處於歷史49.2%分位)。

原因:

日常消費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景氣度得以維持的行業。農林牧漁中,豬價和禽價不斷上行,行業維持高景氣度;食品飲料中,以白酒為例,一些高端白酒品牌價格不斷上調,行業利潤空間有望擴張。在經濟持續下行的環境下,資本市場資金更青睞於高景氣度、業績保持高增長的行業。因此,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2、相對“貴”的行業:TMT

計算機(42.3倍)、通信(33.5倍)、電子(29.7倍)、傳媒(25.4倍)等TMT行業PE估值相對較貴。

原因:

一方面,整體行業景氣尚未恢復,盈利能力處在低位,另外一方面則可能由於商譽減值拖累淨利潤導致PE處於高位。

3、相對“便宜”的行業:鋼鐵、建材等

鋼鐵(6.1倍)、銀行(6.5倍)、房地產(8.8倍)、建築裝飾(9.1倍)、建築材料(9.7倍)等行業的估值相對較低。

原因:

可能與對未來中國經濟結構巨大變化預期相關。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發展有較為明確的定位,房地產行業在持續的調控下告別高增長,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對於地產產業鏈相關行業的風險偏好較低。因此,如建築材料盈利水平較高、估值在低位的原因,可能是受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的影響,建築材料需求將趨弱。而銀行也將告別“躺著賺錢的時代”,面臨更多挑戰。

▼ ▼ ▼

總結而言,行業估值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以及盈利的預期。

當前A股估值的大幅分化,正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縮影。大部分投資者相信“消費”+“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方向。所以,這兩大方向估值也相對較高。

(二)個股角度:行業龍頭偏貴

部分優秀的行業龍頭、滬股通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其估值整體相對行業平均估值而言,存在較高的溢價,絕對估值也不便宜。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與外資進入有一定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很多行業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部分增量市場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

如此以來,資金更願意選擇市值較大、確定性較高的行業龍頭,從而造成了估值的相對溢價,存在一定的“抱團”現象。

但是,一旦這些標的業績不達預期,由於估值較高,短期內也會出現較大的調整。

(三)市值角度:大的便宜,小的貴

我們再換成市值角度看看。

這裡以美股作為參照物,看看中美兩個市場裡,市值規模與估值關係。

A股、美股公司估值水平按照市值進行對比(PE-TTM)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數量上看:

與美股相比,1000億元以上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較小(不足2%)

100-1000億元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接近於美股

100億元以下數量佔比較為集中,超過50%

從市值區間上看:

1000億元以上區間中,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起美股,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剔除銀行後,1000億以上的公司中,A股以金融、地產、建築、週期等公司居多,這些行業估值非常便宜,導致中國大市值公司看起來比美股要便宜。

美股市值大的公司估值高,原因可能在於,在1000億元以上市值的美股個股中,存在較多信息技術行業的個股。而這些高市值的信息技術個股往往是科技巨頭,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00-500億元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與美股水平較接近,略高於美股估值。

100億元以下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美股仍然較貴。

日常消費、信息技術真貴嗎?

上文說到,A股中,日常消費和TMT估值相對較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貴”。

如何看待這種“貴”呢?

1、美股的消費股也很“貴”

通過對比A股和美股日常消費行業個股PB和ROE,發現A股高估值-低ROE個股數量偏多,而美股低估值-高ROE個股數量偏多。

即與A股相比,美股擁有較高淨資產收益率的個股相應的估值水平更低。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縱向比較來看,A股與美股的日常消費行業均處於歷史以來市盈率較高水平。

截至7月12日,A股日常消費行業市盈率PE(TTM)為32.85倍,處於2010年以來79.4%分位數。

而美股同行業市盈率為22.28倍,處於2010年以來77.8%分位數水平,也不“便宜”。

也就是說,消費股不僅僅是A股貴,美股的也貴。

但從市盈率絕對值上看,A股日常消費行業PE值整體上高於美股,A股的日常消費行業資產或更受投資者青睞。

2、商譽減值影響信息技術行業估值

從市盈率PE值看,A股信息技術行業估值可能偏高。

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E值在均值以上,中證信息指數估值水平均在均值附近(統計樣本從2010年至今)。

目前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E值為71.3倍,處於84.4%分位數水平;中證信息指數PE值為47.45倍,處於59.9%分位數水平。

市盈率PE=總市值/淨利潤,而淨利潤會受到公司非經營活動等科目的拖累。

因在2018年計提大量商譽減值準備,信息技術行業在2018第四季度淨利潤被大幅拖累,淨利潤增速呈負增長。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上面兩組數據看出,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A股都處於近13年來估值較低區間。

那為何現在總有A股不便宜的感覺呢?

哪些“貴”、哪些“便宜”?

一、行業角度:結構分化明顯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裡,絕大多數一級行業的估值已經落入較低的估值區間(即處於2006年以來較低的百分位數水平)。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行業都很“便宜”。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貴”的行業:日常消費

目前,食品飲料和農林牧漁等日常消費品估值相對較高,前者為29.7倍(處於歷史46.3%分位),後者為36.4倍(處於歷史49.2%分位)。

原因:

日常消費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景氣度得以維持的行業。農林牧漁中,豬價和禽價不斷上行,行業維持高景氣度;食品飲料中,以白酒為例,一些高端白酒品牌價格不斷上調,行業利潤空間有望擴張。在經濟持續下行的環境下,資本市場資金更青睞於高景氣度、業績保持高增長的行業。因此,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2、相對“貴”的行業:TMT

計算機(42.3倍)、通信(33.5倍)、電子(29.7倍)、傳媒(25.4倍)等TMT行業PE估值相對較貴。

原因:

一方面,整體行業景氣尚未恢復,盈利能力處在低位,另外一方面則可能由於商譽減值拖累淨利潤導致PE處於高位。

3、相對“便宜”的行業:鋼鐵、建材等

鋼鐵(6.1倍)、銀行(6.5倍)、房地產(8.8倍)、建築裝飾(9.1倍)、建築材料(9.7倍)等行業的估值相對較低。

原因:

可能與對未來中國經濟結構巨大變化預期相關。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發展有較為明確的定位,房地產行業在持續的調控下告別高增長,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對於地產產業鏈相關行業的風險偏好較低。因此,如建築材料盈利水平較高、估值在低位的原因,可能是受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的影響,建築材料需求將趨弱。而銀行也將告別“躺著賺錢的時代”,面臨更多挑戰。

▼ ▼ ▼

總結而言,行業估值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以及盈利的預期。

當前A股估值的大幅分化,正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縮影。大部分投資者相信“消費”+“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方向。所以,這兩大方向估值也相對較高。

(二)個股角度:行業龍頭偏貴

部分優秀的行業龍頭、滬股通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其估值整體相對行業平均估值而言,存在較高的溢價,絕對估值也不便宜。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與外資進入有一定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很多行業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部分增量市場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

如此以來,資金更願意選擇市值較大、確定性較高的行業龍頭,從而造成了估值的相對溢價,存在一定的“抱團”現象。

但是,一旦這些標的業績不達預期,由於估值較高,短期內也會出現較大的調整。

(三)市值角度:大的便宜,小的貴

我們再換成市值角度看看。

這裡以美股作為參照物,看看中美兩個市場裡,市值規模與估值關係。

A股、美股公司估值水平按照市值進行對比(PE-TTM)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數量上看:

與美股相比,1000億元以上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較小(不足2%)

100-1000億元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接近於美股

100億元以下數量佔比較為集中,超過50%

從市值區間上看:

1000億元以上區間中,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起美股,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剔除銀行後,1000億以上的公司中,A股以金融、地產、建築、週期等公司居多,這些行業估值非常便宜,導致中國大市值公司看起來比美股要便宜。

美股市值大的公司估值高,原因可能在於,在1000億元以上市值的美股個股中,存在較多信息技術行業的個股。而這些高市值的信息技術個股往往是科技巨頭,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00-500億元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與美股水平較接近,略高於美股估值。

100億元以下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美股仍然較貴。

日常消費、信息技術真貴嗎?

上文說到,A股中,日常消費和TMT估值相對較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貴”。

如何看待這種“貴”呢?

1、美股的消費股也很“貴”

通過對比A股和美股日常消費行業個股PB和ROE,發現A股高估值-低ROE個股數量偏多,而美股低估值-高ROE個股數量偏多。

即與A股相比,美股擁有較高淨資產收益率的個股相應的估值水平更低。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縱向比較來看,A股與美股的日常消費行業均處於歷史以來市盈率較高水平。

截至7月12日,A股日常消費行業市盈率PE(TTM)為32.85倍,處於2010年以來79.4%分位數。

而美股同行業市盈率為22.28倍,處於2010年以來77.8%分位數水平,也不“便宜”。

也就是說,消費股不僅僅是A股貴,美股的也貴。

但從市盈率絕對值上看,A股日常消費行業PE值整體上高於美股,A股的日常消費行業資產或更受投資者青睞。

2、商譽減值影響信息技術行業估值

從市盈率PE值看,A股信息技術行業估值可能偏高。

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E值在均值以上,中證信息指數估值水平均在均值附近(統計樣本從2010年至今)。

目前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E值為71.3倍,處於84.4%分位數水平;中證信息指數PE值為47.45倍,處於59.9%分位數水平。

市盈率PE=總市值/淨利潤,而淨利潤會受到公司非經營活動等科目的拖累。

因在2018年計提大量商譽減值準備,信息技術行業在2018第四季度淨利潤被大幅拖累,淨利潤增速呈負增長。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我們再從PB市淨率角度縱向比較,萬得信息技術指數和中證信息指數估值水平則處於均值以下水平。

目前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B估值在2010年以來26.8%分位數水平,中證信息指數PB在2010年以來30.9%分位數水平。

若更關注公司的營業收入,採取市銷率PS(TTM)估值法對中美信息技術行業進行估值,A股的行業估值在2010年以來歷史低位。

"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上面兩組數據看出,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A股都處於近13年來估值較低區間。

那為何現在總有A股不便宜的感覺呢?

哪些“貴”、哪些“便宜”?

一、行業角度:結構分化明顯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裡,絕大多數一級行業的估值已經落入較低的估值區間(即處於2006年以來較低的百分位數水平)。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行業都很“便宜”。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貴”的行業:日常消費

目前,食品飲料和農林牧漁等日常消費品估值相對較高,前者為29.7倍(處於歷史46.3%分位),後者為36.4倍(處於歷史49.2%分位)。

原因:

日常消費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景氣度得以維持的行業。農林牧漁中,豬價和禽價不斷上行,行業維持高景氣度;食品飲料中,以白酒為例,一些高端白酒品牌價格不斷上調,行業利潤空間有望擴張。在經濟持續下行的環境下,資本市場資金更青睞於高景氣度、業績保持高增長的行業。因此,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2、相對“貴”的行業:TMT

計算機(42.3倍)、通信(33.5倍)、電子(29.7倍)、傳媒(25.4倍)等TMT行業PE估值相對較貴。

原因:

一方面,整體行業景氣尚未恢復,盈利能力處在低位,另外一方面則可能由於商譽減值拖累淨利潤導致PE處於高位。

3、相對“便宜”的行業:鋼鐵、建材等

鋼鐵(6.1倍)、銀行(6.5倍)、房地產(8.8倍)、建築裝飾(9.1倍)、建築材料(9.7倍)等行業的估值相對較低。

原因:

可能與對未來中國經濟結構巨大變化預期相關。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發展有較為明確的定位,房地產行業在持續的調控下告別高增長,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對於地產產業鏈相關行業的風險偏好較低。因此,如建築材料盈利水平較高、估值在低位的原因,可能是受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的影響,建築材料需求將趨弱。而銀行也將告別“躺著賺錢的時代”,面臨更多挑戰。

▼ ▼ ▼

總結而言,行業估值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以及盈利的預期。

當前A股估值的大幅分化,正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縮影。大部分投資者相信“消費”+“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方向。所以,這兩大方向估值也相對較高。

(二)個股角度:行業龍頭偏貴

部分優秀的行業龍頭、滬股通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其估值整體相對行業平均估值而言,存在較高的溢價,絕對估值也不便宜。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與外資進入有一定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很多行業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部分增量市場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

如此以來,資金更願意選擇市值較大、確定性較高的行業龍頭,從而造成了估值的相對溢價,存在一定的“抱團”現象。

但是,一旦這些標的業績不達預期,由於估值較高,短期內也會出現較大的調整。

(三)市值角度:大的便宜,小的貴

我們再換成市值角度看看。

這裡以美股作為參照物,看看中美兩個市場裡,市值規模與估值關係。

A股、美股公司估值水平按照市值進行對比(PE-TTM)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數量上看:

與美股相比,1000億元以上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較小(不足2%)

100-1000億元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接近於美股

100億元以下數量佔比較為集中,超過50%

從市值區間上看:

1000億元以上區間中,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起美股,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剔除銀行後,1000億以上的公司中,A股以金融、地產、建築、週期等公司居多,這些行業估值非常便宜,導致中國大市值公司看起來比美股要便宜。

美股市值大的公司估值高,原因可能在於,在1000億元以上市值的美股個股中,存在較多信息技術行業的個股。而這些高市值的信息技術個股往往是科技巨頭,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00-500億元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與美股水平較接近,略高於美股估值。

100億元以下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美股仍然較貴。

日常消費、信息技術真貴嗎?

上文說到,A股中,日常消費和TMT估值相對較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貴”。

如何看待這種“貴”呢?

1、美股的消費股也很“貴”

通過對比A股和美股日常消費行業個股PB和ROE,發現A股高估值-低ROE個股數量偏多,而美股低估值-高ROE個股數量偏多。

即與A股相比,美股擁有較高淨資產收益率的個股相應的估值水平更低。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縱向比較來看,A股與美股的日常消費行業均處於歷史以來市盈率較高水平。

截至7月12日,A股日常消費行業市盈率PE(TTM)為32.85倍,處於2010年以來79.4%分位數。

而美股同行業市盈率為22.28倍,處於2010年以來77.8%分位數水平,也不“便宜”。

也就是說,消費股不僅僅是A股貴,美股的也貴。

但從市盈率絕對值上看,A股日常消費行業PE值整體上高於美股,A股的日常消費行業資產或更受投資者青睞。

2、商譽減值影響信息技術行業估值

從市盈率PE值看,A股信息技術行業估值可能偏高。

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E值在均值以上,中證信息指數估值水平均在均值附近(統計樣本從2010年至今)。

目前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E值為71.3倍,處於84.4%分位數水平;中證信息指數PE值為47.45倍,處於59.9%分位數水平。

市盈率PE=總市值/淨利潤,而淨利潤會受到公司非經營活動等科目的拖累。

因在2018年計提大量商譽減值準備,信息技術行業在2018第四季度淨利潤被大幅拖累,淨利潤增速呈負增長。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我們再從PB市淨率角度縱向比較,萬得信息技術指數和中證信息指數估值水平則處於均值以下水平。

目前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B估值在2010年以來26.8%分位數水平,中證信息指數PB在2010年以來30.9%分位數水平。

若更關注公司的營業收入,採取市銷率PS(TTM)估值法對中美信息技術行業進行估值,A股的行業估值在2010年以來歷史低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有人認為,以白酒、農林牧漁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估值已經很“貴”了。

也有人指出,銀行、地產等行業估值還很“便宜”。

當前A股究竟是“便宜”還是“貴”?

哪些“便宜”、哪些“貴”?

招商證券在《為什麼A股顯得又“便宜”又“貴”》一文中,用詳細的數據,分析了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一起來看看:

整體來看,A股“不貴”

2019年初,在市場風險偏好不斷提升的刺激下,A股估值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但是伴隨著經濟基本面復甦被證偽,A股估值再次落入到相對較低區間。近期估值在14.5倍左右震盪,處於2006年以來3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也就是低於70%的時間)。

由於A股中存在較多較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成份股,如果剔除金融成份股,目前非金融板塊估值為18.6倍,處於2006年以來26.5%的分位數水平,仍然是較低區間。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放眼全球,如果與眾多新興市場和部分發達市場的核心指數相比, A股估值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特別是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處於末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上面兩組數據看出,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對比,A股都處於近13年來估值較低區間。

那為何現在總有A股不便宜的感覺呢?

哪些“貴”、哪些“便宜”?

一、行業角度:結構分化明顯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裡,絕大多數一級行業的估值已經落入較低的估值區間(即處於2006年以來較低的百分位數水平)。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行業都很“便宜”。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貴”的行業:日常消費

目前,食品飲料和農林牧漁等日常消費品估值相對較高,前者為29.7倍(處於歷史46.3%分位),後者為36.4倍(處於歷史49.2%分位)。

原因:

日常消費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景氣度得以維持的行業。農林牧漁中,豬價和禽價不斷上行,行業維持高景氣度;食品飲料中,以白酒為例,一些高端白酒品牌價格不斷上調,行業利潤空間有望擴張。在經濟持續下行的環境下,資本市場資金更青睞於高景氣度、業績保持高增長的行業。因此,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2、相對“貴”的行業:TMT

計算機(42.3倍)、通信(33.5倍)、電子(29.7倍)、傳媒(25.4倍)等TMT行業PE估值相對較貴。

原因:

一方面,整體行業景氣尚未恢復,盈利能力處在低位,另外一方面則可能由於商譽減值拖累淨利潤導致PE處於高位。

3、相對“便宜”的行業:鋼鐵、建材等

鋼鐵(6.1倍)、銀行(6.5倍)、房地產(8.8倍)、建築裝飾(9.1倍)、建築材料(9.7倍)等行業的估值相對較低。

原因:

可能與對未來中國經濟結構巨大變化預期相關。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發展有較為明確的定位,房地產行業在持續的調控下告別高增長,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對於地產產業鏈相關行業的風險偏好較低。因此,如建築材料盈利水平較高、估值在低位的原因,可能是受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的影響,建築材料需求將趨弱。而銀行也將告別“躺著賺錢的時代”,面臨更多挑戰。

▼ ▼ ▼

總結而言,行業估值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以及盈利的預期。

當前A股估值的大幅分化,正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縮影。大部分投資者相信“消費”+“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方向。所以,這兩大方向估值也相對較高。

(二)個股角度:行業龍頭偏貴

部分優秀的行業龍頭、滬股通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今年以來漲幅較大。其估值整體相對行業平均估值而言,存在較高的溢價,絕對估值也不便宜。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與外資進入有一定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很多行業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部分增量市場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

如此以來,資金更願意選擇市值較大、確定性較高的行業龍頭,從而造成了估值的相對溢價,存在一定的“抱團”現象。

但是,一旦這些標的業績不達預期,由於估值較高,短期內也會出現較大的調整。

(三)市值角度:大的便宜,小的貴

我們再換成市值角度看看。

這裡以美股作為參照物,看看中美兩個市場裡,市值規模與估值關係。

A股、美股公司估值水平按照市值進行對比(PE-TTM)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數量上看:

與美股相比,1000億元以上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較小(不足2%)

100-1000億元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比接近於美股

100億元以下數量佔比較為集中,超過50%

從市值區間上看:

1000億元以上區間中,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起美股,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剔除銀行後,1000億以上的公司中,A股以金融、地產、建築、週期等公司居多,這些行業估值非常便宜,導致中國大市值公司看起來比美股要便宜。

美股市值大的公司估值高,原因可能在於,在1000億元以上市值的美股個股中,存在較多信息技術行業的個股。而這些高市值的信息技術個股往往是科技巨頭,享有較高的估值溢價。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100-500億元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與美股水平較接近,略高於美股估值。

100億元以下市值區間內,A股上市公司估值相比美股仍然較貴。

日常消費、信息技術真貴嗎?

上文說到,A股中,日常消費和TMT估值相對較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貴”。

如何看待這種“貴”呢?

1、美股的消費股也很“貴”

通過對比A股和美股日常消費行業個股PB和ROE,發現A股高估值-低ROE個股數量偏多,而美股低估值-高ROE個股數量偏多。

即與A股相比,美股擁有較高淨資產收益率的個股相應的估值水平更低。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從縱向比較來看,A股與美股的日常消費行業均處於歷史以來市盈率較高水平。

截至7月12日,A股日常消費行業市盈率PE(TTM)為32.85倍,處於2010年以來79.4%分位數。

而美股同行業市盈率為22.28倍,處於2010年以來77.8%分位數水平,也不“便宜”。

也就是說,消費股不僅僅是A股貴,美股的也貴。

但從市盈率絕對值上看,A股日常消費行業PE值整體上高於美股,A股的日常消費行業資產或更受投資者青睞。

2、商譽減值影響信息技術行業估值

從市盈率PE值看,A股信息技術行業估值可能偏高。

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E值在均值以上,中證信息指數估值水平均在均值附近(統計樣本從2010年至今)。

目前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E值為71.3倍,處於84.4%分位數水平;中證信息指數PE值為47.45倍,處於59.9%分位數水平。

市盈率PE=總市值/淨利潤,而淨利潤會受到公司非經營活動等科目的拖累。

因在2018年計提大量商譽減值準備,信息技術行業在2018第四季度淨利潤被大幅拖累,淨利潤增速呈負增長。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我們再從PB市淨率角度縱向比較,萬得信息技術指數和中證信息指數估值水平則處於均值以下水平。

目前萬得信息技術指數PB估值在2010年以來26.8%分位數水平,中證信息指數PB在2010年以來30.9%分位數水平。

若更關注公司的營業收入,採取市銷率PS(TTM)估值法對中美信息技術行業進行估值,A股的行業估值在2010年以來歷史低位。

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A股明明估值不高,為何讓人覺得不便宜?

最後總結一下:

整體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目前A股估值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A股的便宜也是結構性的,主要體現傳統經濟領域。而這些行業在A股總利潤中佔比較高,使得A股整體估值處在歷史低位。

必選消費行業估值處在歷史較高的位置。在經濟下行週期,必選消費行業需求韌性較高,特別是在資本市場風險偏好較弱的情況下,資金更青睞於景氣度逆勢向上、業績保持高增長的行業。

信息科技板塊用PE計算的估值較高,但PS和PB處在歷史低位。因此A股信息技術行業的市銷率估值有一定的提升空間;而近期信息技術行業景氣度已經出現明顯邊際改善,同時中報表明部分領域的業績開始釋放,而投資者較常用的市盈率估值可能會逐漸迴歸至合理水平。

來源:小基快跑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作者所有;我們尊重版權,轉載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若以上未能體現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見諒;如有侵權,我們會在確認後第一時間刪除。多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