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栩然

首發 | 栩先生(ID:superMr_xu)

人生中有些彎路,你必須要去走一走

1

我大學時去上新東方,經常聽到俞敏洪的故事,不時聽得我像打雞血樣一陣陣地激動不已。

比如俞敏洪老師曾經講過,要過詩意的生活。並且說:詩意的生活不是刻意去尋找的,而是一種能力,身處瑣碎的日常事務卻不被日常事務所淹沒,總能在不經意間抬頭看一看天空,想一想遠方,做一做白日夢……(《詩意的棲居》)

寫得很美,看得我飄飄然。

那感覺就像是《辭職去旅行》系列中的某一篇打動了你一樣,你會覺得:孃的,幹嘛過這麼辛苦,應該詩意的活著嘛。世界那麼大,哪裡不能去看看。

後來,我再一想,俞老師說的詩意的生活,我不是從初中開始一直就在過嗎……每天自得其樂得看書寫作……空想……懷春……不僅是詩意,很多認識我的人都覺得我一直就像活在小說中一樣。

於是,過了那麼多年“詩意”的生活,一直到大學,我不僅沒有一點得意之處,反而更像是窮酸書生一個,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

更重要的是,習慣了這種心態,不僅不能改變現狀,還會成為內心裡放棄進步的強大藉口,甚至,它能讓你壓根就不能瞭解現狀。

2

這些年來,我最詩意的時候就是好幾年前,在一個喜歡的雜誌社實習的時候。

部門氛圍和諧、美女一堆,領導賞識、同事照顧,工作有模有樣、生活有聲有色……除了收入有點慘不忍睹。

雜誌社的一把手不僅是當時最亮眼的新銳主編,而且還是一個作家,風度翩翩,讓我極為仰慕。他會經常找我聊天,聊哲學、聊文學,聊人生,鼓勵我說:這工作你做得很好,很有前途,很有天賦,現在雖然有點辛苦,但一兩年後就好了。

我非常激動,心中湧起了不可遏制的感動。差點就想留在那個雜誌社,一個月千把塊錢工資,還要扣點什麼亂七八糟的,到手也就幾百塊錢了。

你能想象這種詩意的生活嗎?我不僅買不起房子,而且還租不起房子,甚至還需要父母接濟生活費。

更重要的是,傳統紙媒正在一步一步以可見的速度滑向衰落。

當時我和一個同學討論,他在一家上海的小遊戲公司實習,也差點留在了那裡,收入待遇和我簡直難兄難弟,他們主管很欣賞他的能力,說:剛開始都是這樣的(主管當年也是這樣的),都是慢慢好起來的。

我和同學也都互相安慰:是啊,剛開始讓父母接濟是很正常的,現在找工作不容易,經濟危機也還沒有結束,只要心懷夢想,吃幾年苦又有什麼打緊?

那時的我們充滿了激情和理想,不以目下艱苦的環境所動,而是堅信只要努力就能贏得未來,我們互相鼓勵和安慰,寫小說以打發時光。

幸好,我們在別人的忽悠下,做了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回校考研

人生中有些彎路,你必須要去走一走

3

回到學校我們才發現,我們那些同學雖然找工作也並不是很容易,但是也不乏找到很好工作的人,原來機會還有那麼多。

行情這麼好,還考個屁的研啊!

於是我同學做了一個非常有效果的簡歷,一路過關斬將,進了國內前三的大遊戲公司,不用再在小作坊裡磨了。

他的能力在那裡得到了充分發揮,僅僅兩年多的時間,收入和職位就已經超越了我們同批工作的大部分人。

我則老老實實好好去找了一份正常的企業工作。一年後我就發現,之前的我到底有多麼的井底之蛙。

我當時只有一個感覺:我們當年都被騙了。(現在則不這麼想)

其實,不管是我的主編還是同學的主管都並沒有騙我們的意思,他們說的都是實話,他們也可能從自己的經驗出發,認為這樣走也是可以走得通的。我毫不懷疑,我同學留在那個小作坊裡,以後也還是有可能去那家大公司。

問題的問題就在於,如果一開始的能力就已經達到,我們為什麼要去走那麼多彎路才要走到比較適宜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這第一步走歪了,平臺和視野上的差距,需要多久才能彌補。

當年促使我腦筋轉了個彎的很重要原因就是,一個很天才但職場失意的北大學長,非常嘲弄但又異常堅定地對我說: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跨出去的第一步一定要想清楚。

4

But,問題又來了,你怎麼知道你這一步該跨多大,會不會自己好高騖遠了、貪多求快了?

畢竟,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俞敏洪說他在招聘的時候,最討厭的大學生就是眼高手低,總以為自己很厲害,要從經理開始做起,他給的建議是可以從清潔工開始做起,以後你也可能成為新東方的總裁。(《先就業再職業再事業》)

但他找王強回來的時候,肯定不會說:我先招你去做清潔工,以你的能力和才品,你肯定可以做的很好,以後你就可以做新東方的副總裁。甚至,在新東方創業初期的時候,他根本就不敢(或者不好意思)去美國請王強回來合夥。

上了這麼多年學,就是為了從清潔工的基層做起,那真是“勝讀十年書”了,倘若俞敏洪同志十年都不去上廁所,那豈不是十年都見不到你的能力?

我想,我們都曾經被“大學生無用”、“大學生眼高手低”的這種社會思潮誤導了(當然也受家庭的影響),以致壓根就看不清楚前面的路。

我另一個來自江西農村的同學,家境非常貧寒,身材壯實、黝黑,一看就是飽經風霜的老農模樣。當年畢業的時候,他們家鄉的一個小事業單位到學校裡來招人,單位很一般、待遇很一般。但當領導問到他來自農村的時候,居然說了這麼一句:你到我們單位來,就是山窩裡飛出金鳳凰了!

就這一句話,我同學就再也沒有見過那個人,而且再也不想回老家了。他後來去了南方一家很大的國有企業,工作一年後的收入可能比那個小單位三年的收入還要高,而且平臺、眼界什麼的都會有很大的不同。

人生中有些彎路,你必須要去走一走

5

之前看《魔獸》電影。想當年,我也曾經一度沉迷其中。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那些走過的風景,打過的BOSS,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我十多級在“死亡礦井”副本門口被一個高級怪虐得死去活來(聯盟狗暴露了)時,看到一個六十級的法師隨便搓了一支冰箭,把那個怪秒了——秒了!

我當時完全覺得不可思議,但等到我滿級之後才發現,原來他的裝備非常垃圾。其實,玩過魔獸就知道,六十級最豪華的紫裝,也就相當於七十級的綠裝。六十級的神器,和八十級時隨便打的小怪掉的垃圾裝都比不了。

而最悲劇的是,你如果不升級,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原來差距這麼大;更不可能相信,差距原來這麼大。

一條彎路走過後,要花多麼大的精力才能補回來啊。

正所謂,直路好走你不走,彎路難行你偏行。

如果這個彎路是螺旋上升的,那還算好,就當是交學費了,回首來時路,還可以向別人吹牛:當年老子四級都沒過,後來重新爬起,看,現在居然還能出國,和這麼多歪果仁談笑風生。

但如果這個彎路直接把你引向了錯誤的歧路,可能就再爬不起來了。

據道聽途說的哈佛調查報告:人平均一輩子只有7次決定人生走向的機會,兩次機會間相隔約7年。大概25歲後開始出現機會,75歲以後就不會有什麼機會了。這50年裡的7次機會,第一次不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後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這樣只剩5次了,這5次機會裡又有兩次不小心錯過,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

人又有多少次機會可以浪費?

可是,機會到來時,人往往並不自知。

於是就這樣,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卻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人為什麼一定要走彎路?

因為,你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不是高估就是低估。

—— END ——

栩先生說:我是栩先生,文章來自我的個人原創微信-公眾號“栩先生”(ID:superMr_xu)。

希望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轉發評論。

在菜單欄可以直接讀,我的更多全網熱文,和關於毛主席的精品文章(這裡不能發……)

我還會寫很多的成長乾貨和思維方法。

比如:《如果格局決定了人生,那到底什麼決定了格局》

比如:《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思想深度卻遠超常人?》

也非常適合剛畢業的年輕人和大學生。(關注微信-公眾號-栩先生後,分別回覆“格局”“跑步”“思想”可以獲取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