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看杭州:西湖夜航船,是個永遠不醒的夢

兩年前和家人從南京到杭州,當天下午我們就直奔西湖邊。先是觀賞了西湖裡的荷花,然後在湖濱每人花50元登上古色古香的汽船。作為一位文化記者,我以前來杭州基本是以採訪為主,基本是選擇較為小眾的文化路線,像這類大眾消費遊船我是不坐的,但人要學會變通,就像那次在船上沿途觀賞斜陽下的寶石山剪影以及保俶塔,真是有一種溫柔之美。我和孫女在船尾,看見深藍色的湖水泛起雪白浪花,有種開闊和壯美。

記得遊船到了三潭映月時,天空暗了下來,只見三潭的燈光發出幽幽的光亮,這才是西湖的典型場景。等船返程時,沿途的小島已是燈光迷濛一片。我不禁感嘆:夜航船,幽夢影,西湖是永遠做不醒的夢!

第二天上午,我們又去西湖的精華景點孤山,當車在北山路上行駛的時候,我一直在回味我去過或寫過的地方:比如寶石山上的純真年代、抱朴道院,北山路邊的新新飯店、秋水山莊,以及更遠一些的黃賓虹故居,還比如在孤山的西泠印社、浙江博物館、林逋墓、秋瑾墓。

其實,西湖最值錢的不僅是自然風景,更有人文風景隱藏在背後。比如我去過蘇東坡紀念館,去過對面的章太炎墓、張蒼水墓,還有在虎跑寺的李叔同紀念館。只要有心,眼前就是好風景。

那天上午,我們一家打車到西泠印社才發現閉門整修。我特別喜歡西泠印社,最愛裡面的高古氣息,後來只好去了後面的孤山,沒想到孫女對孤山特別感興趣,她居然讓我們帶她爬了兩次,一直走到西泠印社的後門。說真的,那天我們坐在亭子裡休息時,旁邊一位男人在吹葫蘆絲,而孫女就在一株老桂花樹下撿桂花,那個畫面真是讓人醉了。

中午我們就在“樓外樓”吃飯,之所以哪怕排號也要在這裡吃,是因為這家酒樓太有名,當年也是杭州民國文人首選請客的地方,讓老媽嚐嚐杭幫菜,也是我們一份心意。事實也是,“樓外樓”不但菜好吃,風景也美,連那些女服務員也是質樸清秀,待人接物有一種居家般的親切。

去杭州之前,我就在網上訂了西溪溼地的門票,因為那年看《非誠勿擾》影片後,就埋下了“到此一遊”的種子。事實上西溪特別適合老人和孩子玩,這裡能載20多人的電瓶船有點像公交大巴,中途可經過三四個島,可看各種小型博物館,吃飯購物一條龍。看到4歲孫女對養蠶、龍船、花轎等如此感興趣,覺得特別欣慰。當然最好的是在船上的感覺,穿行在蘆葦蕩之間,不時驚飛起數只水鳥。聽講解員說,旁邊那個孤島,以前有個秋雪庵,現在正在復建,庵名就是寫《小窗幽記》的明代文人陳繼儒起的,如果下次再來,我肯定會到小島上看一下。因為這種隱逸的情懷,我有,許多人都有。

我家孫女最喜歡那個植物園,也叫綠堤。這裡不僅有她喜歡的花草,兩邊的水塘更是長滿天然植物,是那種天然的、沒有經過人工修飾的場景。沿著那些棧道不經意就有蝴蝶、蜻蜓飛過,還有像螳螂這樣的昆蟲跳上來——這些正是我們久違的童年場景。後來我們離開時,她竟然賴著大門裡不肯走,還要我們把南京的家搬過來。

在西溪最後一段水路航行途中,孫女在我懷裡睡著了。當時覺得四周特別安靜,黃昏的天空有些霞光,兩岸的蘆葦悄然從身邊滑過——這讓我想起童年時,外婆帶我和妹妹坐小船在鄉下小河裡行駛的場景,我真懷疑眼前是不是55年前的一個夢?

前些年,有人提出“寧杭之爭”。在我看來,南京和杭州都是江南的深處,保留著江南傳統許多好東西,比如園林、繪畫、書法、崑曲、刺繡、古琴等等。歷史上的六朝和南宋,呈現的都是中國文化和藝術的山峰。這些江南文化,最有價值的是精神氣場,以及對人的滋養和影響。對我們來說,兩地不是爭,而是和,彼此激活和交融,達到共贏。就像我“到此一遊”只是幌子,想表現的是江南重重疊疊的風景。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陳抒怡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雍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