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改變了大人物

血友病 痔瘡 尼古拉二世 法國 歐洲 大科技雜誌社 2018-12-02

歷史上,偉人往往能夠憑藉超群的個人能力左右歷史的走向,而一些微小而不為人知的因素卻往又可以控制偉人,假偉人之手來書寫歷史,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疾病改變了大人物

拿破崙敗於痔瘡

當拿破崙在歐洲的權勢達到巔峰之時,他萬萬也不會想到自己最終會敗在小小的疾病手裡。

拿破崙是偉人,但也和平常人一樣有衣食住行的需求。然而,由於強大的工作壓力,拿破崙通常每天只睡3小時。為了節省時間,拿破崙吃起飯來狼吞虎嚥,極少超過10分鐘,而且不分好壞。吃飯的時間也不固定,總是在公務和戰事的間隙應付了事。這種沒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讓拿破崙在28歲時就因為長期的便祕而患上了常見但很疼痛的痔瘡。5年後,粗糙的食物及快速吞嚥的習慣又讓他得上了消化道潰瘍。

1804年,35歲的拿破崙加冕,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然而他的體力卻因為兩種小毛病而急劇退化,他的肚子膨大起來,臉龐變圓,脖子變粗,頭髮也日漸稀疏。消化道潰瘍發作的時候,拿破崙會感覺右側腹部劇烈疼痛,因此經常要解開背心鈕釦,按住痛處齜牙咧嘴地叫疼。

更要命的是,長期的病痛還影響了他的脾氣和智商。由於疾病的折磨,拿破崙失去了曾經最引以為豪的自律,他愈發地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經常對屬下歇斯底里地大發脾氣,從而嚴重地影響了士氣。他的海軍大臣就曾抱怨說:“皇帝瘋了,他會毀掉我們所有人。”

1813年,拿破崙親自指揮法軍與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各國聯軍在德累斯頓激戰兩天,成功擊潰了同盟軍。拿破崙本來準備乘勝發動一次殲滅性的打擊,但恰在此時,他的老毛病又犯了。精疲力竭、渾身溼透的拿破崙在勝利後狼吞虎嚥地大吃了一頓,結果當晚就腹痛嘔吐,不得不返回後方養病,把指揮權交給了手下,結果法軍大敗,聯盟軍轉敗為勝。法軍隨即兵敗如山倒,退回了巴黎,拿破崙只好被迫宣佈放棄法國和意大利的王位,向反法同盟投降。

後來,心有不甘的拿破崙趁反法同盟各國為分贓問題討價還價、疏於防備之機,逃出了囚禁地,重新召集了軍隊。但遺憾的是,由於痔瘡經常發作,拿破崙無法騎馬外出察看軍隊,也無法與戰地軍官們商討戰爭局勢,經常延誤戰機。

在事關生死的滑鐵盧一戰中,拿破崙強忍疼痛騎馬指揮了一整天,結果當晚痔瘡病發,疼得他睡不著覺,最後只是在抽鴉片鎮痛後才入睡。結果鴉片帶來的嗜睡讓他第二天上午11時才重新指揮作戰,白白浪費了爭奪戰略主動權最關鍵的7個多小時寶貴時間。之後,拿破崙又因為痔瘡的疼痛而心煩意亂,連續下達了一系列錯誤的指令,最終導致了法軍的潰敗,拿破崙法國宣告終結,歐洲的政治格局也隨之鉅變。

血友病使沙皇被推翻

自中世紀開始,歐洲各國的皇室為了保持高貴血統,長期相互通婚,使得血友病等遺傳疾病因為近親結婚而在皇族內不斷蔓延。這不僅為歐洲各國造就了一大批不那麼正常的國王和王室成員,還進而奇妙地改變了歷史。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出血性疾病,罹患這類疾病的人不僅皮膚傷口難以癒合,一點點刮擦都會血流不止,而且深部組織內的血腫還會壓迫組織和神經,引起組織壞死、關節變形,致使肢體疼痛及肌肉萎縮。由於該病症的絕大部分患者為男性,因此作為王位繼承人的男性皇室成員首當其衝,他們的病態很大程度上地影響了近現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疾病改變了大人物

例如俄國諾曼諾夫王朝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唯一男性繼承人——王太子阿列克謝就患有血友病,為了醫好皇子的病,尼古拉二世和她的皇后遍尋名醫,最後找來了一個名叫拉斯普京的鄉村醫生(自稱僧侶)。此人因為擅於止血而深得沙皇夫婦的信任,但他隨後卻依仗這種信任濫用權力,許多官員和貴族因為得罪拉斯普京而遭罷免,甚至連一戰中俄軍的最高統帥都因為沙皇聽信拉斯普京的讒言而遭到解職。此外,拉斯普京還慫恿沙皇頒佈一系列嚴厲的法令,用來壓制俄國人民,自己則在聖彼得堡縱酒宣淫,無法無天。這些做法使得俄國上層貴族和民眾都對羅曼諾夫王朝失望到了極點,從而為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崛起創造了條件。而如果阿列克謝皇太子沒有患上血友病,拉斯普京這麼一個“神棍”是很難從專制的沙皇那裡獲取大權,並把沙俄王室搞得烏煙瘴氣的。

英國國王的卟啉病

還有一種因為近親結婚而汙染歐洲皇室血統的遺傳疾病叫做卟啉病,其病狀是皮膚在光照後,出現紅斑、皰疹,牙齦潰爛,牙呈棕紅色,同時可併發結膜炎、角膜炎等。怕光、紅眼、血淋淋的牙齒,這是不是讓我們聯想起中世紀傳說中的吸血鬼呢?事實上,這種病正是吸血鬼傳說的來源。不僅如此,卟啉病還會造成一系列的精神問題,例如產生幻覺、妄想症和焦慮症等。

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就患有這種遺傳疾病。他曾經神智清醒地統治英國30多年,他不僅心地善良、生活儉樸,而且極具軍政才華。他先後通過七年戰爭和組織反對拿破崙的聯盟,成功地擊敗了歐洲大陸上唯一可以與之抗衡的法國,使大不列顛壓倒歐洲各國,成功支配著北美洲及印度地區。

疾病改變了大人物

但是1788年的一場變故徹底地毀了他的榮耀——他的卟啉病發作了。喬治三世從此像變了個人一樣,他可以一次連續19個小時地喋喋不休,言語裡下流的詞彙越來越多,而在發病前,一本正經的他連聽到這些詞都覺得有辱斯文。不僅如此,他還會對不存在的人發號施令,以虛構的事由給外國朝廷寫信,不論誰走近他的身邊都會得到他大方的獎賞,就連身份最低的僕人也不例外。有一回,他堅信倫敦發大水了,非要讓人把他的遊艇開來,甚至還聲稱從望遠鏡裡看到了日耳曼祖先的故鄉漢諾威。還有一次,他一連幾個星期都拒絕刮鬍子,後來好不容易做出了讓步,但卻讓人把他半邊臉上的鬍子刮掉了,而另一半卻還留著。正是因為這些同國王身份極不相稱的怪誕行為,喬治三世被當時的人們稱為“瘋子國王”。

更可怕的是,喬治三世還經常將生理上歇斯底里的偏執,帶入對國內外事務的處理之中。他為了同議會爭權,頻繁地撤換首相——僅從1762年到1766年短短4年時間裡,他就先後撤換了4個首相,嚴重影響了國家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他還一改之前對北美的懷柔政策,極度強硬地打壓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經濟訴求,不僅增加了在北美的駐軍和稅收,而且還強迫殖民地議會修憲,同意作為當地立法機關的上院由君主委任,而不再由下院選舉產生。這些粗暴的政策很快成為激起殖民地居民反抗,並最終引發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

希特勒被梅毒困擾

臭名昭著的戰爭狂人希特勒在發動戰爭、屠殺猶太人,直至最終敗亡的過程中,疾病也一直如影隨形地影響著他的幾乎所有決策。

傳聞在1908年,希特勒在維也納被一名猶太妓女傳染上了梅毒,這一疾病對希特勒的身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古怪地認為梅毒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起源於猶太人並由他們傳播開來,從而導致人們精神錯亂和智力缺陷。正是基於這種荒謬的偏執臆斷和他個人的切身遭遇,希特勒將梅毒放在其政治日程的重要位置。他不僅在《我的奮鬥》一書中用了13頁的篇幅來描述這一疾病,而且提出“只有消滅猶太人,民族才能重獲健康。”、“抗擊梅毒和消滅猶太人是整個日耳曼民族的任務。”等理論,而這些正是他日後針對智力缺陷者和猶太、吉普賽等特定少數民族的大屠殺,以及用戰爭消滅“劣等民族”的所謂“死亡邏輯”的基礎。

疾病改變了大人物

希特勒令人印象深刻的歇斯底里和富有鼓動性的性格,也同樣與梅毒有關。從病理學和臨床醫學上看,有的梅毒患者感染病毒後,其梅毒病毒有可能侵入大腦和神經組織而罹患神經梅毒,壓迫人的大腦,給人的大腦帶來持續的亢奮和偏執,這使得希特勒的演講極富煽動性。但隨著病情的惡化,希特勒的精神開始崩潰了。到1944年,希特勒神經系梅毒晚期症狀愈發明顯,他不僅頭髮花白,腰彎了,左手抖得厲害,而且由於病毒不斷地侵入中樞神經,他變得思維遲鈍、反應遲緩、睡眠也出現嚴重障礙。

由於病痛以及晚期神經系病毒帶來的神經系統損壞,希特勒在處理戰爭事務時,變得愈發地不理智,只知道對前線的將帥們指手畫腳、大聲吼叫,動輒撤他們的職。這導致東線的將領們對他的信心逐漸瓦解,而且為了避免苛刻的命令和懲罰,他們在蘇聯強大攻勢面前,開始紛紛投降。與此同時,由於日益嚴重的睡眠障礙,希特勒的作息時間變得愈發不規律,當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他正在睡大覺。其助手害怕他的神經質而不敢去叫醒他,所以他沒能及時組織反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整個戰局。

因此,無論是拿破崙兵敗滑鐵盧、美國的獨立戰爭、俄國的十月革命,還是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及對猶太人的屠殺,它們背後都有困擾著重要歷史人物的疾病的身影。正是這些經常被歷史學家們忽略了的微小因素,從不同的角度塑造了繁劇紛擾的世界近現代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