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禹王城遺址位於山西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因傳說夏禹曾在此居住過,故俗稱禹王城。據考證,禹王城即春秋戰國時的魏國國都安邑城,也是秦、漢及晉時的河東郡治所。禹王城遺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廟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廟在小城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據《史記·魏世家》載:晉悼公十一年 (公元前562)魏絳由魏(今芮城縣北)徙治安邑。至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按竹書紀年為樑惠成王九年,前361)“徙治大梁”。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此設河東郡,兩漢、魏晉因之。北魏為北安邑縣,旋改為夏縣。隋徙治今夏縣,舊城遂廢。1988年,禹王城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帶著一絲虔誠從公路一路步行,直至禹王城遺蹟前。望著眼前的高臺,試著去想象那位因治水而聞名古今的夏朝開國君王,那座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城。心底不禁產生一個疑問:歷史如此厚重的一座古城在當初那個時代究竟該有多繁華?沒人能夠回答,耳畔傳來的陣陣風聲,似乎在表達著什麼。

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如今的禹王城已不能被稱之為“城”,“遺蹟”這個詞將其現狀表達的淋漓盡致,一個土高臺矗立在一片田地之間,顯得有點鶴立雞群,這便是禹王城所遺留下來的唯一的一點痕跡——青臺,也叫禹王臺。據史料記載,青臺上原有面積十畝,只因風剝雨蝕及人為改變,現在上面只剩下了五畝左右。過去的青臺周圍還曾建有圍牆。

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青臺前立有一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碑,上刻“禹王城遺址”,保護碑旁邊倒放著兩塊石碑,是後人為捐資修葺禹王城遺址所刻的功德碑。在青臺正前方建有一臺階,臺階的左右兩側各開有窯洞數個,大部分窯洞都已廢棄,其中一座窯洞被作為東海龍王廟,窯洞內掛有一幅東海龍王畫像。用來祭拜東海龍王。

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沿著中間的石階一路上行,史料記載,上青臺的臺階原是32個,現在的臺階是後人所修,數字已經沒什麼意義。來到了青臺之上,青台山上建有禹王大帝廟。當地人相傳,青臺是古人祭祀天地,後人祭祀大禹的場所,同時也是大禹妻子塗山氏思念、望夫之臺。禹王大帝廟內便供奉著大禹神像及其妻子塗山氏的神像。

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據史料記載,青臺之上曾有一禹王廟,正殿座北面南位於正中,內塑大禹神像。禹殿背後是塗山殿,左右兩側是啟和少康祠。大禹殿四周有16柱迴廊,殿前有獻庭。廟前大門上刻“萬福來朝”四個大字,門前32級青石臺階直通臺下。臺下有廣場,面積有十畝。靠臺部分是碑林。南端正中有樂樓,兩邊各有三間道房,各開一門,名曰:南華角門。東西兩邊有廊房四十八間。整個禹廟建築群佈局嚴謹,殿閣巍峨,雕飾精美,風光綺麗,頗為壯觀。廣場前有蓮花池五畝,清水綠池,蓮荷滿塘,幽徑曲路,風景別緻。過去的禹廟建築相當宏偉,其規模居全國禹廟之首。在民眾心目中久負盛名,為夏縣八大景觀之一。只可惜在抗日戰爭期間遭戰火所毀,禹王廟蕩然無存,只留下了眼前這座青臺。

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禹王大帝廟的周圍是一片草地,草地建零星地點綴著一些不知名的紫色野花,行走在期間,與一位老人相遇,他姓史,在這裡義務看護禹王城遺蹟二十餘年,期間收集了許多相關資料,對禹王城瞭解頗深。

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根據史老先生敘述:腳下的這座青臺起源於夏朝時期,當時大禹曾在都城內築造一三丈餘高臺,名叫璇臺(音:宣臺),是觀測日月星辰、氣象變化的地方,同時也是祭祀天地之所。大禹死後,因大禹治水,功澤後世,後人為頌其德,就在璇臺之上修築了禹王廟,以祭祀大禹,後經歷代擴建重修。自從禹王廟建立以來,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到二十二,九月二十到二十二,周邊百姓都會聚集在這青臺舉行古廟會,一年兩次,每次三天,抗戰期間禹王廟被毀後,廟會曾間斷了數年,解放後,當地人把廟會移到了禹王村內。

夏縣的這座土臺竟被稱為“華夏第一城”


“以前這裡方圓幾裡遍地都是遺留的文物古蹟,但因為保護不得當,好多文物遭到了盜竊或毀壞,許多有關禹王城的歷史也因此而撲朔迷離。”提起如今的禹王城,老人不禁唏噓感嘆道。走下青臺,不禁再次回眸,這座古老而神祕的禹王城,代表的是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代表的的是中國祖先燦爛的文明,假以時日若是能得以恢復部分原貌,想必是定是一件值得舉國歡慶之事吧。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