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

長大後,和誰相處最累?

三觀不同的人。

要麼沉默寡言,要麼針鋒相對。

三觀不同的人,不必強留

小時候有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她高中畢業,工作、結婚、生子,而我上了大學。

從此,我們的聊天永遠在兩個頻道。

開始,我說上課、學習、考證書,她說老公、婆婆、處關係。

後來,我說畢業、考研、找工作,她說懷孕、生產、養孩子。

再後來,我說工作、旅行、買房子,她說,洗衣、做飯、做家務。

誰的生活更好?我不知道。

一邊是孑然一身的單身女子,一邊是家庭圓滿的年輕媽媽。

我在校園裡讀書學習,她在社會上經歷人情冷暖。

我在忙著向外發展,她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我努力掙錢給自己安全感,她和伴侶孩子圓圓滿滿。

我在享受著獨立與自由,她在享受著幸福與寧靜。


"

長大後,和誰相處最累?

三觀不同的人。

要麼沉默寡言,要麼針鋒相對。

三觀不同的人,不必強留

小時候有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她高中畢業,工作、結婚、生子,而我上了大學。

從此,我們的聊天永遠在兩個頻道。

開始,我說上課、學習、考證書,她說老公、婆婆、處關係。

後來,我說畢業、考研、找工作,她說懷孕、生產、養孩子。

再後來,我說工作、旅行、買房子,她說,洗衣、做飯、做家務。

誰的生活更好?我不知道。

一邊是孑然一身的單身女子,一邊是家庭圓滿的年輕媽媽。

我在校園裡讀書學習,她在社會上經歷人情冷暖。

我在忙著向外發展,她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我努力掙錢給自己安全感,她和伴侶孩子圓圓滿滿。

我在享受著獨立與自由,她在享受著幸福與寧靜。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見過的人、看過的風景都不一樣,差異也就在所難免;不同越來越多,交往起來也就愈發困難,關係越來越淡,索性也就漸行漸遠了。

我知道,三觀不同的人,不能強留,強留無益,只是徒增彼此的消耗。所以很多事我不再找你訴說,因為你永遠無法再感同身受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與舊友再見面時,翻來覆去只能聊從前的事情,可能真的到了該分開的時刻了。

後來,我的朋友圈裡多了幾張和其他朋友的合影,我看到有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時間分享給你,我也不再強求你能懂得我的梗,不是我忘記你了,而是我知道,我不能強留你了。

但我依舊感謝你,人生旅途曾陪我一段便好。

三觀不同的人,不懂你的快樂和難過

你的快樂,他們不屑一顧,你的難過,他們不勝其煩。

你失戀分手難過地要死,他們說你是裝腔作勢。

你熬夜加班,他們說你是掉進了錢眼兒裡了。

你為考試失利沮喪,他們說早就知道你不行......

你本以為傾訴可以換來對方的安慰,可現實卻是劈頭蓋臉的指責和不理解。

也對啊,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人能和自己心靈相通,又有幾個人可以感同身受。

我們都是如此,難過的事情只會告訴親近的人,也正是因為親近的人的傷害才會更加深刻。

不是所有人都懂你的難過,傾訴找錯了人就是矯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你的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

當你在朋友圈晒旅行照時,總有人說,他怎麼這麼喜歡炫耀。

當你看了一本好書想要和他分享,他們卻說裝什麼文藝青年。

當你在努力健身,偶爾晒一些健身房的照片時,總有人打趣道,又去健身房拍照?

當你精心的搭配一身衣服,化了精緻的妝,被別人問一句,今天要去勾引誰?

把喜歡的東西分享給不懂的人,本身就是一種自取其辱式的孤獨。

滿心喜悅的等待著對方的肯定,等來的卻是:這都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時候多了,我們就學會了沉默寡言。

其實沉默的人並非沉默,反而比一般人善言,不過是有一肚子的話無人可說罷了。

因為忍受孤獨遠比忍受嘲諷來得更為容易。


"

長大後,和誰相處最累?

三觀不同的人。

要麼沉默寡言,要麼針鋒相對。

三觀不同的人,不必強留

小時候有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她高中畢業,工作、結婚、生子,而我上了大學。

從此,我們的聊天永遠在兩個頻道。

開始,我說上課、學習、考證書,她說老公、婆婆、處關係。

後來,我說畢業、考研、找工作,她說懷孕、生產、養孩子。

再後來,我說工作、旅行、買房子,她說,洗衣、做飯、做家務。

誰的生活更好?我不知道。

一邊是孑然一身的單身女子,一邊是家庭圓滿的年輕媽媽。

我在校園裡讀書學習,她在社會上經歷人情冷暖。

我在忙著向外發展,她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我努力掙錢給自己安全感,她和伴侶孩子圓圓滿滿。

我在享受著獨立與自由,她在享受著幸福與寧靜。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見過的人、看過的風景都不一樣,差異也就在所難免;不同越來越多,交往起來也就愈發困難,關係越來越淡,索性也就漸行漸遠了。

我知道,三觀不同的人,不能強留,強留無益,只是徒增彼此的消耗。所以很多事我不再找你訴說,因為你永遠無法再感同身受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與舊友再見面時,翻來覆去只能聊從前的事情,可能真的到了該分開的時刻了。

後來,我的朋友圈裡多了幾張和其他朋友的合影,我看到有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時間分享給你,我也不再強求你能懂得我的梗,不是我忘記你了,而是我知道,我不能強留你了。

但我依舊感謝你,人生旅途曾陪我一段便好。

三觀不同的人,不懂你的快樂和難過

你的快樂,他們不屑一顧,你的難過,他們不勝其煩。

你失戀分手難過地要死,他們說你是裝腔作勢。

你熬夜加班,他們說你是掉進了錢眼兒裡了。

你為考試失利沮喪,他們說早就知道你不行......

你本以為傾訴可以換來對方的安慰,可現實卻是劈頭蓋臉的指責和不理解。

也對啊,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人能和自己心靈相通,又有幾個人可以感同身受。

我們都是如此,難過的事情只會告訴親近的人,也正是因為親近的人的傷害才會更加深刻。

不是所有人都懂你的難過,傾訴找錯了人就是矯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你的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

當你在朋友圈晒旅行照時,總有人說,他怎麼這麼喜歡炫耀。

當你看了一本好書想要和他分享,他們卻說裝什麼文藝青年。

當你在努力健身,偶爾晒一些健身房的照片時,總有人打趣道,又去健身房拍照?

當你精心的搭配一身衣服,化了精緻的妝,被別人問一句,今天要去勾引誰?

把喜歡的東西分享給不懂的人,本身就是一種自取其辱式的孤獨。

滿心喜悅的等待著對方的肯定,等來的卻是:這都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時候多了,我們就學會了沉默寡言。

其實沉默的人並非沉默,反而比一般人善言,不過是有一肚子的話無人可說罷了。

因為忍受孤獨遠比忍受嘲諷來得更為容易。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知乎上曾有人問:三觀不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某知乎答主: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他總能反駁你,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其實,生活不是辯論賽,我們只需陳述,無需反駁,不用與不懂你的人爭個你死我活。

我一直覺得三觀不同可以,但你非要說服對方就不行。太過較真的關係一定不和諧,非要評判對錯的雙方大多會遍體鱗傷、漸行漸遠。

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關係,才能長久。

就算你不懂別人的開心與難過,但也不要在別人開心時澆一盆涼水,更不要在別人難過時落井下石。

可以不愛,但別傷害。這句話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三觀不同的圈子,不必強融

每個人生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受教育程度都不一樣,導致每個人的三觀、適合的圈子都有所不同,沒有必要用盡力氣去融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圈子。

就像別人在討論追星八卦,你若是硬要插話,很可能踩中別人的雷區。

你送禮物注重的是實用貼心,別人覺得送禮物就要挑價格貴、有面子的,你覺得他浮誇顯擺,他覺得你小氣摳門。

你喜歡聽民謠,當別人說流行音樂才是當下的音樂之王時,你覺得好像並不是這麼回事,民謠也很不錯啊,可問題是別人根本不聽民謠啊。

你吃東西的口味比較重,別人吃的清淡,你為了融入別人,和別人吃到一塊去,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最後吃東西從一件高興的事,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何必呢?

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不管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找到破解彼此語言的密碼。就像兩塊磁鐵的同極,即使硬要捆綁在一起,也還是會相互排斥。

所以你試圖通過一些方式,哪怕是改變自己,去融入對方的圈子。

當你奉行著別人的三觀,說著口是心非的話,做著別人認為正確的事,勉強擠進對方的圈子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

長大後,和誰相處最累?

三觀不同的人。

要麼沉默寡言,要麼針鋒相對。

三觀不同的人,不必強留

小時候有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她高中畢業,工作、結婚、生子,而我上了大學。

從此,我們的聊天永遠在兩個頻道。

開始,我說上課、學習、考證書,她說老公、婆婆、處關係。

後來,我說畢業、考研、找工作,她說懷孕、生產、養孩子。

再後來,我說工作、旅行、買房子,她說,洗衣、做飯、做家務。

誰的生活更好?我不知道。

一邊是孑然一身的單身女子,一邊是家庭圓滿的年輕媽媽。

我在校園裡讀書學習,她在社會上經歷人情冷暖。

我在忙著向外發展,她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我努力掙錢給自己安全感,她和伴侶孩子圓圓滿滿。

我在享受著獨立與自由,她在享受著幸福與寧靜。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見過的人、看過的風景都不一樣,差異也就在所難免;不同越來越多,交往起來也就愈發困難,關係越來越淡,索性也就漸行漸遠了。

我知道,三觀不同的人,不能強留,強留無益,只是徒增彼此的消耗。所以很多事我不再找你訴說,因為你永遠無法再感同身受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與舊友再見面時,翻來覆去只能聊從前的事情,可能真的到了該分開的時刻了。

後來,我的朋友圈裡多了幾張和其他朋友的合影,我看到有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時間分享給你,我也不再強求你能懂得我的梗,不是我忘記你了,而是我知道,我不能強留你了。

但我依舊感謝你,人生旅途曾陪我一段便好。

三觀不同的人,不懂你的快樂和難過

你的快樂,他們不屑一顧,你的難過,他們不勝其煩。

你失戀分手難過地要死,他們說你是裝腔作勢。

你熬夜加班,他們說你是掉進了錢眼兒裡了。

你為考試失利沮喪,他們說早就知道你不行......

你本以為傾訴可以換來對方的安慰,可現實卻是劈頭蓋臉的指責和不理解。

也對啊,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人能和自己心靈相通,又有幾個人可以感同身受。

我們都是如此,難過的事情只會告訴親近的人,也正是因為親近的人的傷害才會更加深刻。

不是所有人都懂你的難過,傾訴找錯了人就是矯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你的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

當你在朋友圈晒旅行照時,總有人說,他怎麼這麼喜歡炫耀。

當你看了一本好書想要和他分享,他們卻說裝什麼文藝青年。

當你在努力健身,偶爾晒一些健身房的照片時,總有人打趣道,又去健身房拍照?

當你精心的搭配一身衣服,化了精緻的妝,被別人問一句,今天要去勾引誰?

把喜歡的東西分享給不懂的人,本身就是一種自取其辱式的孤獨。

滿心喜悅的等待著對方的肯定,等來的卻是:這都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時候多了,我們就學會了沉默寡言。

其實沉默的人並非沉默,反而比一般人善言,不過是有一肚子的話無人可說罷了。

因為忍受孤獨遠比忍受嘲諷來得更為容易。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知乎上曾有人問:三觀不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某知乎答主: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他總能反駁你,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其實,生活不是辯論賽,我們只需陳述,無需反駁,不用與不懂你的人爭個你死我活。

我一直覺得三觀不同可以,但你非要說服對方就不行。太過較真的關係一定不和諧,非要評判對錯的雙方大多會遍體鱗傷、漸行漸遠。

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關係,才能長久。

就算你不懂別人的開心與難過,但也不要在別人開心時澆一盆涼水,更不要在別人難過時落井下石。

可以不愛,但別傷害。這句話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三觀不同的圈子,不必強融

每個人生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受教育程度都不一樣,導致每個人的三觀、適合的圈子都有所不同,沒有必要用盡力氣去融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圈子。

就像別人在討論追星八卦,你若是硬要插話,很可能踩中別人的雷區。

你送禮物注重的是實用貼心,別人覺得送禮物就要挑價格貴、有面子的,你覺得他浮誇顯擺,他覺得你小氣摳門。

你喜歡聽民謠,當別人說流行音樂才是當下的音樂之王時,你覺得好像並不是這麼回事,民謠也很不錯啊,可問題是別人根本不聽民謠啊。

你吃東西的口味比較重,別人吃的清淡,你為了融入別人,和別人吃到一塊去,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最後吃東西從一件高興的事,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何必呢?

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不管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找到破解彼此語言的密碼。就像兩塊磁鐵的同極,即使硬要捆綁在一起,也還是會相互排斥。

所以你試圖通過一些方式,哪怕是改變自己,去融入對方的圈子。

當你奉行著別人的三觀,說著口是心非的話,做著別人認為正確的事,勉強擠進對方的圈子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多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你若想別人成為你的資源,你首先得成為別人的資源。

當你沒有能力成為別人的資源時,別人不會成為你的資源,你也難以融入別人的圈子。

如果你想要融入別人的圈子的時候,與其強融,不如先豐富自己,成為別人的資源。

三觀不同的相處一定很累嗎?不一定,或許也可以很舒服

蔡康永曾在一檔節目中說:

和三觀不同的人聊天,才是最大的財富。

不同的價值觀,代表的就是我所不熟悉,或者不認同的那個世界。

在整個人生的過程當中,我們永遠都需要跟不同種類、不同世界的人打交道。

如果能夠藉由聊天,而理解另外一群人在想什麼事情,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預習,不至於一旦遇到了,才慌張失措。

我們只要繼續生活,就會遇到無數的人。而價值觀不同的朋友,就是別人的一種樣本。

從認識朋友開始,我們準備好自己,去面對那個陌生的世界。


"

長大後,和誰相處最累?

三觀不同的人。

要麼沉默寡言,要麼針鋒相對。

三觀不同的人,不必強留

小時候有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她高中畢業,工作、結婚、生子,而我上了大學。

從此,我們的聊天永遠在兩個頻道。

開始,我說上課、學習、考證書,她說老公、婆婆、處關係。

後來,我說畢業、考研、找工作,她說懷孕、生產、養孩子。

再後來,我說工作、旅行、買房子,她說,洗衣、做飯、做家務。

誰的生活更好?我不知道。

一邊是孑然一身的單身女子,一邊是家庭圓滿的年輕媽媽。

我在校園裡讀書學習,她在社會上經歷人情冷暖。

我在忙著向外發展,她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我努力掙錢給自己安全感,她和伴侶孩子圓圓滿滿。

我在享受著獨立與自由,她在享受著幸福與寧靜。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見過的人、看過的風景都不一樣,差異也就在所難免;不同越來越多,交往起來也就愈發困難,關係越來越淡,索性也就漸行漸遠了。

我知道,三觀不同的人,不能強留,強留無益,只是徒增彼此的消耗。所以很多事我不再找你訴說,因為你永遠無法再感同身受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與舊友再見面時,翻來覆去只能聊從前的事情,可能真的到了該分開的時刻了。

後來,我的朋友圈裡多了幾張和其他朋友的合影,我看到有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時間分享給你,我也不再強求你能懂得我的梗,不是我忘記你了,而是我知道,我不能強留你了。

但我依舊感謝你,人生旅途曾陪我一段便好。

三觀不同的人,不懂你的快樂和難過

你的快樂,他們不屑一顧,你的難過,他們不勝其煩。

你失戀分手難過地要死,他們說你是裝腔作勢。

你熬夜加班,他們說你是掉進了錢眼兒裡了。

你為考試失利沮喪,他們說早就知道你不行......

你本以為傾訴可以換來對方的安慰,可現實卻是劈頭蓋臉的指責和不理解。

也對啊,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人能和自己心靈相通,又有幾個人可以感同身受。

我們都是如此,難過的事情只會告訴親近的人,也正是因為親近的人的傷害才會更加深刻。

不是所有人都懂你的難過,傾訴找錯了人就是矯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你的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

當你在朋友圈晒旅行照時,總有人說,他怎麼這麼喜歡炫耀。

當你看了一本好書想要和他分享,他們卻說裝什麼文藝青年。

當你在努力健身,偶爾晒一些健身房的照片時,總有人打趣道,又去健身房拍照?

當你精心的搭配一身衣服,化了精緻的妝,被別人問一句,今天要去勾引誰?

把喜歡的東西分享給不懂的人,本身就是一種自取其辱式的孤獨。

滿心喜悅的等待著對方的肯定,等來的卻是:這都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時候多了,我們就學會了沉默寡言。

其實沉默的人並非沉默,反而比一般人善言,不過是有一肚子的話無人可說罷了。

因為忍受孤獨遠比忍受嘲諷來得更為容易。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知乎上曾有人問:三觀不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某知乎答主: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他總能反駁你,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其實,生活不是辯論賽,我們只需陳述,無需反駁,不用與不懂你的人爭個你死我活。

我一直覺得三觀不同可以,但你非要說服對方就不行。太過較真的關係一定不和諧,非要評判對錯的雙方大多會遍體鱗傷、漸行漸遠。

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關係,才能長久。

就算你不懂別人的開心與難過,但也不要在別人開心時澆一盆涼水,更不要在別人難過時落井下石。

可以不愛,但別傷害。這句話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三觀不同的圈子,不必強融

每個人生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受教育程度都不一樣,導致每個人的三觀、適合的圈子都有所不同,沒有必要用盡力氣去融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圈子。

就像別人在討論追星八卦,你若是硬要插話,很可能踩中別人的雷區。

你送禮物注重的是實用貼心,別人覺得送禮物就要挑價格貴、有面子的,你覺得他浮誇顯擺,他覺得你小氣摳門。

你喜歡聽民謠,當別人說流行音樂才是當下的音樂之王時,你覺得好像並不是這麼回事,民謠也很不錯啊,可問題是別人根本不聽民謠啊。

你吃東西的口味比較重,別人吃的清淡,你為了融入別人,和別人吃到一塊去,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最後吃東西從一件高興的事,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何必呢?

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不管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找到破解彼此語言的密碼。就像兩塊磁鐵的同極,即使硬要捆綁在一起,也還是會相互排斥。

所以你試圖通過一些方式,哪怕是改變自己,去融入對方的圈子。

當你奉行著別人的三觀,說著口是心非的話,做著別人認為正確的事,勉強擠進對方的圈子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多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你若想別人成為你的資源,你首先得成為別人的資源。

當你沒有能力成為別人的資源時,別人不會成為你的資源,你也難以融入別人的圈子。

如果你想要融入別人的圈子的時候,與其強融,不如先豐富自己,成為別人的資源。

三觀不同的相處一定很累嗎?不一定,或許也可以很舒服

蔡康永曾在一檔節目中說:

和三觀不同的人聊天,才是最大的財富。

不同的價值觀,代表的就是我所不熟悉,或者不認同的那個世界。

在整個人生的過程當中,我們永遠都需要跟不同種類、不同世界的人打交道。

如果能夠藉由聊天,而理解另外一群人在想什麼事情,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預習,不至於一旦遇到了,才慌張失措。

我們只要繼續生活,就會遇到無數的人。而價值觀不同的朋友,就是別人的一種樣本。

從認識朋友開始,我們準備好自己,去面對那個陌生的世界。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一段關係的破裂,可能雙方都沒有過錯,只是雙方三觀差得太多,溝通起來太累,卻又不肯絲毫妥協。

你不贊同他的想法,他不欣賞你的愛好,每次講話都是雞同鴨講,吵架都吵不到一個點上。

這樣的關係,光是想想都很煎熬。

我們不是要找完全一致的兩個人,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互相理解、包容和體貼。

就像志明帶春嬌去廁所玩乾冰,餘春嬌沒有像志明的前兩任女朋友一樣不耐煩,而是玩得很開心。她不一定是喜歡玩乾冰,但一定是很喜歡志明。


"

長大後,和誰相處最累?

三觀不同的人。

要麼沉默寡言,要麼針鋒相對。

三觀不同的人,不必強留

小時候有一個玩得很好的朋友。她高中畢業,工作、結婚、生子,而我上了大學。

從此,我們的聊天永遠在兩個頻道。

開始,我說上課、學習、考證書,她說老公、婆婆、處關係。

後來,我說畢業、考研、找工作,她說懷孕、生產、養孩子。

再後來,我說工作、旅行、買房子,她說,洗衣、做飯、做家務。

誰的生活更好?我不知道。

一邊是孑然一身的單身女子,一邊是家庭圓滿的年輕媽媽。

我在校園裡讀書學習,她在社會上經歷人情冷暖。

我在忙著向外發展,她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我努力掙錢給自己安全感,她和伴侶孩子圓圓滿滿。

我在享受著獨立與自由,她在享受著幸福與寧靜。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見過的人、看過的風景都不一樣,差異也就在所難免;不同越來越多,交往起來也就愈發困難,關係越來越淡,索性也就漸行漸遠了。

我知道,三觀不同的人,不能強留,強留無益,只是徒增彼此的消耗。所以很多事我不再找你訴說,因為你永遠無法再感同身受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與舊友再見面時,翻來覆去只能聊從前的事情,可能真的到了該分開的時刻了。

後來,我的朋友圈裡多了幾張和其他朋友的合影,我看到有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時間分享給你,我也不再強求你能懂得我的梗,不是我忘記你了,而是我知道,我不能強留你了。

但我依舊感謝你,人生旅途曾陪我一段便好。

三觀不同的人,不懂你的快樂和難過

你的快樂,他們不屑一顧,你的難過,他們不勝其煩。

你失戀分手難過地要死,他們說你是裝腔作勢。

你熬夜加班,他們說你是掉進了錢眼兒裡了。

你為考試失利沮喪,他們說早就知道你不行......

你本以為傾訴可以換來對方的安慰,可現實卻是劈頭蓋臉的指責和不理解。

也對啊,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人能和自己心靈相通,又有幾個人可以感同身受。

我們都是如此,難過的事情只會告訴親近的人,也正是因為親近的人的傷害才會更加深刻。

不是所有人都懂你的難過,傾訴找錯了人就是矯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你的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

當你在朋友圈晒旅行照時,總有人說,他怎麼這麼喜歡炫耀。

當你看了一本好書想要和他分享,他們卻說裝什麼文藝青年。

當你在努力健身,偶爾晒一些健身房的照片時,總有人打趣道,又去健身房拍照?

當你精心的搭配一身衣服,化了精緻的妝,被別人問一句,今天要去勾引誰?

把喜歡的東西分享給不懂的人,本身就是一種自取其辱式的孤獨。

滿心喜悅的等待著對方的肯定,等來的卻是:這都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時候多了,我們就學會了沉默寡言。

其實沉默的人並非沉默,反而比一般人善言,不過是有一肚子的話無人可說罷了。

因為忍受孤獨遠比忍受嘲諷來得更為容易。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知乎上曾有人問:三觀不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某知乎答主: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他總能反駁你,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其實,生活不是辯論賽,我們只需陳述,無需反駁,不用與不懂你的人爭個你死我活。

我一直覺得三觀不同可以,但你非要說服對方就不行。太過較真的關係一定不和諧,非要評判對錯的雙方大多會遍體鱗傷、漸行漸遠。

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關係,才能長久。

就算你不懂別人的開心與難過,但也不要在別人開心時澆一盆涼水,更不要在別人難過時落井下石。

可以不愛,但別傷害。這句話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三觀不同的圈子,不必強融

每個人生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受教育程度都不一樣,導致每個人的三觀、適合的圈子都有所不同,沒有必要用盡力氣去融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圈子。

就像別人在討論追星八卦,你若是硬要插話,很可能踩中別人的雷區。

你送禮物注重的是實用貼心,別人覺得送禮物就要挑價格貴、有面子的,你覺得他浮誇顯擺,他覺得你小氣摳門。

你喜歡聽民謠,當別人說流行音樂才是當下的音樂之王時,你覺得好像並不是這麼回事,民謠也很不錯啊,可問題是別人根本不聽民謠啊。

你吃東西的口味比較重,別人吃的清淡,你為了融入別人,和別人吃到一塊去,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最後吃東西從一件高興的事,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何必呢?

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不管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找到破解彼此語言的密碼。就像兩塊磁鐵的同極,即使硬要捆綁在一起,也還是會相互排斥。

所以你試圖通過一些方式,哪怕是改變自己,去融入對方的圈子。

當你奉行著別人的三觀,說著口是心非的話,做著別人認為正確的事,勉強擠進對方的圈子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多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你若想別人成為你的資源,你首先得成為別人的資源。

當你沒有能力成為別人的資源時,別人不會成為你的資源,你也難以融入別人的圈子。

如果你想要融入別人的圈子的時候,與其強融,不如先豐富自己,成為別人的資源。

三觀不同的相處一定很累嗎?不一定,或許也可以很舒服

蔡康永曾在一檔節目中說:

和三觀不同的人聊天,才是最大的財富。

不同的價值觀,代表的就是我所不熟悉,或者不認同的那個世界。

在整個人生的過程當中,我們永遠都需要跟不同種類、不同世界的人打交道。

如果能夠藉由聊天,而理解另外一群人在想什麼事情,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預習,不至於一旦遇到了,才慌張失措。

我們只要繼續生活,就會遇到無數的人。而價值觀不同的朋友,就是別人的一種樣本。

從認識朋友開始,我們準備好自己,去面對那個陌生的世界。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一段關係的破裂,可能雙方都沒有過錯,只是雙方三觀差得太多,溝通起來太累,卻又不肯絲毫妥協。

你不贊同他的想法,他不欣賞你的愛好,每次講話都是雞同鴨講,吵架都吵不到一個點上。

這樣的關係,光是想想都很煎熬。

我們不是要找完全一致的兩個人,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互相理解、包容和體貼。

就像志明帶春嬌去廁所玩乾冰,餘春嬌沒有像志明的前兩任女朋友一樣不耐煩,而是玩得很開心。她不一定是喜歡玩乾冰,但一定是很喜歡志明。


長大後,你和誰相處最累?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求同存異,你們願意尊重彼此的不一樣,就是最大的品位一致。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也能陪你享受你的歡喜。

你喜歡朝霞滿天,我喜歡暮日黃昏。但我可以陪你看日出,你也可以陪我看日落。

你喜歡陽光微風,我喜歡小雨微醺。但我可以陪你晒晒太陽,你也可以陪我在雨中打鬧。

你喜歡南方的四季如春,我喜歡北方的大雪紛飛。但我們可以一起去南方旅行,去北方流浪。

你喜歡小橋流水,我喜歡繁華都市。但我們可以一起去古鎮小憩幾日,也可以一起在城市看燈火通明。

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你們不必互相說服,但能允許對方發言,就夠了。

遇見三觀一致的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遇到了那個不一致的人,他願意走進你不一樣的世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