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婚戀小說第一人 | 王海鴒

王海鴒是誰,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

但是很多人,或者說幾代人都是看著由她編劇的電視劇長大的,比如《牽手》、《愛你沒商量》,比如《中國式離婚》、《新結婚時代》。

~ 1 ~

原生家庭

王海鷗的父親是軍隊幹部、母親是地方幹部。

王海鷗,1952年出生在山東。家中一共有姐妹六人,她是老四。

~ 2 ~

成長經歷

中國婚戀小說第一人 | 王海鴒

王海鴒小時候,父母的工作都很忙,家裡請了一個阿姨照顧她們,9口人一起過日子。

1969年3月,王海鴒的16歲生日剛過不久,就開始當兵入伍,來到了濟南軍區的某個海島上。

在海島上她先後做過通訊兵、衛生兵、業餘宣傳隊隊員,一呆就是14年,期間還經歷了“文革”的特殊時期。

王海鴒說自己的家庭是個特別有凝聚力的地方。文革期間,父母分開兩地被審查,哪怕只有一天的假期,因為對父母的想念,她也會站一夜的火車回家,到兩個地方看上父母一眼,再連夜趕回部隊。

王海鴒小時候特別的聽話,從小懂得服從和配合。

在當通訊兵的日子裡,因為實在太想家了,她曾經利用職務之便,直接把號碼接到家裡,當時她媽媽接起來電話問:哪裡?她說了句“打錯了”就立刻掛斷電話,為的就是聽到媽媽的聲音。

~ 3 ~

創作起源

中國婚戀小說第一人 | 王海鴒

讓王海鴒開啟創作之門的,也正是她14年的當兵經歷。

在那樣的特殊年月,部隊的生活是十分艱苦和貧乏的,這也使的王海鴒在精神上始終處於一種飢渴狀態,特別想學習,但就是沒什麼書可看。而正是這樣的一段極度匱乏的時期的苦,讓她後來有了對文字、對精神食糧的珍惜和重視。

在當兵的14年間,其中1978年有8個月的時間,她作為軍隊代表支農,在山東蓬萊的農村度過了“解渴”的一段時光。當時那個地方十分偏僻,村裡還保留著許多本該在“文革”中燒掉的書,那些書籍古今中外都有,王海鴒在那段時間進行了相當大量的閱讀。

王海鴒說:“那種飢餓之苦,今天的年輕人難以理解,正如我們難以理解填鴨式讀書學習的痛苦。所以,我從不跟兒子憶苦思甜,因為餓著和撐著都痛苦,只有類別不同,沒有程度的高下。”

王海鴒回憶那段日子說:那是我人生最好的時光。每隔幾天,我都會踏著碧草、迎著藍天,走上一個多小時,來到村裡的圖書館,借上幾本書回來。等每天的勞動結束後,我便點上煤油燈,躺在被窩裡,一邊嚼著窩窩頭、一邊如飢似渴地讀書抄筆記。整整長達8個月的時間,我讀到了赫胥黎的《人類的起源》、顧工的詩歌、王朝聞的文學評論……這種精神上的滋養讓我受益終生,也一輩子難以忘懷。也是從那時開始,我開始有能力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了。

被部隊的領導發現她在文字上的基礎之後,王海鴒開始給宣傳隊編節目,為領導寫年終總結。

王海鴒自己把那一段最初的文字訓練,定義為“一個海島女兵無路可走時的一種選擇”。

後來王海鴒開始寫一些東西,偷偷的寫、偷偷的投稿,又偷偷的把退稿信藏起來。在島上的宿舍裡,海風寒冷刺骨,也根本沒有暖氣,只能穿上所有的衣服,在燈下執著地堅持寫下去。但整整3年的時間,她沒有一點進展。

終於有一天,王海鴒收到了《解放軍文藝》雜誌社的一封薄薄的來信,編輯在信中說:“你的這篇稿子挺好的,我們可以改……”最後,這篇題為《爸爸的工作問題》的文章發表在1980年第4期的《解放軍文藝》雜誌上。這也讓王海鴒驚喜若狂。

1980年,王海鴒繼續在《解放軍文藝》發表小說,且一下子發表了兩部。接下來八一電影廠開始改編她的小說拍電影,王海鴒成了小名氣的作家。

1982年,經《解放軍文藝》的推薦,王海鴒成為借調到總政話劇團,成為了職業編劇。從此她的專職文學創作之路開始了。

王海鴒說,那是個文學創作的黃金年代,她一路走來,有自己的努力、也有運氣,而運氣的來源正是當時珍視人材、愛護她們的人的存在。

~ 4 ~

情感婚姻

中國婚戀小說第一人 | 王海鴒

每個人的婚姻狀況都有來路,王海鴒也不例外。

她對自己父母的婚姻評價很高,說父母的關係非常好,這也使她從小對婚姻和家庭生活充滿了嚮往,她熱切期盼著有一個像父母那樣和睦的家、然後自己做一個賢妻良母,相夫教子。

1983年,正式調入總政話劇團之後,王海鴒的情感狀況還是空白,31歲的她成為當時那個年代不多的“大齡剩女”。但王海鷗是幸運的,父母從來沒有催過她,她自己也從來沒有因為年齡而有過自卑或者找個人湊合過日子的想法。只是那時候有女性朋友曾經告訴過王海鴒,她缺乏女人味。王海鴒開始不理解,自己喜歡孩子,也愛下廚做飯,怎麼就缺少女人味了。女友告訴她,“人家說上半句,你接下半句”就是沒有女人味,女友想讓她明白的是“示弱,是女性的基本功之一。”

1987年,35歲的王海鴒與同為作家的喬瑜,在一起參加在上海舉辦的筆會時相遇。喬瑜也是軍人家庭出身,並且先後寫出《渴望》、《編輯部的故事》、《愛你沒商量》等作品。

兩人相識之後,因為分隔兩地而鴻雁傳書,並很快於1988年,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但這場婚姻的熱度還沒持續2個月,就發生了轉變。

“他當過兵,但沒去過前。前線我1985年去過,知道那裡意味著什麼,馬路旁邊就有炸彈,經常可以見到致殘的士兵,但為了他,我再次去了。那一次,我們發現彼此的不合適。他對我的評價是,以前覺得我比你大,現在覺得你比我大。”

因為一南一北聚少離多、再加上文人個性的執拗,兩個人甚至還沒來得及開火做飯吃,兩個人甚至連一次吵架都沒有,婚姻就走向了破滅。

對這場短暫婚姻,王海鴒的總結的教訓是:年輕時還是得多談幾次戀愛,否則很容易把異性間的吸引當作愛情。

在決定和喬瑜分手的時候,王海鴒發現自己懷孕了。喬瑜提出不要孩子,王海鴒拒絕了。1988年,王海鴒生下了一個男孩。王海鴒生兒子的時候,喬瑜曾為了孩子,回到過她的身邊,但是孩子出生14天后,喬瑜又走了。

王海鴒說:一個人照顧孩子,大部分困難都能克服,但是有一個困難沒法克服,那就是有一天孩子開口要爸爸。兒子剛剛學會說話時,就會說“爸爸…來”,當她告訴兒子寫信給爸爸時,兒子居然用手拍打電話,這讓初為人母的她感到心驚肉跳,她意識到孩子雖然還這麼小,但已經懂得打電話比寫信快,他還懂些什麼?

兒子兩歲多時,喬瑜正式跟王海鴒提出離婚,但礙於當時離婚的人很少,怕孩子被歧視,王海鴒沒有同意。但她不能告訴喬瑜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怕這讓孩子的爸爸會遷怒於他,覺得兒子是累贅,討厭他。更怕孩子因為被嫌棄,而自卑,影響的心理健康。王海鴒給出了自己一個底線,孩子可以沒有父親,但是要有父愛。

兒子三歲時,第一次和爸爸見面,始終是父子連心,兒子一見到父親就笑眯眯的衝上去叫爸爸,丈夫喬瑜也很喜歡兒子。於是王海龍路要求爸爸,要給孩子買玩具,並用兒子的名字開了賬戶,告訴兒子,這些錢都是爸爸給他的,王海鴒試圖營造一個濃濃父愛籠罩的童年給兒子。看到父子之間也是真誠相待,王海鴒如釋負重,在兒子6歲是,她在離婚書上籤了字。

~ 5 ~

王海鴒與王朔

中國婚戀小說第一人 | 王海鴒

對於王海鴒來說,寫小說是她的愛好,寫話劇是她的工作,而電影電視劇則是謀名謀利的捷徑。而對於讓自己獲得名利的演藝圈來說,王海鴒的評價是“把人的世故推到了極致”。

而帶領她進入這個圈子的正是好友王朔,王海鷗很感激王朔,並稱他為生命中的貴人。

王海鴒的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她面臨著經濟緊張、住房狹窄等一系列的問題,被生活壓的疲憊不堪、筋疲力盡。隨後,還遭受了父親心臟病去世、母親肺癌的巨大打擊。雖然和丈夫已經分開、但有父母在的日子,她並不覺得孤單,然而當失去了親人給的感情寄託之後,王海鴒深刻的感受到了孤獨和無助。

那一段時間,整整幾年,王海鴒在創作上一片空白,沒有成績的同時,又面臨要馬上轉業,但級別太低,轉業後就必須回山東老家,不能留在北京。

1992年,王海鴒的兒子開始在幼兒園寄宿,她辭掉了保姆,開始一個人安靜下來寫作。而正是這時,王朔來找她寫《愛情你沒商量》的電視劇本。王朔當時已經是炙手可熱的作家,但與王海鴒合作,他主動提出了稿費一人一半。當時他們拿著全國最高的稿費。

這次是王海鴒第一次有了賺大錢的感覺。當年2500元的定金,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是一筆鉅款。王海鴒拿到錢的當天,就帶著孩子去買書、買變形金剛、吃北京烤鴨,她還給自己買了一隻口紅。

最終,這部電視劇雖然收視率不高,但王海鴒卻得到了實惠,酬勞一分不少,而且名氣也有了,還學會了寫電視劇本的技巧。

從此,王海鴒真正的從逆境人生中走了出來。

~ 6 ~

王海鴒談女人與婚姻

中國婚戀小說第一人 | 王海鴒

王海鴒的大部分作品都圍繞著婚姻生活。

她在接受訪談的時候,曾給出這樣的觀念:愛是需要能力的。

王海鴒說,愛的能力,就是讓你愛的人來愛你的能力。也就是說你愛甲,怎麼想辦法讓甲也愛你,這就是她說的那種愛的能力。要讓他愛上你,而永遠不離開你,這個時候你就有了愛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並非可以學會、教會的。

王海鴒親眼見證了自己父母的愛情。父親在72歲的時候突發心梗去世,而母親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不接電話,無法走出陰影。她對父母間這樣的情感羈絆評價很高。王海鴒認為,一個女人有沒有愛的能力,跟文化水平沒有關係,即使沒有文化的人,也可以做到人情練達,但有的人即使讀到了博士,但卻不具備愛的能力。

在王海鴒經歷了一場失敗的婚姻後,再回望生活,她感觸頗多。她說,有個女性讀者40歲,她認為婚姻問題不是女人的問題,女人很愛溝通。但是什麼是溝通?是你非拉著丈夫說話,這個是強迫,不是叫溝通。你滔滔不絕的說自己今天干了什麼事情,如果你的丈夫沒興趣,在想他自己的事情,那麼這個溝通是無效的。溝通有慾望和誠意還遠遠不夠,不能一味的要求對方與你溝通,而不顧對方的感受。而在王海鴒的眼裡,母親是那個具備愛的能力,懂得察言觀色,最會溝通的人,所以她擁有一生幸福的婚姻。

對於婚姻中的背叛行為,王海鴒認為作為女性,應該清楚這是男人一時衝動的行為,還是真的愛上了別人。因為如果是愛上了別人,就要爭取回來,爭取不回來也只能作罷;但如果是一時擦槍走火,那就不應該興師問罪,沒完沒了糾纏,否則最終只會失去對方。

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會對對方的一時背叛,不動聲色的處理。如果對方真的有這樣的行為,你即使知道,也應該全當不知道。否則,你的所謂原諒,將是一個陰影,變成一個巨大的十字架,讓婚姻喘不過氣,最終導致感情走向破裂。只有知道了這個事情,還能把這場災難不動聲色化解掉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婚姻,有時難得糊塗、有時當斷則斷。

王海鴒說,對於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以及婚姻是愛情的結果兩種說法都不贊同,她認為,真正能夠使婚姻長久的,只能是寬容和責任。對於婚姻,王海鴒的評價是,這是一個有缺陷的制度,你想得到相濡以沫互相攙扶不再孤獨,同時就要受到它的約束。如果選擇了婚姻,就要承受起對方的全部。至於是利多弊多,就要看自己的選擇對不對,還有就是你沒有智慧讓婚姻變得更好。

王海鴒說,愛情只有在你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時才可以去談。否則的話,愛情就是一件奢侈品。她認為,對於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人,如果失去自我,那就很難談得上幸福。而如果你能獨立的話,即使失去了婚姻,至少也還有自己。

~ 7 ~

素一說

中國婚戀小說第一人 | 王海鴒

王海鴒曾經多次表示,自己是個婚姻失敗的人。然而正是因為失敗了,她才變得更清醒,更有發言權。

前夫喬瑜對她的評價是:“因為寂寞,所以細膩;因為孤獨,所以尖刻”。

王朔評價王海鴒說:她有分析別人、一廂情願猜測、進而將自己的武斷判定強加給別人的嗜好。

王海鴒是將自己的女性視角、以及對生活的洞察力、客觀公正的態度表現到了極致的作家。

在她的人生裡,天生帶著軍人家庭出身骨子裡的高傲和倔強,但她又是幸運和與命運妥協的,多年的創作生涯,讓她在物質上獨立自強、獨自將兒子撫養成才、又能將自己喜歡的寫作事業與自己的人生賺錢的飯碗結合到一起,一輩子,靈活的支配自己的時間,過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她完成了幾部大作之後,她已經還能慢慢的將自己從名利場上抽身出來,耐下心來,拒絕所有的約稿,專注2年時間,寫出《大校的女兒》這樣的好作品,可以說她是生活的通透的人,知進退,有底線。

甚至,她對自己當年失敗的婚姻,也能清醒的評價,完全是因為虛榮心和著急而做出的錯誤選擇,這樣的自省自知力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她坦誠,當時因為看到喬瑜的家世不俗、外表可以,工作體面、且是同行,就覺得應該沒問題。但最終,她清晰的認識到,兩個價值觀不同,也就是說你認為重要的東西,別人認為不重要,對方認為重要的東西,你認為不重要的人在一起,不會有好的結果,當斷即斷。這份決心和魄力,也非一般人能做得到。

王海鴒的一生,可以說是完美的,因為她有了一切女人想要的。社會地位、個人事業、金錢物質、做母親的榮耀,她從來沒有失去過什麼,或者委屈自己去將就生活。

也許有人認為她一生再未踏入婚姻,這樣的日子是悲苦淒涼的,但是這種想法是錯的。因為王海鴒從來沒有因為單親媽媽的生活,把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而是將兒子培養成人,她沒有將自己的人生交託給婚姻或者一個自己並不愛的男人身上,她是成功的。

正如王海鴒所說,對於每個一個人來說,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只要你認為自己舒服自在,那麼你就是幸福的。

以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