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獄始祖《肖申克的救贖》,看懂才知道犯罪後如何才能完成救贖

1995是一個神奇的年份,影史上的經典層出不窮,奧斯卡在1995年湧現了無數經典。《阿甘正傳》《肖申克救贖》首當其衝。今天說的就是這部《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一度被影迷們奉為越獄電影的始祖。美劇《越獄》裡面很多設置都致敬了這部電影。仔細想想,這部電影真的是在說主人公的救贖嗎?未必,因為凡救贖情節設置,必須滿足三要素:做錯事、努力做事彌補做錯的事、犧牲。安迪其實只實現了其中一條,所以安迪沒有救贖,那電影究竟在說什麼?我來分析一下。

越獄始祖《肖申克的救贖》,看懂才知道犯罪後如何才能完成救贖

首要素:做錯事。

在電影裡,安迪做錯事了嗎?沒有,他是被冤枉的。劇情很清楚的就說明了。

二要素:努力做事彌補做錯的事

這點安迪有意無意的在做,他通過幫助獄警,讓監獄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所以這點還算勉強符合。為了保留一點懸念,我先借另一部電影來分析這個點,《猜火車2》就是救贖情節設定,主人公在《猜火車1》做錯事,坑了朋友的錢,所以回來努力彌補,挽回跟朋友的友誼。注意這個彌補是有針對性的。例如編劇寫一段劇情,某人殺了人,然後天天去念佛,這就不是救贖也不是彌補,因為你的彌補沒有針對性,充其量只是求得心裡的安慰,所以劇情應該調整為誤殺了人,出獄後去贍養被害者的家人,這才是救贖。《猜火車2》主人公回來的原因就是因為空虛,沒朋友,回來努力挽回朋友,這就是有針對性的救贖。

越獄始祖《肖申克的救贖》,看懂才知道犯罪後如何才能完成救贖

三要素:犧牲,或者死亡,或者死亡象徵這點很重要,很多救贖類電影在最後一刻能否成功,靠的就是這一點。如果沒有這一點,救贖是失敗的。人不可能做錯事後,來一句對不起就完事了,做錯事就要受到相關的道德或法律懲罰。《猜火車2》裡面,主角最後的高潮點就在於差點被吊死;2006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救贖》(又名《黑幫暴徒》),主角由善而發送回嬰兒,一樣要被繩之於法,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死刑,這就是死亡象徵。那在《肖申克的救贖》裡,安迪死了嗎?沒有,活得好好的,即使導演用了趴下水道這樣骯髒的鏡頭,但暗示的都是生的希望。

說完三要素,結論黨可以看這裡了,如果我說《肖申克的救贖》裡,主人公安迪沒有救贖情節,你信服嗎?觀眾肯定會反問,沒有救贖,為什麼該片還叫肖申克的救贖,請問肖申克是誰的名字?片名其實說的就很清楚,肖申克是監獄的名字。其實電影把肖申克監獄當作一個人來寫,說的其實是監獄的救贖,或者說是以肖申克監獄為代表的,美國當時黑暗的司法系統的救贖。但監獄不是人如何自救完成救贖,所以必須設計一個主人公來完成,這個人就是安迪,安迪是來幫助監獄(司法系統)救贖的。如何實現,請仔細看。

要素一,做錯事。安迪沒有做錯事,美國昏庸的司法系統卻給他判了

越獄始祖《肖申克的救贖》,看懂才知道犯罪後如何才能完成救贖

刑,肖申克監獄把他關了起來,所以做錯事的是監獄。而且監獄裡一開始就展示了暴力的強姦行為,獄警打死人情節。一開始和安迪進來的那個小胖子為何無緣無故被打死?編劇無緣無故安排的嗎?不,這是清楚的告訴觀眾,肖申克監獄很黑暗,它在犯錯。其他的暴力情節都充分說明肖申克是一個做錯事的人。

要素二:努力做事彌補做錯的事。自從安迪來了以後,監獄開始好轉,安迪的出現導致三姐妹散夥,強姦事情沒有了,安迪來了以後,增加了圖書館,犯人得到了精神慰藉。對未來同樣茫然的獄警們也對未來有了規劃。安迪來了以後,獄警和犯人的關係趨於緩和,死亡沒有了,除了劇情需要射殺那個知情的小偷以外,其他事情都在說明,肖申克正在彌補以前犯下的錯誤。

要素三:犧牲。監獄可以犧牲嗎?不可以,所以需要象徵性質的犧牲,監獄裡誰最有象徵性?監獄長啊,還有他忠心不二大塊頭的獄卒。結果,正義揭發的時候,獄長自殺,為何自殺,他完全可以被抓,然後接受正義的審判。但不行,劇情走向要的就是要犧牲,犧牲才有重生。所以監獄長必須死。獄卒被抓,影響肖申克的黑暗元素消失,肖申克得到重生,所以,救贖完成。

既然救贖完成,那安迪在裡面繼續待著就沒有意義了,他不越獄還幹嘛?本片看點就在於安迪幫助肖申克完成救贖,很多觀眾看完了還不知道感動在哪裡,以為是安迪個人的精神感動了,其實安迪不過是找回了原本就屬於他的自由,而肖申克,卻在安迪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別說監獄裡那一群老態龍鍾的犯人沒感動你,他們的刻劃,就是為了襯托安迪,安迪的幫助才有意義。肖申克的救贖才有意義。

越獄始祖《肖申克的救贖》,看懂才知道犯罪後如何才能完成救贖

當年電影輸給了《阿甘正傳》,是因為劇情不精彩嗎?肯定不是,《阿甘正傳》至少贏在兩個地方。首先是政治正確,這點很多人都知道了。但凡影視、傳媒工作者都要注意這一點,國內外都一樣。其次是價值觀共鳴更為強烈。這點如何理解?《阿甘正傳》反應了美國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會引起共鳴,所以電影感動的是整個社會。《肖申克的救贖》反應的是個體的感動。抱歉,我們沒有坐牢的經歷,所以沒法引起越獄後的共鳴,只能引發個體的感動。十個人,每個人都感動,但不能說明這十個人都有共鳴。所以,有共鳴的價值觀更具備吸引力。我們如何創作符合我國國情的影視作品,有一點很重要,創作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品,會贏得更多掌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