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

前回我寫了篇《為什麼只有郭德綱強調“唱”是唱太平歌詞》,講明瞭這說學逗唱裡面的唱指的是唱太平歌詞和唱數來寶,太平歌詞是相聲的本門唱,另一個唱就是數來寶。數來寶不是相聲獨有的功夫,本身算一種中國傳統曲藝,自有傳承和發展。來源是流落於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一人或兩人說唱,最初都是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相聲最早也是個撂地拿人、平地摳餅的手藝,為了能要到錢,所以大量吸收了數來寶的養分,早期也是相聲的十二門功課之一。

數來寶的祖宗

數來寶這是從乞丐手上開始的,算是一批有手藝的乞丐吧,也拜了一位乞丐祖宗。舊社會每一門藝術都會奉一位古人為祖師爺,相聲拜的是東方朔,梨園行拜的是唐明皇,數來寶拜的則是範丹。

"

前回我寫了篇《為什麼只有郭德綱強調“唱”是唱太平歌詞》,講明瞭這說學逗唱裡面的唱指的是唱太平歌詞和唱數來寶,太平歌詞是相聲的本門唱,另一個唱就是數來寶。數來寶不是相聲獨有的功夫,本身算一種中國傳統曲藝,自有傳承和發展。來源是流落於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一人或兩人說唱,最初都是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相聲最早也是個撂地拿人、平地摳餅的手藝,為了能要到錢,所以大量吸收了數來寶的養分,早期也是相聲的十二門功課之一。

數來寶的祖宗

數來寶這是從乞丐手上開始的,算是一批有手藝的乞丐吧,也拜了一位乞丐祖宗。舊社會每一門藝術都會奉一位古人為祖師爺,相聲拜的是東方朔,梨園行拜的是唐明皇,數來寶拜的則是範丹。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太平歌詞的太公賣面開頭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那石崇富來範丹窮,範丹是春秋年輕的一位古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漢朝的),生性清高,文采斐然,朝廷封他官做,他不做,寧願受窮,後成叫花子,所以被數來寶藝人奉為祖師爺。

範丹不做官,但他也是個心繫天下的人,經常賙濟周圍的窮人,有次家鄉大旱,他為救災散盡家財,還把祖上留下來的外債讓災民去要賬。還有一個傳說是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陳國窮困交加,是範丹的救助才不至於讓他餓死,其後還資助他回到魯國。分別的時候範丹問孔子什麼時候還錢,孔子說這天底下有文字的地方就是我的門生,你們去要賬就好了。所以在最初數來寶藝人不叫要錢,叫做替祖師爺要賬,收錢的時候也是要求手心向下的,伸出竹板來讓人把錢放在竹板上,這表明我們是要賬不是討錢。

數來寶的基本形式

再後來數來寶藝人就從乞丐中慢慢脫離了,開始了賣藝為生,慢慢演變到後來的快板藝術,也開始和相聲這門藝術合流了,相聲十二門功課裡面就有數來寶一門,說相聲都得會。

數來寶的竹板跟普通快板一樣,大板兒是兩塊,小的叫節子板兒是五塊,攏共是七塊板,一手拿一塊對著打,邊打邊說。早年間的乞丐都是在大街上一路走,一路唱,在路過大小街鋪的時候,他們就在店門前一站,開始數唱,數來寶的人從來是隻要錢不要飯。

"

前回我寫了篇《為什麼只有郭德綱強調“唱”是唱太平歌詞》,講明瞭這說學逗唱裡面的唱指的是唱太平歌詞和唱數來寶,太平歌詞是相聲的本門唱,另一個唱就是數來寶。數來寶不是相聲獨有的功夫,本身算一種中國傳統曲藝,自有傳承和發展。來源是流落於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一人或兩人說唱,最初都是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相聲最早也是個撂地拿人、平地摳餅的手藝,為了能要到錢,所以大量吸收了數來寶的養分,早期也是相聲的十二門功課之一。

數來寶的祖宗

數來寶這是從乞丐手上開始的,算是一批有手藝的乞丐吧,也拜了一位乞丐祖宗。舊社會每一門藝術都會奉一位古人為祖師爺,相聲拜的是東方朔,梨園行拜的是唐明皇,數來寶拜的則是範丹。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太平歌詞的太公賣面開頭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那石崇富來範丹窮,範丹是春秋年輕的一位古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漢朝的),生性清高,文采斐然,朝廷封他官做,他不做,寧願受窮,後成叫花子,所以被數來寶藝人奉為祖師爺。

範丹不做官,但他也是個心繫天下的人,經常賙濟周圍的窮人,有次家鄉大旱,他為救災散盡家財,還把祖上留下來的外債讓災民去要賬。還有一個傳說是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陳國窮困交加,是範丹的救助才不至於讓他餓死,其後還資助他回到魯國。分別的時候範丹問孔子什麼時候還錢,孔子說這天底下有文字的地方就是我的門生,你們去要賬就好了。所以在最初數來寶藝人不叫要錢,叫做替祖師爺要賬,收錢的時候也是要求手心向下的,伸出竹板來讓人把錢放在竹板上,這表明我們是要賬不是討錢。

數來寶的基本形式

再後來數來寶藝人就從乞丐中慢慢脫離了,開始了賣藝為生,慢慢演變到後來的快板藝術,也開始和相聲這門藝術合流了,相聲十二門功課裡面就有數來寶一門,說相聲都得會。

數來寶的竹板跟普通快板一樣,大板兒是兩塊,小的叫節子板兒是五塊,攏共是七塊板,一手拿一塊對著打,邊打邊說。早年間的乞丐都是在大街上一路走,一路唱,在路過大小街鋪的時候,他們就在店門前一站,開始數唱,數來寶的人從來是隻要錢不要飯。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數來寶的唱詞就叫“朝街詞”,詞基本上是固定的格式和合轍押韻的韻律,所以也叫趟子詞,節奏就是“三三七”的節奏,兩組三個字一組七個字,三三七的句子,三三七的節奏。

最初數來寶藝人表演的時候都是一隻腿跪在地上,一來是數來寶藝人覺得自己地位低,不配站著唱;二來也是因為跪著唱外圍的人看不見,他就得擠進來,這樣沾子能圓的好一些,舊年間藝人作藝是非常不易的,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才翻了身。

"

前回我寫了篇《為什麼只有郭德綱強調“唱”是唱太平歌詞》,講明瞭這說學逗唱裡面的唱指的是唱太平歌詞和唱數來寶,太平歌詞是相聲的本門唱,另一個唱就是數來寶。數來寶不是相聲獨有的功夫,本身算一種中國傳統曲藝,自有傳承和發展。來源是流落於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一人或兩人說唱,最初都是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相聲最早也是個撂地拿人、平地摳餅的手藝,為了能要到錢,所以大量吸收了數來寶的養分,早期也是相聲的十二門功課之一。

數來寶的祖宗

數來寶這是從乞丐手上開始的,算是一批有手藝的乞丐吧,也拜了一位乞丐祖宗。舊社會每一門藝術都會奉一位古人為祖師爺,相聲拜的是東方朔,梨園行拜的是唐明皇,數來寶拜的則是範丹。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太平歌詞的太公賣面開頭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那石崇富來範丹窮,範丹是春秋年輕的一位古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漢朝的),生性清高,文采斐然,朝廷封他官做,他不做,寧願受窮,後成叫花子,所以被數來寶藝人奉為祖師爺。

範丹不做官,但他也是個心繫天下的人,經常賙濟周圍的窮人,有次家鄉大旱,他為救災散盡家財,還把祖上留下來的外債讓災民去要賬。還有一個傳說是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陳國窮困交加,是範丹的救助才不至於讓他餓死,其後還資助他回到魯國。分別的時候範丹問孔子什麼時候還錢,孔子說這天底下有文字的地方就是我的門生,你們去要賬就好了。所以在最初數來寶藝人不叫要錢,叫做替祖師爺要賬,收錢的時候也是要求手心向下的,伸出竹板來讓人把錢放在竹板上,這表明我們是要賬不是討錢。

數來寶的基本形式

再後來數來寶藝人就從乞丐中慢慢脫離了,開始了賣藝為生,慢慢演變到後來的快板藝術,也開始和相聲這門藝術合流了,相聲十二門功課裡面就有數來寶一門,說相聲都得會。

數來寶的竹板跟普通快板一樣,大板兒是兩塊,小的叫節子板兒是五塊,攏共是七塊板,一手拿一塊對著打,邊打邊說。早年間的乞丐都是在大街上一路走,一路唱,在路過大小街鋪的時候,他們就在店門前一站,開始數唱,數來寶的人從來是隻要錢不要飯。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數來寶的唱詞就叫“朝街詞”,詞基本上是固定的格式和合轍押韻的韻律,所以也叫趟子詞,節奏就是“三三七”的節奏,兩組三個字一組七個字,三三七的句子,三三七的節奏。

最初數來寶藝人表演的時候都是一隻腿跪在地上,一來是數來寶藝人覺得自己地位低,不配站著唱;二來也是因為跪著唱外圍的人看不見,他就得擠進來,這樣沾子能圓的好一些,舊年間藝人作藝是非常不易的,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才翻了身。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數來寶唱什麼?

說白了就是為了方便要到錢,編的詞,一方面要奉承商號或者叫顧客,另一方面如果顧客不給,又得擠兌對方。詞是一部分編好,有固定格式和韻律,另一方面又要根據對方情況,隨機應變,現編。近乎一種耍無賴的要錢方式,但由於能幹這個的都比較聰明,能見到什麼就編什麼詞,雖然商家討厭他們,但得到多數旁聽人們的讚賞。商家給錢他們不用手接,而用牛胯骨去接,也有用“節子”板(即七塊竹板)的,要錢的方法和唱的詞句也相同。

咱們拿少馬爺和黃族民先生當年的一段,稍微看一下是怎麼回事。

"

前回我寫了篇《為什麼只有郭德綱強調“唱”是唱太平歌詞》,講明瞭這說學逗唱裡面的唱指的是唱太平歌詞和唱數來寶,太平歌詞是相聲的本門唱,另一個唱就是數來寶。數來寶不是相聲獨有的功夫,本身算一種中國傳統曲藝,自有傳承和發展。來源是流落於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一人或兩人說唱,最初都是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相聲最早也是個撂地拿人、平地摳餅的手藝,為了能要到錢,所以大量吸收了數來寶的養分,早期也是相聲的十二門功課之一。

數來寶的祖宗

數來寶這是從乞丐手上開始的,算是一批有手藝的乞丐吧,也拜了一位乞丐祖宗。舊社會每一門藝術都會奉一位古人為祖師爺,相聲拜的是東方朔,梨園行拜的是唐明皇,數來寶拜的則是範丹。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太平歌詞的太公賣面開頭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那石崇富來範丹窮,範丹是春秋年輕的一位古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漢朝的),生性清高,文采斐然,朝廷封他官做,他不做,寧願受窮,後成叫花子,所以被數來寶藝人奉為祖師爺。

範丹不做官,但他也是個心繫天下的人,經常賙濟周圍的窮人,有次家鄉大旱,他為救災散盡家財,還把祖上留下來的外債讓災民去要賬。還有一個傳說是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陳國窮困交加,是範丹的救助才不至於讓他餓死,其後還資助他回到魯國。分別的時候範丹問孔子什麼時候還錢,孔子說這天底下有文字的地方就是我的門生,你們去要賬就好了。所以在最初數來寶藝人不叫要錢,叫做替祖師爺要賬,收錢的時候也是要求手心向下的,伸出竹板來讓人把錢放在竹板上,這表明我們是要賬不是討錢。

數來寶的基本形式

再後來數來寶藝人就從乞丐中慢慢脫離了,開始了賣藝為生,慢慢演變到後來的快板藝術,也開始和相聲這門藝術合流了,相聲十二門功課裡面就有數來寶一門,說相聲都得會。

數來寶的竹板跟普通快板一樣,大板兒是兩塊,小的叫節子板兒是五塊,攏共是七塊板,一手拿一塊對著打,邊打邊說。早年間的乞丐都是在大街上一路走,一路唱,在路過大小街鋪的時候,他們就在店門前一站,開始數唱,數來寶的人從來是隻要錢不要飯。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數來寶的唱詞就叫“朝街詞”,詞基本上是固定的格式和合轍押韻的韻律,所以也叫趟子詞,節奏就是“三三七”的節奏,兩組三個字一組七個字,三三七的句子,三三七的節奏。

最初數來寶藝人表演的時候都是一隻腿跪在地上,一來是數來寶藝人覺得自己地位低,不配站著唱;二來也是因為跪著唱外圍的人看不見,他就得擠進來,這樣沾子能圓的好一些,舊年間藝人作藝是非常不易的,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才翻了身。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數來寶唱什麼?

說白了就是為了方便要到錢,編的詞,一方面要奉承商號或者叫顧客,另一方面如果顧客不給,又得擠兌對方。詞是一部分編好,有固定格式和韻律,另一方面又要根據對方情況,隨機應變,現編。近乎一種耍無賴的要錢方式,但由於能幹這個的都比較聰明,能見到什麼就編什麼詞,雖然商家討厭他們,但得到多數旁聽人們的讚賞。商家給錢他們不用手接,而用牛胯骨去接,也有用“節子”板(即七塊竹板)的,要錢的方法和唱的詞句也相同。

咱們拿少馬爺和黃族民先生當年的一段,稍微看一下是怎麼回事。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馬先生總結了數來寶的訣竅為“眼快,心快,嘴快”。這"眼快"是,發現目標;"心快"

是編出詞兒來;"嘴快"是跟著就得唱出來。

進門說詞:這個竹板兒打,(我這)進街來,鋪戶這個買賣兩邊排,是也有買,也有賣,也有這個幌子和招牌。金招牌,(我這)銀招牌,裡裡外外的掛出來。這邊兒寫:特別(這個)減價大贈彩;那邊兒寫:(這個)白送一天您快來。說你也來,我也來,(這個)大掌櫃的發了財!您老發財我沾光,路過相求來拜望。一拜君,二拜臣,三拜掌櫃的大量人。人量大,(我這)海量寬,劉備老爺坐西川。西川坐下了漢劉備,保駕的臣,三千歲。人又高,(我這)馬又大,豹頭環眼把鬍子乍,是大喊三聲橋塌下。夏侯傑,落了馬,曹操一見也害怕。(小過門兒)我在那邊兒拐了個彎兒,我扭項回頭拜這家兒。我拜了他,不拜你,你說傻子沒道理。大掌櫃的真不錯,站在(這個)門口兒一個勁兒的樂,您把(這個)銅子兒給幾個,拿回家去好治餓。這位掌櫃的好說話兒,他留分頭、光嘴巴兒,身上穿著個藍大褂兒。手裡邊搖著個白摺扇兒,不扇屁股扇臉蛋兒!

如果對方趕人,那就得賴著,例如人家說“走”,就應:噢,你叫我走,(我這)不能走,走到了天黑空著手,一分錢我這也沒有,老傻還得餓一宿,我求掌櫃的高高手,你要給錢我就走!

對方接著趕人:去,去,去,去!就應:哎,叫我去,我不能去,去到了天黑吃誰去?一沒房子二沒地,老傻多跑幾裡地。掌櫃的別說推辭話,窮人沾光沒多大。

"

前回我寫了篇《為什麼只有郭德綱強調“唱”是唱太平歌詞》,講明瞭這說學逗唱裡面的唱指的是唱太平歌詞和唱數來寶,太平歌詞是相聲的本門唱,另一個唱就是數來寶。數來寶不是相聲獨有的功夫,本身算一種中國傳統曲藝,自有傳承和發展。來源是流落於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一人或兩人說唱,最初都是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相聲最早也是個撂地拿人、平地摳餅的手藝,為了能要到錢,所以大量吸收了數來寶的養分,早期也是相聲的十二門功課之一。

數來寶的祖宗

數來寶這是從乞丐手上開始的,算是一批有手藝的乞丐吧,也拜了一位乞丐祖宗。舊社會每一門藝術都會奉一位古人為祖師爺,相聲拜的是東方朔,梨園行拜的是唐明皇,數來寶拜的則是範丹。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太平歌詞的太公賣面開頭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那石崇富來範丹窮,範丹是春秋年輕的一位古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漢朝的),生性清高,文采斐然,朝廷封他官做,他不做,寧願受窮,後成叫花子,所以被數來寶藝人奉為祖師爺。

範丹不做官,但他也是個心繫天下的人,經常賙濟周圍的窮人,有次家鄉大旱,他為救災散盡家財,還把祖上留下來的外債讓災民去要賬。還有一個傳說是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陳國窮困交加,是範丹的救助才不至於讓他餓死,其後還資助他回到魯國。分別的時候範丹問孔子什麼時候還錢,孔子說這天底下有文字的地方就是我的門生,你們去要賬就好了。所以在最初數來寶藝人不叫要錢,叫做替祖師爺要賬,收錢的時候也是要求手心向下的,伸出竹板來讓人把錢放在竹板上,這表明我們是要賬不是討錢。

數來寶的基本形式

再後來數來寶藝人就從乞丐中慢慢脫離了,開始了賣藝為生,慢慢演變到後來的快板藝術,也開始和相聲這門藝術合流了,相聲十二門功課裡面就有數來寶一門,說相聲都得會。

數來寶的竹板跟普通快板一樣,大板兒是兩塊,小的叫節子板兒是五塊,攏共是七塊板,一手拿一塊對著打,邊打邊說。早年間的乞丐都是在大街上一路走,一路唱,在路過大小街鋪的時候,他們就在店門前一站,開始數唱,數來寶的人從來是隻要錢不要飯。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數來寶的唱詞就叫“朝街詞”,詞基本上是固定的格式和合轍押韻的韻律,所以也叫趟子詞,節奏就是“三三七”的節奏,兩組三個字一組七個字,三三七的句子,三三七的節奏。

最初數來寶藝人表演的時候都是一隻腿跪在地上,一來是數來寶藝人覺得自己地位低,不配站著唱;二來也是因為跪著唱外圍的人看不見,他就得擠進來,這樣沾子能圓的好一些,舊年間藝人作藝是非常不易的,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才翻了身。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數來寶唱什麼?

說白了就是為了方便要到錢,編的詞,一方面要奉承商號或者叫顧客,另一方面如果顧客不給,又得擠兌對方。詞是一部分編好,有固定格式和韻律,另一方面又要根據對方情況,隨機應變,現編。近乎一種耍無賴的要錢方式,但由於能幹這個的都比較聰明,能見到什麼就編什麼詞,雖然商家討厭他們,但得到多數旁聽人們的讚賞。商家給錢他們不用手接,而用牛胯骨去接,也有用“節子”板(即七塊竹板)的,要錢的方法和唱的詞句也相同。

咱們拿少馬爺和黃族民先生當年的一段,稍微看一下是怎麼回事。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馬先生總結了數來寶的訣竅為“眼快,心快,嘴快”。這"眼快"是,發現目標;"心快"

是編出詞兒來;"嘴快"是跟著就得唱出來。

進門說詞:這個竹板兒打,(我這)進街來,鋪戶這個買賣兩邊排,是也有買,也有賣,也有這個幌子和招牌。金招牌,(我這)銀招牌,裡裡外外的掛出來。這邊兒寫:特別(這個)減價大贈彩;那邊兒寫:(這個)白送一天您快來。說你也來,我也來,(這個)大掌櫃的發了財!您老發財我沾光,路過相求來拜望。一拜君,二拜臣,三拜掌櫃的大量人。人量大,(我這)海量寬,劉備老爺坐西川。西川坐下了漢劉備,保駕的臣,三千歲。人又高,(我這)馬又大,豹頭環眼把鬍子乍,是大喊三聲橋塌下。夏侯傑,落了馬,曹操一見也害怕。(小過門兒)我在那邊兒拐了個彎兒,我扭項回頭拜這家兒。我拜了他,不拜你,你說傻子沒道理。大掌櫃的真不錯,站在(這個)門口兒一個勁兒的樂,您把(這個)銅子兒給幾個,拿回家去好治餓。這位掌櫃的好說話兒,他留分頭、光嘴巴兒,身上穿著個藍大褂兒。手裡邊搖著個白摺扇兒,不扇屁股扇臉蛋兒!

如果對方趕人,那就得賴著,例如人家說“走”,就應:噢,你叫我走,(我這)不能走,走到了天黑空著手,一分錢我這也沒有,老傻還得餓一宿,我求掌櫃的高高手,你要給錢我就走!

對方接著趕人:去,去,去,去!就應:哎,叫我去,我不能去,去到了天黑吃誰去?一沒房子二沒地,老傻多跑幾裡地。掌櫃的別說推辭話,窮人沾光沒多大。

傳統相聲雜談——說學逗唱的唱不僅是太平歌詞,還有數來寶

如果對方開始推脫,每一種有每一種的及時應對。

乙:我看你剛才好像來一趟了?

甲:噢,大掌櫃,你別起火,那剛才來的可不是我。他是誰,我是誰,別拿張飛當李逵。我是我,他是他,各人有錢個人花。大掌櫃的看一看,你別拿孟良當焦贊。

乙:我說你呀,來巧啦!我們掌櫃的不在家。

甲:噢,一句話,(我這)算白搭,你說掌櫃的不在家。掌櫃的不在你老在,你老辦事更明白。我看掌櫃的走不遠,有這個買賣把他管。裡推外,外推裡,大掌櫃的就是你。

乙:嗯,是我,啊,是我。怎麼著?我呀,沒錢。

甲:噢,你說沒有我說有,這個票子洋錢櫃裡頭。你要有錢你不拿,票子不會往外爬;你要有錢你不動,票子不會往外蹦;不會爬,不會蹦,我求掌櫃的往外送。

乙:我說你貧不貧哪?

甲:噢,說我貧,那我就貧,我不偷不摸是好人。我一不偷,二不摸,三不打搶,四不奪。這個數來寶的流口轍,我不耍貧嘴不能活。

乙:我說你憑什麼找我要錢哪?

甲:噢,大掌櫃,你聽其詳,打周朝列國就有我這行。孔夫子無食困陳蔡,多虧了範丹老祖把糧幫。借你們吃,借你們穿,借來這米山和麵山,直到如今沒還完。我不論僧,不論道,不論你回、漢和兩教,天主堂,耶穌教,孔聖人的門徒我都要。

乙:你都要啊?你知我這是什麼買賣兒?

甲:噢,我從小沒念過《三字經》,您這個字號認不清。

乙:哎,認不清沒關係,我告訴你。我這是呀,切面鋪。

甲:行咧!竹板兒打,我(這)邁大步,掌櫃的開了個棺材鋪。您這個棺材真正好,一頭兒大,一頭兒小,裝裡死人跑不了,裝裡活人受不了,裝裡……

就是這樣,一旦顧客不給,後面就開始編詞罵街。如果對方示弱了,又得趕緊說好話,把顧客捧著。例如剛上面的切面鋪:賣切面,面又白,質量高,分量足,不少給,寬條兒的,細條兒的,還經煮,吃到嘴裡特別筋道,買賣好,大賺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