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鄧莊鎮的“潘總”,你真威武

在我縣鄧莊鎮西候村有一個佔地1000餘畝,育有水曲柳、遼東櫟、夏橡、連翹、杜仲、皂莢、五角楓、白蠟、丁香等40餘個樹種,年產苗量200-300萬株,年銷售額達300萬元,為當地及周邊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200餘個的苗木基地,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碧秀農林”,它的掌舵人名叫潘陳寧。

襄汾鄧莊鎮的“潘總”,你真威武

2013年,50歲的潘陳寧辭去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創建了山西碧秀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從創辦企業開始,潘陳寧就帶領企業踏實前行,2014年,碧秀農林成為“山西省林科院實驗基地”;2015年,被評為“襄汾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6年被評為“臨汾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7年,他研發的《華北優良鄉土闊葉樹種育苗及造林技術》得到山西省科技廳的成果鑑定;2018年9月該技術榮獲第六屆山西省苗木花卉博覽會金獎;2018年被確定為“中國林學會科普教育基地”。

做企業就是要講“誠”,工人說,“他把我們當親人”

孟子曾說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在我看來,誠信是一種責任,一種美德,一種力量,說白了就是要“說話算話”。潘陳寧說。

襄汾鄧莊鎮的“潘總”,你真威武

2014年苗木銷售低迷,大量苗木過剩,苗子賣不出,工人要吃飯,那時的他腦子裡就一個想法,“一個工人就是一個家庭,企業再難也不能失了信義。寧可公司貸款,絕不拖欠欠工人工資。”那年,他抵押了自己唯一的一套住房,向銀行貸款30萬元,發出了當月工資。

不僅如此,潘陳寧還把每一名工人都當成親人。他要是聽說誰家有個困難,就會主動去“偶遇”一下。“孩子上學的學費夠不夠?先給你拿點?”“蓋房子錢夠不?去財務上先支上。”他從不居高臨下,而是把每件事都辦在工人心頭上。“潘總,我孩子結婚要買房,能不能先預支倆月工資?”“沒問題。”對工人的難處,他能幫就幫。“潘總是個好人,把我們當親人”。工人師傅都說。

做企業就是要“實”,客戶都說“潘總是個實在人”

“做人要實,幹事要實,創業要實”,以這句話為座右銘,潘陳寧做了許多。客戶定了樹苗變卦不要了,潘陳寧給退;不管客戶定多少苗子,潘陳寧都按照比例多發一些。“我們要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很多時候都是販子訂貨,多體諒體諒他們的難處,咱充其量就是少掙點錢,他們有可能就會陷入困境。”潘陳寧這樣解釋。

襄汾鄧莊鎮的“潘總”,你真威武

2018年,柳林縣因綠化需要,在碧秀農林訂好了500株暴馬丁香。工人挖樹的時候不認識,錯挖了幾株欒樹。裝完車走了的之後,他跟技術人員巡場時發現了問題。知道出了錯,他馬上安排工人又重新挖了幾株,連夜自己開上皮卡,把這幾株樹苗送到了柳林,“咱去一趟頂多能花個千把塊錢,要是把咱公司的信譽壞了,多少錢都買不回來。”

長治市林木良種繁育基地拉走了5000株椿樹小苗,回去後不適應氣候全都死了,潘陳寧免費送了他們5000株絲棉木,一件件“傻實誠”事讓客戶都說,“潘總是個實在人。”

做企業就是要有“信”,公司人說,“我們服他”

“人之信,商之魂,業之根”,潘陳寧把“誠信經營”這塊金字招牌亮得正,用得好。

襄汾鄧莊鎮的“潘總”,你真威武

今年4月,客戶尉先生在碧秀農林以每株25元的價格定了2.5米規格的塔鬆700餘株,整個基地這種規格的也就這些了。當天下午,臨汾的一個姓祁的老客戶也需要這種標準的樹苗,找了過來。“潘總,你又沒和他籤合同,我每苗多給你出5塊錢,能定我就給你錢。”客戶認為潘陳寧不賣給他是因為出得錢少。“祁總,不能這樣,我答應了人家了,肯定不能那麼做。”潘陳寧一口就回絕了。“咱們都是老關係了,一苗給你加10塊。”客戶繼續加價。“別說加十塊,就是翻一倍,這事我也不能幹!這就不是錢的問題,我答應人家了,肯定不能反悔,咱下次合作吧。”潘陳寧直接就下了逐客令。這一筆生意,潘陳寧就少掙了7000多塊,“不後悔,和人定了的事,咱就不能變。”

“類似這樣的事太多太多了,當時還有點想不開,覺得潘總有點傻。但是這幾年下來,我覺得潘總做的對,做企業就像做人,就是要誠信為本,不能因小失大”,碧秀的張副總這樣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損失了我可以賺回來,口碑倒了就再也樹不起來,不能用誠信開玩笑。”潘陳寧的心裡有這樣一杆秤。

做公益,他自己說,“吃虧就是佔便宜”

做公益,潘陳寧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西候村要綠化,他出苗出工;廠裡工人病了,他出錢;工人去世了,他除了哀悼還定期資助他們家人;哪裡地震了,他第一時間捐款,他還常常用微信眾籌幫助別人度過難關。

2015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企業家要有愛心和善心”,他主動向苗木基地所在地的西侯村瞭解村裡困難群眾的情況,首批安排了30名家庭比較困難的群眾到自己的苗木基地上班,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條件。西侯村張蘭枝,67歲,丈夫長期患心臟病,每年吃藥花費需5000多元,家裡只有1.5畝地,根本無力負擔。瞭解到這一情況後,他親自上門,送去了務工合同。65歲的賈寸香,丈夫早已去世,因為沒有勞力,就把家裡的6畝流轉出4.5畝,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能幫就幫,鄉親們不容易。”潘陳寧把她安排到基地上班,“做企業就像做人,幫人就是幫自己。”

他認為這是他應該承擔的一項社會責任。鄧莊鎮是貧水區,為了澆樹苗,他還打了一口井,水量不大,僅僅夠維持園林生產。但周邊的群眾需要澆地找過來,他也從沒二話……

以誠意打造企業文化精髓,以實在樹立口碑品牌,以信譽消除客戶後顧之憂,以公益凝聚百姓人心,一路走來,潘陳寧已經把“誠、實、信”的理念融入到企業發展的血脈中。

來源:掌上微襄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