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跳槽那些事兒 心理學 不完美媽媽 日本 葡萄 堯小瑤愛讀書 2019-09-17
"

我有個女同事,最近升職了。女同事學歷高,能力強,被我們單位的經理賞識,提拔成部門主任。

女同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打算在工作上大展宏圖,報答領導的知遇之恩。誰知剛升職沒多久,就遇到了各種困難。

領導交代了一堆任務,她作為部門主任得把任務分派下去。結果,下面的員工找各種藉口不接工作,她只分派出一部分活,自己幹著大部分的活。

本來,升職了多幹點工作也是應該的。但是,各種流言蜚語漸起,傳入了她的耳朵。

“仗著自己學歷高,就擺譜。”

“她有什麼能力,不過就是會拍馬屁。”

“看吧,工作分派不下去,都自己幹了。”

女同事本來幹勁十足,從別人那裡聽見了這些話,心情鬱悶,覺得很委屈。

要說工作能力,她是有的,只不過欠缺管理經驗。下面的員工不好管,領導又總給她任務,她承受巨大的壓力,流言又四起,導致她氣血鬱結,大把大把掉頭髮。

"

我有個女同事,最近升職了。女同事學歷高,能力強,被我們單位的經理賞識,提拔成部門主任。

女同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打算在工作上大展宏圖,報答領導的知遇之恩。誰知剛升職沒多久,就遇到了各種困難。

領導交代了一堆任務,她作為部門主任得把任務分派下去。結果,下面的員工找各種藉口不接工作,她只分派出一部分活,自己幹著大部分的活。

本來,升職了多幹點工作也是應該的。但是,各種流言蜚語漸起,傳入了她的耳朵。

“仗著自己學歷高,就擺譜。”

“她有什麼能力,不過就是會拍馬屁。”

“看吧,工作分派不下去,都自己幹了。”

女同事本來幹勁十足,從別人那裡聽見了這些話,心情鬱悶,覺得很委屈。

要說工作能力,她是有的,只不過欠缺管理經驗。下面的員工不好管,領導又總給她任務,她承受巨大的壓力,流言又四起,導致她氣血鬱結,大把大把掉頭髮。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不止在職場中人們會遭遇人際關係突然崩潰的情況,受到惡意解讀、惡意攻擊。在娛樂圈、生活中也是數不勝數。那麼,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惡意揣度他人的人呢?

《酸葡萄效應》這本書就給我們提供了答案。本書解讀了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的原因,提供瞭如何對待危險衝動人的策略,讓你運用心理學策略看穿他人的隱祕心思,捕捉對方的真實意圖,從而及早採取正確的對應方式。

本書的作者榎本博明,是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著有多部心理學暢銷書,如《善於言談便是善於傾聽》、《工作與心理學》等。

一、什麼是酸葡萄效應?

“酸葡萄效應”指的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敗感時,為了解除內心的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把自己從緊張、不滿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

我有個女同事,最近升職了。女同事學歷高,能力強,被我們單位的經理賞識,提拔成部門主任。

女同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打算在工作上大展宏圖,報答領導的知遇之恩。誰知剛升職沒多久,就遇到了各種困難。

領導交代了一堆任務,她作為部門主任得把任務分派下去。結果,下面的員工找各種藉口不接工作,她只分派出一部分活,自己幹著大部分的活。

本來,升職了多幹點工作也是應該的。但是,各種流言蜚語漸起,傳入了她的耳朵。

“仗著自己學歷高,就擺譜。”

“她有什麼能力,不過就是會拍馬屁。”

“看吧,工作分派不下去,都自己幹了。”

女同事本來幹勁十足,從別人那裡聽見了這些話,心情鬱悶,覺得很委屈。

要說工作能力,她是有的,只不過欠缺管理經驗。下面的員工不好管,領導又總給她任務,她承受巨大的壓力,流言又四起,導致她氣血鬱結,大把大把掉頭髮。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不止在職場中人們會遭遇人際關係突然崩潰的情況,受到惡意解讀、惡意攻擊。在娛樂圈、生活中也是數不勝數。那麼,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惡意揣度他人的人呢?

《酸葡萄效應》這本書就給我們提供了答案。本書解讀了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的原因,提供瞭如何對待危險衝動人的策略,讓你運用心理學策略看穿他人的隱祕心思,捕捉對方的真實意圖,從而及早採取正確的對應方式。

本書的作者榎本博明,是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著有多部心理學暢銷書,如《善於言談便是善於傾聽》、《工作與心理學》等。

一、什麼是酸葡萄效應?

“酸葡萄效應”指的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敗感時,為了解除內心的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把自己從緊張、不滿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這其實是人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自己得不到,就找理由安慰自己。就比如我的女同事高升了,為什麼會有人貶低她,懷疑她的能力,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升職,就散播惡評,以此來安慰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二、酸葡萄效應有哪些表現?

1、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

對他人的痛苦表現為幸災樂禍。日本的設計師佐野研二郎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被選為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的會徽,但卻被指“與比利時列日劇場的標識相似,是為剽竊”。後來經過查證,佐野確為抄襲,其作品被撤下,奧運會會徽也被棄用。

網友們對此事的熱情持續高漲,每天有數萬條的評論誕生,批評佐野抄襲作品,說他事業下滑是罪有應得。網友們的表現大部分為幸災樂禍。

作品抄襲是不光彩的經歷,引起眾怒也理所當然。但這畢竟是“陌生人”的問題,何必動怒到如此程度?網友們對此事投入的熱情遠遠超過工作的熱情,是否想從別人的失意中獲取不正常情感的滿足呢?

2、嫉妒他人

艾青說:“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 嫉妒是一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一旦放任嫉妒心,人們會感到難過;嚴重時,還會產生恨的情感。

有這樣一個例子,小李初入職場,熱心的老王一直幫助他、指導他。沒過兩年,小李因為業務能力突出,被提拔為部門主管,成為了老王的頂頭上司。小李本想好好感謝老王,老王的態度卻大為改變,對小李冷淡至極。

小李很困惑,為什麼老王態度變化如此之大呢?是因為小李被提拔後,老王的嫉妒之火佔據了理智。

老王想自己辛苦這麼多年,一直勤勤懇懇工作,一直得不到提拔。沒想到才工作兩年的毛頭小子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這太不公平了。

殊不知,職場上不是論資排輩,而是能力為王。老王沒有好好反思,而是嫉妒小李,自己不但在職場上沒有了發展,而且心裡特別難受。

3、攻擊他人

任何人心裡都有攻擊行為,一旦人們受到挫折,它就會湧現出來。心理學家多拉德等人提出了挫折—攻擊假說。假說認為,當人們當前的行為被打斷,以至於無法達成既定目的時,就會感到受挫,為了消解、降低這種挫敗感,他們就會採取攻擊行為。

這種現象在工作、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孩子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攻擊別的小朋友。在上班路上因為堵車,兩個人大打出手。

究其原因,受挫的人一旦認知發生扭曲,就算別人的言行毫無惡意,他們也會從中感受到惡意,從而引發攻擊行為。

"

我有個女同事,最近升職了。女同事學歷高,能力強,被我們單位的經理賞識,提拔成部門主任。

女同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打算在工作上大展宏圖,報答領導的知遇之恩。誰知剛升職沒多久,就遇到了各種困難。

領導交代了一堆任務,她作為部門主任得把任務分派下去。結果,下面的員工找各種藉口不接工作,她只分派出一部分活,自己幹著大部分的活。

本來,升職了多幹點工作也是應該的。但是,各種流言蜚語漸起,傳入了她的耳朵。

“仗著自己學歷高,就擺譜。”

“她有什麼能力,不過就是會拍馬屁。”

“看吧,工作分派不下去,都自己幹了。”

女同事本來幹勁十足,從別人那裡聽見了這些話,心情鬱悶,覺得很委屈。

要說工作能力,她是有的,只不過欠缺管理經驗。下面的員工不好管,領導又總給她任務,她承受巨大的壓力,流言又四起,導致她氣血鬱結,大把大把掉頭髮。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不止在職場中人們會遭遇人際關係突然崩潰的情況,受到惡意解讀、惡意攻擊。在娛樂圈、生活中也是數不勝數。那麼,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惡意揣度他人的人呢?

《酸葡萄效應》這本書就給我們提供了答案。本書解讀了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的原因,提供瞭如何對待危險衝動人的策略,讓你運用心理學策略看穿他人的隱祕心思,捕捉對方的真實意圖,從而及早採取正確的對應方式。

本書的作者榎本博明,是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著有多部心理學暢銷書,如《善於言談便是善於傾聽》、《工作與心理學》等。

一、什麼是酸葡萄效應?

“酸葡萄效應”指的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敗感時,為了解除內心的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把自己從緊張、不滿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這其實是人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自己得不到,就找理由安慰自己。就比如我的女同事高升了,為什麼會有人貶低她,懷疑她的能力,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升職,就散播惡評,以此來安慰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二、酸葡萄效應有哪些表現?

1、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

對他人的痛苦表現為幸災樂禍。日本的設計師佐野研二郎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被選為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的會徽,但卻被指“與比利時列日劇場的標識相似,是為剽竊”。後來經過查證,佐野確為抄襲,其作品被撤下,奧運會會徽也被棄用。

網友們對此事的熱情持續高漲,每天有數萬條的評論誕生,批評佐野抄襲作品,說他事業下滑是罪有應得。網友們的表現大部分為幸災樂禍。

作品抄襲是不光彩的經歷,引起眾怒也理所當然。但這畢竟是“陌生人”的問題,何必動怒到如此程度?網友們對此事投入的熱情遠遠超過工作的熱情,是否想從別人的失意中獲取不正常情感的滿足呢?

2、嫉妒他人

艾青說:“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 嫉妒是一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一旦放任嫉妒心,人們會感到難過;嚴重時,還會產生恨的情感。

有這樣一個例子,小李初入職場,熱心的老王一直幫助他、指導他。沒過兩年,小李因為業務能力突出,被提拔為部門主管,成為了老王的頂頭上司。小李本想好好感謝老王,老王的態度卻大為改變,對小李冷淡至極。

小李很困惑,為什麼老王態度變化如此之大呢?是因為小李被提拔後,老王的嫉妒之火佔據了理智。

老王想自己辛苦這麼多年,一直勤勤懇懇工作,一直得不到提拔。沒想到才工作兩年的毛頭小子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這太不公平了。

殊不知,職場上不是論資排輩,而是能力為王。老王沒有好好反思,而是嫉妒小李,自己不但在職場上沒有了發展,而且心裡特別難受。

3、攻擊他人

任何人心裡都有攻擊行為,一旦人們受到挫折,它就會湧現出來。心理學家多拉德等人提出了挫折—攻擊假說。假說認為,當人們當前的行為被打斷,以至於無法達成既定目的時,就會感到受挫,為了消解、降低這種挫敗感,他們就會採取攻擊行為。

這種現象在工作、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孩子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攻擊別的小朋友。在上班路上因為堵車,兩個人大打出手。

究其原因,受挫的人一旦認知發生扭曲,就算別人的言行毫無惡意,他們也會從中感受到惡意,從而引發攻擊行為。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三、引起酸葡萄效應的心理機制

1、社會比較

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提出了社會比較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有“自我評價的欲求”,也就是人類利用他人作為評價尺度,以評價自身的想法是否妥帖,或自己的能力如何。

比如, “他家孩子學習成績真好。”

“他的丈夫又升職了。”

“她又帶著孩子出國玩了”。

而我家的卻……

因為比較,自我評價下跌,心裡會覺得悽慘。好勝心強的人,不甘落後,會憤憤不平,甚至詆譭嫉妒對方。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嫉妒別人就是因為總和別人比較,尤其是走得親近的人。因為走得近,才會有“她那麼積極,而我不如她”的想法,於是捏造情報、打小報告、散播謠言,試圖把對方拉到自己同等的地位。

2、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比如,因為自己的嫉妒而產生的了攻擊情緒,又不想承認這個事實,於是便當做是對方身上看到的東西,認為對方抱有醜陋的想法,從而產生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機制。

這種機制有兩個特點:

第一,不必承認自己抱有醜陋的攻擊心態,可以將過錯全部推給對方。

第二,可以有正當理由責怪對方,不必承擔心理負擔。

就好比女同事升職,散播謠言的人認為,不認為是自己嫉妒,而是女同事姿態太高傲,拍領導馬屁才升職的,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攻擊她。

3、積極錯覺

所謂積極錯覺,是一種給自我以過高評價的認知扭曲,心理學家鄧寧等人發現,大多數人深信自己“處於平均水平之上”。

有一項以高中生為對象調查顯示,70%的學生深信自己的領導能力高於平均水平。

成年人當中同樣如此,90%的管理人員認為自己的能力高於其他同事。

因為有積極錯覺,心理上不願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強,不願意服輸,就去批評別人,逃避自己能力差的事實。

"

我有個女同事,最近升職了。女同事學歷高,能力強,被我們單位的經理賞識,提拔成部門主任。

女同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打算在工作上大展宏圖,報答領導的知遇之恩。誰知剛升職沒多久,就遇到了各種困難。

領導交代了一堆任務,她作為部門主任得把任務分派下去。結果,下面的員工找各種藉口不接工作,她只分派出一部分活,自己幹著大部分的活。

本來,升職了多幹點工作也是應該的。但是,各種流言蜚語漸起,傳入了她的耳朵。

“仗著自己學歷高,就擺譜。”

“她有什麼能力,不過就是會拍馬屁。”

“看吧,工作分派不下去,都自己幹了。”

女同事本來幹勁十足,從別人那裡聽見了這些話,心情鬱悶,覺得很委屈。

要說工作能力,她是有的,只不過欠缺管理經驗。下面的員工不好管,領導又總給她任務,她承受巨大的壓力,流言又四起,導致她氣血鬱結,大把大把掉頭髮。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不止在職場中人們會遭遇人際關係突然崩潰的情況,受到惡意解讀、惡意攻擊。在娛樂圈、生活中也是數不勝數。那麼,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惡意揣度他人的人呢?

《酸葡萄效應》這本書就給我們提供了答案。本書解讀了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的原因,提供瞭如何對待危險衝動人的策略,讓你運用心理學策略看穿他人的隱祕心思,捕捉對方的真實意圖,從而及早採取正確的對應方式。

本書的作者榎本博明,是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著有多部心理學暢銷書,如《善於言談便是善於傾聽》、《工作與心理學》等。

一、什麼是酸葡萄效應?

“酸葡萄效應”指的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敗感時,為了解除內心的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把自己從緊張、不滿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這其實是人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自己得不到,就找理由安慰自己。就比如我的女同事高升了,為什麼會有人貶低她,懷疑她的能力,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升職,就散播惡評,以此來安慰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二、酸葡萄效應有哪些表現?

1、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

對他人的痛苦表現為幸災樂禍。日本的設計師佐野研二郎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被選為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的會徽,但卻被指“與比利時列日劇場的標識相似,是為剽竊”。後來經過查證,佐野確為抄襲,其作品被撤下,奧運會會徽也被棄用。

網友們對此事的熱情持續高漲,每天有數萬條的評論誕生,批評佐野抄襲作品,說他事業下滑是罪有應得。網友們的表現大部分為幸災樂禍。

作品抄襲是不光彩的經歷,引起眾怒也理所當然。但這畢竟是“陌生人”的問題,何必動怒到如此程度?網友們對此事投入的熱情遠遠超過工作的熱情,是否想從別人的失意中獲取不正常情感的滿足呢?

2、嫉妒他人

艾青說:“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 嫉妒是一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一旦放任嫉妒心,人們會感到難過;嚴重時,還會產生恨的情感。

有這樣一個例子,小李初入職場,熱心的老王一直幫助他、指導他。沒過兩年,小李因為業務能力突出,被提拔為部門主管,成為了老王的頂頭上司。小李本想好好感謝老王,老王的態度卻大為改變,對小李冷淡至極。

小李很困惑,為什麼老王態度變化如此之大呢?是因為小李被提拔後,老王的嫉妒之火佔據了理智。

老王想自己辛苦這麼多年,一直勤勤懇懇工作,一直得不到提拔。沒想到才工作兩年的毛頭小子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這太不公平了。

殊不知,職場上不是論資排輩,而是能力為王。老王沒有好好反思,而是嫉妒小李,自己不但在職場上沒有了發展,而且心裡特別難受。

3、攻擊他人

任何人心裡都有攻擊行為,一旦人們受到挫折,它就會湧現出來。心理學家多拉德等人提出了挫折—攻擊假說。假說認為,當人們當前的行為被打斷,以至於無法達成既定目的時,就會感到受挫,為了消解、降低這種挫敗感,他們就會採取攻擊行為。

這種現象在工作、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孩子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攻擊別的小朋友。在上班路上因為堵車,兩個人大打出手。

究其原因,受挫的人一旦認知發生扭曲,就算別人的言行毫無惡意,他們也會從中感受到惡意,從而引發攻擊行為。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三、引起酸葡萄效應的心理機制

1、社會比較

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提出了社會比較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有“自我評價的欲求”,也就是人類利用他人作為評價尺度,以評價自身的想法是否妥帖,或自己的能力如何。

比如, “他家孩子學習成績真好。”

“他的丈夫又升職了。”

“她又帶著孩子出國玩了”。

而我家的卻……

因為比較,自我評價下跌,心裡會覺得悽慘。好勝心強的人,不甘落後,會憤憤不平,甚至詆譭嫉妒對方。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嫉妒別人就是因為總和別人比較,尤其是走得親近的人。因為走得近,才會有“她那麼積極,而我不如她”的想法,於是捏造情報、打小報告、散播謠言,試圖把對方拉到自己同等的地位。

2、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比如,因為自己的嫉妒而產生的了攻擊情緒,又不想承認這個事實,於是便當做是對方身上看到的東西,認為對方抱有醜陋的想法,從而產生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機制。

這種機制有兩個特點:

第一,不必承認自己抱有醜陋的攻擊心態,可以將過錯全部推給對方。

第二,可以有正當理由責怪對方,不必承擔心理負擔。

就好比女同事升職,散播謠言的人認為,不認為是自己嫉妒,而是女同事姿態太高傲,拍領導馬屁才升職的,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攻擊她。

3、積極錯覺

所謂積極錯覺,是一種給自我以過高評價的認知扭曲,心理學家鄧寧等人發現,大多數人深信自己“處於平均水平之上”。

有一項以高中生為對象調查顯示,70%的學生深信自己的領導能力高於平均水平。

成年人當中同樣如此,90%的管理人員認為自己的能力高於其他同事。

因為有積極錯覺,心理上不願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強,不願意服輸,就去批評別人,逃避自己能力差的事實。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四、面對危險之人的對策?

老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傷害、汙衊你的人,有可能正是身邊的人。那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辦法呢?當然有。

作者給出了9種常見的危險人群,當你身邊出現這樣的人時,就不要靠的太近了。

對你過於熱情的人;

把你捧得天花亂墜的人;

靠吹捧才能保持好心情的人;

動不動就說“反正我這種人……”的人;

“得不到回報”心理太過強烈的人;

妄自菲薄的人;

一意孤行、剛愎自用的人;

堅信自己特別的人;

習慣性消沉的人。

如果你身邊有以上這種危險之人,該如何應呢?作者也給出了我們建議。

1、不要輕易反駁

危險之人大多心思狹隘,記仇,你的反駁和解釋不會澄清誤會,只會加重矛盾。面對惡意中傷你的人,無論他們說什麼,你都不要反駁。你需要做的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對方有不合理的要求,必須保持理性,斟酌用詞,鄭重而禮貌地回絕對方。

2、不要同情“處境艱難的人”

有些人常常陷於被蔑視的惶恐中不能自拔,他們總是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怨恨別人。表面上對你“感激涕零”,實際上對你心懷怨恨。

比如《甄嬛傳》中的安陵容,她出生於小門小戶,嫉妒甄嬛才貌雙絕家世好。安陵容就是“受輕視的恐慌”激發攻擊性的人,她把甄嬛的幫助認為是虛情假意。甄嬛把雍正賞賜的東西送給她,她認為甄嬛瞧不起自己卑微的出身,是把不喜歡的東西給自己。於是,安陵容投靠了皇后,幫著皇后一起對付甄嬛。

對於這種人,要抑制你的菩薩心腸,千萬不要和他有瓜葛。

"

我有個女同事,最近升職了。女同事學歷高,能力強,被我們單位的經理賞識,提拔成部門主任。

女同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打算在工作上大展宏圖,報答領導的知遇之恩。誰知剛升職沒多久,就遇到了各種困難。

領導交代了一堆任務,她作為部門主任得把任務分派下去。結果,下面的員工找各種藉口不接工作,她只分派出一部分活,自己幹著大部分的活。

本來,升職了多幹點工作也是應該的。但是,各種流言蜚語漸起,傳入了她的耳朵。

“仗著自己學歷高,就擺譜。”

“她有什麼能力,不過就是會拍馬屁。”

“看吧,工作分派不下去,都自己幹了。”

女同事本來幹勁十足,從別人那裡聽見了這些話,心情鬱悶,覺得很委屈。

要說工作能力,她是有的,只不過欠缺管理經驗。下面的員工不好管,領導又總給她任務,她承受巨大的壓力,流言又四起,導致她氣血鬱結,大把大把掉頭髮。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不止在職場中人們會遭遇人際關係突然崩潰的情況,受到惡意解讀、惡意攻擊。在娛樂圈、生活中也是數不勝數。那麼,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惡意揣度他人的人呢?

《酸葡萄效應》這本書就給我們提供了答案。本書解讀了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的原因,提供瞭如何對待危險衝動人的策略,讓你運用心理學策略看穿他人的隱祕心思,捕捉對方的真實意圖,從而及早採取正確的對應方式。

本書的作者榎本博明,是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著有多部心理學暢銷書,如《善於言談便是善於傾聽》、《工作與心理學》等。

一、什麼是酸葡萄效應?

“酸葡萄效應”指的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敗感時,為了解除內心的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把自己從緊張、不滿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這其實是人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自己得不到,就找理由安慰自己。就比如我的女同事高升了,為什麼會有人貶低她,懷疑她的能力,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升職,就散播惡評,以此來安慰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二、酸葡萄效應有哪些表現?

1、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

對他人的痛苦表現為幸災樂禍。日本的設計師佐野研二郎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被選為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的會徽,但卻被指“與比利時列日劇場的標識相似,是為剽竊”。後來經過查證,佐野確為抄襲,其作品被撤下,奧運會會徽也被棄用。

網友們對此事的熱情持續高漲,每天有數萬條的評論誕生,批評佐野抄襲作品,說他事業下滑是罪有應得。網友們的表現大部分為幸災樂禍。

作品抄襲是不光彩的經歷,引起眾怒也理所當然。但這畢竟是“陌生人”的問題,何必動怒到如此程度?網友們對此事投入的熱情遠遠超過工作的熱情,是否想從別人的失意中獲取不正常情感的滿足呢?

2、嫉妒他人

艾青說:“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 嫉妒是一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一旦放任嫉妒心,人們會感到難過;嚴重時,還會產生恨的情感。

有這樣一個例子,小李初入職場,熱心的老王一直幫助他、指導他。沒過兩年,小李因為業務能力突出,被提拔為部門主管,成為了老王的頂頭上司。小李本想好好感謝老王,老王的態度卻大為改變,對小李冷淡至極。

小李很困惑,為什麼老王態度變化如此之大呢?是因為小李被提拔後,老王的嫉妒之火佔據了理智。

老王想自己辛苦這麼多年,一直勤勤懇懇工作,一直得不到提拔。沒想到才工作兩年的毛頭小子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這太不公平了。

殊不知,職場上不是論資排輩,而是能力為王。老王沒有好好反思,而是嫉妒小李,自己不但在職場上沒有了發展,而且心裡特別難受。

3、攻擊他人

任何人心裡都有攻擊行為,一旦人們受到挫折,它就會湧現出來。心理學家多拉德等人提出了挫折—攻擊假說。假說認為,當人們當前的行為被打斷,以至於無法達成既定目的時,就會感到受挫,為了消解、降低這種挫敗感,他們就會採取攻擊行為。

這種現象在工作、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孩子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攻擊別的小朋友。在上班路上因為堵車,兩個人大打出手。

究其原因,受挫的人一旦認知發生扭曲,就算別人的言行毫無惡意,他們也會從中感受到惡意,從而引發攻擊行為。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三、引起酸葡萄效應的心理機制

1、社會比較

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提出了社會比較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有“自我評價的欲求”,也就是人類利用他人作為評價尺度,以評價自身的想法是否妥帖,或自己的能力如何。

比如, “他家孩子學習成績真好。”

“他的丈夫又升職了。”

“她又帶著孩子出國玩了”。

而我家的卻……

因為比較,自我評價下跌,心裡會覺得悽慘。好勝心強的人,不甘落後,會憤憤不平,甚至詆譭嫉妒對方。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嫉妒別人就是因為總和別人比較,尤其是走得親近的人。因為走得近,才會有“她那麼積極,而我不如她”的想法,於是捏造情報、打小報告、散播謠言,試圖把對方拉到自己同等的地位。

2、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比如,因為自己的嫉妒而產生的了攻擊情緒,又不想承認這個事實,於是便當做是對方身上看到的東西,認為對方抱有醜陋的想法,從而產生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機制。

這種機制有兩個特點:

第一,不必承認自己抱有醜陋的攻擊心態,可以將過錯全部推給對方。

第二,可以有正當理由責怪對方,不必承擔心理負擔。

就好比女同事升職,散播謠言的人認為,不認為是自己嫉妒,而是女同事姿態太高傲,拍領導馬屁才升職的,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攻擊她。

3、積極錯覺

所謂積極錯覺,是一種給自我以過高評價的認知扭曲,心理學家鄧寧等人發現,大多數人深信自己“處於平均水平之上”。

有一項以高中生為對象調查顯示,70%的學生深信自己的領導能力高於平均水平。

成年人當中同樣如此,90%的管理人員認為自己的能力高於其他同事。

因為有積極錯覺,心理上不願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強,不願意服輸,就去批評別人,逃避自己能力差的事實。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四、面對危險之人的對策?

老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傷害、汙衊你的人,有可能正是身邊的人。那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辦法呢?當然有。

作者給出了9種常見的危險人群,當你身邊出現這樣的人時,就不要靠的太近了。

對你過於熱情的人;

把你捧得天花亂墜的人;

靠吹捧才能保持好心情的人;

動不動就說“反正我這種人……”的人;

“得不到回報”心理太過強烈的人;

妄自菲薄的人;

一意孤行、剛愎自用的人;

堅信自己特別的人;

習慣性消沉的人。

如果你身邊有以上這種危險之人,該如何應呢?作者也給出了我們建議。

1、不要輕易反駁

危險之人大多心思狹隘,記仇,你的反駁和解釋不會澄清誤會,只會加重矛盾。面對惡意中傷你的人,無論他們說什麼,你都不要反駁。你需要做的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對方有不合理的要求,必須保持理性,斟酌用詞,鄭重而禮貌地回絕對方。

2、不要同情“處境艱難的人”

有些人常常陷於被蔑視的惶恐中不能自拔,他們總是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怨恨別人。表面上對你“感激涕零”,實際上對你心懷怨恨。

比如《甄嬛傳》中的安陵容,她出生於小門小戶,嫉妒甄嬛才貌雙絕家世好。安陵容就是“受輕視的恐慌”激發攻擊性的人,她把甄嬛的幫助認為是虛情假意。甄嬛把雍正賞賜的東西送給她,她認為甄嬛瞧不起自己卑微的出身,是把不喜歡的東西給自己。於是,安陵容投靠了皇后,幫著皇后一起對付甄嬛。

對於這種人,要抑制你的菩薩心腸,千萬不要和他有瓜葛。

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為你深度解讀酸葡萄效應

3、對待上司要“三及時”

這三及時是“及時報告、及時聯絡、及時商量”。如果員工做到三及時,領導會覺得你尊重他,而且有利於領導瞭解事情進度,提高辦事效率,還能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辦公室新來一個同事小張。小張辦事倒還勤快,但就做不到三及時。每每都是主任叫住他,問他事情辦得怎麼樣。主任也提醒他,讓他要及時反饋。雖然小張每天很忙,但是主任對他的評價卻不高。

4、面對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面對流言蜚語,沒有一個人不動怒、不生氣。然而,惡意中傷你的人目的是讓你陷入絕境。如果你因為謠言慌了神,那正中對方下懷。正確的做法是,按兵不動,以免被對方算計。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知名的演員、主持人、體育明星等,只要上了熱搜,下面的評論就開始口水戰,要不支持自己的偶像,要不就怒罵諷刺演員、主持人,有些話還不堪入耳,特別難聽。如果因為網絡謠言動怒,回帖對罵,對方會因為你接招更加興奮,寫下更多攻擊的話。

流言止於智者。不管你攻不攻擊,網上的流言都會消失。就任由他們瞎折騰吧,該相信你的人仍會相信你,保持好自己的心態。

酸葡萄效應是自己的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歸因於別的事物或人,編造一些理由,來消解自己的緊張和不安。通常表現為對他人的痛苦幸災樂禍,嫉妒他人,攻擊他人,惡意揣度他人。接著我們分析了引起酸葡萄效應的心理機制,主要是社會比較心理、投射效應和積極錯覺心理。本書還給出了9種常見的危險人群以及應對策略,讓我們洞察關係中那些無從揣測的惡意心理,學會從無意義的人際關係中全身而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