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揭祕:鄠邑區渭豐鎮“渭曲坊”!

話百里秦川,講陝西故事,巡三秦沃土,紀周秦漢唐,敬請關注《睜眼看西安》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西安古村揭祕:鄠邑區渭豐鎮“渭曲坊”!

西安市有個鄠邑區,前幾年叫戶縣。得名於大禹後裔有扈氏的封國“扈邑”,有扈氏的都城在如今甘亭鎮郭村、韓村一帶,《元和郡縣誌》載:“故戶縣城,在今縣城北二里許,夏之扈國也。”

西安古村揭祕:鄠邑區渭豐鎮“渭曲坊”!

周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邑”為“鄠邑”。秦孝公時期設置“鄠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底戶縣撤縣設區,改名“鄠邑區”。

渭曲坊是古時戶縣“四磑、八坊、九頭、十八寨”八坊之一。隸屬鄠邑區北片的渭豐鎮管轄,毗鄰澇河、渭河,地處河灘三角洲地帶。此地最早是澇河、灃河、渭河匯流之處,灃河的入渭口也在這裡。宋《長安志·長安縣》記載:“灃河至戶縣元村入渭.......澇河由戶縣元村北入渭”

西安古村揭祕:鄠邑區渭豐鎮“渭曲坊”!

【渭曲坊北堡子】

本地言“先有秦家莊,後有渭曲坊。”史載秦二世胡亥登基,將秦始皇子女,公子12人殺死咸陽市,公主10人殺死於杜地。今渼陂湖有九女冢,相傳為秦始皇九個女兒的墳墓。秦始皇子女史載有33人,本地傳說其中有一支逃出咸陽,隱姓埋名,落戶於此,以國號為名,故而得名為:秦家莊。因苦無史料佐證,權當傳說罷了,但村中大戶秦姓枝繁葉茂卻是不爭事實。村碑說本村建於明朝萬曆25年,想來村中王、段等姓氏都是明朝時期官方移民來此落戶。秦家之先祖落戶應該更早。

西安古村揭祕:鄠邑區渭豐鎮“渭曲坊”!

【渭曲坊北堡子】

清朝初年“秦家莊”更名為“渭曲坊”。“渭曲”一說有兩種說法,一說:渭水彎曲繞村而過,得名:渭曲。二說:村民精於釀酒,曲香四溢,,而得名:渭曲。不遠處澇店鎮有龍窩村,也位於渭河邊,其所產“龍窩酒”名揚關中。釀酒一說,也有可能。

或許渭河彎曲而過,村中精於釀酒,本身就是一回事。渭曲坊分南北二村, 南村稱:渭曲坊南堡子,北村稱渭曲坊北堡子。解放後渭曲坊南堡子更名:渭南村,全村1200多村民,大部分都姓閆。渭曲坊北堡子更名:渭北村,有3000餘村民。

西安古村揭祕:鄠邑區渭豐鎮“渭曲坊”!

【渭曲坊南堡子】

渭曲坊物華天寶、物產豐富,有民謠稱 :姚村的辣子馬營的蒜;響橋的雨帽三旗的犁;佔管營的擔籠穀子磑 的席;渭曲坊棉花紡不完;元村的紅芋擔百擔;小王店的土車推不斷;定舟村的社火實好看 。

本村民風淳樸,人才輩出。古時戶縣自古盛行秦腔、曲子(眉戶)、道情、燈碗戲等多個劇種,是關中的“戲窩子”。本村 李九龍先生先後在戶縣劇團、甘肅劇團、省戲曲研究院工作,堪稱梨園大家。

村中尊師重道,當老師的比較多,早在明末就出過舉人段行素,本村鄉賢人段光世、為清末秀才,民國時期任戶縣教育會會長、是《重修鄠縣誌》主要編纂者之一。,民國十八年年饉,麥地賑濟災民,民贈他“鹹被餘慶”匾額以褒其德。抗戰時期村民李溫璋、段生瑞等都隨定舟村趙壽山奔赴前線,為抗戰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西安古村揭祕:鄠邑區渭豐鎮“渭曲坊”!

【城隍爺】

戶縣縣北的有三個遊城隍,大城隍為紀信、二城隍為韓城、三城隍為周苛。三尊城隍→三社各自依次接送,輪流致祭,本地人稱“接爺”。渭曲坊祭祀的是大城隍為紀信,相傳為王守村紀家莊人,由縣北渭河以南十九個村子輪祭。每年適逢“接爺”盛舉,渭曲坊鑼鼓擂起,四鄰八鄉齊聚,人山人海,堪稱方圓一大盛事。(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於2013年5月15日)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