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歲月匆匆,往事歷歷。

有過光榮,有過苦澀。

——作者:趙陸生

作者簡介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姓名:趙陸生

籍貫: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趙俊村西邊壪

個人簡歷:

1976年——1983年 就讀於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趙俊小學

1983年——1986年 就讀於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趙俊中學

1986年——1989年 就讀於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高中

1989年——1992年 參軍入伍至北京衛戍區某部

1992年——1996年 考入南京某軍事學院

1996年——至今 畢業分配至北京衛戍區某部

現退休賦閒於北京衛戍區某部家屬院

文學創作經歷: 在多年的政工崗位上勤於筆耕,寫出了許多政工材料,在部隊內部資料上有多篇文章發表,在原北京軍區戰友報上有多篇文章發表。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我當兵30年,從一個青澀的年青毛頭小夥到一個頭發有些發白的中年人,期間,有過光榮也有過苦澀。作為駐紮在首都北京衛戍區某部的我來說,平時的工作任務就是圍繞以天安門為中心,積極參與各項重要政治和軍事活動。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我和國旗合個影)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圖片介紹:部隊閱兵,作為方隊領隊的我)

現在,我幹齡滿30年,光榮退休了,置身部隊家屬院,每每聽著一牆之隔的軍營裡軍號響起,不免思緒綿綿……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退休命令下達的那一刻,我懷抱國旗,流淚了)

1989年歲末,當我第一次遠離生養了自己18年的家鄉武穴的時候。

哦,記得頭一天晚上,我們那一批新兵是在原廣濟縣縣城解放小學靠東邊最高的一層教室裡休息的。當時,我們把桌子隨便一拼,打開隨身攜帶的軍用棉被,簡單“迷瞪”了一會兒。想起,那個時候,我的心情十分的糟糕。失戀、無職業,浪跡於家鄉那個小縣城,人生兩茫茫,很是悲傷落魄。

真的,那個時候,我是一刻也不想再在家鄉呆下去了,只一心想著早點走出去,看能否闖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夜色很深了,看別人與自己的親人娓娓道別,難捨難離。我卻拒絕與前來看望自己的大姐和尚未成年的妹妹說話,乃至,十分懂事的小妹說要帶我到學校外面小飯館去吃一碗麵條,我都沒有一點想吃的心思。

後來,親愛的妹妹給我買了一袋讓我記憶一生的家鄉武穴酥糖,硬是塞到我隨身攜帶的軍用黃挎包裡。現在想起,當時的心情是那麼的抑鬱沉悶悲傷失落,就跟要去陰間地府一樣,在自己的親人心裡難免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唉,我太自私太任性太不懂事了。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這是妹妹之前從老家武穴寄給我的酥糖)

凌晨,清冷的家鄉縣城街市上寂靜無聲。惟有幾個清潔工人在拿著掃把在稀里嘩啦地扒拉著地面上的殘枝落葉,早起晨練的老人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手上也戴著手套。在那個不怎麼富裕的家鄉,老人靠著微薄的工資收入苟延喘息,難得有好的營養和醫療保健,所以一心想著能否通過體育鍛煉來加強自身體質,多活幾年。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在那個計劃經濟年代,中國的相關政策、社會倫理似乎禁錮著人們的自由流動,甚至,人們還遵循著古老的一個說法:“父母在,兒女不遠遊”。工作生活在外面的人,似乎是一些沒有能力在自己的家鄉“混”下去的人群。人民習慣用什麼“遊子、流浪漢、打工崽……”之類的蔑稱稱呼這些人。所以,我當時的身份恰當地說,應該是一個被家鄉遺棄的流浪漢。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在原來的向陽旅社(現在早就已經拆除了)前面,停著幾輛大巴車,我們武穴籍一行新兵135個人,或許說是一群年輕的流浪漢,集合、點人數、上車,準備向著武漢開赴。稍事完畢,車隊緩緩移動,政府相關部門和人員燃起了歡送的鞭炮,一時間驚醒了酣睡的小城,引來早起路人的駐足觀望。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迎著冬日的晨曦,我們向著田家鎮輪渡的方向徐徐前行。說起田家鎮,那可是一個地勢險要的長江水道,就象人的脖子一樣,一旦卡住它,便搶奪了長江水道的控制權。

因此,古往今來,每逢戰爭,那裡便是敵我雙方拼死力爭的據點。一度支撐晚清搖搖欲墜政府的大臣曾國藩,曾經在那裡敗北給太平天國軍隊,差一點就投江自殺。為了牢記恥辱,在田家鎮有他的立碑銘文。或許,正是由於它那裡的水面非常狹窄,也就成了現如今過江輪渡的理想地點,所以,自古以來,我們縣城那一帶的人要到省城武漢去,就選擇從它那裡輪渡過江,再走交通便捷的陸路。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在那個寒風呼嘯的早晨,看窗外,清冷的街市漸漸遠我們而去,漸入農村,冬日裡的荒野愈加蕭條,稀疏枯黃的樹枝,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抖落了僅有的幾片落葉。哦,我的家鄉依然是那麼的窮困貧瘠潦倒。想著,前面的路不知道有多長,這車不知道要把我們帶到何方,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再能夠見到自己的親人……,一時間,止不住的眼淚撲簌撲簌地覆蓋了脆弱的思緒,模糊了雙眼。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的車隊一行來到了田家鎮輪渡站口。哦,我們在電視上別看輪渡的船隻不大,但是,實際上,它的胃口是很大的喲,我們那麼多的接兵大巴車,它不僅一口吃下了,另外,還裝上了幾輛社會上的車輛。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冬日的寒風,尖叫著呼嘯而過,吹拍著我們的車窗玻璃,瘋狂地搖弋著披波斬浪前行中的輪船。看窗外滾滾長江水,想著自己家境貧寒,高考落榜,混跡縣城街市艱難度日,曾經暗戀的女孩今昔不知道在何處,短暫的人生如這渾濁的長江水,一去不復返。

當大巴車上的乘務員用她純正的普通話說:“各位新兵同志,我們的車隊現在已經離開武穴境內”的時候,我心裡十分的難受。再也聽不到家鄉那些熟悉的地方方言了。眼淚又一次不聽使喚地撲簌撲簌往外流了出來。

當日的下午,我們車隊來到漢口一個兵站,在那裡吃了一頓晚飯。黑咕隆冬的冬日傍晚,我們見到了一架低飛的小型飛機在頭頂轟鳴著一略而過,似乎快要撞著低矮的樹丫了,很是驚奇。想一想,畢竟這裡是大城市。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因為,那裡聚集著從湖北省境地陸續趕到的幾千名新兵,所以,要找到屬於我們那個縣城新兵集結登車的車廂預定地點,一時間,還不是那麼容易。第一次出遠門的我們,拖著笨重的行李包裹,懵懵懂懂地跟在接兵幹部後面,像一隻沒頭的蒼蠅,在佈滿碎石的火車路基旁邊路面上亂轉悠。終於,一個小時之後,找到了我們的預計登車地點。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晚上大約8:00,我們登上了北去的列車。第一次坐火車,還真的是沒有什麼喜悅和新鮮感覺,因為壓抑在內心的自卑,老是覺著自己是迫於生活在流浪在逃難。

火車在寒風中丁零咣鐺前行了大約兩個小時,這時,暗啞的車廂裡,再次傳來列車播音員的聲音:“各位新兵同志,我們列車已經駛離開湖北省境內,祝你們一路愉快!”當時年輕的心,想著,這次,我或許是真的徹底離開生養自己多年的故鄉了,不爭氣的眼淚又一次止不住嘩嘩流了下來。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在後來的30年裡,為自己的故鄉,為自己的親人,我究竟流了多少次眼淚,已經記不清了。

現在,每每想起一些難忘的人或事,我還總是免不了要再次淚流滿面。

歲月匆匆,往事歷歷。有過光榮,有過苦澀。溫故而知新,珍惜才能夠擁有。或許,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個人才能夠成長進步,國家才能夠繁榮昌盛。2019年是值得我們銘記的時刻,建國70週年,看著祖國走過的點點滴滴,看著祖國曆經的風風雨雨,看著祖國的日益強大,令人感慨萬千。我為我的祖國而自豪,為做一箇中國人而自豪!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的手中,我們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出一份力量,讓祖國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祝祖國與山水同在、與日月同輝!

祝福祖國母親:繁榮昌盛!

祝福家鄉武穴:越來越好!

向祖國致敬!給祖國點贊!

向國旗敬禮!向家鄉敬禮!

(來源:微武穴)

附:作者部隊工作生活部分圖片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從武穴到北京:一個70後農村青年的北漂之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