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山西 人文長治之七 軍魂鑄造 武鄉縣

雖常說英雄無用武之地,但這個縣名中的帶“武”字的地方,卻反行其道大展身手,在漫長中華歷史長河中裡出現了石勒稱帝建立後趙和八路軍總部駐紮兩次影響中華文化進程的大事件,讓歷史得以改變。

這就是武鄉,西漢置城邑涅,境內有武山鄉水,所以世稱武鄉,與榆社本為一家,後分設兩縣。武鄉地跨太行、太嶽,境內富水,汾河和海河兩個水系在此偶有交集,最終分道而行西進太嶽的流入汾河這個三晉的母親河,南下的成為濁漳河北源最後成為海河流域的一部分。

話說山西 人文長治之七 軍魂鑄造 武鄉縣

最早接觸武鄉,是小學時候學校組織的春遊。忘不了那槐花飄香的四合院,還有那流著鼻涕就著白開水啃著雞蛋的那群讓老師頭疼的搗蛋鬼們。在王家峪這個地方,第一次知道了八路軍總部這個詞,近距離接觸了當年八路軍在這裡留下的足跡,通過一個個實物和一張張照片知道了一個時代的故事。以至於多年以後,一提起武鄉,在腦海裡總定格於一幅幅硝煙散盡後的黑白畫面。

後來,學習了歷史又瞭解到石勒稱帝建立後趙。於是心中就多了幾分疑惑,武鄉這個貧瘠的山區靠什麼支撐石勒建立後趙和讓八路軍總部選擇這個地方駐紮?種種不惑隨著年齡增長愈加好奇。

話說山西 人文長治之七 軍魂鑄造 武鄉縣

從縣城段村一路東北,沿著濁漳河北源河谷,北依次監漳、洪水、蟠龍、墨鐙,相對西部平原這是武鄉最貧瘠的地方,多山;也是武鄉最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多煤。更是武鄉財政來源最主要的地方,集中了為數不少的煤礦。崇城山、板山、太行龍洞、離相寺、八路軍總部所在的村莊都一一分佈在這條河谷旁邊的山裡或丘陵。

王家峪、磚璧就是濁漳河邊丘陵上的兩個小村莊,在那山河破碎的鐵馬冰河歲月裡,國共二次合作時紅軍整編的八路軍總部就駐紮在這裡。想當年,朱德、彭德懷這些戰功顯赫的元帥們在這裡指揮著整個華北平原百萬軍民的抗日。佇馬太行、運籌帷幄使八路軍不斷壯大,取得了一場場戰役的勝利,走出了一個個威震敵膽的將領和英雄。

話說山西 人文長治之七 軍魂鑄造 武鄉縣

這就是武鄉,無論是在共和國建國史還是人民軍隊建軍史上與井岡山、西柏坡、瑞金一樣都是紅色中國繞不開的一個地方,值得史書濃墨書寫。縣城中那座高規格的八路軍紀念館就彰顯了武鄉在近代中國史上不平凡的地位。

八路軍總部駐守武鄉,扼守晉東南,防止侵入華北的日寇通過山西渡過騷擾延安,即拱衛了革命聖地延安,又坐守武鄉,指揮旗下三大主力師119師、120師、129師在西起黃河,東到東海之濱,北到內蒙大青山間廣大的華北地區建立敵後根據地、開展敵後運動,補充兵源,為新政權日後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話說山西 人文長治之七 軍魂鑄造 武鄉縣

八路軍總部所在的王家峪濁漳河北源流經的谷地,向南無論襄垣西營和黎城上遙都是水豐地肥的平坦糧區,為八路軍總部提供了足夠的糧食,而王家峪向東北的崇城山、板山又為總部提供了天然的屏障,進退可守,這就是這塊土地的優勢所在。濃厚的八路軍文化的薰染,讓這裡家家都有子弟兵,戶戶都踴躍支前勞軍。

戰爭是殘酷的,但為民族大義,就出現了妻送夫娘送兒郎爭先參軍捐錢送糧情景。撫養革命後代,太行奶孃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這就起紅色搖籃武鄉的精神底氣,一個八路軍紀念館讓歷史永存,一個八路軍紀念園讓情景再現。

總部由於抗戰形勢的變化輾轉延安,隨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移師北上成為人民解放軍。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這些從太行山區走出的風雲人物逐步成為開國元帥和國家領導人,而那些跟隨這些將領參加革命的老區人民也在大江南北枝蔓花開,為建設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話說山西 人文長治之七 軍魂鑄造 武鄉縣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山河還是那山河,一個個風雲人物隨著歷史逐步定格於方寸之間,但留下了一個紅色的共和國。在充滿滄桑的黑白畫面裡,感受著一位位英雄的熱血,在那個狼煙四起的時代沸騰,面對侵略者捨身取義保家衛國。

歷史選擇了武鄉,孕育了紅色太行精神,小米加步槍、人人爭送兒郎去參軍。王家峪、磚壁的小四合院見證了這支武裝隊伍的發展歷史,從紅軍到八路軍,從打抵禦外來侵略者到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作為現代人民解放軍前身的八路軍在這裡留下的精神財富,在新時期這是一筆厚重的精神財富,這是紅色武鄉的傳承所在,更是軍魂鑄造的不滅的太行精神。

話說山西 人文長治之七 軍魂鑄造 武鄉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