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做了這三件事,讓他們有了信心,中國不是印度對手?

武器 空軍 經濟 軍事歷史 戰鬥機 小可講事 2018-12-05

我們都知道印度這個國家是非常的不一般。在印度獲得獨立後,便成為了南亞地區最為強大的國家,於是便非常的有自信,想著要成為世界大國。但是在1962年戰敗後,便對於我國一直都含著敵意,一直想著要報仇。而距離現在過去50多年後,這個國家便認為現在可以打敗我國了,於是又站了起來,這讓許多人覺得困惑,為什麼印度現在有自信能夠打敗中國?其實是他們做了三件事,讓他們覺得有了信心。

印度做了這三件事,讓他們有了信心,中國不是印度對手?

我們都知道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主要看這個國家的經濟能力怎麼樣,經濟能力沒有提升便想要提升軍事實力是不太現實的。而印度的經濟與我國相比更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倍,比之1962年的時候差距還要大,但是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印度依舊認為如果發起戰爭,他們可以將我國打敗,那麼他們的這種信心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不管怎麼說,這種自信必須說一聲勇氣可嘉。

印度認為在1962年他們會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事情沒有做好。第一個就是,沒有做好準備,而且武器也不太好。第二,當時作戰的海拔太高了,身體沒跟上。第三,他們的空軍沒參戰。於是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裡,他們便將這三件完善了。

印度做了這三件事,讓他們有了信心,中國不是印度對手?

第一、做準備。戰爭結束後,印度便在教育和思想上進行扭曲,將我國的正當防衛說成是侵略者。所以在思想上的準備做的非常充足。而且購買了許多先進的武器,凡是可以買到的武器都拿到邊境上。武器也有了,所以這第一步的準備算是差不多了。

第二、他們在戰敗後覺得當時作戰的海拔太高了,他們沒有優勢。於是便建立了龐大的山地作戰部隊,一共建設了十幾個師,配備了20多萬人,而每個師最少配備1.5萬人。這部隊為高海拔的地方作戰做了紮實的準備。這種克服困難的精神值得學習。

印度做了這三件事,讓他們有了信心,中國不是印度對手?

第三、空軍準備。一直覺得當年的空軍沒有參加是他們失敗的原因之一,於是現在的印度邊境上有大量的戰機。組建了陸軍航空兵,當年的缺陷是完全沒有了。而且印度也覺得差不多了,將三分之一的兵力佈置了上來,印度的人口本來就比我國的人口要多,於是在人數上也佔了非常大的優勢。於是便站起來了,腰桿又直了起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