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先進導彈有三大缺陷 可能開戰第一天就全部打光

武器 陸軍 地空導彈 火箭 利刃軍事 利刃軍事 2017-08-29

在目睹了海灣戰爭美軍巡航導彈威風八面大殺四方的表演秀之後,印度軍隊便患上了“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的容顏”的相思病。無奈“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想讓連反艦導彈都還整不大明白的印度軍工部門鼓搗出技術難度高得多的遠程對地巡航導彈來,實在是一件強迫瘦驢拉硬屎——勉為其難的事情。正好此時北方的蘇聯巨熊轟然倒地,技術實力雄厚的俄羅斯導彈設計局陷入了無米下鍋的窘迫境地。於是乎,印俄雙方一拍即合,走上了合作研發導彈的雙贏道路,一款為紅寶石反艦導彈為基礎的新型超音速反艦“布拉莫斯”就這樣閃亮登場了,1998年開始研製,2005年裝備印度海軍。

印度最先進導彈有三大缺陷 可能開戰第一天就全部打光

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下圖)和它的俄國表兄紅寶石反艦導彈(上圖)

自從布拉莫斯問世以來,不僅印度軍隊對於這款“利器”如獲至寶寄予厚望,印度媒體更是毫不吝惜地將諸如“航母殺手”、“技術領先世界獨一無二”、“中國聞訊男默女淚”等等一系列濫美之詞加在了它的頭上。當然平心而論,布拉莫斯的技術指標也算得上是一款比較優秀的反艦導彈,該型導彈長9.2米,直徑0.7米,重量大約3噸,動力配置為固體助推器加液體衝壓發動機,最高速度2.8馬赫,有效載荷300千克,最大射程300千米,當然這個射程是採用15千米的高空彈道實現的,如果採用全程低空彈道,射程就要銳減到100千米左右了。

印度最先進導彈有三大缺陷 可能開戰第一天就全部打光

印度陸軍裝備的布拉莫斯陸基巡航導彈,射程不足是其最大的短板

雄心勃勃的印度軍隊當然不會滿足於這種威力無比的“大殺器”僅僅只能反艦,兩款用於對地打擊的衍生型號——布拉莫斯陸基巡航導彈和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導彈,也隨即緊鑼密鼓地提上了議事日程。2004年印度首次進行布拉莫斯陸基巡航導彈的發射試驗,2007年裝備部隊,到目前為止已經服役了四個布拉莫斯陸基巡航導彈團。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導彈的研發進度卻相對滯後,直到2016年,印度空軍的蘇30MKI才掛載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導彈進行了首次試飛,至今尚未批量裝備。

印度最先進導彈有三大缺陷 可能開戰第一天就全部打光

印度空軍的蘇30MKI掛載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導彈進行實驗(這造型容易讓人產生不良的聯想)

可以說布拉莫斯對地巡航導彈終於實現了印度軍隊擁有遠程對地精確打擊能力的夢想,但是這款導彈卻並不具備印度人所期望的超凡能力。

首先,布拉莫斯對地巡航導彈的導引頭是從布拉莫斯反艦導彈的主動雷達導引頭髮展而來,目標識別能力嚴重不足,試射用的靶標是平坦地面上孤零零的房子,還裝有角反射器,要想在複雜地形和電磁干擾條件下準確識別並命中目標,恐怕更多的是需要祈求溼婆大神的保佑。

其次,布拉莫斯對地巡航導彈的射程只有區區三百公里,而且還只能飛高空彈道,這就決定了它的作戰範圍極其有限,尤其是陸基型號,只能部署在靠近交戰雙方邊境的前沿地區,極大地降低了生存能力,理論上打擊範圍更大的空射型號也好不到那裡去,印度空軍唯一能夠攜帶重達3噸的布拉莫斯的機型只有蘇30MKI,而且只能在機腹位置掛載一枚,蘇30MKI帶上這個大傢伙以後也變成了一隻毫無機動能力可言的肥鴨子,生存能力同樣不容樂觀;更重要的是高空飛行的布拉莫斯也會成為對方高性能防空導彈(比如紅旗19、紅旗9、紅旗16等等)的良好靶標,充其量就是一架縮小版的沒有電子對抗能力和主動規避能力的米格25,突防能力也無從談起。

印度最先進導彈有三大缺陷 可能開戰第一天就全部打光

在對手陣容強大的“長劍”面前,印度的布拉莫斯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把“短劍”

最後,布拉莫斯的裝備數量相當有限,陸基型也就200枚左右,備彈量還不及對方火箭軍的一個巡航導彈旅,空射型尚未服役,暫且忽略不計。這點可憐巴巴的彈藥投送量在實力強大縱深廣闊的對手面前無疑是杯水車薪,也許開戰第一天就全部打光。利刃/晨言無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