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

如果您對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大數據、智能製造、企業管理等內容的資料、PPT等感興趣,歡迎關注兮易強企閱聞微信

來源/唐老鴨看科技

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是近兩年科技、產業界的熱門話題。分別什麼意思?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筆者也非常感興趣,經過學習瞭解,查閱資料,一點淺顯認識和總結與朋友們分享。

  • 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以下圖為例,物聯網大致分為以下幾個層級: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

一文搞懂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

感知層相當於人的感官和神經末梢,用來感知和採集應用環境中的各種數據。包括溫度、溼度、速度、位置、震動、壓力、流量、氣體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靈敏度和精度高,功耗低,可以無線傳輸是對傳感層的要求。

網絡層相當於人的神經系統,用來傳輸數據。包括各種各樣的無線通訊技術和標準,比如Zigbee/BLE/Wifi/NFC/RFID /LTE等。低功耗,廣域覆蓋,更多連接是無線網絡的發展方向。目前新的通訊技術和標準NB-IoT,LoRa,eLTE-IoT都是往這個方向努力。未來的5G會取代目前很多的無線通訊技術,一統江湖。

一文搞懂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

應用層相當於人的大腦指示和反應,通過指令反向控制輸出。如設備管理,環境監測,工業控制等。

  • 雲計算(Cloud)

雲計算相當於人的大腦,是物聯網的神經中樞。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目前很多物聯網的服務器部署在雲端,通過雲計算提供應用層的各項服務。雲計算可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

一文搞懂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

雲計算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例如:硬件服務器租用。

雲計算PaaS:平臺即服務

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PaaS實際上是指將軟件研發的平臺作為一種服務,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種應用。但是,PaaS的出現可以加快SaaS的發展,尤其是加快SaaS應用的開發速度。例如:軟件的個性化定製開發。

雲計算SaaS:軟件即服務

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

亞馬遜是最早意識到服務價值的公司,它把服務於公司內部的基礎設施,平臺,技術,成熟後推向市場,為社會提供各項服務,也因此成為全球雲計算市場的領頭羊。

  • 大數據(Big Data)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給出的定義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範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徵。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於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於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換而言之,如果把大數據比作一種產業,那麼這種產業實現盈利的關鍵,在於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

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係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據必然無法用單臺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採用分佈式架構。它的特色在於對海量數據進行分佈式數據挖掘。但它必須依託雲計算的分佈式處理、分佈式數據庫和雲存儲、虛擬化技術。

  •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離不開大數據,更是基於雲計算平臺完成深度學習進化。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瞭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簡單總結:通過物聯網產生、收集海量的數據存儲於雲平臺,再通過大數據分析,甚至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為人類的生產活動,生活所需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必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進化的方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