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屬於谷歌蘋果,物聯網可能只剩華為和谷歌

物聯網是下一代移動互聯網,如果手機的裝機量在幾十億,那麼物聯網的裝機量將達到千億或者萬億的量級。

顯然,誰也不可能放過這個巨大的機會。如果說微軟勉強抓住了固網的機會,那麼android和ios就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而鴻蒙針對的就是物聯網,這個必然到來的下一代移動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屬於谷歌蘋果,物聯網可能只剩華為和谷歌

隨著5G進程的加快,物聯網的時代將提前到來。微軟已經沒有能力追趕,眼巴巴地看著,而谷歌不會放過這個機會。7月2日消息,谷歌新操作系統Fuchsia已經悄然上線,開發者可以搜索到任何關於Fuchsia OS的技術文檔,和安卓系統定位不同,Fuchsia是一個可以運行手機、電腦以及智能家居設備等在內的全能型操作系統,兼容安卓系統。很顯然,華為的鴻蒙也是這樣的一個操作系統,“能夠與印刷電路板、交換機、路由器、智能手機以及數據中心等兼容”。這樣看來,鴻蒙與Fuchsia定位相同,都是針對物聯網的下一代操作系統。它們將從聯結能力和低延時兩個維度提升對硬件的連接。而截止目前,我們還沒看到蘋果對於物聯網有何實質性動作。

移動互聯網屬於谷歌蘋果,物聯網可能只剩華為和谷歌

任正非在幾天前接受外媒採訪時披露,鴻蒙的產生,本身並不是為了手機用,而是為了物聯網。“比如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因為它能夠精確控制時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達到毫秒級到亞毫秒級”。

移動互聯網屬於谷歌蘋果,物聯網可能只剩華為和谷歌

我們知道,5G的延時也在毫秒級,這樣看來,鴻蒙一開始就是定位於5G,為物聯網開發的新一代操作系統。即使沒有美國的禁供,鴻蒙也不是備胎,真正的手機操作系統備胎可能是方舟,鴻蒙有可能在極端情況下配合方舟進行過渡。

鴻蒙可能最快在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面市,正好和5G的佈局同步。任正非表示:“我們有信心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生態。中國市場有龐大的應用,相比所有互聯網軟件,鴻蒙的系統時延非常短,其次是中國有大量做內容的服務商渴望走向海外但是走不出去,它們搭載在鴻蒙上就可以實現出海。”,看來5G對所有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契機。

從目前形勢來看,在手機領域,似乎鴻蒙和android必須二選一,如果華為選擇鴻蒙,那麼在沒有形成生態的情況下,就會成為孤島,如果繼續使用android,那麼鴻蒙還將停留在備胎地位。而實際上,就如前述,對於鴻蒙來說,手機只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比手機體量更大,更重要的是物聯網,但是初期鴻蒙可能遭遇困難,生態的形成可能需要兩三年時間。

現在看來,華為已經在對安卓過渡,方舟作為過渡操作系統的備胎,最後全部使用鴻蒙。

華為和谷歌誰能勝出,就看誰能贏得先機。從目前來看,也許多年後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只會剩下google和華為,蘋果有可能出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