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縣八景之“西山遠眺”考'

"
"
恩縣八景之“西山遠眺”考

文圖無關

據《恩縣縣誌》載,恩縣八景之“西山遠眺”這樣介紹:“景觀地點在原舊城西關村西。古時,平原地方無山川之秀,文人雅士無登臨之樂事,遂有好事者在此堆土為山,名曰“西山”。每逢春明秋高之際,夕陽欲下山之時,登臨‘西山’,憑目遠眺,但見,霞映西天,遠屯若雲,煙籠萬禾,百鳥歸林,霞亦灼灼,雲亦隱隱,煙亦渺渺,鳥亦點點,構成美麗鄉村的晚景圖畫,使人觀之遐思不盡,流連忘返。”

然而,無論一年四季之何時,何種天氣,無論站在舊城四關之十字街頭最高處西望,還是站在西關西的池塘裡往西“遠眺”,皆不見“西山”美景。遍訪原舊城居民及文人們,也都說不清此景點之所在,西關以西之遠近即無“土堆”遺蹟,也無有關“土堆”之記載。故,“西山遠眺”的在舊城西關以西的“土堆”之說絕不成立。

難道是原恩縣人的誤述或虛幻?堂堂《恩縣縣誌》又絕不會出如此低級錯誤。還是讓我們仔細考察以後再下結論吧。

先查恩縣歷史沿革:

西漢高帝3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東武城縣,恩縣境域當時屬東武城縣。

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劃出武城縣東部始置歷亭縣(縣治今武城鎮)。

金阜昌5年(公元1134年)為避水患移恩州治地於歷亭縣治地(今武城鎮)。

明洪武2年(公元1369年)降恩州為縣,歷亭縣遂改稱恩縣。

明洪武7年(公元1374年)恩縣治地東遷至許官屯,即今平原縣恩城,原歷亭縣、恩州、恩縣治地改稱舊城,即今武城鎮四關地。恩縣在舊城僅存5年。

再查《恩縣縣誌》,我所知者有四部:

1、明·萬曆26年刻本,明·孫居相修,雷金聲纂。

2、清·雍正元年刻本,清·陳學海修,韓天篤纂。

3、清·咸豐九年刻本,李熙齡修纂。

4、清·宣統元年刻本,汪鴻孫修,劉儒臣等纂。

因為恩縣治地已於明初即遷往許官屯,又加之最早一部縣誌修纂於明萬曆年間,故可推斷“遠眺”“西山”之落腳點絕非舊城西關一處,即可能是舊城西關,也可能是恩城西關。

恩城或舊城西關以西有“山”嗎?你別不信,還真有!在哪裡?黃河故道兩邊的沙丘(俗稱沙土崗子)也!

今武城縣境域與兩條黃河故道有關,一條是原恩縣、武城界河,一條是今武城、平原界河。而舊城、恩城分別在兩條沙河之東。兩條沙河之側連綿不斷,高低起伏的沙丘,有的是光禿禿的沙崗,有的則是成片的叢林果園,這在廣袤的平原地帶格外顯眼,不明就裡者遠望之,這沙丘豈非“山”也?現在有的沙丘已被平整為良田,有的則被開發利用,今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既為原恩縣地。

想當年,夕陽西下之時,站在恩城西門外西望,從北向南“憑目遠眺,但見,霞映西天,遠屯若雲,煙籠萬禾,百鳥歸林,霞亦灼灼,雲亦隱隱,煙亦渺渺,鳥亦點點,構成美麗鄉村的晚景圖畫,使人觀之遐思不盡,流連忘返。”

如果身處舊城以西十數裡於夕陽西下之時西望,從龍灣村往南依此觀之,也可見“西山遠眺”之美景。從以上“百鳥歸林”句,可知縣誌中“西山遠眺”是恩城西望之景,因為舊城距龍灣以南沙丘太遠了,絕看不見“百鳥歸林”的。

由此觀之,恩縣“西山遠眺”之景確有,只是被舊城人給註釋錯了,可見有的文化人不動腦子,光當文字搬運工,誤人不利己,何苦呢?

附:舊城四關歷史沿革考

西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始置東武城縣,四關屬東武城縣。

西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去“東”字,改稱武城縣,四關當屬武城縣。

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劃出武城縣東部置一新縣,取名歷亭縣,治地設在四關之地。

唐武德6年(公元623年)因清河、武城均遭水患,遂遷貝州州衙至運河東之歷亭縣辦公,武德8年(公元625年)災後又將州衙遷回貝州(今清河縣)。

宋慶曆8年(公元1048年)貝州(治地今清河縣)發生王則起義,文彥博平之,第二年改貝州為恩州。

金偽齊阜昌5年(公元1134年)將恩州治地遷往歷亭縣治地。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將僅轄歷亭一縣的恩州降為縣,改恩州為恩縣。

明洪武7年(公元1374年)將恩縣東遷至許官屯,原恩縣治地改稱舊城。

公元1956年撤銷恩縣建制,其境域劃歸平原縣、武城縣和夏津縣。

總之,舊城四關是個歷史悠久的城鎮,西漢後屬東武城縣、武城縣(公元前203—公元595年)798年。暫代貝州治地(公元623—625年)3年。為歷亭縣治地(公元596—1369年)774年。為恩州治地(公元1134—1369年)236年。為恩縣治地(公元1369——1374年)6年。可以肯定地說,舊城是原恩城縣的重要鎮店,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