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公者/文

藝術界的大師乃是在其專業領域有開山立派之功者。是本專業的至高峰。是提供學習規律與方法並不可也不必逾越者也。

大師的學生中,凡有大志者,當是另立山頭、另起爐灶者。此非但非為道義上之不敬,恰是對老師之至高致敬。

"

張公者/文

藝術界的大師乃是在其專業領域有開山立派之功者。是本專業的至高峰。是提供學習規律與方法並不可也不必逾越者也。

大師的學生中,凡有大志者,當是另立山頭、另起爐灶者。此非但非為道義上之不敬,恰是對老師之至高致敬。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書五言聯》

一位明師是不會讓自己的學生學習自己的風格的。

這是心胸。無此心胸者,不足以為師。更不可能成為大師。

真正的老師是給學生指明方向,且因材施教。此為師之道也。

"

張公者/文

藝術界的大師乃是在其專業領域有開山立派之功者。是本專業的至高峰。是提供學習規律與方法並不可也不必逾越者也。

大師的學生中,凡有大志者,當是另立山頭、另起爐灶者。此非但非為道義上之不敬,恰是對老師之至高致敬。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書五言聯》

一位明師是不會讓自己的學生學習自己的風格的。

這是心胸。無此心胸者,不足以為師。更不可能成為大師。

真正的老師是給學生指明方向,且因材施教。此為師之道也。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草條幅》

大師者,明道,不技。

作為學生,學習老師的風格,可以比較快的進入且成熟,但這不是終極目標。

一個學生可以並應該一輩子敬重老師。此為徒之道也。

而最好的學生是學習老師的出新方法並形成自己的風格者。由此,樹師之德,揚師之名。

敬師,而不是一輩子在老師身邊亦步亦趨的學習老師的風格。

總在大師身邊,鮮有能出師之左右者。

"

張公者/文

藝術界的大師乃是在其專業領域有開山立派之功者。是本專業的至高峰。是提供學習規律與方法並不可也不必逾越者也。

大師的學生中,凡有大志者,當是另立山頭、另起爐灶者。此非但非為道義上之不敬,恰是對老師之至高致敬。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書五言聯》

一位明師是不會讓自己的學生學習自己的風格的。

這是心胸。無此心胸者,不足以為師。更不可能成為大師。

真正的老師是給學生指明方向,且因材施教。此為師之道也。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草條幅》

大師者,明道,不技。

作為學生,學習老師的風格,可以比較快的進入且成熟,但這不是終極目標。

一個學生可以並應該一輩子敬重老師。此為徒之道也。

而最好的學生是學習老師的出新方法並形成自己的風格者。由此,樹師之德,揚師之名。

敬師,而不是一輩子在老師身邊亦步亦趨的學習老師的風格。

總在大師身邊,鮮有能出師之左右者。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王個簃 書畫

王個簃先生一直在吳昌碩身邊,王先生的作品太似缶翁了,最終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就很難在書畫史上留有重要位置。

而潘天壽先生雖是缶翁弟子,但是並未天天圍在老師身邊。潘天壽能夠跳出老師藩籬,不為師所囿而大成。

"

張公者/文

藝術界的大師乃是在其專業領域有開山立派之功者。是本專業的至高峰。是提供學習規律與方法並不可也不必逾越者也。

大師的學生中,凡有大志者,當是另立山頭、另起爐灶者。此非但非為道義上之不敬,恰是對老師之至高致敬。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書五言聯》

一位明師是不會讓自己的學生學習自己的風格的。

這是心胸。無此心胸者,不足以為師。更不可能成為大師。

真正的老師是給學生指明方向,且因材施教。此為師之道也。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草條幅》

大師者,明道,不技。

作為學生,學習老師的風格,可以比較快的進入且成熟,但這不是終極目標。

一個學生可以並應該一輩子敬重老師。此為徒之道也。

而最好的學生是學習老師的出新方法並形成自己的風格者。由此,樹師之德,揚師之名。

敬師,而不是一輩子在老師身邊亦步亦趨的學習老師的風格。

總在大師身邊,鮮有能出師之左右者。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王個簃 書畫

王個簃先生一直在吳昌碩身邊,王先生的作品太似缶翁了,最終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就很難在書畫史上留有重要位置。

而潘天壽先生雖是缶翁弟子,但是並未天天圍在老師身邊。潘天壽能夠跳出老師藩籬,不為師所囿而大成。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潘天壽 書法

潘天壽拜大師為師而成為大師,乃是借大師之氣,學大師出新之法,而非學大師之皮相也。此尤為難也!可貴也!亦恐非常人可以做到。

在大師身邊而成就大師者,西人有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相繼為師徒。師徒三代,各有學說,皆為大師。然此為西人,非國人也。尤非今之國人也。

"

張公者/文

藝術界的大師乃是在其專業領域有開山立派之功者。是本專業的至高峰。是提供學習規律與方法並不可也不必逾越者也。

大師的學生中,凡有大志者,當是另立山頭、另起爐灶者。此非但非為道義上之不敬,恰是對老師之至高致敬。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書五言聯》

一位明師是不會讓自己的學生學習自己的風格的。

這是心胸。無此心胸者,不足以為師。更不可能成為大師。

真正的老師是給學生指明方向,且因材施教。此為師之道也。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草條幅》

大師者,明道,不技。

作為學生,學習老師的風格,可以比較快的進入且成熟,但這不是終極目標。

一個學生可以並應該一輩子敬重老師。此為徒之道也。

而最好的學生是學習老師的出新方法並形成自己的風格者。由此,樹師之德,揚師之名。

敬師,而不是一輩子在老師身邊亦步亦趨的學習老師的風格。

總在大師身邊,鮮有能出師之左右者。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王個簃 書畫

王個簃先生一直在吳昌碩身邊,王先生的作品太似缶翁了,最終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就很難在書畫史上留有重要位置。

而潘天壽先生雖是缶翁弟子,但是並未天天圍在老師身邊。潘天壽能夠跳出老師藩籬,不為師所囿而大成。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潘天壽 書法

潘天壽拜大師為師而成為大師,乃是借大師之氣,學大師出新之法,而非學大師之皮相也。此尤為難也!可貴也!亦恐非常人可以做到。

在大師身邊而成就大師者,西人有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相繼為師徒。師徒三代,各有學說,皆為大師。然此為西人,非國人也。尤非今之國人也。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王個簃 書法

成為大師,最好不要拜大師為師!

大師是高峰,學生往往頂禮膜拜,也就容易亦步亦趨的模仿大師的足跡、風格而失去自我。這樣即使登上此高峰,又有何意義呢?高峰沒有必要超越,也無法超越。試想:登上山巔之後還能往哪走呢?大師之路不可複製。

"

張公者/文

藝術界的大師乃是在其專業領域有開山立派之功者。是本專業的至高峰。是提供學習規律與方法並不可也不必逾越者也。

大師的學生中,凡有大志者,當是另立山頭、另起爐灶者。此非但非為道義上之不敬,恰是對老師之至高致敬。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書五言聯》

一位明師是不會讓自己的學生學習自己的風格的。

這是心胸。無此心胸者,不足以為師。更不可能成為大師。

真正的老師是給學生指明方向,且因材施教。此為師之道也。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清 · 吳昌碩 《行草條幅》

大師者,明道,不技。

作為學生,學習老師的風格,可以比較快的進入且成熟,但這不是終極目標。

一個學生可以並應該一輩子敬重老師。此為徒之道也。

而最好的學生是學習老師的出新方法並形成自己的風格者。由此,樹師之德,揚師之名。

敬師,而不是一輩子在老師身邊亦步亦趨的學習老師的風格。

總在大師身邊,鮮有能出師之左右者。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王個簃 書畫

王個簃先生一直在吳昌碩身邊,王先生的作品太似缶翁了,最終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就很難在書畫史上留有重要位置。

而潘天壽先生雖是缶翁弟子,但是並未天天圍在老師身邊。潘天壽能夠跳出老師藩籬,不為師所囿而大成。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潘天壽 書法

潘天壽拜大師為師而成為大師,乃是借大師之氣,學大師出新之法,而非學大師之皮相也。此尤為難也!可貴也!亦恐非常人可以做到。

在大師身邊而成就大師者,西人有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相繼為師徒。師徒三代,各有學說,皆為大師。然此為西人,非國人也。尤非今之國人也。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王個簃 書法

成為大師,最好不要拜大師為師!

大師是高峰,學生往往頂禮膜拜,也就容易亦步亦趨的模仿大師的足跡、風格而失去自我。這樣即使登上此高峰,又有何意義呢?高峰沒有必要超越,也無法超越。試想:登上山巔之後還能往哪走呢?大師之路不可複製。

所謂師道,是授人以漁

潘天壽 書法

有大志者,另立山峰。

不做大師之徒,但要拜問大師,要借大師之氣。大師能指點迷津、指明前程。若沒有大師與高人指點,想大成亦或成為大師亦困難重重。

遺憾與幸運的是:今天沒有大師。

今日無大師,那又如何得大師指點呢?如何借大師之氣呢?答曰:讀大師之書,觀大師之作。讀其書、觀其作,則如對其人。

觀摩《蘭亭序》,如對王右軍;

研讀《論語》,如見孔子。

2018年11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