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啥也不說,黃國嘴炮一放完,接著一句【夏,楚滅黃。

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這中間本來明明還有很多過程,齊國人怎麼反應,楚國人怎麼備軍,黃國內部怎麼激烈討論……但是他們沒出場機會了,《左傳》只願意給最後一句結果,是不是讓看書的人又爽又好笑?

你以為這只是個偶然?不,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卡車。

《左傳》示例:教做人+1

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故事背景:

當時正處於晉楚爭霸時期,晉楚雙方都收了很多小弟,俗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去”,晉楚雙方的小弟有時候也想跳槽換陣營,從自己厭惡的大哥,跑到別人背地詛咒的大哥那裡去。

楚國旁邊的頓國,當膩了楚大哥的小弟,就想去試試晉國底下的日子會不會好過點。於是,頓國發了一封絕交信給另一個楚國小弟陳國,以試探楚國的態度。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啥也不說,黃國嘴炮一放完,接著一句【夏,楚滅黃。

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這中間本來明明還有很多過程,齊國人怎麼反應,楚國人怎麼備軍,黃國內部怎麼激烈討論……但是他們沒出場機會了,《左傳》只願意給最後一句結果,是不是讓看書的人又爽又好笑?

你以為這只是個偶然?不,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卡車。

《左傳》示例:教做人+1

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故事背景:

當時正處於晉楚爭霸時期,晉楚雙方都收了很多小弟,俗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去”,晉楚雙方的小弟有時候也想跳槽換陣營,從自己厭惡的大哥,跑到別人背地詛咒的大哥那裡去。

楚國旁邊的頓國,當膩了楚大哥的小弟,就想去試試晉國底下的日子會不會好過點。於是,頓國發了一封絕交信給另一個楚國小弟陳國,以試探楚國的態度。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下一句:【二月,楚滅頓。

分分鐘教做人,這是楚國一貫路數。《左傳》作者也很願意成全他們的行動力。

《左傳》示例:教做人+2

吳之入楚也,鬍子盡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鬍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二月,楚滅胡。

故事背景:

這會兒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在帶路黨伍子胥的帶領下進入了楚國,旁邊的胡國興奮了。被楚國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也有翻身把歌唱的時代!胡國趁亂打劫,把靠近胡國的楚國人民全部抓了起來洩憤。

誰知道,大船爛了還有三千釘,明明被吳國都打進都城了的楚國,竟然在申包胥的聯合下,把秦國找了搞了一場“復國者聯盟”,戰場瞬間逆襲,沒多久,楚國就恢復安定了。

胡國人心裡很焦慮,胡國國君胡豹心想,跪了一輩子,再跪下去,腿都廢了,好歹站一回吧。大臣嚷嚷著要去給楚大哥送點錢、道個歉,胡豹不肯,還在群裡硬剛: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啥也不說,黃國嘴炮一放完,接著一句【夏,楚滅黃。

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這中間本來明明還有很多過程,齊國人怎麼反應,楚國人怎麼備軍,黃國內部怎麼激烈討論……但是他們沒出場機會了,《左傳》只願意給最後一句結果,是不是讓看書的人又爽又好笑?

你以為這只是個偶然?不,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卡車。

《左傳》示例:教做人+1

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故事背景:

當時正處於晉楚爭霸時期,晉楚雙方都收了很多小弟,俗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去”,晉楚雙方的小弟有時候也想跳槽換陣營,從自己厭惡的大哥,跑到別人背地詛咒的大哥那裡去。

楚國旁邊的頓國,當膩了楚大哥的小弟,就想去試試晉國底下的日子會不會好過點。於是,頓國發了一封絕交信給另一個楚國小弟陳國,以試探楚國的態度。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下一句:【二月,楚滅頓。

分分鐘教做人,這是楚國一貫路數。《左傳》作者也很願意成全他們的行動力。

《左傳》示例:教做人+2

吳之入楚也,鬍子盡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鬍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二月,楚滅胡。

故事背景:

這會兒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在帶路黨伍子胥的帶領下進入了楚國,旁邊的胡國興奮了。被楚國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也有翻身把歌唱的時代!胡國趁亂打劫,把靠近胡國的楚國人民全部抓了起來洩憤。

誰知道,大船爛了還有三千釘,明明被吳國都打進都城了的楚國,竟然在申包胥的聯合下,把秦國找了搞了一場“復國者聯盟”,戰場瞬間逆襲,沒多久,楚國就恢復安定了。

胡國人心裡很焦慮,胡國國君胡豹心想,跪了一輩子,再跪下去,腿都廢了,好歹站一回吧。大臣嚷嚷著要去給楚大哥送點錢、道個歉,胡豹不肯,還在群裡硬剛: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作者:自取滅亡?好吧!記下來。【二月,楚滅胡。

總是在你硬氣完,馬上給你一記大馬趴。

《左傳》示例:史官,這段別記

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

故事背景:

公元前589年,中原曾經的老大哥齊國和現任霸主晉國發生了鞍之戰,晉國打敗了齊國,派一個叫鞏朔的鞏國小國君向周天子獻戰利品。

周定王雖然沒多少實力,面子還是要裝的。心想晉國派這麼個人來就想見天子?當場回絕了見面會。

按當時的規矩,各諸侯國如果是尊奉周天子的命令打敗了不是中原群的戎狄,那麼就要向周天子敬獻戰利品,但周天子不是人人都能見到的,想進京露臉,必須是周天子親自授命承認過的人,比如正式的外交部長什麼的。

何況,這次打敗的也不是戎狄,是齊國,周天子的舅舅國。所以,周定王指揮人去批評了一頓鞏朔。

罵完後,想到人家畢竟是現在中原拳頭最硬的晉國派來的,周定王於是讓底下人安排接待宴,規格也降低一級。

餐桌上,周定王想,曾經牛氣沖天的齊國都被晉國打敗,自己的境遇,比齊國還差多了,跟晉國拗著來其實也沒多大意思。於是,趁著舉杯喝酒之際,周定王悄悄靠近鞏朔,從懷裡摸了點寶貝給他,希望能為對方挽尊,順便巴結一下。

剛才的批評,那是作為周天子身份,必須要做出的樣子。

現在的送禮,這是周定王私人想拉關係。

送完禮,周定王看了一眼站在旁邊不斷抖手刻字的史官,尷尬地咳嗽了一聲,指揮身邊主持禮儀的說:“去跟史官說,這段不符合禮,不要記下來。”順便也叮囑了一下鞏朔。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啥也不說,黃國嘴炮一放完,接著一句【夏,楚滅黃。

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這中間本來明明還有很多過程,齊國人怎麼反應,楚國人怎麼備軍,黃國內部怎麼激烈討論……但是他們沒出場機會了,《左傳》只願意給最後一句結果,是不是讓看書的人又爽又好笑?

你以為這只是個偶然?不,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卡車。

《左傳》示例:教做人+1

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故事背景:

當時正處於晉楚爭霸時期,晉楚雙方都收了很多小弟,俗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去”,晉楚雙方的小弟有時候也想跳槽換陣營,從自己厭惡的大哥,跑到別人背地詛咒的大哥那裡去。

楚國旁邊的頓國,當膩了楚大哥的小弟,就想去試試晉國底下的日子會不會好過點。於是,頓國發了一封絕交信給另一個楚國小弟陳國,以試探楚國的態度。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下一句:【二月,楚滅頓。

分分鐘教做人,這是楚國一貫路數。《左傳》作者也很願意成全他們的行動力。

《左傳》示例:教做人+2

吳之入楚也,鬍子盡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鬍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二月,楚滅胡。

故事背景:

這會兒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在帶路黨伍子胥的帶領下進入了楚國,旁邊的胡國興奮了。被楚國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也有翻身把歌唱的時代!胡國趁亂打劫,把靠近胡國的楚國人民全部抓了起來洩憤。

誰知道,大船爛了還有三千釘,明明被吳國都打進都城了的楚國,竟然在申包胥的聯合下,把秦國找了搞了一場“復國者聯盟”,戰場瞬間逆襲,沒多久,楚國就恢復安定了。

胡國人心裡很焦慮,胡國國君胡豹心想,跪了一輩子,再跪下去,腿都廢了,好歹站一回吧。大臣嚷嚷著要去給楚大哥送點錢、道個歉,胡豹不肯,還在群裡硬剛: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作者:自取滅亡?好吧!記下來。【二月,楚滅胡。

總是在你硬氣完,馬上給你一記大馬趴。

《左傳》示例:史官,這段別記

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

故事背景:

公元前589年,中原曾經的老大哥齊國和現任霸主晉國發生了鞍之戰,晉國打敗了齊國,派一個叫鞏朔的鞏國小國君向周天子獻戰利品。

周定王雖然沒多少實力,面子還是要裝的。心想晉國派這麼個人來就想見天子?當場回絕了見面會。

按當時的規矩,各諸侯國如果是尊奉周天子的命令打敗了不是中原群的戎狄,那麼就要向周天子敬獻戰利品,但周天子不是人人都能見到的,想進京露臉,必須是周天子親自授命承認過的人,比如正式的外交部長什麼的。

何況,這次打敗的也不是戎狄,是齊國,周天子的舅舅國。所以,周定王指揮人去批評了一頓鞏朔。

罵完後,想到人家畢竟是現在中原拳頭最硬的晉國派來的,周定王於是讓底下人安排接待宴,規格也降低一級。

餐桌上,周定王想,曾經牛氣沖天的齊國都被晉國打敗,自己的境遇,比齊國還差多了,跟晉國拗著來其實也沒多大意思。於是,趁著舉杯喝酒之際,周定王悄悄靠近鞏朔,從懷裡摸了點寶貝給他,希望能為對方挽尊,順便巴結一下。

剛才的批評,那是作為周天子身份,必須要做出的樣子。

現在的送禮,這是周定王私人想拉關係。

送完禮,周定王看了一眼站在旁邊不斷抖手刻字的史官,尷尬地咳嗽了一聲,指揮身邊主持禮儀的說:“去跟史官說,這段不符合禮,不要記下來。”順便也叮囑了一下鞏朔。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晉國太史董狐

然後……咦,那我們怎麼看到了這個故事?

是周朝左史,還是鞏朔的傳播?就算鞏朔回國或對晉國做彙報時把這段當笑話講了,那故事又怎麼溜進了魯國的史書?

魯國在山東,鞏國在河南鞏義一帶,晉國在山西一帶,誰的嘴能伸那麼長?還是史官!那時候,各國發生了什麼,都是要串臺播報一下的。

這下,不止當時人,兩千年來所有閱讀經史的人,都看到了周定王當初偷偷摸摸略帶諂媚的這一幕。

周定王仰天長嘆:寫歷史的,我不要面子的啊!

也許,史官在記述這些歷史,想笑又憋不住笑的時候,默默地念叨:“我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有職業素養的,無論多好笑我們都不會笑,除非忍不住。”

除了以上這些段子式的記載,正常情況下,早期的史官,在這個工作崗位奮鬥的每一個人,的確都是最有職業素養的中華瑰寶。史官們秉筆直書,以手中一支筆、一卷竹帛,一道一道地將真實的歷史深深淺淺地寫或刻在青史上,讓後人知道,我們的先人是怎樣生活的,他們中有誰是欹嶔歷落的骨鯁之臣,又有誰是萬世後人都不齒和唾棄的蠅營狗苟之輩。

儘管史官的職業素養讓他們不能把個人感情帶入其中,但每一次的不平事,他們總能記上一筆,口誅筆伐。好的和壞的,善的和惡的,在史筆之下,都不止活當下一世。那些罄竹難書的,世世被千夫所指;那些讓人高山仰止的,代代有人傳頌,他們就像中華文明裡的一束不滅的火光,燭照在幽深的歷史長廊上。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啥也不說,黃國嘴炮一放完,接著一句【夏,楚滅黃。

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這中間本來明明還有很多過程,齊國人怎麼反應,楚國人怎麼備軍,黃國內部怎麼激烈討論……但是他們沒出場機會了,《左傳》只願意給最後一句結果,是不是讓看書的人又爽又好笑?

你以為這只是個偶然?不,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卡車。

《左傳》示例:教做人+1

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故事背景:

當時正處於晉楚爭霸時期,晉楚雙方都收了很多小弟,俗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去”,晉楚雙方的小弟有時候也想跳槽換陣營,從自己厭惡的大哥,跑到別人背地詛咒的大哥那裡去。

楚國旁邊的頓國,當膩了楚大哥的小弟,就想去試試晉國底下的日子會不會好過點。於是,頓國發了一封絕交信給另一個楚國小弟陳國,以試探楚國的態度。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下一句:【二月,楚滅頓。

分分鐘教做人,這是楚國一貫路數。《左傳》作者也很願意成全他們的行動力。

《左傳》示例:教做人+2

吳之入楚也,鬍子盡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鬍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二月,楚滅胡。

故事背景:

這會兒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在帶路黨伍子胥的帶領下進入了楚國,旁邊的胡國興奮了。被楚國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也有翻身把歌唱的時代!胡國趁亂打劫,把靠近胡國的楚國人民全部抓了起來洩憤。

誰知道,大船爛了還有三千釘,明明被吳國都打進都城了的楚國,竟然在申包胥的聯合下,把秦國找了搞了一場“復國者聯盟”,戰場瞬間逆襲,沒多久,楚國就恢復安定了。

胡國人心裡很焦慮,胡國國君胡豹心想,跪了一輩子,再跪下去,腿都廢了,好歹站一回吧。大臣嚷嚷著要去給楚大哥送點錢、道個歉,胡豹不肯,還在群裡硬剛: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作者:自取滅亡?好吧!記下來。【二月,楚滅胡。

總是在你硬氣完,馬上給你一記大馬趴。

《左傳》示例:史官,這段別記

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

故事背景:

公元前589年,中原曾經的老大哥齊國和現任霸主晉國發生了鞍之戰,晉國打敗了齊國,派一個叫鞏朔的鞏國小國君向周天子獻戰利品。

周定王雖然沒多少實力,面子還是要裝的。心想晉國派這麼個人來就想見天子?當場回絕了見面會。

按當時的規矩,各諸侯國如果是尊奉周天子的命令打敗了不是中原群的戎狄,那麼就要向周天子敬獻戰利品,但周天子不是人人都能見到的,想進京露臉,必須是周天子親自授命承認過的人,比如正式的外交部長什麼的。

何況,這次打敗的也不是戎狄,是齊國,周天子的舅舅國。所以,周定王指揮人去批評了一頓鞏朔。

罵完後,想到人家畢竟是現在中原拳頭最硬的晉國派來的,周定王於是讓底下人安排接待宴,規格也降低一級。

餐桌上,周定王想,曾經牛氣沖天的齊國都被晉國打敗,自己的境遇,比齊國還差多了,跟晉國拗著來其實也沒多大意思。於是,趁著舉杯喝酒之際,周定王悄悄靠近鞏朔,從懷裡摸了點寶貝給他,希望能為對方挽尊,順便巴結一下。

剛才的批評,那是作為周天子身份,必須要做出的樣子。

現在的送禮,這是周定王私人想拉關係。

送完禮,周定王看了一眼站在旁邊不斷抖手刻字的史官,尷尬地咳嗽了一聲,指揮身邊主持禮儀的說:“去跟史官說,這段不符合禮,不要記下來。”順便也叮囑了一下鞏朔。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晉國太史董狐

然後……咦,那我們怎麼看到了這個故事?

是周朝左史,還是鞏朔的傳播?就算鞏朔回國或對晉國做彙報時把這段當笑話講了,那故事又怎麼溜進了魯國的史書?

魯國在山東,鞏國在河南鞏義一帶,晉國在山西一帶,誰的嘴能伸那麼長?還是史官!那時候,各國發生了什麼,都是要串臺播報一下的。

這下,不止當時人,兩千年來所有閱讀經史的人,都看到了周定王當初偷偷摸摸略帶諂媚的這一幕。

周定王仰天長嘆:寫歷史的,我不要面子的啊!

也許,史官在記述這些歷史,想笑又憋不住笑的時候,默默地念叨:“我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有職業素養的,無論多好笑我們都不會笑,除非忍不住。”

除了以上這些段子式的記載,正常情況下,早期的史官,在這個工作崗位奮鬥的每一個人,的確都是最有職業素養的中華瑰寶。史官們秉筆直書,以手中一支筆、一卷竹帛,一道一道地將真實的歷史深深淺淺地寫或刻在青史上,讓後人知道,我們的先人是怎樣生活的,他們中有誰是欹嶔歷落的骨鯁之臣,又有誰是萬世後人都不齒和唾棄的蠅營狗苟之輩。

儘管史官的職業素養讓他們不能把個人感情帶入其中,但每一次的不平事,他們總能記上一筆,口誅筆伐。好的和壞的,善的和惡的,在史筆之下,都不止活當下一世。那些罄竹難書的,世世被千夫所指;那些讓人高山仰止的,代代有人傳頌,他們就像中華文明裡的一束不滅的火光,燭照在幽深的歷史長廊上。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啥也不說,黃國嘴炮一放完,接著一句【夏,楚滅黃。

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這中間本來明明還有很多過程,齊國人怎麼反應,楚國人怎麼備軍,黃國內部怎麼激烈討論……但是他們沒出場機會了,《左傳》只願意給最後一句結果,是不是讓看書的人又爽又好笑?

你以為這只是個偶然?不,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卡車。

《左傳》示例:教做人+1

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故事背景:

當時正處於晉楚爭霸時期,晉楚雙方都收了很多小弟,俗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去”,晉楚雙方的小弟有時候也想跳槽換陣營,從自己厭惡的大哥,跑到別人背地詛咒的大哥那裡去。

楚國旁邊的頓國,當膩了楚大哥的小弟,就想去試試晉國底下的日子會不會好過點。於是,頓國發了一封絕交信給另一個楚國小弟陳國,以試探楚國的態度。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下一句:【二月,楚滅頓。

分分鐘教做人,這是楚國一貫路數。《左傳》作者也很願意成全他們的行動力。

《左傳》示例:教做人+2

吳之入楚也,鬍子盡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鬍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二月,楚滅胡。

故事背景:

這會兒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在帶路黨伍子胥的帶領下進入了楚國,旁邊的胡國興奮了。被楚國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也有翻身把歌唱的時代!胡國趁亂打劫,把靠近胡國的楚國人民全部抓了起來洩憤。

誰知道,大船爛了還有三千釘,明明被吳國都打進都城了的楚國,竟然在申包胥的聯合下,把秦國找了搞了一場“復國者聯盟”,戰場瞬間逆襲,沒多久,楚國就恢復安定了。

胡國人心裡很焦慮,胡國國君胡豹心想,跪了一輩子,再跪下去,腿都廢了,好歹站一回吧。大臣嚷嚷著要去給楚大哥送點錢、道個歉,胡豹不肯,還在群裡硬剛: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作者:自取滅亡?好吧!記下來。【二月,楚滅胡。

總是在你硬氣完,馬上給你一記大馬趴。

《左傳》示例:史官,這段別記

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

故事背景:

公元前589年,中原曾經的老大哥齊國和現任霸主晉國發生了鞍之戰,晉國打敗了齊國,派一個叫鞏朔的鞏國小國君向周天子獻戰利品。

周定王雖然沒多少實力,面子還是要裝的。心想晉國派這麼個人來就想見天子?當場回絕了見面會。

按當時的規矩,各諸侯國如果是尊奉周天子的命令打敗了不是中原群的戎狄,那麼就要向周天子敬獻戰利品,但周天子不是人人都能見到的,想進京露臉,必須是周天子親自授命承認過的人,比如正式的外交部長什麼的。

何況,這次打敗的也不是戎狄,是齊國,周天子的舅舅國。所以,周定王指揮人去批評了一頓鞏朔。

罵完後,想到人家畢竟是現在中原拳頭最硬的晉國派來的,周定王於是讓底下人安排接待宴,規格也降低一級。

餐桌上,周定王想,曾經牛氣沖天的齊國都被晉國打敗,自己的境遇,比齊國還差多了,跟晉國拗著來其實也沒多大意思。於是,趁著舉杯喝酒之際,周定王悄悄靠近鞏朔,從懷裡摸了點寶貝給他,希望能為對方挽尊,順便巴結一下。

剛才的批評,那是作為周天子身份,必須要做出的樣子。

現在的送禮,這是周定王私人想拉關係。

送完禮,周定王看了一眼站在旁邊不斷抖手刻字的史官,尷尬地咳嗽了一聲,指揮身邊主持禮儀的說:“去跟史官說,這段不符合禮,不要記下來。”順便也叮囑了一下鞏朔。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晉國太史董狐

然後……咦,那我們怎麼看到了這個故事?

是周朝左史,還是鞏朔的傳播?就算鞏朔回國或對晉國做彙報時把這段當笑話講了,那故事又怎麼溜進了魯國的史書?

魯國在山東,鞏國在河南鞏義一帶,晉國在山西一帶,誰的嘴能伸那麼長?還是史官!那時候,各國發生了什麼,都是要串臺播報一下的。

這下,不止當時人,兩千年來所有閱讀經史的人,都看到了周定王當初偷偷摸摸略帶諂媚的這一幕。

周定王仰天長嘆:寫歷史的,我不要面子的啊!

也許,史官在記述這些歷史,想笑又憋不住笑的時候,默默地念叨:“我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有職業素養的,無論多好笑我們都不會笑,除非忍不住。”

除了以上這些段子式的記載,正常情況下,早期的史官,在這個工作崗位奮鬥的每一個人,的確都是最有職業素養的中華瑰寶。史官們秉筆直書,以手中一支筆、一卷竹帛,一道一道地將真實的歷史深深淺淺地寫或刻在青史上,讓後人知道,我們的先人是怎樣生活的,他們中有誰是欹嶔歷落的骨鯁之臣,又有誰是萬世後人都不齒和唾棄的蠅營狗苟之輩。

儘管史官的職業素養讓他們不能把個人感情帶入其中,但每一次的不平事,他們總能記上一筆,口誅筆伐。好的和壞的,善的和惡的,在史筆之下,都不止活當下一世。那些罄竹難書的,世世被千夫所指;那些讓人高山仰止的,代代有人傳頌,他們就像中華文明裡的一束不滅的火光,燭照在幽深的歷史長廊上。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啥也不說,黃國嘴炮一放完,接著一句【夏,楚滅黃。

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這中間本來明明還有很多過程,齊國人怎麼反應,楚國人怎麼備軍,黃國內部怎麼激烈討論……但是他們沒出場機會了,《左傳》只願意給最後一句結果,是不是讓看書的人又爽又好笑?

你以為這只是個偶然?不,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卡車。

《左傳》示例:教做人+1

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故事背景:

當時正處於晉楚爭霸時期,晉楚雙方都收了很多小弟,俗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去”,晉楚雙方的小弟有時候也想跳槽換陣營,從自己厭惡的大哥,跑到別人背地詛咒的大哥那裡去。

楚國旁邊的頓國,當膩了楚大哥的小弟,就想去試試晉國底下的日子會不會好過點。於是,頓國發了一封絕交信給另一個楚國小弟陳國,以試探楚國的態度。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下一句:【二月,楚滅頓。

分分鐘教做人,這是楚國一貫路數。《左傳》作者也很願意成全他們的行動力。

《左傳》示例:教做人+2

吳之入楚也,鬍子盡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鬍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二月,楚滅胡。

故事背景:

這會兒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在帶路黨伍子胥的帶領下進入了楚國,旁邊的胡國興奮了。被楚國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也有翻身把歌唱的時代!胡國趁亂打劫,把靠近胡國的楚國人民全部抓了起來洩憤。

誰知道,大船爛了還有三千釘,明明被吳國都打進都城了的楚國,竟然在申包胥的聯合下,把秦國找了搞了一場“復國者聯盟”,戰場瞬間逆襲,沒多久,楚國就恢復安定了。

胡國人心裡很焦慮,胡國國君胡豹心想,跪了一輩子,再跪下去,腿都廢了,好歹站一回吧。大臣嚷嚷著要去給楚大哥送點錢、道個歉,胡豹不肯,還在群裡硬剛: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作者:自取滅亡?好吧!記下來。【二月,楚滅胡。

總是在你硬氣完,馬上給你一記大馬趴。

《左傳》示例:史官,這段別記

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

故事背景:

公元前589年,中原曾經的老大哥齊國和現任霸主晉國發生了鞍之戰,晉國打敗了齊國,派一個叫鞏朔的鞏國小國君向周天子獻戰利品。

周定王雖然沒多少實力,面子還是要裝的。心想晉國派這麼個人來就想見天子?當場回絕了見面會。

按當時的規矩,各諸侯國如果是尊奉周天子的命令打敗了不是中原群的戎狄,那麼就要向周天子敬獻戰利品,但周天子不是人人都能見到的,想進京露臉,必須是周天子親自授命承認過的人,比如正式的外交部長什麼的。

何況,這次打敗的也不是戎狄,是齊國,周天子的舅舅國。所以,周定王指揮人去批評了一頓鞏朔。

罵完後,想到人家畢竟是現在中原拳頭最硬的晉國派來的,周定王於是讓底下人安排接待宴,規格也降低一級。

餐桌上,周定王想,曾經牛氣沖天的齊國都被晉國打敗,自己的境遇,比齊國還差多了,跟晉國拗著來其實也沒多大意思。於是,趁著舉杯喝酒之際,周定王悄悄靠近鞏朔,從懷裡摸了點寶貝給他,希望能為對方挽尊,順便巴結一下。

剛才的批評,那是作為周天子身份,必須要做出的樣子。

現在的送禮,這是周定王私人想拉關係。

送完禮,周定王看了一眼站在旁邊不斷抖手刻字的史官,尷尬地咳嗽了一聲,指揮身邊主持禮儀的說:“去跟史官說,這段不符合禮,不要記下來。”順便也叮囑了一下鞏朔。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晉國太史董狐

然後……咦,那我們怎麼看到了這個故事?

是周朝左史,還是鞏朔的傳播?就算鞏朔回國或對晉國做彙報時把這段當笑話講了,那故事又怎麼溜進了魯國的史書?

魯國在山東,鞏國在河南鞏義一帶,晉國在山西一帶,誰的嘴能伸那麼長?還是史官!那時候,各國發生了什麼,都是要串臺播報一下的。

這下,不止當時人,兩千年來所有閱讀經史的人,都看到了周定王當初偷偷摸摸略帶諂媚的這一幕。

周定王仰天長嘆:寫歷史的,我不要面子的啊!

也許,史官在記述這些歷史,想笑又憋不住笑的時候,默默地念叨:“我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有職業素養的,無論多好笑我們都不會笑,除非忍不住。”

除了以上這些段子式的記載,正常情況下,早期的史官,在這個工作崗位奮鬥的每一個人,的確都是最有職業素養的中華瑰寶。史官們秉筆直書,以手中一支筆、一卷竹帛,一道一道地將真實的歷史深深淺淺地寫或刻在青史上,讓後人知道,我們的先人是怎樣生活的,他們中有誰是欹嶔歷落的骨鯁之臣,又有誰是萬世後人都不齒和唾棄的蠅營狗苟之輩。

儘管史官的職業素養讓他們不能把個人感情帶入其中,但每一次的不平事,他們總能記上一筆,口誅筆伐。好的和壞的,善的和惡的,在史筆之下,都不止活當下一世。那些罄竹難書的,世世被千夫所指;那些讓人高山仰止的,代代有人傳頌,他們就像中華文明裡的一束不滅的火光,燭照在幽深的歷史長廊上。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崔杼弒君中的齊太史三兄弟,史家據史直書,一字不改

中國獨創的史官文化,就像佇立在最高統治者頭上的神明,讓那些在人間沒了更高權力約束的人,總能適時勒住肆意的韁繩。

所以,寫歷史的人,就是行走的人間良心吶。

"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史官,這是個超級嚴肅的職業,但如果你以為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那就想差了!

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埋一個梗,他們憋得有多辛苦……他們的幽默,都是不動聲色的。

以產出成語和典故最多的《左傳》為例。

《左傳》示例:教做人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故事背景:

齊桓公剛當上中原霸主,一路發揚“我是老齊我姓姜,你有困難不要慌”的原則,出錢、出人、出力地幫中原各國打擊外敵,維護國內穩定,帶領大家緊密團結在以周天子為核心的中原群周圍。

這下,經常被“南蠻子”楚國欺負的黃國人高興了,挺直了腰桿子說:“有了齊大哥,我們還怕楚蠻子幹啥?”於是,黃國不再點頭哈腰給楚國送貢品,還在公開群裡發佈立場。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啥也不說,黃國嘴炮一放完,接著一句【夏,楚滅黃。

堪稱大型打臉現場。

這中間本來明明還有很多過程,齊國人怎麼反應,楚國人怎麼備軍,黃國內部怎麼激烈討論……但是他們沒出場機會了,《左傳》只願意給最後一句結果,是不是讓看書的人又爽又好笑?

你以為這只是個偶然?不,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卡車。

《左傳》示例:教做人+1

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故事背景:

當時正處於晉楚爭霸時期,晉楚雙方都收了很多小弟,俗話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去”,晉楚雙方的小弟有時候也想跳槽換陣營,從自己厭惡的大哥,跑到別人背地詛咒的大哥那裡去。

楚國旁邊的頓國,當膩了楚大哥的小弟,就想去試試晉國底下的日子會不會好過點。於是,頓國發了一封絕交信給另一個楚國小弟陳國,以試探楚國的態度。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下一句:【二月,楚滅頓。

分分鐘教做人,這是楚國一貫路數。《左傳》作者也很願意成全他們的行動力。

《左傳》示例:教做人+2

吳之入楚也,鬍子盡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鬍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二月,楚滅胡。

故事背景:

這會兒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在帶路黨伍子胥的帶領下進入了楚國,旁邊的胡國興奮了。被楚國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也有翻身把歌唱的時代!胡國趁亂打劫,把靠近胡國的楚國人民全部抓了起來洩憤。

誰知道,大船爛了還有三千釘,明明被吳國都打進都城了的楚國,竟然在申包胥的聯合下,把秦國找了搞了一場“復國者聯盟”,戰場瞬間逆襲,沒多久,楚國就恢復安定了。

胡國人心裡很焦慮,胡國國君胡豹心想,跪了一輩子,再跪下去,腿都廢了,好歹站一回吧。大臣嚷嚷著要去給楚大哥送點錢、道個歉,胡豹不肯,還在群裡硬剛: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左傳》作者:自取滅亡?好吧!記下來。【二月,楚滅胡。

總是在你硬氣完,馬上給你一記大馬趴。

《左傳》示例:史官,這段別記

王以鞏伯宴,而私賄之。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

故事背景:

公元前589年,中原曾經的老大哥齊國和現任霸主晉國發生了鞍之戰,晉國打敗了齊國,派一個叫鞏朔的鞏國小國君向周天子獻戰利品。

周定王雖然沒多少實力,面子還是要裝的。心想晉國派這麼個人來就想見天子?當場回絕了見面會。

按當時的規矩,各諸侯國如果是尊奉周天子的命令打敗了不是中原群的戎狄,那麼就要向周天子敬獻戰利品,但周天子不是人人都能見到的,想進京露臉,必須是周天子親自授命承認過的人,比如正式的外交部長什麼的。

何況,這次打敗的也不是戎狄,是齊國,周天子的舅舅國。所以,周定王指揮人去批評了一頓鞏朔。

罵完後,想到人家畢竟是現在中原拳頭最硬的晉國派來的,周定王於是讓底下人安排接待宴,規格也降低一級。

餐桌上,周定王想,曾經牛氣沖天的齊國都被晉國打敗,自己的境遇,比齊國還差多了,跟晉國拗著來其實也沒多大意思。於是,趁著舉杯喝酒之際,周定王悄悄靠近鞏朔,從懷裡摸了點寶貝給他,希望能為對方挽尊,順便巴結一下。

剛才的批評,那是作為周天子身份,必須要做出的樣子。

現在的送禮,這是周定王私人想拉關係。

送完禮,周定王看了一眼站在旁邊不斷抖手刻字的史官,尷尬地咳嗽了一聲,指揮身邊主持禮儀的說:“去跟史官說,這段不符合禮,不要記下來。”順便也叮囑了一下鞏朔。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晉國太史董狐

然後……咦,那我們怎麼看到了這個故事?

是周朝左史,還是鞏朔的傳播?就算鞏朔回國或對晉國做彙報時把這段當笑話講了,那故事又怎麼溜進了魯國的史書?

魯國在山東,鞏國在河南鞏義一帶,晉國在山西一帶,誰的嘴能伸那麼長?還是史官!那時候,各國發生了什麼,都是要串臺播報一下的。

這下,不止當時人,兩千年來所有閱讀經史的人,都看到了周定王當初偷偷摸摸略帶諂媚的這一幕。

周定王仰天長嘆:寫歷史的,我不要面子的啊!

也許,史官在記述這些歷史,想笑又憋不住笑的時候,默默地念叨:“我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有職業素養的,無論多好笑我們都不會笑,除非忍不住。”

除了以上這些段子式的記載,正常情況下,早期的史官,在這個工作崗位奮鬥的每一個人,的確都是最有職業素養的中華瑰寶。史官們秉筆直書,以手中一支筆、一卷竹帛,一道一道地將真實的歷史深深淺淺地寫或刻在青史上,讓後人知道,我們的先人是怎樣生活的,他們中有誰是欹嶔歷落的骨鯁之臣,又有誰是萬世後人都不齒和唾棄的蠅營狗苟之輩。

儘管史官的職業素養讓他們不能把個人感情帶入其中,但每一次的不平事,他們總能記上一筆,口誅筆伐。好的和壞的,善的和惡的,在史筆之下,都不止活當下一世。那些罄竹難書的,世世被千夫所指;那些讓人高山仰止的,代代有人傳頌,他們就像中華文明裡的一束不滅的火光,燭照在幽深的歷史長廊上。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崔杼弒君中的齊太史三兄弟,史家據史直書,一字不改

中國獨創的史官文化,就像佇立在最高統治者頭上的神明,讓那些在人間沒了更高權力約束的人,總能適時勒住肆意的韁繩。

所以,寫歷史的人,就是行走的人間良心吶。

千萬不能得罪寫歷史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