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


"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各種反映清朝後宮博弈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後宮嬪妃們的裝飾,都是各式各樣的描述,但出現了不盡相同的情況。其中,差別最大的就是旗頭,旗頭屬於清朝女子的一種裝飾,類似於帽子。在各種影視劇中,無論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各級朝廷命婦,還是最低級的宮女,都會佩戴旗頭。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旗頭在清朝末期才開始流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旗頭的故事。


"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各種反映清朝後宮博弈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後宮嬪妃們的裝飾,都是各式各樣的描述,但出現了不盡相同的情況。其中,差別最大的就是旗頭,旗頭屬於清朝女子的一種裝飾,類似於帽子。在各種影視劇中,無論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各級朝廷命婦,還是最低級的宮女,都會佩戴旗頭。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旗頭在清朝末期才開始流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旗頭的故事。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首先,我們聊聊清朝崛起的歷史。清朝的前身是後金政權,後金政權是東北建州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權,建州女真屬於漁獵部落。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在後金政權建立的初期,由於自身的實力比較弱小,而且需要面對強大的明朝。因此,後金政權一直推崇艱苦樸素的作風,在各方面都非常簡單,包括飲食、住房、服飾等等。通過現在的記錄來看,即使是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日常生活方面都非常節儉。

經過長期的戰爭,後金政權已經在東北站穩了腳跟。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而且控制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各部,對明朝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已經接替大汗之位的皇太極並不滿足選擇。皇太極不甘心僅僅成為遊牧政權的大汗,而是渴望成為萬國來朝的大一統政權皇帝。


"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各種反映清朝後宮博弈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後宮嬪妃們的裝飾,都是各式各樣的描述,但出現了不盡相同的情況。其中,差別最大的就是旗頭,旗頭屬於清朝女子的一種裝飾,類似於帽子。在各種影視劇中,無論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各級朝廷命婦,還是最低級的宮女,都會佩戴旗頭。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旗頭在清朝末期才開始流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旗頭的故事。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首先,我們聊聊清朝崛起的歷史。清朝的前身是後金政權,後金政權是東北建州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權,建州女真屬於漁獵部落。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在後金政權建立的初期,由於自身的實力比較弱小,而且需要面對強大的明朝。因此,後金政權一直推崇艱苦樸素的作風,在各方面都非常簡單,包括飲食、住房、服飾等等。通過現在的記錄來看,即使是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日常生活方面都非常節儉。

經過長期的戰爭,後金政權已經在東北站穩了腳跟。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而且控制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各部,對明朝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已經接替大汗之位的皇太極並不滿足選擇。皇太極不甘心僅僅成為遊牧政權的大汗,而是渴望成為萬國來朝的大一統政權皇帝。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皇太極開始學習明朝各方面的制度和經驗。在此基礎上,規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公元1636年,皇太極稱帝,把後金的國號改成了大清。同時,頒佈了各種嚴格的制度,從隨從、飲食標準、住房規格、服飾圖案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蟒袍、補服長褂都有一定規格的圖案,例如鳳凰、五爪金龍等圖案,只有皇太后和皇后能夠使用。

請注意,當時並沒有關於旗頭的任何紀錄。清朝入關以後,逐步確定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在文化方面,中原文明的很多因素都融入了清朝的服飾之中。朝服、喪服、吉服等服飾的圖案、配套裝飾等等,更加完善。只有女子頭上的飾物非常簡單,清朝入關的初期,後宮嬪妃的頭上甚至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簡單的盤頭,與各種影視劇的情況截然不同。


"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各種反映清朝後宮博弈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後宮嬪妃們的裝飾,都是各式各樣的描述,但出現了不盡相同的情況。其中,差別最大的就是旗頭,旗頭屬於清朝女子的一種裝飾,類似於帽子。在各種影視劇中,無論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各級朝廷命婦,還是最低級的宮女,都會佩戴旗頭。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旗頭在清朝末期才開始流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旗頭的故事。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首先,我們聊聊清朝崛起的歷史。清朝的前身是後金政權,後金政權是東北建州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權,建州女真屬於漁獵部落。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在後金政權建立的初期,由於自身的實力比較弱小,而且需要面對強大的明朝。因此,後金政權一直推崇艱苦樸素的作風,在各方面都非常簡單,包括飲食、住房、服飾等等。通過現在的記錄來看,即使是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日常生活方面都非常節儉。

經過長期的戰爭,後金政權已經在東北站穩了腳跟。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而且控制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各部,對明朝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已經接替大汗之位的皇太極並不滿足選擇。皇太極不甘心僅僅成為遊牧政權的大汗,而是渴望成為萬國來朝的大一統政權皇帝。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皇太極開始學習明朝各方面的制度和經驗。在此基礎上,規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公元1636年,皇太極稱帝,把後金的國號改成了大清。同時,頒佈了各種嚴格的制度,從隨從、飲食標準、住房規格、服飾圖案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蟒袍、補服長褂都有一定規格的圖案,例如鳳凰、五爪金龍等圖案,只有皇太后和皇后能夠使用。

請注意,當時並沒有關於旗頭的任何紀錄。清朝入關以後,逐步確定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在文化方面,中原文明的很多因素都融入了清朝的服飾之中。朝服、喪服、吉服等服飾的圖案、配套裝飾等等,更加完善。只有女子頭上的飾物非常簡單,清朝入關的初期,後宮嬪妃的頭上甚至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簡單的盤頭,與各種影視劇的情況截然不同。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孝莊太后在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目前,關於孝莊太后總計留下了兩種畫像。在一張畫像中,孝莊太后身穿朝服,頭戴暖帽,一副正裝的容貌。在另一幅畫像中,則是孝莊太后的生活照,孝莊太后身穿一件素色的長袍,頭上沒有任何的裝飾,連最基本的髮簪都沒有。如果孝莊太后為人艱苦樸素,那可以看一下順治、康熙時期,其他後宮嬪妃們的畫像,十幾位后妃的畫像中,頭上都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髮型不同而已。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後宮嬪妃的畫像中,頭上開始出現裝飾,而且呈現了越來越繁雜的情況。在雍正、乾隆在位時期,通過現在流傳下來的畫像,清朝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頭飾逐步正規化。為了規範頭飾的使用,乾隆皇帝頒佈的《大清會典》中,對於不同等級女性的頭飾都有明確的規定。截止這一時期,沒有出現任何關於旗頭的記載。


"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各種反映清朝後宮博弈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後宮嬪妃們的裝飾,都是各式各樣的描述,但出現了不盡相同的情況。其中,差別最大的就是旗頭,旗頭屬於清朝女子的一種裝飾,類似於帽子。在各種影視劇中,無論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各級朝廷命婦,還是最低級的宮女,都會佩戴旗頭。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旗頭在清朝末期才開始流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旗頭的故事。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首先,我們聊聊清朝崛起的歷史。清朝的前身是後金政權,後金政權是東北建州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權,建州女真屬於漁獵部落。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在後金政權建立的初期,由於自身的實力比較弱小,而且需要面對強大的明朝。因此,後金政權一直推崇艱苦樸素的作風,在各方面都非常簡單,包括飲食、住房、服飾等等。通過現在的記錄來看,即使是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日常生活方面都非常節儉。

經過長期的戰爭,後金政權已經在東北站穩了腳跟。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而且控制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各部,對明朝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已經接替大汗之位的皇太極並不滿足選擇。皇太極不甘心僅僅成為遊牧政權的大汗,而是渴望成為萬國來朝的大一統政權皇帝。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皇太極開始學習明朝各方面的制度和經驗。在此基礎上,規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公元1636年,皇太極稱帝,把後金的國號改成了大清。同時,頒佈了各種嚴格的制度,從隨從、飲食標準、住房規格、服飾圖案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蟒袍、補服長褂都有一定規格的圖案,例如鳳凰、五爪金龍等圖案,只有皇太后和皇后能夠使用。

請注意,當時並沒有關於旗頭的任何紀錄。清朝入關以後,逐步確定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在文化方面,中原文明的很多因素都融入了清朝的服飾之中。朝服、喪服、吉服等服飾的圖案、配套裝飾等等,更加完善。只有女子頭上的飾物非常簡單,清朝入關的初期,後宮嬪妃的頭上甚至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簡單的盤頭,與各種影視劇的情況截然不同。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孝莊太后在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目前,關於孝莊太后總計留下了兩種畫像。在一張畫像中,孝莊太后身穿朝服,頭戴暖帽,一副正裝的容貌。在另一幅畫像中,則是孝莊太后的生活照,孝莊太后身穿一件素色的長袍,頭上沒有任何的裝飾,連最基本的髮簪都沒有。如果孝莊太后為人艱苦樸素,那可以看一下順治、康熙時期,其他後宮嬪妃們的畫像,十幾位后妃的畫像中,頭上都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髮型不同而已。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後宮嬪妃的畫像中,頭上開始出現裝飾,而且呈現了越來越繁雜的情況。在雍正、乾隆在位時期,通過現在流傳下來的畫像,清朝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頭飾逐步正規化。為了規範頭飾的使用,乾隆皇帝頒佈的《大清會典》中,對於不同等級女性的頭飾都有明確的規定。截止這一時期,沒有出現任何關於旗頭的記載。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因此在各種影視劇中,凡是康雍乾時期出現了旗頭,都是一種常識性的錯誤。旗頭在滿語中被稱為“大拉翅,”旗頭的前身則是二把頭。隨著清朝政權的鞏固,貴族女性的生活開始逐步奢侈化,絲毫不見入關初期艱苦樸素的風采。為了能夠佩戴更多的頭飾,在道光、咸豐時期,清朝女子流行梳二把頭。

二把頭就是梳頭的使用,使用特殊的扁方髮簪固定頭髮,然後把頭髮分為左右兩把。由於比較固定,能夠佩戴各種頭飾。久而久之,清朝貴婦們的頭飾越來越多。起初,對於二把頭,清朝咸豐皇帝非常看不慣,曾經申斥後宮嬪妃:“宮廷之內,樸素為先。朕看皇后及嬪、貴人、常在等,服飾未免過於華麗,殊不合滿洲規矩。是用定製遵行以垂永久。”但是在咸豐皇帝去世以後,同治、光緒兩位小皇帝先後上臺,背後的實際統治者則是慈禧太后。


"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各種反映清朝後宮博弈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後宮嬪妃們的裝飾,都是各式各樣的描述,但出現了不盡相同的情況。其中,差別最大的就是旗頭,旗頭屬於清朝女子的一種裝飾,類似於帽子。在各種影視劇中,無論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各級朝廷命婦,還是最低級的宮女,都會佩戴旗頭。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旗頭在清朝末期才開始流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旗頭的故事。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首先,我們聊聊清朝崛起的歷史。清朝的前身是後金政權,後金政權是東北建州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權,建州女真屬於漁獵部落。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在後金政權建立的初期,由於自身的實力比較弱小,而且需要面對強大的明朝。因此,後金政權一直推崇艱苦樸素的作風,在各方面都非常簡單,包括飲食、住房、服飾等等。通過現在的記錄來看,即使是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日常生活方面都非常節儉。

經過長期的戰爭,後金政權已經在東北站穩了腳跟。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而且控制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各部,對明朝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已經接替大汗之位的皇太極並不滿足選擇。皇太極不甘心僅僅成為遊牧政權的大汗,而是渴望成為萬國來朝的大一統政權皇帝。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皇太極開始學習明朝各方面的制度和經驗。在此基礎上,規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公元1636年,皇太極稱帝,把後金的國號改成了大清。同時,頒佈了各種嚴格的制度,從隨從、飲食標準、住房規格、服飾圖案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蟒袍、補服長褂都有一定規格的圖案,例如鳳凰、五爪金龍等圖案,只有皇太后和皇后能夠使用。

請注意,當時並沒有關於旗頭的任何紀錄。清朝入關以後,逐步確定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在文化方面,中原文明的很多因素都融入了清朝的服飾之中。朝服、喪服、吉服等服飾的圖案、配套裝飾等等,更加完善。只有女子頭上的飾物非常簡單,清朝入關的初期,後宮嬪妃的頭上甚至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簡單的盤頭,與各種影視劇的情況截然不同。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孝莊太后在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目前,關於孝莊太后總計留下了兩種畫像。在一張畫像中,孝莊太后身穿朝服,頭戴暖帽,一副正裝的容貌。在另一幅畫像中,則是孝莊太后的生活照,孝莊太后身穿一件素色的長袍,頭上沒有任何的裝飾,連最基本的髮簪都沒有。如果孝莊太后為人艱苦樸素,那可以看一下順治、康熙時期,其他後宮嬪妃們的畫像,十幾位后妃的畫像中,頭上都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髮型不同而已。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後宮嬪妃的畫像中,頭上開始出現裝飾,而且呈現了越來越繁雜的情況。在雍正、乾隆在位時期,通過現在流傳下來的畫像,清朝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頭飾逐步正規化。為了規範頭飾的使用,乾隆皇帝頒佈的《大清會典》中,對於不同等級女性的頭飾都有明確的規定。截止這一時期,沒有出現任何關於旗頭的記載。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因此在各種影視劇中,凡是康雍乾時期出現了旗頭,都是一種常識性的錯誤。旗頭在滿語中被稱為“大拉翅,”旗頭的前身則是二把頭。隨著清朝政權的鞏固,貴族女性的生活開始逐步奢侈化,絲毫不見入關初期艱苦樸素的風采。為了能夠佩戴更多的頭飾,在道光、咸豐時期,清朝女子流行梳二把頭。

二把頭就是梳頭的使用,使用特殊的扁方髮簪固定頭髮,然後把頭髮分為左右兩把。由於比較固定,能夠佩戴各種頭飾。久而久之,清朝貴婦們的頭飾越來越多。起初,對於二把頭,清朝咸豐皇帝非常看不慣,曾經申斥後宮嬪妃:“宮廷之內,樸素為先。朕看皇后及嬪、貴人、常在等,服飾未免過於華麗,殊不合滿洲規矩。是用定製遵行以垂永久。”但是在咸豐皇帝去世以後,同治、光緒兩位小皇帝先後上臺,背後的實際統治者則是慈禧太后。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同治、光緒在位時期,旗頭開始逐步成型,並且成為了清朝女性的標配。真正推動旗頭髮展的人正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中期,由於逐漸衰老,慈禧太后脫髮嚴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慈禧太后也不例外。起初,慈禧太后佩戴了一套假的二把頭(木質)。久而久之,這種仿製的二把頭開始在清朝貴婦圈中流行開來。樣式越來越詭異,越來越大、越來越寬,逐步形成了清朝末期樣式的旗頭。

旗頭屬於一種裝飾,對於女性們來說,固定在頭髮上就可以了。由於起到了掩蓋假髮的作用,因此,旗頭多為黑色。旗頭的普及速度非常快,很快便在民間流行。截止清朝統治的末期,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婦女佩戴旗頭,旗頭不再是清朝貴族們的專用物品。當然,對於後宮嬪妃和朝廷命婦們來說,旗頭上的裝飾越來越複雜,甚至出現了金絲和海東珠。


"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各種反映清朝後宮博弈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後宮嬪妃們的裝飾,都是各式各樣的描述,但出現了不盡相同的情況。其中,差別最大的就是旗頭,旗頭屬於清朝女子的一種裝飾,類似於帽子。在各種影視劇中,無論是皇太后、皇后、皇貴妃、各級朝廷命婦,還是最低級的宮女,都會佩戴旗頭。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旗頭在清朝末期才開始流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旗頭的故事。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首先,我們聊聊清朝崛起的歷史。清朝的前身是後金政權,後金政權是東北建州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權,建州女真屬於漁獵部落。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在後金政權建立的初期,由於自身的實力比較弱小,而且需要面對強大的明朝。因此,後金政權一直推崇艱苦樸素的作風,在各方面都非常簡單,包括飲食、住房、服飾等等。通過現在的記錄來看,即使是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日常生活方面都非常節儉。

經過長期的戰爭,後金政權已經在東北站穩了腳跟。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而且控制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各部,對明朝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已經接替大汗之位的皇太極並不滿足選擇。皇太極不甘心僅僅成為遊牧政權的大汗,而是渴望成為萬國來朝的大一統政權皇帝。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皇太極開始學習明朝各方面的制度和經驗。在此基礎上,規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公元1636年,皇太極稱帝,把後金的國號改成了大清。同時,頒佈了各種嚴格的制度,從隨從、飲食標準、住房規格、服飾圖案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蟒袍、補服長褂都有一定規格的圖案,例如鳳凰、五爪金龍等圖案,只有皇太后和皇后能夠使用。

請注意,當時並沒有關於旗頭的任何紀錄。清朝入關以後,逐步確定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在文化方面,中原文明的很多因素都融入了清朝的服飾之中。朝服、喪服、吉服等服飾的圖案、配套裝飾等等,更加完善。只有女子頭上的飾物非常簡單,清朝入關的初期,後宮嬪妃的頭上甚至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簡單的盤頭,與各種影視劇的情況截然不同。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孝莊太后在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目前,關於孝莊太后總計留下了兩種畫像。在一張畫像中,孝莊太后身穿朝服,頭戴暖帽,一副正裝的容貌。在另一幅畫像中,則是孝莊太后的生活照,孝莊太后身穿一件素色的長袍,頭上沒有任何的裝飾,連最基本的髮簪都沒有。如果孝莊太后為人艱苦樸素,那可以看一下順治、康熙時期,其他後宮嬪妃們的畫像,十幾位后妃的畫像中,頭上都沒有任何的裝飾,僅僅是髮型不同而已。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後宮嬪妃的畫像中,頭上開始出現裝飾,而且呈現了越來越繁雜的情況。在雍正、乾隆在位時期,通過現在流傳下來的畫像,清朝後宮嬪妃、朝廷命婦的頭飾逐步正規化。為了規範頭飾的使用,乾隆皇帝頒佈的《大清會典》中,對於不同等級女性的頭飾都有明確的規定。截止這一時期,沒有出現任何關於旗頭的記載。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因此在各種影視劇中,凡是康雍乾時期出現了旗頭,都是一種常識性的錯誤。旗頭在滿語中被稱為“大拉翅,”旗頭的前身則是二把頭。隨著清朝政權的鞏固,貴族女性的生活開始逐步奢侈化,絲毫不見入關初期艱苦樸素的風采。為了能夠佩戴更多的頭飾,在道光、咸豐時期,清朝女子流行梳二把頭。

二把頭就是梳頭的使用,使用特殊的扁方髮簪固定頭髮,然後把頭髮分為左右兩把。由於比較固定,能夠佩戴各種頭飾。久而久之,清朝貴婦們的頭飾越來越多。起初,對於二把頭,清朝咸豐皇帝非常看不慣,曾經申斥後宮嬪妃:“宮廷之內,樸素為先。朕看皇后及嬪、貴人、常在等,服飾未免過於華麗,殊不合滿洲規矩。是用定製遵行以垂永久。”但是在咸豐皇帝去世以後,同治、光緒兩位小皇帝先後上臺,背後的實際統治者則是慈禧太后。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同治、光緒在位時期,旗頭開始逐步成型,並且成為了清朝女性的標配。真正推動旗頭髮展的人正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中期,由於逐漸衰老,慈禧太后脫髮嚴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慈禧太后也不例外。起初,慈禧太后佩戴了一套假的二把頭(木質)。久而久之,這種仿製的二把頭開始在清朝貴婦圈中流行開來。樣式越來越詭異,越來越大、越來越寬,逐步形成了清朝末期樣式的旗頭。

旗頭屬於一種裝飾,對於女性們來說,固定在頭髮上就可以了。由於起到了掩蓋假髮的作用,因此,旗頭多為黑色。旗頭的普及速度非常快,很快便在民間流行。截止清朝統治的末期,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婦女佩戴旗頭,旗頭不再是清朝貴族們的專用物品。當然,對於後宮嬪妃和朝廷命婦們來說,旗頭上的裝飾越來越複雜,甚至出現了金絲和海東珠。


清朝入關以後,後宮嬪妃和朝廷貴婦們,為何流行使用旗頭?


在各種清朝影視劇中,後宮嬪妃們穿吉服、朝服的時候,搭配旗頭一起出現。其實,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問題。按照清朝的規定,旗頭僅僅搭配便裝使用。凡是正式場合,皇太后、皇后、皇貴妃等各個等級的貴婦們,都會穿朝服、吉服,頭上戴著夏季帽或者冬暖帽,與清朝男性佩戴的官帽非常相似。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後宮女性穿著便服,才會佩戴旗頭。

電影《兩宮皇太后》在服飾方面非常考究,慈安、慈禧兩位太后垂簾聽政時,穿著全套的朝服。同治皇帝迎娶皇后的過程中,皇后穿著全套的吉服。旗頭的地位類似於清朝男性經常佩戴的瓜皮帽,在非常正式的場合中,根本不可能出現。隨著清朝的滅亡,關於清朝各方面的規定都成為了落日殘煙。由於對清朝制度不夠了解,文化研究不夠透徹,在各種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常識性的錯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