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溫州水庫攔下了5個西湖水量!

溫州 金溪 永嘉 西湖 颱風 長春暴雨 蒼南檢察 2019-07-14


10天,溫州水庫攔下了5個西湖水量!


永嘉金溪水庫洩洪 水利部門供圖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10時,永嘉縣金溪水庫結束洩洪,最終水庫水位停留在258.34米,距離最高水位回落近2.5米,騰出了更多防洪庫容迎接新一輪強降雨。市水利部門統計,7月1日至10日,我市水庫攔下的水量相當於5個西湖。

7小時,水位上漲了3.38米。7月9日晚上10時許,永嘉北部突降暴雨,金溪水庫水位猛漲,入庫洪峰達202立方米/秒,水位很快由257.43米上漲至260.81米。

7月10日凌晨2時50分,金溪水庫開閘放水,下洩流量由35立方米/秒慢慢增加至144.97立方米/秒,最終水位回落至汛限水位以下。

連日來,受持續降雨影響,我市各大水庫入庫流量增加。截至10日中午12時,我市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為14.1億立方米。除了金溪水庫外,澤雅水庫、趙山渡水庫、北溪水庫、吳家園水庫、雙澗溪水庫等水庫同樣按照防洪調度計劃開閘放水。7月初以來,全市20座大中型水庫中,已有11座水庫開閘洩洪,騰出更多防洪庫容。

市水利局水管處處長王玉銅向記者介紹了水庫開閘洩洪的全過程。他說,水庫工作人員會根據水雨情監測系統,第一時間瞭解庫區降雨情況,水庫水位變化情況,開展洪水預報。

如果預計水位會漲到汛限水位以上,水庫工作人員就會將包含庫區降雨情況、預計水庫來水量、入庫洪峰時間、水庫水位變化情況,以及計劃水庫開閘時間、洩洪流量、預計調度結果等信息的調度方案報給調度部門。

調度方案獲批之後,水庫管理單位會按照批准的放水預警方案啟動預警程序,通知下游鄉鎮政府和單位部門做好安全措施。開閘洩洪過程中,調度部門會時刻關注水情,根據降雨和來水變化情況隨時對調度方案進行調整。

據瞭解,今年梅雨期間溫州降雨多,雨期也長。7月初以來,全市面平均雨量154.4毫米,比去年同期降雨量多30%。

於是,水庫便發揮了“防洪”的功能。據統計,7月1日至10日,全市共入庫洪水總量3.72億立方米,水庫攔蓄洪水7172萬立方米,相當於5個西湖的水量。

此次梅汛期間,我市多個水庫開閘洩洪,屬於未雨綢繆之舉。在王玉銅看來,水庫防洪先於興利,水庫要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再發揮供水、發電、灌溉等功能,創造經濟效益。“就像一隻碗,只有先保證碗的完好,碗的使用安全,才會考慮碗裡裝什麼,怎麼用。”王玉銅說。

對話

昨天,市水利局水管處處長王玉銅就水庫水位標準、開閘洩洪原則等接受了記者專訪。

問:水庫的水位標準有什麼講究嗎?

答:平時沒降雨、沒洪水的時候,水庫裡的水不能蓄到汛限水位以上。汛限水位是水庫興利調度的最高水位,是上限。

在汛限水位以上,防洪高水位以下,屬於防洪庫容。水利部門利用這個空間,進行攔洪或洩洪。

問:水庫開閘洩洪要遵循什麼原則?

答:總的來講,開閘洩洪需要遵循攔洪、削峰、錯峰等原則。水庫首先是攔洪。攔住洪水之後,在洩洪的時候,先要做到削峰。所謂削峰,是指不製造人工洪峰,即洩水流量不超過入庫洪峰。以此次金溪水庫開閘洩洪為例,入庫洪峰達202立方米/秒,那麼下洩水流量不會超過這個數值,最高為144.97立方米/秒。錯峰,即儘量把上下游的洪水錯開。基本做法為,讓下游的洪水先流走,等下游水勢穩定後,再在上游開閘洩洪。

問:不少下游老百姓認為,上游開閘洩洪,會對自己的利益造成損失。你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答:水庫的作用就是減少洪澇帶來的損失。水庫防洪,在承載能力範圍,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發揮攔洪功能,並在防洪庫容空間內調整洩洪,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問:印象最深刻的開閘洩洪是哪一次?

答:2016年,正值“鯰魚”颱風來襲,我市一座水庫前期工作都做好了,預警也做了,到了需要開閘洩洪的時候,突然發現下游有幾個人被困在水裡,決策層當即決定,先救人,水庫先攔洪不放,能攔的情況下儘量攔,給救人爭取時間。

我們諮詢了設計部門,當水位到達147.5米時,必須開閘洩洪。那時候,情況比較緊急,每5分鐘就要計算一遍,接下來會漲到什麼水位,上報距離到達水位上限還有多少時間,計算的時間要精確到分,距離要精確到釐米,給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萬幸,當水位漲到147.42米時,得到消息說人已成功轉移。領導第一時間下令開閘洩洪,此時距離水位上限僅8釐米。

來源:溫州都市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